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試關係到我們能否成功上研的重要一個過程,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的院校將考研複試時間進行推後,這就增加了考生複習的時間,為此,文都網校小編整理了關於考研複試100問,提前了解這些,考研成功上岸還來的及喲!!(文章篇幅過長,請耐心的讀完)
專題一 考研複試基礎問題
1. 考研初試分數線什麼時候公布?
考研初試成績一般在2月份中旬可進行查詢,國家分數線通常在每年的三月中上旬公布,最晚不會超過三月底,34所院校複試分數線公布時間會比國家線提前一些,一般在3月初陸續公布。因此考生要在年前就開始準備複試,尤其目標是34所院校的考生們更要提前做好自己的備考規劃。
2. 是否過線就能參加複試?
達到國家分數線後,各大高校會根據招生比例安排複試,大部分會採取差額複試,比例在1:1.2至1:1.5之間,甚至更高,具體差額比例,考生需要在學校官網上公布的研究生複試招生簡章中進行查詢。
所謂差額複試,舉個例子:一個專業需要招收10名研究生,差額比例如果是1:1.2,那麼將會有12個考生進入複試。所以如果一位考生過了國家線或者院校線,但排名沒有進入前12名,還是沒有參加複試的資格。因此不是過線就能參加複試,考生還需要結合複試比例、排名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不要一味只關注是否過線。
3. 考研複試一般持續多長時間?
大部分學校的考研複試會在2-3天內完成,但複試成績的公布會有所不同,有些院校的複試是當場公布成績,有些則是在一個星期後的網站公布,還有些會電話通知考生,具體情況根據學校而定,錄取通知書會在5-7月份陸續發放到同學們手中。
4. 複試考試一般持續多長時間?成績何時公布?
34所自主劃線院校會根據各院校的情況自行安排考試時間,一般在公布分數線後兩周左右組織複試。除去34所院校,大部分院校都會在國家分數線出來後,大概兩周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安排考試。
5. 我該何時準備考研複試?
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希望考生們都能做早起鳥,無論目標院校是34所高校還是其他的高校,都要儘早的開始進行準備。無論初試成績是否出彩,複試才是最終決定能否邁入理想院校的關鍵點。高分的同學可能面臨著被趕超,低分同學也有逆襲的可能,處於中間位置的同學也要穩住自己的排名。因此提早準備複試,勝算才能更大。
文都網校考研小編提醒各位考生,在初試結束之後,就可以根據往年複試招生簡章中考核的內容進行備考。切勿等到成績和分數線出來後再去準備,否則會手忙腳亂,壓力劇增,結果也不一定很美好。
6. 考研複試的考核內容?
各大院校考研複試形式不盡相同,大體上包括複試筆試和複試面試,複試筆試一般考察專業課知識;複試面試一般包括綜合面試、英語口語能力以及專業課相關知識面試。具體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考生們可先關注去年目標院校的複試招生簡章進行備考,並在今年新簡章出來之後進行適當調整即可。
7. 考研複試需要準備什麼?
(1)準備一份簡明扼要、精練充實、重點突出的簡歷。簡歷是自己的廣告,目的就是吸引導師的目光,不要準備成職業面試簡歷,要根據導師的心理突出自己的優勢。
(2)穿著得體:男士準備一套得體、合身的衣服,並不一定是西裝,女生不要穿的過於張揚。
(3)準備並攜帶好個人的相關資料(最好裝在一個文件夾內)。如:簡歷、計算機等級證、英語等級證(CET4、6)、成績單、獲獎證書、實習證明、作品、就業推薦信等。
(4)了解報考院校、專業的信息。根據所報考院校專業,複習有關專業知識,上網參閱相關文獻,了解所報考院校的信息。
(5)學習實用的面試技巧,對常見的面試問題要做好準備工作,比如自我介紹(簡潔、清晰、展現自我優勢)。
8. 考研複試面試的形式?
