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望遠鏡觀測昴宿星團恆星自轉現象

2020-11-23 騰訊網

對一個普通的恆星來說,當進入成年期時,由於會發射出大量的帶電粒子(也就是星際風),它會失去一些動力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昴宿星團中的恆星不停旋轉,好似太空中的芭蕾舞者。不過,這些天堂舞者全都以不同的速率旋轉。天文學家們一直以來對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了這些恆星的自轉速率充滿了好奇。通過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K2任務中對這些舞者的觀測,已經成功收集了這個星團中一些恆星自轉速率。這些信息有助於天文學家們進一步了解這些恆星周圍的行星是在何處形成、如何形成的,還有這類恆星是如何進化的。

紅外處理和分析中心的科學家Luisa Rebull表示,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將研究結果與其他星團進行比較,從而更了解恆星的質量,年齡,甚至是其所屬星系歷史之間的相互關係。昴宿星團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星團之一,並且很容易被觀測到,距離地球只有445光年。星團中的恆星大約只有1.25億歲,剛剛達到星球的「青年時期」。在這個階段,恆星的自轉速度很可能達到最高。

對一個普通的恆星來說,當進入成年期時,由於會發射出大量的帶電粒子(也就是星際風),它會失去一些動力。帶電粒子沿著恆星的磁場順流而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恆星的自轉速率。Rebull及其同事希望能通過克卜勒望遠鏡進一步研究星球旋轉的動力學。鑑於它在天空中的觀測視角,在72天內克卜勒觀測到昴宿星團中的大約1000個恆星,共測量出超過750個恆星的自轉速率,包括質量最低、最小、最昏暗的500顆恆星,這些星球的自轉情況無法通過地面的設備觀測到。

克卜勒通過測算恆星亮度的變化來推斷它們的旋轉速率。這些變換是由於「恆星黑子」而造成的,類似太陽黑子,當磁場聚集妨礙了恆星表面正常的能量釋放時就會形成恆星黑子。受影響的區域變得比周邊區域更冷,並顯得更暗。當恆星在自轉時,它們的黑子在克卜勒的觀測視角中進進出出,使其能夠測算它們的旋轉速率。昴宿星團中的恆星黑子也可能會非常巨大,因為年輕的恆星與更大的擾動和磁場活動有關。這些恆星黑子會引起更大的亮度減弱,更容易測算出它們的旋轉速率。

在對昴宿星團的觀測中,觀測數據表明了一種模式:質量更大的恆星自轉速度更慢,質量更小的則反之。大而緩慢的恆星自轉周期大約從1天至11天不等,而速度更快的恆星不出一天就能完成一次自轉。緩慢的恆星有比太陽更大,更熱,質量更大的,也有更小,更冷,質量更小的。而速度更快的恆星,質量最小的是太陽的十分之一。

造成不同速率的主要原因是這些恆星的內部結構。大質量恆星的巨大的內核被一層薄薄的星際物質包裹著,進行著對流;而小質量恆星幾乎全都是對流性的區域。隨著恆星逐漸成熟,磁場活動更容易減緩大恆星稀薄的最外層的旋轉速率。

