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個習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2021碩士研究生考試結束以後,很多同學都在關注考研初試成績公布時間,特別是那些並不確定能考上的同學。
因為,這一部分同學,更希望早一些公布成績,這樣就可以早做打算,到底是準備複試,「二戰」考研還是找工作。
那麼,2021考研初試成績到底什麼時候公布呢?
往年初試成績公布時間大多在2月中旬,也就是2月15號前後,或者更早。
而今年的話,根據目前已經知道公布成績的省份來看,大部分是2月26日、2月27日公布。
比如,天津、遼寧、黑龍江、四川等省份。
所以,我們也可以預測2021年考研初試成績,大部分省份的公布時間會在2月25日以後。
因為,2月只有28天,也就到了2月底。
這個時間,可能要比大家希望的晚了不少,因為,這個時間段剛好也是大學生開學返校的時間。
而開學以後,則意味著考不好的同學要準備春季校招,考研的同學還要準備複試。
這可能預留給學生的準備時間,真的不多!
所以,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一些建議,考研「二戰」、找工作、準備複試該怎麼選,又如何準備?
考研「二戰」與考研「調劑」該怎麼選?
要不要考研「二戰」,是很多同學最為糾結的問題。
特別是那些估分肯定不能上第一志願大學,調劑到其他差一些大學又不甘心的同學。
所以,就會比較糾結。
給大家的建議,如果今年是第一次考研,並且,對第一志願學校特別中意,已經到了非這所大學不上的地步。
那麼,可以考慮「二戰」。
否則,考研只為了學歷,則建議大家能調劑就調劑,可以早點開始準備調劑。
因為,隨著考研人數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能夠有調劑機會就已經非常不易,能調劑成功獲得讀研機會,更加不容易。
所以,能上就上!
考研「二戰」與找工作該怎麼選?
有些考研的同學,可能由於沒有發揮好或者壓根沒有複習好,導致最終連國家線都過不了。
那麼,擺在這些同學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要麼選擇找工作要麼再考一次。
我們該如何選擇?
首先,想跟大家說的是,不要太把考研看得太重要,考研並不是我們人生的全部。
考上了,只是另外一個起點而已,讀研、畢業、找工作,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你。
所以,考上研究生並不是終點,也不代表我們的人生就會徹底被改變。
考不上,我們依舊有很多選擇,還可以考公務員,也可以考教師資格證,還可以直接選擇就業,當然,也可以選擇出國留學。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走科研這條路,那麼,你完全可以調整心態,選擇考研「二戰」。
但是,在決定考研二戰之前,一定要總結這次考研失敗的原因,到底是學校專業選擇錯了,還是複習方法存在問題等等。
只有總結失敗原因,我們才能夠避免重蹈覆轍,最終成功上岸!
如果,自己最初的考研動力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那麼,考研在我們人生中經歷過一次就好,可以及早準備一份簡歷,然後開始找工作。
早點在工作場上去歷練自己,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有些人就是適合工作,適合馳騁職場。
何況,在工作以後,我們還可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畢竟,自從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全國統考以後,其含金量也在不斷提高。
所以,如果真的覺得考研讓自己內心有點「崩潰」,倒不如先選擇工作,換一個環境,在職場中體驗一番,再做打算。
最後,面對考研初試成績公布較晚,再給大家一些建議。
估分還不錯,建議儘早準備複試,避免「陰溝裡翻船」
如果,有同學估分還不錯,那麼,則可以儘早開始準備複試。
考研初試只是一個考研複試的「入場券」,考得好,只代表進入複試的可能性更大,而不代表一定就能考上研究生。
因為,複試比例佔比越來越高,大部分高校複試佔比都達到50%或者更高。
每年,初試成績很高,複試被刷的同學也大有人在。
所以,初試成績越高,越要認真準備複試,如果「陰溝裡翻船」,那太可惜了。
估分不理想,則可以做兩手準備,一邊準備複試一邊準備找工作
如果,有同學估分以後,或者都壓根不用估分,就覺得自己沒戲。
那麼,則可以做兩手準備,在準備複試的同時也可以準備找工作。
而這兩項準備工作並不是獨立的,而是有相通之處。
比如,專業課複習,找工作面試與考研複試,都能夠用到。
還比如準備簡歷、自我介紹等,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考研複試,都能夠用到。
所以,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及早準備的。
以上,希望對2021考研的同學有所幫助,無論我們接下來準備幹什麼,都可以及早開始計劃,然後及早準備。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讚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