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考研,是否歧視非985 211的考生?

2020-12-06 kaoyancas

科大科院考研網,中科院考研童鞋的聚集地。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先對中科院的考研有個基本的了解。

1、中科院哪些單位招生研究生?

中國科學院共有140多個研究所,按不同學科分布在北京、上海及全國各個不同的省市。這140多個研究所,均招生研究生。不管你本科什麼專業,一般都可以在中科院找到相應的對口專業可以報考。

2、每年招多少人?

按研究所的體量不同,每個研究所招生人數在40-120之間,按平均80人/研究所計算,每年共計招生約11200人。

3、自考的名額有多少?

通過分析各個研究所的招生目錄,保研率平均在50%左右,即約有一半的名額是給了保送生;另一半,即約6000個名額為我們這些985 211 及雙非院校的自考生準備的。

那麼,現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中科院考研,是否歧視非985 211的考生?

答案:不歧視,只看初試成績和複試表現。

可能有人就會有人跳出來,說你看某某研究所,最後被錄取的以985 211的為主,這明明就是歧視我們雙非!

學長仍然堅持原本的答案:不歧視,只看初試成績和複試表現。只要你初試成績可以,而且複試表現得自信而又張馳有度,即使你來自不出名的某某學院,照樣可以被錄取。

對於激烈特別激烈的研究所,肯定是以985 211為主,因為他們確實成績又高,複試表現又好。

所以,如果是雙非院校,在報考的時候可以避開那些競爭極其激烈的研究所。學長的經驗是:北京地區中科院某某學院比較好考,非北京、上海地區的研究所,也比較容易考上,最後被錄取的名單中雙非院校的學生佔了比較大的比例。

既然選擇了中科院,就加油努力吧!請記住一句話:當你金榜題名時,你才會發現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考中科院有問題,就科大科院考研網哦。這裡有你需要的真題資料、專業課課題、學長一對一,還有與你一起努力的其它小夥伴。