一般院校的複試都會採取結構化面試或是小組面試的形式:
結構化面試:是傳統的面試形式,大多數高校都採用此類型的複試面試,面試形式是多對一的,大部分是3對1、5對1和7對1,可能還有記錄員。導師手裡有一張給學生評分的表格,還有可能會提前準備好複試題目讓考生抽籤回答,導師根據考生的回答,可能還會追問各種問題,目的就是從不同角度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組討論面試:也叫無領導面試,此種面試是將多名考生臨時組成一個團隊,分析並解決既定的問題,目的是為了考察考生的組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面試形式通常會用在職業面試,但是近兩年越來越多被用在院校專業的複試面試上,這也是未來研究生複試面試的一種趨勢。
9. 考研複試面試中具體考察考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複試面試其實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專業素質能力、思維能力及個人心態等方面。具體來說:
(1)綜合素質能力:
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本學科以外的社會實踐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責任心、事業心、紀律感、人文素養和舉止表達禮儀等;
(2)專業素質能力:
大學階段的成績、外語聽說能力、科研學術情況、專業實踐情況和專業課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
(3)思維能力:
答題的整體邏輯思維能力、是否能舉一反三、是否有發散思維等;
(4)個人心態:
積極陽光、中立不偏激、抗壓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
10. 考研複試所需資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首先要帶齊報考院校規定的資料:
(1)身份證明:初試準考證、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應屆生帶學生證)原件及複印件;
(2)政治審核表:檔案單位一般應與報名時填報的工作或學習單位一致且須加蓋公章,該表需要在院校網站下載;
(3)大學期間成績單原件或檔案中成績單複印件,需加蓋檔案單位公章,在複試時單獨交至各學院;
(4)部分院校需要交納複試費及帶一寸彩色免冠照片;
(5)加分證書:四、六級等相關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和註冊會計師證書等;
(6)撰寫材料包括面試簡歷(5份左右)、自我介紹和給導師的信件等;
其次複試之前要特別注意飲食、睡眠等生活問題,目的是為了保障考生有充沛的精神面貌應對考試;
最後考生要注意整體形象,這就需要從著裝到舉止再到表達都要格外重視。
專題二 考研複試流程問題
11. 考研複試面試時流程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複試面試的流程基本上可分為報到、候考、進入考場、答題(此時可能是抽籤作答,也可能是導師隨機問答)、退場、公布成績及等待錄取通知。複試面試問題基本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專業知識類,一類是綜合素質類,最後一類是英語面試問題。所以複試面試的流程可能是在一個考場進行,也可能是在兩到三個考場進行,但總體來說,每個考場的面試流程基本是一致的。
12. 考研複試流程是怎樣?
大部分院校的複試流程會包括筆試和面試兩方面,當然也有部分院校只進行面試考試,具體情況要根據不同院校的考察要求確定,總體來說複試從出分開始,可以參考以下流程:
複試時的流程:報到體檢專業筆試、聽力考試綜合面試、專業面試、英語口試加試。
13. 考研分數出來後,根據自身情況準備複試或調劑。
根據初試成績的高低決定是複試還是調劑,考生一定要提前準備:
A、高分上第一志願準備複試
B、低分上第一志願準備複試/聯繫調劑學校
C、未投上第一志願聯繫調劑/同時準備複試
14. 考研複試通知時間及通知形式?
除去34所院校外,其他院校的通知都是在國家分數線出來之後在研究生招生網上發布複試通知,34所院校的通知請考生隨時關注所報考的院校,一般是在二月初就要開始關注,因為這個時候部分院校已經陸續出專業課成績了。具體通知形式,各個院校一般在本校的研究生招生網上發布,也有個別院校電話通知。考生們要先了解去年的通知時間和通知形式,再對今年的時間進行關注,切忌做無用功。
15. 何時通知考研複試地點?需要提前到嗎?
各院校都會提前發放考研複試通知,在通知裡面有考研複試時間及地點的安排,請隨時關注你所報考的院校研究生招生網。如果條件允許,請至少保證提前一天到,可以提前熟悉考場環境。
16. 學校如果還沒有發出複試通知該怎麼辦?
請參照往年的複試辦法,對複試過程有大致了解,抓緊時間複習。隨時關注官網的消息,如果時間緊迫,可聯繫目標院校的教務處或研招辦詢問相關時間及安排。
17. 為什麼有些高校要求帶各種資料?
各種資料的作用有兩點:其一,為了證明考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例如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各類專業技能證書等;其二,部分高校會提前審核考生材料的真實性,保證考核的公平、公開、公正。
考生們在攜帶個人證書時要注意,側重與專業技能相關的證書,才藝類的證書可斟酌攜帶。證書數量不宜過多,貴精不貴量。
18. 四六級政策改革對考研複試有影響嗎?
