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蘋果(Apple)、以及大陸智慧型手機OEM業者紛紛採用光感測器的帶動下,全球市場呈現大幅成長,預計2016年市場規模將達7.67億美元,較2013年成長16%。
調研機構IHS表示,主要是受到三星手機產品的影響,各手機業者也紛紛開始在產品中配備光感測器。這使得該產品全球出貨量由2013年的近20億顆,飆升為2015年的超過30億顆,成長幅度高於50%。
IHS表示,三星已經成功帶動各業者在如RGB感測器、手勢感測器、光脈衝感測器(optical pulse sensors)、甚至是紫外線感測器(UV sensor)上的使用。
單就2014年而言,三星手機使用的光感測器數量,就佔了所有手機用光感測器總量的43%。該公司花費在光感測器零組件上的成本高達2.72億美元。無論是使用量或投資金額,都比排名第二的蘋果要高出1倍以上。
據悉,2014年蘋果手機使用的光感測器數量佔總量19%,投入金額為1.3億美元。
至於大陸OEM業者合計使用的光感測器數量,則佔總量23%。不過大陸業者使用的光感測器大多是以低成本的組件為主。
再就感測器業者而言,IHS表示,在三星與蘋果手機的助陣下,2014年奧地利微電子(AMS)以出貨量7.44億顆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Maxim出貨量則為1.32億顆。此外如矽創成功成為一線廠第2或第3供應 商,出貨成長快速;矽創去年光感測器業績達2500萬美元,年增69%。而義隆以及億光等臺灣業者也都有不錯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