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天文學家觀測到金牛座年輕雙星噴流現象

2020-12-04 央視網

    新華網東京9月30日電(記者錢錚)日本天文學家利用設在夏威夷的昴宿星團望遠鏡,觀測到金牛座一個年輕雙星系統主星的噴流現象。

    日本國立天文臺日前發表新聞公報說,誕生100萬年左右的年輕恆星多數會產生噴流現象。但是恆星十分明亮,給直接觀測噴流帶來了很大難度。近年來,天文學家們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及地面大型望遠鏡進行觀測,對單星周圍結構的直接拍攝逐漸增多。而雙星周圍的結構遠比單星複雜,進行直接拍攝的成功例子極為罕見。

    新聞公報說,日本國立天文臺與神戶大學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昴宿星團望遠鏡的紅外冷卻日冕儀和自適應光學設備,以波長1.6微米的近紅外線對金牛座的XZ雙星系統進行觀測,成功拍攝到了該雙星系統的主星噴流照片。此前,哈勃太空望遠鏡曾觀測到XZ雙星系統的伴星噴流現象。

    研究人員認為,噴流的存在說明這些恆星周圍存在原行星盤,它是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環繞年輕恆星的薄盤,行星就是從這樣的薄盤中誕生的。

責編:李星池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拍到獵戶座中心雙星系統的高精度照片
    德國天文學家2日說,他們已拍到獵戶座中心一個雙星系統的照片,這是迄今拍到的該雙星系統最高精度的照片,人們可「輕易區分」其中互相繞行的兩顆恆星。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斯特凡·克勞澤等人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報告說,這個雙星名為Theta  1  Orionis  C,從地球上肉眼可見,是「人類的天然實驗室」和距地球最近的恆星孕育場所——獵戶座四邊形星群中最明亮、質量最大的恆星系統。由於它的亮度特別高,人們直到1999年才發現它不是一顆恆星,而是由兩顆靠得特別近的恆星組成。
  • 「慧眼」衛星觀測到距離黑洞最近的相對論噴流
    低頻QPO發現於上世紀80年代,是一種在X射線雙星中普遍存在的時變現象,表現為光變曲線上出現類似周期性但是並非精確周期性的調製。30多年來,低頻QPO的起源一直是緻密天體研究的一個未解難題。目前,存在兩類最為流行的模型解釋低頻QPO現象,即物質在旋轉落向黑洞的過程中形成的吸積盤上的不穩定性導致X射線輻射產生振蕩,或者靠近黑洞的冕狀X射線輻射區的進動或振蕩導致X射線輻射產生準周期調製。
  •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黑洞天體可見光
    早在40度 年前,科學家們便已經在銀河系內部發現了黑洞周圍存在吸積盤現象。而此前的研究已經發現這種黑洞的吸積盤對於黑洞所在的宿主星系動力學結構將會產生顯著影 響。舉例來說,周圍存在吸積盤的黑洞有時候會產生一種強大的等離子體噴流,被稱作「相對論性噴流」,這種噴流以接近光速的極高速度噴出,能夠穿過整個星 系。這樣強大的噴流有可能會對星系的演化過程產生影響。
  • 天文學家拍攝到一個以接近光速噴出噴流的黑洞
    它將恆星周圍的物質剝離到吸積盤上。吸積盤中的物質命途多舛。其中大部分物質會被吸入黑洞。據我們所知,一旦它超越了視界,我們就要永遠的和它說再見了。但並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消失在黑洞中。盤中的物質可以圍繞黑洞旋轉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是噴氣機的來源。盤中的一些物質通過噴流離開,而噴流被迫沿著磁場線到達黑洞。
  • 天文學家拍攝到一個以接近光速噴出噴流的黑洞
    這些觀測結果發表在一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題目為「來自黑洞x射線雙星MAXI J1820+070的相對論x射線噴流」的論文中。第一作者是巴黎大學的瑪蒂爾德·埃斯皮納斯(Mathilde Espinasse)。
  • 探秘12個著名宇宙黑洞:天鵝座X-1雙星系統(圖)
    1.天鵝座X-1雙星系統天鵝座X-1雙星系統  這張照片是天鵝座X-1雙星系統的X射線照片,這是科學家們第一個懷疑是黑洞的天體。照片由美國宇航局馬歇爾空間飛行中心的一個小組於2001年5月23日拍攝。
  • 中國慧眼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告訴噴流
    熾熱的吸積盤和噴流會輻射出強烈的X射線,使天文學家能夠詳細地研究系統的細節。特別是,在X射線亮度中經常會觀測到準周期振蕩(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這是指釋放出的X射線強度會以一定頻率閃爍的現象。
  • 慧眼衛星觀測到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
    80年代的低頻準周期振蕩,是一種在X射線雙星中普遍存在的時變現象,表現為光變曲線上出現類似周期性但是並非精確周期性的調製信號。慧眼衛星的有效能段為1 keV -250 keV,並且在30 keV以上具有最大的有效面積,科學家們期待慧眼衛星在一些黑洞中探測到30 keV以上的低頻準周期振蕩現象,從而對相關理論模型進行更加嚴格的檢驗。2018年3月11日,黑洞X射線雙星MAXI J1820+070爆發,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成為天空中最亮的X射線源之一。
  • 天鵝座黑洞「甦醒」了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鵝座V404是黑洞天體,科學家發現天鵝座V404在1989年出現了一次爆發,在電磁頻譜上照亮了整個天空
  • 離黑洞最近的噴流,慧眼找到了!—新聞—科學網