2016年12月份四六級考試進行了全新的改革,加入了口語部分的考核。四六級的改革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考研複試中對英語口語考核的比重。在四六級的口語考核中,核心內容包括自我介紹、個人陳述、口語對話互動和話題談論等內容,與考研複試口語考察的內容比較接近,因此在四六級改革的大趨勢下,各位考生們需要注意複試口語的備考,加大對複試英語的準備與訓練。
19. 考研複試體檢嚴格嗎?身體素質不好,會影響進入複試嗎?
除了軍事院校以外,一般都只是進行常規性的體驗,不會很嚴格,除有傳染性疾病或重大等級病情另當別論。如只是體質虛弱,增加日常鍛鍊即可,不會影響複試及後續入學。
專題三 考研複試調劑問題
20. 調劑複試的流程是什麼?
調劑複試和研究生複試流程大致相同,複試時包括筆試和面試,複試模塊也是包括綜合面試、專業課複試和英語複試,具體流程和考試內容要以院校官網發布的招生簡章為準。
21. 在還沒有最終確定調劑學校時該怎麼複習?
根據初試成績情況,考生可以先按照原來報考的院校專業進行複習,如果成績出來後並不十分理想需要調劑,也可及時調整調劑院校的專業課複試複習,總之,從初試結束後考生就要一直保持複試複習的狀態。
22. 如何才能提高調劑成功率?
及時關注調劑信息,認真填報調劑系統,主動給招生辦電話、發郵件,聯繫師兄師姐,多管齊下,抓住一切機會提高調劑成功率。
23. 什麼時間準備複試調劑?
在查詢到個人成績後,需要參照往年目標院校的分數線,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是否要準備調劑。如果只比目標院校分數線高出幾分,建議考生們在準備複試的同時,開始準備調劑的相關事宜。
還有部分考生,沒通過目標院校的複試,也可以準備調劑到其他院校。因此考生需根據自己的初試成績來進行準備。
24. 確定調劑後該做些什麼?
確定調劑後,要根據調劑院校專業的招生簡章準備複試內容。具體複試流程和正常考研複試基本一樣。考生要確定調劑院校的複試具體要求,並根據複試時間安排複習進度,考生還要了解清楚,是否需要額外準備個人資料以及是否有心儀的導師需要提前聯繫等,以上內容都確定後,考生要按照計劃用心學習和準備。
25. 同時填寫幾個招生單位的調劑表會不會發生衝突?
根據調劑系統的要求決定,但最終決定權在考生手裡,考生可以選擇到自己喜歡的學校去複試。只要時間不衝突,考生可參加多個院校的調劑複試。
26. 如果想調劑到喜歡的學校,但不知道是否有調劑名額?
這種時候需要考生主動聯繫學校,招生簡章上的招生人數可能只是一個概數,具體名額還需要主動和院系或者導師聯繫確定,切不可空等。
27. 如果打招生辦的聯繫電話,但總是打不通怎麼辦?
可以儘量嘗試打電話,但調劑期間易出現比較難打通的情況。不過,學校都會將調劑信息公布在網站上,請考生注意關注。還是像上文所述,要多管齊下。
28. 調劑系統的一些內容是否可以修改?
調劑系統中只有基本信息是允許修改的,這部分可修改的內容是為了讓考生補充準確信息,也是為了給招生單位提供更完整的資料。
29. A區就只能調劑到B區嗎?
不一定,如果你上了A區線,但沒有達到報考院校的複試要求,考生可以嘗試聯繫A區的其他學校,看看是否有調劑機會。
30. 調劑什麼時候有結果?
根據不同學校的規定,時間不同,分數不高的考生建議同時填幾個學校,耐心等待,並隨時關注調劑院校的官網。
31. 考生應該怎樣面對複試?
