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日起,全國多地將陸續公布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受疫情影響,考研成績的公布時間推遲,考生對於考研複試等方面的準備工作也相對延後。初試成績的公布並不是考研的結束,成績公布後採取的一系列行為也同樣關鍵。隨著考研初試成績的公布,考生需要根據自身的成績情況,做出相應的選擇,完成初試成績公布後的任務。
初試成績公布後,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成為考生普遍關心的問題。考生需要根據考研初試成績,做好相應的準備,比如對於成績理想的考生,著手準備複試的內容,對於成績不太理想的考生,做好調劑或找工作的準備。
考研初試成績的推遲,增加了複試準備時間的不確定性,考研複試的時間是否會延遲,成為讓考生擔憂的問題。如果複試的時間沒有延遲,對於考生來說,進行複試複習的時間則會相對變短,提高複試備考的效率,考生要能夠抓住備考重點。
初試成績公布後,考生要做好哪些準備?
第一,判斷是否能夠進入到複試。
保持對待考研的信心。
考生在初試成績公布後,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認為自己的成績不是很突出,不知道能否進入到複試環節,是否應該準備複試,對於自己是否準備複試感到迷茫。近年來,考研備考人數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為341萬,再創歷史新高,考研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初試成績的公布,讓有些考生逐漸失去備考信心,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如何做,保持積極的心態,更有利於複試的準備。
關注考研的信息發布。
考研初試成績公布後,考生要及時了解考研信息,尤其要關注相關分數線的公布,比如34所自主劃線院校分數線的公布,考研複試國家線的公布,非自主劃線院校的相關複試要求等。根據各高校研究生錄取要求的不同,對相關考研分數線也有不同的要求。其中考研複試國家線、34所自主劃線院校分數線、招生院校複試分數線,這3條分數線基本確定了考生是否可以獲取考研複試的資格。此外,初試成績排名也是推斷進入複試的參考,尤其是一些採取差額複試的院校。
對考研複試正確認知。
考研錄取的過程中,會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比如報考院校對於複試分數線、複試人數的調整等,對於初試成績壓線的考生來說,增加了錄取的機會。因此,對於考研初試成績不是很高的考生,也要積極做好複試的備考。對於初試成績較高的考生,也需要為複試做好充分準備。根據報考院校和報考專業的不同,複試環節在整個考研錄取中所佔的分數比重也有所不同,有些院校和專業的複試成績,佔有較高的比例。
第二,做好複試備考的準備內容。
了解複試的考查內容。
作為決定考研錄取的重要因素,考生在複試環節的表現,起到關鍵作用。面試中具體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專業素質能力,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本學科以外的社會實踐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責任心、人文素養、舉止表達禮儀等。
專業素質能力,主要包括大學階段的成績、英語聽說能力、科研學術、專業課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等;思維能力,主要包括答題的整體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性思維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等;考生的個人心態方面,是否積極陽光、抗壓能力、臨場應變能力,觀點不偏激等。
重視對專業課的複習。
在專業課的面試方面,一般會採取逐個面試的方式,考生抽籤答題或從題庫中抽取題目,然後根據抽取的題目進行作答。面試老師會提問一些專業問題或對抽取的問題進行深入提問。專業方面的面試內容會根據專業和報考院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有些面試會有動手操作或才藝展示環節。此外,還包括面試老師的隨機提問,導師會根據考生的報考資料或自我介紹來進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