中科院考研,是否歧視雙非院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本科 985 / 211 的同學,考研真的考不過雙非本科的同學嗎?上述情況到底只是個例,還是絕大多數情況?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跟著宗師君一塊了解這種情況存在的原因,揭秘「考研的真相」。學習能力在不斷變當有人提出「 985 / 211 考研居然考不過雙非本科」這個問題時,他其實是默認了這麼一個前提,即學歷越高,學習能力越強。這並不準確。
  • 非985、211的實力考研院校!絕對的潛力股
    非985、211的實力考研院校!,但拋開這些院校每年的複試線都遙不可及不說,很多還會對你的本科院校有所謂的「院校歧視」,所以大家報考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尤其是本科院校相對不是特別好的學生。
  • 高考和考研,二者相比較,哪個考985、211名校更難?
    我想每一個高考的人,應該都希望自己可以上985、211好學校吧,但是有時是沒有複習好,有時候是高考沒有發揮好,最終與自己心中的名校失之交臂,這個時候大家就會想,我是要補習一年再戰高考,還是上了大學考研進名校呢?二者哪個更難?今天就這個問題看看網友怎麼說吧!
  • 為何死磕985名校的二戰考生換了考研目標?換了豈不是更沒希望?
    為何很多二戰考研的同學換了目標院校?換了豈不是更沒希望?很多考生在首次考研的時候,由於準備不足,複習不到位,或是沒有了解考研流程,沒有收集到足夠多的資料,從而使一戰考研失敗。不少人覺得再考一次,和應屆生一起競爭985名校本就不多的名額,特別被動。
  • 中科院物理所考研複試結果公布,網友:生源水平堪比華5!
    對於多數考研的同學來說,國內的大學都是報考的第一選擇。而其實各位考生除了可以報考各大高校之外,同學們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中科院下面的各個科研院所。當然,由於科研院所每年招生人數不多同時名額也不固定,再加上不同研究所的質量良莠不齊,同學們報考難度相對較大。不過,中科院下面有幾個研究所實力是非常強的,最出名的就是半導體所、物理所、自動化所和計算機所這4大牛所。
  • 中科院公布考研擬錄取名單,一考生本科北京大學,結果複試被刷!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5月14號的時候公布了考研擬錄取名單,從報考情況來看一共有28個人參加複試,最終錄取了19人,而大部分學生本科都畢業於985大學,比如四川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 為什麼一定要考985/211?殘酷的真相讓你明白高考的意義……
    所以很多國外名校雖然會綜合參考你所在學校和專業的排名,但還是更信賴中國的985/211。 所以,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某些大學在國內很難考也比較牛(比如一些財經類大學),但其畢業生在申請留學時卻因為不是985/211而被歧視,甚至被拒絕,真是欲哭無淚!
  • 「中科院」聽起來有點高大上 能考研進去不容易吧
    只要一般人一聽到「中科院」三個字,那心裡完全就是佩服得不要不要的。其實大部分人的想法也基本正確,中科院相對於其它普通985、211一定更高大上。但專業人士卻認為,這看法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中科院研究所其實只是一個總稱,實際上中科院下面一共有12個分院,共有100多家科研院所。
  • 考研進入中科院研究所是什麼水平?
    所以考上中科院研究所是不是很厲害要看的是考上哪一個研究所,下圖是中科院物理所2020年的研究生錄取名單,我們可以看出好多學生都是985大學的。如果有考生考上中科院物理所、自動化所等這些科研院所,實力自然是沒得說!那麼這些頂級的科研院所的競爭究竟多大呢?
  • 22考研丨五所「死亡」211,報考需謹慎!
    大家一般都是這麼認為的:考研報考的難度,最高屬985名校,其次是211院校,最後是雙非學校。 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就是圖樣圖森破了。近幾年,考研人數逐年增加,由於地理位置、城市因素和其它一些原因,一些211和雙非院校變得越來越受考研學子的歡迎,考研難度一點也不亞於985名校了。
  • 考研A區最好的44所「非211」大學!附考研調劑常見問題答疑!
    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所非常適合調劑的A區最好的「非211大學」。南科大綜合實力並不比一般的985高校差,全職院士就有12人,目前南科大還會接收少量的優秀考研調劑生。當然,南科大和深大有一個不同,它更偏向於學術型人才,如果熱愛學術,選擇南科大準沒錯。
  • 考研,211院校有招不滿的情況嗎?學姐:所有高校都招不滿
    考研,考研,為啥要考研,因為研究生畢業待遇高,研究生是全國招生是很公平的招生,另外考研是可以換專業,換學校。不少非211院校學生,也想通過考研考一個211/985院校,來實現自己的名校夢。所以有人問:211院校有招不滿的情況麼?
  • 普通二本生考研如何擇校?這5所211大學難度較低,適合低分撿漏
    2021年考研已經正式啟動報名,大四的備考學子們又到了選擇考研目標院校的時候,跟高考一樣,一個合理的目標院校和專業,將是考研結果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對於很多普通二本生而言,因為學習基礎和985院校和211院校的考生還是有一定差距,在考研的時候,往往壓力比較大。
  • 這所非985/211院校排第一!
    ↑↑↑更多院校報考數據及考研乾貨資料點我的頭像到主頁查看領取!此次排名,中科院雄踞第一,就是最好的證明,絕對是一所綜合實力強勁且低調的寶藏大學。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科學院大學,看完腦海中只有一個字:大寫的「服」!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
  • 考研真的有歧視?至少這些學校沒有!
    摘要:考研真的存在歧視嗎?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說這是必然存在的。在同等條件下,導師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本科較差的同學持有懷疑心理。注意!是同   摘要:「考研真的存在歧視嗎?」
  • 這10所211考研院校,分數較低,非常好考!
    每個參加考研的同學,最大的願望莫過於能順利通過考試,為目標院校所錄取,所以,我們在選擇考研的目標院校時不得不先估量一下自己的實力。在對待考研選擇學校這件事情上面,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問題。我到底該不該選擇985,211.?我複習的到底怎麼樣啊?我到底選擇什麼院校什麼專業?自己要多少努力,多少實力,才能仍自己脫穎而出呢?
  • 這三類考生無緣研究生新生獎學金?看完就懂了
    這不,這位網友遇到了這麼一件讓人悲傷的事情,我們先來看看他的情況:三本院校、同等學力、成人教育考生不享受新生獎學金這三類考生是什麼意思呢?二、們學校對保研的沒有特別多的照顧,就是平均比考研的高一等而已,也完全不看出身。三、這又不是歧視成績區別對待,這是歧視出身啊四、很正常,我們學校,研一的時候,大家剛進來,那985、211的6000,只是211的4000,其他高校沒有。
  • 性價比較高的211教育學考研院校推薦及解讀
    教育學考研院校選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很多考生認為自己衝985院校不太現實,但只考普通院校又有些不甘心,所以211院校實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文都比鄰整理性價比較高的211教育學考研院校推薦,並附有推薦理由。
  • 211大學是什麼意思?和985大學有什麼區別?
    【211大學是什麼意思】985一定是211,但211不一定是985。「985」和「211」是什麼意思?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實985是指1998年5月提出的選擇39所大學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211是面向21世紀國際水平大學建設的112所大學。
  • 這些雙一流擴招最多,考上概率增加2倍,附985/211全名單!快收藏
    大家好,這裡是考研刺客聯盟!大家都知道985/211、雙一流高校,那具體什麼是985/211、雙一流院校呢?特點:可以說評選上「211」的高校教育資源相對當地而言都是優質的院校,但也有一小部分院校是國家為了平均地域資源,幾乎每個省份至少有一所「211」高校。二、985工程:「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