複試是一種經過導師們精心設計,在特定場景下,以導師對考生的面對面交談與觀察為主要手段,由表及裡測評考生的知識、能力、經驗等有關素質的考試活動。複試既是學生的一大難關,同時也是學生的機遇,考生應當提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複試準備:
(1)內在知識準備:英語、專業課、導師會問到的各種問題。
(2)擺正心態:面試很重要,但是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讓自己放鬆準備才是王道。
(3)總結前輩教訓:關注往屆師兄師姐經驗談,對於考生也許有不一樣的幫助。
(4)提前了解信息:包括專業上的前沿信息、報考院校信息、導師信息等。
(5)其它可利用資源:將所有資源進行整合,並且合理利用,例如聯繫導師,聯繫師兄師姐全方位打聽報考院校相關資源。
32. 正視複試前焦慮的心態。
在複試階段,很多考生都會「瞻前顧後」。「瞻前」就是對過去的事情(如初試)進行評價,過分地關注。比如有的考生初試成績很好,但他認為那是因為運氣好所以才發揮好,因此對複試的信心和把握不大,有的考生初試成績不好,排名靠後,於是就反省自己,自責當初應該如何努力、如何複習,整個人被自責的情緒控制。
所謂「顧後」就是對將來還未發生的事情過分擔憂。很多通過初試的考生,特別是分數並不是很高的考生,在複試的過程中會更加緊張和焦慮,擔心諸如「複試是不是也能取得好成績?」、「能不能爭取到公費指標?」、「會不會優先考慮本校學生?」、「報考的導師是否願意招自己?」等問題,這些都是考生在複試階段可能會有的心態。
出現這種焦慮情緒,考生們也無需慌張。此時,不要過多的思前想後,注意力集中在複試上,抓緊時間複習才是硬道理。針對目標院校的複試內容,做好相關的複習規劃,尋求老師的幫助,提前充分的備考。
33. 進入複試考場前會很緊張,怎麼辦?
面試緊張是很正常的反應,建議沒有輪到自己複試之前,不要和其他考生談論過多關於複試的事,因為這樣會增加自己的緊張感,考生可以在備考室或離複試不遠的地方看看所帶的複試資料,梳理一下可能會問到的知識點脈絡,思維邏輯或是也可以聽點輕鬆的音樂,這樣可以幫助考生消除複試前的緊張感。
34. 進入面試考場時怎麼做?
如果沒有引導老師帶領,一定要輕輕敲門,待應允後再進去,進去後,一定要向在座的所有考官(導師)進行問好,如「各位老師好」、「下午好」等等,進行行禮(以30°至40°鞠躬,然後點頭微笑),然後坐下。
35. 如何克服因緊張而導致的手勢過多?
複試面試時,考生配合恰當的手勢,可以加大對答題內容的形容力度,並且加深導師的印象。然而,手勢太多也會分散導師的注意力,讓導師覺得你不夠穩重。因此,手勢的使用不宜太過頻繁。因緊張、過於興奮而導致不知道雙手該放哪裡時,可以適當將手固定在桌面上答題。
36. 如何給導師留下好印象?
考生要在把握進門時機,通常情況下會有人通知輪到你複試了,如果沒有人通知,即使前一位面試者已經結束,你也要在門外等待,不要擅自走進面試房間。
進門前,敲門的力度要恰當,以裡屋的導師可以聽到為宜,敲兩至三下是較為標準的。當聽到導師說「請進」後,考生就可以開門進入了,開門儘量要輕,進門後將門輕輕合上,然後回過身來前傾30°左右嚮導師微微鞠躬行禮,面帶微笑地問好,然後自報姓名。
考生在面試中一定要態度端正,切不可現出一副無所謂或者滿不在乎的樣子,同時注意控制好回答問題的時間。
37. 如何應對導師的各種微表情?
(1)當老師對自己的回答感興趣,他們坐姿會微微向前傾,眼睛注視你,露出贊同的神情仔細傾聽,或者詢問一些延伸的問題,這時考生一定要從多個方面保持沉穩發揮,贏得勝利。
(2)如果老師露出一副撲克臉,這說明考生的回答還未使老師滿意;若老師眼神黯淡游離,甚至看別處的東西,這說明老師已經產生了不信任心理或者已經厭煩,這時老師已經不會留心考生的回答了,這時考生應設法趕快結束回答,也可以轉換話題或者主動提問,也可進行下一個問題的回答。
要儘量拿捏好語言的用詞和分寸,要讓人覺得你自信之餘還很謙虛。同時考生要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導師對你是大加讚賞還是表示很不在意,你都要做到寵辱不驚,不能因沮喪而在當場嚮導師表露出不自信。
38. 複試面試中的問題是不是都特別難?
