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海底末日》是一部蒸汽朋克風格的動畫,這種風格的動畫最有趣的一點就是突破我們的想像。試想,如果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變成身披金屬"鎧甲",當那些小螃蟹的殼都變成了瓶蓋,當那些魚兒的臉蛋都變成鐵質的,那我們是否再也吃不到魚頭了呢?
對於海洋生物來說,或許金屬化之後,外表變化不會非常大,但是對於陸地生物來說,為了適應陸地上的各種環境,在金屬化之後,是否會變得更加恐怖呢?《海底末日》最後出現的那隻海鷗更是讓人毛骨悚然,可愛的羽毛已經不見了,剩下的只有滿身的垃圾,就連翅膀都變成了詭異的帆布製造,讓人難以想像這些動物的軀體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陸地上的哺乳生物大多有毛被,但是朋克風格卻是與可愛相反的存在,金屬是僵硬的。
《海底末日》或許也是想要通過刻畫發生在地球生物身上 的可怕變化來展現"末日"的主題。對於人類而言,究竟什麼是末日?應該是自己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威脅。而當動物們都開始變異,阻礙了人類滿足口腹之慾,甚至有些動物還會變成比人類更強大的存在,那麼這種末日,不才是最恐怖的嗎?因為那時的人類社會,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可怕的海洋末日
《海底末日》就像其名字一樣,主要還是講述海底生物的變化。這部動畫的創作者也很用心了,他把小螃蟹的殼用瓶蓋代替,把海底魚兒的頭部變成了鐵製品,而鯊魚更是兇猛。不過海底生物可怕的比比皆是,比如銅牆鐵壁的海底巨大魷魚等等。
但是如果你認為只有海底生物發生變化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等海龜遊上岸,它發現海鷗正在虎視眈眈,而那樣的海鷗,更是極富衝擊力。其實現實中也有那樣的海鷗,人類不止將自己的垃圾投放到海裡,也投放到陸地上,而陸地上的有些動物們為了尋找吃食,往往會在垃圾場中到處翻,海鷗是陸地生物,但是它的主要食物在海洋中,這也就導致了海鷗成為受損害最大的動物之一了。
不過像動畫中那樣直白的朋克風格,比如動物身上直接進化出了金屬,這種可能性是比較低的。動物身上出現堅硬的角質,並且逐步替代柔軟的皮膚,這種可能性還比較大。就像我們身上的指甲蓋一樣,汙染日益嚴重的地球,就有可能給地球上的動物們帶來這種可怕的影響。
而《海底末日》只是用蒸汽朋克風格,將那種可怕的結果幻想出來,還做了些美化,將那些可怕的改變美化成了另類美學。
《海底末日》的主旨在於讓觀眾們理解環保的重要性。環保一詞,說是為了保護地球,實際上還是為了保護人類自己。大自然有很強的降解能力,但是有能力是一回事,降解需要很長的時間又是另外一回事。大自然降解垃圾的時間趕不上人類生產垃圾的時間,那麼人類生產的那些垃圾就會傷害地球上其它生物,破壞了生態平衡,遭殃的自然也是人類自己了。
蒸汽朋克風格
蒸汽朋克風格的發展還是在於人類重工業的高速發展。即便現如今網際網路行業高速發展了,但事實上我們還有很多技術性難題沒有攻克。人類還需要鐵、鋼等材料,而煉化這些材料就一定會自然產生影響。
有時候並不是人類故意的,而是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重工業。我們國家也是,那些看似十分發達的國家,其實一開始發展的時候汙染比我們還嚴重,只是人家現在越來越重視環保,並且發展出更高的技術,以及將一些汙染嚴重的行為放到其它發展中國家裡面。
人類社會聽起來是一個整體,但實際上各個國家的出現,使其成為了不同的團體,而不同團體之間為著各自的利益而算計彼此,這也就導致了有些人富得流油,而有些人窮得吃土。這也就是貧富差距的產生了。貧富差距也與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有關。
蒸汽朋克風格出現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人們對科技發展的需要。這種風格裡面出現的物品經常是早前科技發展的產物,所以看起來會有些復古的風味。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十分新穎的東西,在現代人看來卻很復古。
正是這種復古的風格,帶著些許懷念,讓金屬的美學發揮到極致。美學是很難說清楚的東西,我們只能將有一定人數的群體喜歡的東西,稱之為一種風格。蒸汽朋克就是一種風格,這種風格作為一種獨特的美學,帶著金屬式的冰冷,有摻雜了復古的溫情,當初人們看來無比實用的設計,在現代人看來,卻是人類智慧與文明的結晶。
這個世界比我們想像的要發展更快
別看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其實那些金屬垃圾、那些蒸汽時代的產物等等,至今還有人在用著,材料或許會有一點改變,但是原理都還是一樣,即滿足實用性。事實上人類文明中的每一個發明,其初衷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這點不管你承不承認,都是真實存在的。
在我們還沉浸在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時候,我們的物質生活也在高速發展,只是面上不顯,或者也可以說關注的人太少。基本上都已經不再是最初的含義。衣服的出現原本是為了讓人們不再受凍,保護人們的軀體,但是到了現如今,人們對衣服的需求越來越多,漸漸地,衣服的穿著方式和樣式都成為人類社會評判一個人的標準,成為具有特定含義的東西了。
現如今的我們好像跟幾千年的我們一樣,都是人類,都有血有肉。可實際上,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精神內涵都大有不同了。這個世界比我們想像的要發展更快,一切都在變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