由於昴宿星團距離地球很近,研究者們認為可以由此解決恆星自轉速率與其他恆星特徵之間的複雜關係。這些恆星特徵可以影響一個恆星擁有的系外行星的氣候和適居性。例如,當旋轉速度減緩,恆星黑子的更新換代速率也會減緩,與恆星黑子有關的太陽風暴也同樣會減緩。更少的太陽風暴意味著更少的有害輻射進入太空,更不可能對附近的行星及其可能產生的生物圈造成危害。(羅輯/編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日本昴宿星團望遠鏡靈敏度成功翻倍
    新華網東京11月21日電(記者錢錚)日本國立天文臺日前宣布,其位於美國夏威夷的昴宿星團天文望遠鏡電荷耦合器件的靈敏度近日成功翻倍。該天文臺還公開了昴宿星團望遠鏡試拍的最新星雲圖像。  根據日本國立天文臺發布的新聞公報,昴宿星團望遠鏡以高成像性能和視角廣闊著稱,在這方面它的主焦點相機「Suprime-Cam」功不可沒。這臺相機的焦點面共排列有10個3釐米乘以6釐米的長方形電荷耦合器件,這保證了昴宿星團望遠鏡在8米口徑級的同類天文望遠鏡中擁有出眾的廣闊視角。
  • 昴宿星團望遠鏡觀測效率又提高約7倍
    【環球網科技報導】據報導,近日擁有世界最大望遠鏡單鏡片的「昴宿星團望遠鏡」上又安裝了第二代超廣角主焦點照相機「Hyper Suprime-Cam」(以下縮寫為HSC)。新設備使該望遠鏡觀測天空中一個區域所需時間縮短了大約7倍,大大提高了觀測效率。「昴宿星團望遠鏡」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該望遠鏡的直徑為8.2米。
  • 2分鐘,帶你快速了解什麼是昴宿星團?
    昴星團,又稱七姊妹星團,梅西爾星雲星團表編M45,是一顆大而明亮的疏散星團,不管你是在北極還是南美洲最南端,只要抬起頭,就可以看見它。天文愛好者和專業學者都可以通過定位獵戶腰帶的位置找到昴宿星團。在這個著名的三顆亮星的右邊是一個v形圖案,它勾勒出了金牛座的臉。牛眼的位置是畢宿五,它是星系團中最亮的星,而牛眼的後方是牛肩,也就是我們要找的昴宿星團。
  • 昴宿星團望遠鏡拍攝到呈長方形的星系
    而一個研究小組利用日本的昴宿星團望遠鏡對波江座方向進行觀測時,卻意外拍攝到一個呈長方形的星系。日本國立天文臺近日發布的新聞公報介紹說,一個以澳大利亞研究者為中心的研究團隊拍攝到了這個編號為LEDA 074886的長方形星系,它的形狀就像經過祖母綠切割法加工過的鑽石,即呈現切去四角的長方形。
  • 昴宿星團望遠鏡 「視力」提高10倍
    據新華社電日本國立天文臺和理化研究所21日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10月進行的試觀測中,兩家機構共同開發的「雷射嚮導星」系統成功使位於美國夏威夷的昴宿星團望遠鏡的「視力」提高了10倍。  根據兩家機構聯合發布的新聞公報,天體發出的光到達地面前,在穿越大氣層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偏斜,受到這一影響,天文望遠鏡拍攝到的圖像容易因光線微小的偏斜而模糊。國立天文臺用雷射在夜空中製造出亮度相當於10等星的「雷射嚮導星」,以對這顆人造模擬星的觀測數據為基礎,就可以修正對附近天體的觀測數據,從而得到清晰的圖像。
  • 什麼是昴宿星團?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它又在哪?
    文章介紹了昴宿星團中最亮的七顆星分別為Maia,Electra,Taygete,Alcyone,Celaeno,sterope和Merope,昴宿星團位於金牛座,距離地球有400光年。並介紹了一些昴宿星團的基本信息。在故事裡有關夜空的十大趣事,你將先目睹一個聞名世界的小星團。
  • 什麼是昴宿星團?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它又在哪?
    文章介紹了昴宿星團中最亮的七顆星分別為Maia,Electra,Taygete,Alcyone,Celaeno,sterope和Merope,昴宿星團位於金牛座,距離地球有400光年。並介紹了一些昴宿星團的基本信息。
  • 克卜勒望遠鏡啟用最新探測技術:看透高亮度恆星
    科技日報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7日消息稱,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上裝配了一種可對恆星進行深入觀測的新技術,使原本無法被觀測的高亮度恆星細節,能通過高性能太空望遠鏡
  • 日天文學家觀測到金牛座年輕雙星噴流現象
    新華網東京9月30日電(記者錢錚)日本天文學家利用設在夏威夷的昴宿星團望遠鏡,觀測到金牛座一個年輕雙星系統主星的噴流現象。     日本國立天文臺日前發表新聞公報說,誕生100萬年左右的年輕恆星多數會產生噴流現象。但是恆星十分明亮,給直接觀測噴流帶來了很大難度。
