離高考還有40多天的時間,對江蘇省的考生而言,地理學科的學習時間則更少。在現在的江蘇高考模式下,地理是選修學科,考試結果是以等級呈現的,學科地位決定了複習時間的分配,即使在高考衝刺階段,地理學科也不可能分配到更多的學習時間。要想達到理想的等級,唯有提高效率,在學習思路、學習方法上求突破。
時間緊迫,就要精打細算;困難越多,越要科學高效。考前一個月,考生應該這樣學習地理。
1.重點突破
學習時間緊張,就要用好時間,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重點內容的學習上。要搞清楚什麼是重點內容?其實,重點內容就是高考必考內容,高考是有考試說明的,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考試說明的要求,扎紮實實突破重點。緊緊抓住學科核心知識點,鞏固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比如自然地理部分:區時的計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及其意義,地質構造、內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變化,大氣受熱過程、熱力環流,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移動規律及對氣候的影響,天氣系統,氣候類型的分布、特徵、 成因,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地理意義,自然帶分異規律等等,這些內容是重點,也是難點,是考試中容易失分的地方,一定要過關,要搞清楚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
2.回看教材
題有千變萬變,但萬變不離其宗,教材是根本。但這個時候再回看教材,就不應該也不必要面面俱到,如果均衡用力,往往得不償失。要結合平時練習、考試中經常出現的易錯點、失分點、必考點,尤其是模稜兩可的地方,一定要回看教材,追本溯源,進行完整系統的認知。那些看似會做,卻經常出錯的知識點,要真正搞明白。回看教材,要有耐心,更要細緻嚴謹,注意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
3.科學訓練
地理學科的訓練機會相對較少,要珍惜訓練的機會,要科學訓練,練出實效。一是要獨立限時,練是為了考、是為了檢驗學習效果、暴露學習問題,要按照考試的要求進行真實體驗。二是要落實好訓練後的矯正,要發揮出訓練的效能,搞明白自己失分的原因,查漏補缺,尤其是要做好跟進學習,做補償性訓練,補短板、強弱項。衝刺階段,自己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比如運用橫向突破的方法,圍繞一個問題,選取連續幾年的高考真題或者大市模擬題,集中對某一個知識塊進行連續訓練,對比一類問題的呈現方式,尋找該類問題的解決方法,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增強學科自信。
4.頑強得分
高考的每一分都值得積極爭取。考試會有難度,但要頑強得分。選擇題部分,要重視題組之間的聯繫、備選項的審讀,要研究解題技巧,提高選擇項的甄別能力。綜合題部分一定要對點答題,增強加分意識;在材料審讀、答案組織、語言規範性等方面下功夫,要重視思維的綜合性,做到會了能對,對了要全,提升答案的質量,提高得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