考生其實不必過於緊張,撇開學術問題,導師一般都會努力營造輕鬆的對話氛圍,讓學生放鬆下來,就愛好、興趣等暢所欲言,考生只要表現的自信沉著即可,過分緊張或故作成熟反而會適得其反。考研複試面試本質上是一次導師與考生之間的會面交流,所以可以適當緊張但不要過分緊張。
39. 複試面試對考生著裝有要求嗎?
在複試時,衣著不要太個性化,這方面各位考生可以參考文都複試專家的建議:複試著裝是展示考生對於複試及考官們的尊重,因此著裝要注意做到整潔、得體、大方。細節上男生最好不要留長髮(藝術生除外),女生不要穿吊帶、鞋跟過高的高跟鞋,儘量不要佩戴會發出響聲的配飾,儘量不塗或者選擇裸色系的指甲油。「首因效應」告訴我們:第一印象很重要。
專題五 考研複試面試技巧
40. 如何能在回答問題時,展示自己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考生拿到題目,不要在一開始回答。首先要想好,這道題目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回答,每一個段落主要表述哪些內容,其中將運用什麼理論、事例、數據等;其次,再根據所構建出來的框架進行回答;最後,對問題進行總結、升華即可。
考生在初次嘗試建立問題思路框架時,會比較困難,建議堅持練習,多思考。讀書看報閱讀新聞時,訓練自己對於問題的思考能力,用上述方法進行練習,才會在真正面試時,瞬間找到最合適的答題思路。
41. 如何做一個完美的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一般是複試面試中的第一個問題,無論中文還是英文,自我介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自我介紹首先要保證內容的完整性,其次要注意不同場合的自我介紹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要求考生做一個詳細的自我介紹描述個人經歷時,考生就要用充足的時間,至少3-5分鐘左右的時間來描述一個完整的自我介紹;如果要求考生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也要能夠提煉精華,重點突出地展現自身優勢。所以無論如何,考生要清楚一個完整的自我介紹包括哪些方面內容,要注意梳理個人特質,做出一個全面的、具有個人特色的自我介紹。
42. 針對個人基本情況類的問題,該如何作答?
個人基本情況類問題,涉及的範圍比較廣泛,但也有跡可循。一般包括個人經歷類問題(過往經歷、感悟等)、個人性格特徵類問題(優缺點、價值觀等)、報考動機規劃類問題(為什麼選擇該院校專業等)。基於上述三大類問題,圍繞你的個人材料和自我介紹,進行展開提問。針對這類問題,考生們謹記一點:突出自己的核心優勢,展示自己的專業能力。選擇與專業匹配的重點內容進行作答,且條理清晰、思路明確、態度積極。
43. 複試面試中的熱點類問題主要考什麼?
通過對歷年院校專業複試情況的分析,發現幾乎所有專業面試中,都會對熱點類問題進行考察。熱點類問題主要是考查考生對專業前沿理論及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度。導師以此來判斷考生是否具備專業敏感度,是否對專業感興趣以及是否具有社會責任感。複試熱點問題可以分為專業熱點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
44. 關於熱點類問題,考生該如何準備?
近幾年,各高校的複試中增加了對熱點類問題的考核。每一年同學們對於熱點類問題的準備都很迷茫。建議考生們根據熱點類問題的分類進行準備。例如行業、專業熱點類問題,考生們平時可以多關注行業內專業性網站、報考院校該專業的進展、該專業教授導師們的最新研究論文及著作,尤其關注報考院校心儀導師的研究進展。多了解、多關注,擴充知識面,對於此類問題在回答時,不要求研究的特別深入,只需要表達出自己的認知與觀點即可。
對於社會熱點問題,考生們可多關注新聞聯播、門戶網站的新聞頻道等,針對此類問題,考生們要有自己的看法並且不能偏激,要保持中立、積極和陽光的態度。
45. 如果問到剛好是我所不知道或者不熟悉的問題怎麼辦?