  • 天文學家記錄了飛過昴宿星團的巨大不明飛行物
    當我在內華達州奧馬哈的西部,用望遠鏡記錄時,我捕捉到一個物體從南方的天空移動到北方的天空。我對天空中的大多數物體都很熟悉。這對我來說太奇怪了。快看啊。你認為如何?視頻顯示了巨大雪茄形UFO,它突然從左到右迅速到達,消失在恆星之間的深空中。其實在天空觀察到巨大雪茄形UFO是常事。尤其是獵戶座。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發現104顆系外行星
    克卜勒的富礦行星目前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最新發現
  • 冬夜星空的代表星座之一:昴星團
    在觀測條件好的地方,我們可以用肉眼分辨出至少7顆5級以上的明亮恆星,因此它也被稱為七姐妹星團。當然,昴宿星團中有超過七顆恆星。其成員至少有數百顆恆星,其中大多數是年輕的藍星。它們中的一些只有一百萬年左右才形成。
  • 4月3日,昴宿星團中的金星異常明亮,你錯過了嗎?
    在昨天的夜空中,當金星橫過昴宿星團時,它會顯得格外明亮。但是我想說的是,你錯過了嗎? 金星是離太陽第二遠的行星,從地球上看是太陽系中最亮的行星。金星也是天空中第三亮的天體,僅次於太陽和月亮。早期的天文學家通常稱金星為晨星或昏星,因為它看起來非常明亮。
  • 2016年荷蘭麥田圈裡的昴宿星團信息與古文物之間的聯繫
    2016年7月7日,荷蘭麥田圈裡的昴宿星團,注意裡面直立的麥稈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揭開宇宙短暫爆炸現象的神秘面紗
    據《自然-天文學》雜誌網絡版3月26日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稱,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為在銀河系中搜尋其它行星而設計製造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在捕捉觀察FELT現象的動態表現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而讓科學家們第一次洞察並判定了這一神秘現象的本質——它們似乎是一種新的超新星,能從周圍環境中通過短暫的渦輪加速效應增強其亮度。
  • NASA將喚醒克卜勒望遠鏡 展開「告別」觀測
    原題:NASA將喚醒克卜勒望遠鏡  指揮其回傳數據,展開「告別」觀測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計劃於8月2日喚醒處於休眠模式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指揮其將天線指向地球方向,開始回傳數據。而如果一切順利,完成數據回傳後,「克卜勒」將利用剩餘燃料展開最後的觀測任務。
  • 請定好您的鬧鐘,本周六凌晨,東方夜空可看昴宿星團伴月天文奇觀
    請點擊輸入圖在2019年七月26、27、28號的黎明來臨前,可觀測到殘月運動至金牛座前方。只要尋找這個星座發亮的微紅色星星畢宿五,加上它兩個標誌性星團,V形畢宿星團(畢宿五為其一部分)和微小薄霧狀勺形的昴宿星團。月亮在7月27日的凌晨最接近昴宿星團。至少從我國地區看,月亮在7月26日間的凌晨更接近畢宿星團。你實際上看到的可能會不一樣。你如何能看到個人專屬的視角呢?
  • 克卜勒望遠鏡的「意外」發現
    恆星EPIC 249706694隨機變暗示意圖繪製:拉帕波爾(Rappaport)等通常,當克卜勒天體探測望遠鏡發現一顆周期變暗的恆星時, 它會在恆星與地球之間發射周期性的信號來彰顯這顆系外星球的存在。
  • 揭秘全球十大最大天文望遠鏡
    舉個例子,由凱克雷射引導恆星適應光學系統拍攝的蛋雲翳(Egg Nebula)近紅外波長的合成圖片,這是一個原行星雲翳,在其生命的最後階段,雲翳最外部有垂死恆星正在脫落,當恆星表面越來越多的物質開始脫離,其表面變得更加熾熱,使得紫外光線電離成為氣體,從而在望遠鏡觀測下呈現出美麗的色彩。該區域幾千年之後可以形成行星。
  • 火星、昴宿星團與仙女大星系
    2020.10.13 周二 火星、昴宿星團與仙女大星系其中,在左上角的明亮泛藍昴宿星團,或許是地球夜空中最著名的星團。 約450光年遠的昴宿星團(M45),與獵戶座分隔只有數度,因此輕易可辨。 影像右上角的龐大仙女大星系,或許是我們銀河系之外,夜空中最著名的星系。 仙女大星系(M31)是肉眼可見的最遙遠天體之下,來自它的星光有二百多萬年高齡。 而影像中央的明亮泛紅火星,則是夜空中最著名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