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洲變「綠」了,全世界卻「驚」了:這是末日來臨象徵?
怎麼回事?
近日,南極半島部分地區冰川出現大量怪異「綠雪」,連太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為了了解南極「綠雪」範圍,劍橋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成立專門研究小組,將地面觀測與衛星照片相結合,在最貧瘠的冰川上進行了一次全面搜索,結果發現了1600多塊單獨「綠雪」,總表面積為1.9平方公裡。
南極是多種藻類繁殖家園,它們從帶有鳥類糞便的雪水中汲取營養和水分,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
這次引起關注的「綠雪」也是其中的一種綠色藻類。它的大面積生長,意味著南極比之前變得更熱了!
而這種情況,在南極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今年二月份,南極就出現過大量的「紅雪」。
這些血紅色的物質出現在烏克蘭南極站附近的冰川,聞起來還有「西瓜的味道」。同樣,這是一種名為「雪衣藻」的紅色海藻,也是因南極氣候變暖而產生。
短短不到3個月,南極洲就出現了兩次藻類泛濫的情況……
毫無疑問,「綠雪」的出現預示著全球溫室效應的加劇,同時也會催化這種變化。因為,平時白雪能反射80%的陽光,而綠雪只反射45%陽光,55%陽光則被吸引,直接加速了冰雪融化。
然而,藻類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碳,一天的吸收量相當於一輛汽車跑87.5萬公裡排放的二氧化碳。
將來隨著更多藻類繁殖,那麼將有更多碳被鎖住。
而二氧化碳,正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元兇之一!
南北極冰川一直被氣候學家看成是地球上的「天然空調」,如果天然空調失效了,全球氣候都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隨著全球溫室效應的加劇,近年來,極端氣候出現得越來越頻繁,我們面臨高溫,乾旱,強風暴等問題已經非常嚴峻。以前12級左右的風暴就覺得很嚴重,而如今呢,動不動都達到了17級或者17級以上的強度。
然而,氣候問題,可能都不是溫室效應帶來的「最大問題」。那些暫時被冰凍在「冰川之中」的古老生物,可能對人類產生致命的危害。
今年3月,有新聞報導喜馬拉雅冰川出現28種古老病毒,它們隨著冰川融化被釋放出來,或許會對整個生態系統造成威脅。
與此同時,西伯利亞凍土層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除了沼澤範圍不斷擴大之外,隱藏在凍土層中的古老病毒也開始活躍起來。
人類改變氣候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地球可能正在進入「深淵」之中。
要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人類需要立刻加大地球生態系統的保護,減少汽車,工廠排放,減少森林砍伐等等……
你覺得呢?
人類會放下這一切嗎?
編輯 | 棲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