    天文學家通過「慧眼」衛星對其進行觀測,發現了迄今為止能量最高的低頻準周期振蕩,能量超過200千電子伏特。 如此高能的低頻準周期振蕩從何而來?9月22日《自然-天文學》上線的文章中,來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德國圖賓根大學、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等單位的研究團隊指出,這可能與黑洞附近向外高速運動的等離子體噴流有關。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布新恆星「金牛座HL」及其原行星盤高清圖(組圖)
    行星正在「孕育」,天文學家看到了。 行星是形成在恆星周圍的。先說這顆恆星——比較年輕,有多年輕呢?不到100萬年。這顆恆星位於金牛座,天文學家稱之為金牛座HL(HL Tauri),與地球的距離約450光年。450光年是什麼概念呢?
  • 半人馬座A的噴流
    從半人馬座A星系中心噴射出的噴流長度超過了一百萬光年——即地球到太陽距離的一百億倍!半人馬座A是位於半人馬座內的一個透鏡星系,距離我們約1400萬光年。它是最靠近地球的電磁波源之一,也是被天文學家廣泛研究的活動星系核。這個星系是全天第五亮的星系,所以即使它只能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低緯度地區看見,半人馬座A依然是天文愛好者的理想觀察目標。半人馬座A在型態學上是特殊星系。
  • 哈勃觀測到兩個年輕的快速演化的行星狀星雲:NGC 6302和NGC 7027
    美國航天局/歐空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新圖像幫助天文學家識別了附近兩個年輕行星星雲(NGC 6302和NGC 7027)中心恆星爆炸物質的快速變化。它的蝴蝶形狀伸展超過兩個光年,大約是太陽到半人馬座的距離的一半。NGC 7027(俗稱珠寶蟲星雲)距天鵝座大約3,000光年。該物體異常小,尺寸僅為0.2 x 0.1光年。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喬爾·卡斯特納(Joel Kastner)博士說:「新的多波長哈勃觀測提供了迄今為止這兩個壯觀星雲的最全面視圖。」
  • 「慧眼」探洞,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
    本報訊(見習記者任芳言)2018年3月,黑洞X射線雙星MAXI J1820+070爆發,成為一百多天裡空中最亮的X射線源之一。天文學家通過「慧眼」衛星對其進行觀測,發現了迄今為止能量最高的低頻準周期振蕩,能量超過200千電子伏特。
  • 天鵝座X-1的恆星繁忙之謎
    文章介紹了天鵝座X-1的發現,並闡述了它叫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天鵝座星系第一個發現的星系x射線源。解釋了其發出x射線的原因,並延申講述了此類現象的原理。在天鵝座的中心深處,有一個原本看不見的物體,叫做天鵝座X-1。它的名字來源於它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星系x射線源。它是在美蘇冷戰期間探測到的,當時探空火箭開始在地球大氣層上空攜帶x射線敏感儀器。
  • 天文學家首度發現黑洞噴流源頭(圖)
    由包括中研院天文所的賀曾樸院士以及井上允特聘研究員所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觀察到了位於星系M87中心巨大黑洞附近所發出的高速噴流之源頭,並將這項重要的觀測結果於2012年9月27日發表於Science期刊。這項研究工作除了讓人類更逼近黑洞邊緣那受到黑洞重力扭曲的時空當中外,也提供了M87中心的巨大黑洞正在以高速旋轉的證據。
  • 獵戶座是冬夜星空中最美麗的星座!獵戶座星雲裡的變星是怎麼回事
    這些是獵戶變星—不規則的爆發恆星,可能是正處在赫羅圖的「主星序」上的最後收縮階段的年輕恆星。它們的亮度變化可以達到幾個星等。表中第二欄有一個「S」的那些星可能在幾天裡變化一個星等,有一個「A」的那些可能出現類似大陵型食雙星的衰減,所以有時區別這兩種類型的天體頗為困難,而那些有一個「B」的變星會伴隨不規則光變而出現耀發。
  • 中國「慧眼」衛星發現距離黑洞最近高速噴流
    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慧眼」(HXMT)衛星又有重磅發現——其最新觀測結果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這對於研究黑洞附近的廣義相對論效應、物質動力學過程和輻射機制等具有重大意義。
  • 中國「慧眼」衛星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
    (中科院高能所「慧眼」衛星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慧眼」(HXMT)衛星又有重磅發現——其最新觀測結果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這對於研究黑洞附近的廣義相對論效應、物質動力學過程和輻射機制等具有重大意義。
  • 科學家觀測到罕見一幕
    近日,科學家觀測到一個罕見的現象,兩個互相靠近的黑洞正在被彼此吞噬,這一現象引起了科學界的注意!據了解,科學家通過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觀測到這一令人震驚的事件:一個超大質量黑洞(SMBH)被另一個經常穿過其吸積盤的黑洞圍繞。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圍繞一個更大質量的黑洞運行,每12年撞擊一次吸積盤。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就會產生比銀河系所有恆星加起來還要亮的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