在專業面試時,出現不會的問題是很正常的,考生無需緊張。在遇到不會的問題或者不熟悉的問題時,首先要保持鎮定,其次要保持誠實,開始表示不是很了解,不要不懂裝懂。導師既然問了問題,表明導師對問題很了解,靠蒙是不能過關的。
考生最好在告訴導師不了解的同時,嘗試利用一定的面試技巧對問題進行適當的分析和理解,不能一味的回答知道或是不知道,在面試考場上,對於問題表達出自己的看法也是一種能力。因此適當的掌握一些面試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
46. 複試中,如果考官問到我的弱項問題該如何應對?
這類問題通常是考場中可能會暴露弱點的引申問題,考生會非常擔心考官一直針對個人簡歷或個人材料中不具備優勢問題進行提問,比如:「xx科目進行了重修,能說下原因嗎?」、「跨專業難度比較大,你的優勢是什麼?」。首先,考生們要清楚,這類問題並不是用來為難大家的,因此無需特別擔心或緊張;其次,此類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屬於考場中的「壓力問題」,旨在考查考生如何看待自己的弱勢,是否能積極的看待問題;考生們回答此類問題,要實事求是,不要編理由找原因,把弱勢的原因表述出來後,再適當的表達改進的方式和方法即可。
47. 面試時,突然遇到冷場的問題,該如何化解?
冷場的情況有很多種,其中的細節我們不多做贅述,上述的情況只要出現一種,就會造成考場冷場。文都考研複試研究中心告訴考生們四個應對策略,幫助大家化解尷尬:
(1)鎮定自若,微笑面對;
(2)及時總結,緩解空白;
(3)壯士斷腕,果斷結束;
(4)舉例充實,快速銜接。
48. 複試面試中,如何考核與專業課相關的內容?
複試面試中,專業課的考查一般有兩種形式:其一,是直接考查專業課基礎知識,比如某個名詞解釋,某個理論知識,某個流派分析等內容;其二,不直接考查專業基礎知識,針對行業前沿、專業熱點的話題進行展開提問,或讓考生表述個人看法等方式,來考查考生對於專業知識的掌握以及對於前沿熱點的關注。大多數高校常用第二種方式考查學生的專業掌握程度。
49. 關於專業課,考生該如何準備?
專業課部分,考生們一般需要提前準備。除面試外,筆試部分也是專業課考核的重要部分。如果在開始準備時,最新的複試招簡還沒有出來,考生們可以參照往年的考試範圍進行複習,並及時關注最新的複試招簡進行補充即可。同時,也可以聯繫師兄師姐,了解相關的複習信息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如果已經跟報考院校心儀導師聯繫過後,也可以適當問下老師備考意見,在這裡一定要注意,不要詢問考試內容、考試題目等信息。
除專業課基礎知識外,結合前兩道問題,考生們還需要多關注熱點類問題,在面試中,專業課的考核一般會結合熱點類問題進行提問。因此考生們也要提前做好準備。
50. 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專業課複試比較好?
對於專業課的備考,要持續的進行複習鞏固。並且多數情況下學校在官網上會提供相應的複試考試範圍,對於複試的複習,當然是越早越好。因此同學們在初試結束後就應馬上著手進行複習,充分利用好複試前的時間。
51. 專業課複試複習書目怎麼查找?
(1)首先查看目標院校官網公告中是否有最新的複試參考書目,若有,複習時可適當在參考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進行擴展;若沒有,可以以去年的為準,並隨時關注今年最新複試書目的參考情況。
(2)若院校無明確複試參考書目,則以初試書目為準。
專題六 英語聽力常見問題
52. 如何準備英語聽力?
英語聽力部分,大多數學校都以現有的成熟考試為參考。考生在準備聽力複試的過程中,對於現有的成熟英語考試的聽力部分一定要重視,比如六級聽力、託福聽力和雅思聽力,在複習時可以有針對性地練習這部分的真題。平時利用學習間隙收聽一下英語新聞,觀看發音清晰的英文影片,在放鬆欣賞的同時又培養了語感,同時可以適當注意中間出現的時事熱點詞彙和優秀表達,可謂「一舉四得」。
53. 如何加強聽力訓練?
