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周,國內的各大高校都在陸續進行研究生的複試和錄取工作。對於多數考研的同學來說,國內的大學都是報考的第一選擇。而其實各位考生除了可以報考各大高校之外,同學們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中科院下面的各個科研院所。當然,由於科研院所每年招生人數不多同時名額也不固定,再加上不同研究所的質量良莠不齊,同學們報考難度相對較大。不過,中科院下面有幾個研究所實力是非常強的,最出名的就是半導體所、物理所、自動化所和計算機所這4大牛所。最近,4大牛所之一的中科院物理所就公布了2020年碩士研究生複試的最終結果,其生源質量各位同學自行感受一下:
不知道各位同學看到這份名單什麼感受呢?生源水平確實是很強。從進入複試名單的考生本科畢業高校來看,基本上清一色都是985工程大學。還有一位同學更為特殊,其本科畢業於英國的牛津大學。而其研究生沒有選擇繼續在牛津深造而選擇物理所讀研,足以體現物理所研究生的吸引力。2019年,物理所也有一位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同學報考,看來四大牛所還真不是白叫的。從錄取名額來看,物理所在今年大幅擴招的情況下也僅僅錄取了18人。與高校每專業動輒幾十人錄取名額相比,確實數量少很多。按招生計劃,學碩本來只有3個名額,最終錄取了5個,其餘學生服從調劑的話只能報考專碩了。錄取的5人本科全部是985工程高校,初試分數最低也有396分,由此可見,競爭有多麼激烈。
錄取的18人當中,除了牛津大學畢業的那位考生之外,其餘僅有4位同學本科高校為非985工程大學。最令人意外的是,其中還有一位來自三峽大學的同學被成功錄取了。中科院物理所在評判學生水平的時候還是比較客觀的,沒有對本科為雙非高校的同學有太多的歧視。這位被錄取的這位同學初試成績並不是特別高,複試表現也是中規中矩,能被錄取確實運氣不錯。而未能被錄取的考生當中,不少同學的本科高校都是非常不錯的,其中不乏有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類名校的畢業生。那位南開大學初試401分的考生最終都未能被錄取實在是比較遺憾,由於未能服從專業調劑被淘汰可能這位考生也沒想到吧。從整體生源水平來看,物理所的研究生生源質量確實不弱於華東五校。連考研生源都這麼強,推免生的質量一定也差不了多少。
為何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生生源質量這麼好呢?除了其聲譽強、認可度高之外,物理所研究生的待遇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高校中讀研,絕大多數研究生每個月只有幾百元補貼,導師心情好的時候可能會多發一點。但在中科院體系下的研究所讀研,每生每月的工資都有3千元左右。怪不得很多同學都說,在高校讀研拿的是補貼,去研究生讀研拿的是工資,這差距確實比較大。而從物理所公布的錄取名單來看,能夠入選的同學確實整體水平都很強,待遇好那也是應該的。
很多同學都在諮詢中科院和高校之間該如何選擇,其實這個問題不同的學生答案不一樣,兩者並沒有孰優孰劣,只有適合和不適合。同學在做報考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和自己畢業後的打算聯繫起來,如果想研究生畢業後繼續讀博做科研,中科院是一個不錯的平臺和選擇,研究所的學術氛圍相對會更濃厚一些。如果畢業後選擇直接就業,那建議各位同學還是報考高校會更合適一些。以上海為例,考慮積分落戶的時候,非上海地區中科院研究所畢業生會按211工程高校學生對待,那還不如考研的時候報考985工程大學。當然,如果是4大牛所和高校做對比的話,四大牛所是比一般985工程高好的。其生源水平各位同學也看到了,和華東五校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