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站在出售過程中,一般都需要資產評估機構按收益法測算電站資產價值。評估收益時設定的輻照度的公正性、可靠性對於電站資產價值判斷有直接影響,因此也是出售方與收購方爭議的焦點之一。一般來說,投運時間多年的光伏電站,可以採用前期運行數據作為參考。但是對於新建電站及投運周期較短的電站,獲得可靠、公正的輻照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行業內比較常見的來源是《GB 50797-2012 光伏發電站設計規範-附錄B》、美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數據、METEONORM氣象軟體、中國國家氣象局數據、項目現場已有光伏電站觀測站數據等。目前國內用的比較多的是NASA和METEONORM兩個資料庫。
NASA氣象資料庫:通過衛星等手段得到大氣層頂的輻射,然後再通過雲層分布圖、臭氧層分布圖、懸浮顆粒物分布等數據,通過建模和運算得到地表水平面總輻射數據。因為有計算機建模和運算,因此可靠度及精確性與實際情況有點偏差。對於西北的開闊、乾旱地區,雲量、雪量、水體均較少,並且空氣品質相對較好,因此地面輻射測量值與NASA資料庫的值相差不大。而對於中東部地區,雲量較大,某些區域有水體、降雪和高山的影響,因此地面輻射與NASA資料庫值的差距比較大。
METEONORM氣象資料庫:數據來源於Global Energy Balance Archive、世界氣象組織WMO/OMM和瑞士氣象局等機構,包含有全球7750個氣象站的輻射數據,我國98個氣象輻射觀測站中的大部分均被該軟體的資料庫收錄。另外該軟體還提供其他無氣象輻射觀測資料的任意地點的通過插值等方法獲得的多年平均各月的輻射量。
總體來說,NASA較METEONORM數據偏高10%以上,並且與實際項目運行數據對比來看,METEONORM數據與實際的發電數據較為吻合。
從PVsyst中獲取NASA和METEONORM輻照度的方法:
鑑於國內的網絡現狀,目前即使安裝了PVsyst軟體也無法直接連接到NASA和METEONORM資料庫。因此,首先需要連通NASA和METEONORM資料庫。此部分內容請具體搜索。
PVsyst數據導出操作:
1.打開軟體界面,點擊「Databases」;
2.Databases頁選擇Geographical Sites,進入設置界面。
3.若在系統城市列表中有現成的城市、需要導出資料庫,則選擇Export;
若無現成的城市,需點擊New進行創建。
4.在New創建頁面自上而下依次輸入名稱、國家、地區;氣象條件中依次輸入緯度、經度、海拔和時區;在右側選擇NASA或者METEONORM資料庫。點擊Import即可。
5.數據導入成功後,可切換不同輻照度的單位,然後可進行參數的選擇和進一步使用。
6.比較無錫地區,可以看到NASA數據比METEONORM數據偏高7.67%,並且在選擇NASA數據是PVsyst軟體會彈出提示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