在聽力測試中,如果考生聽不懂問題,將無法正確回答。因此要找一些相當於大學英語四六級難度的聽力資料做聽寫訓練。考生不必把聽到的每一句都分毫不差地寫出來,只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即可。通過邊聽邊記筆記,考生要著重訓練分辨重要信息與次要信息的能力。如考生要特別注意那些表示否定的單詞:but,seldom,little之類的,並要注意人名、地名、數據等重要信息。考生要認真總結,靈活運用。這是基本功,其他一切解題技巧都要圍繞著這個基本功進行。
54. 聽力學習注意事項有哪些?
(1)培養良好的聽音習慣,聽讀順序要合理
考生在複習中切忌讀後聽音和忌邊聽邊讀。這樣容易導致精力渙散,注意力不集中。建議大家一定嚴格按照考試的標準進行聽力練習。
(2)邊聽邊記關鍵詞,訓練短期記憶能力
複試英語聽力考察中,單憑腦記是不夠的,建議大家在平時練習中
要有意識的對關鍵信息進行記錄,可使用最簡單、最省時、最熟悉的符號,幫助自己進行梳理和記憶。
(3)熟記語篇銜接詞,把握信息走向
銜接詞能幫助考生把握信息的走向,對提高獲取信息的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in addition to、 by contrast、first of all、I mean等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整個語段的內容。
(4)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精聽和泛聽相結合
聽力訓練材料要選擇難度適中的進行練習,即從自己的實際水平出發,太難或者太易都不利於提升聽力能力。
55. 聽力材料是不是越難越好?
在選擇材料時,考生不需要專門找標準的英語材料。這些材料往往較難,考生不易聽懂,會喪失信心,增加恐懼。一般來說,考生只要用《新概念第二冊》、《Special English》或難度接近的材料就可以。考生要儘量堅持每天練習,如果有條件,也可適量聽聽英文廣播節目、看看英文電影,既緩解緊張心情,又增強語感。
56. 聽材料的時候是不是有技巧?
在聽力測試中,考生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拿到題目後,先對答案進行猜測,做上標記,以減少聽材料時閱讀選項的時間,有更多時間用於分析和思考;第二階段是在聽不懂的情況下,要根據經驗和技巧,用餘下的時間進行猜測。此時,考生不管有沒有把握一定要把猜測的答案寫上。部分聽力材料會提供聽力選項問題,個人建議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快速瀏覽,帶著問題聽聽力,能提高回答問題的概率。
57. 聽的時候是不是不能遺漏細節?
很多考生在聽力測試時生怕漏掉任何一個重要信息。其實有聽不懂的地方是正常現象。中國人聽中國人講話,也不一定全能聽清楚,逐字逐句都能記住就更難了。如果考生在考試時遇到聽不清楚的句子,不要緊張,及時調整心態,將後面的內容聽清楚。有些考生為了力求完美,在一句話上反覆琢磨,導致後面的內容沒有聽到。其實,錯過的內容,可結合上下文的內容進行合乎邏輯的推斷。
專題七 英語口語常見問題
58. 複試英語口語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1)語言準確性(語法和用詞的準確性、語法結構的複雜性、詞彙的豐富程度、發音的準確性);
(2)話語的長短和連貫性(內容的連貫性、尋找合適詞語而造成的停頓頻率及長短、表達思想的語言長短等);
(3)語言的靈活性和適合性(語言表達是否靈活、自然,話語是否得體,語言能否與語境和目的相適應)。
59. 複試英語口語如何評價成績?
(1) 優秀——能用外語就指定的話題進行口頭交流,基本沒有困難;
(2) 良好——能用外語就指定的題材進行口頭交流,雖有些困難,但不影響交流;
(3)及格——能用外語就指定的話題進行簡單的口頭交流;
(4)不及格——不具備口頭表達能力。
60. 複試英語口語測試包括哪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圍繞簡歷或者自我介紹上的相關信息進行提問。考查學生理解並回答有關日常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等問題的能力(3-5分鐘);
第二部分:考查學生連續表達的能力。考生從所給的問題中選擇一個話題,就此話題表達自己的看法(7-10分鐘);
第三部分:部分院校複試中會加入專業英語的內容。
61. 如何準備英語口語?
對口語的考查,各個學校各不相同。有的學校制定了非常詳細的標準和流程,甚至規定了每個老師發問的方式和時間;有的只是面試老師的自由發揮,成績也基本上由面試老師主觀判定。不管面試是否嚴格控制,考生對下面幾個問題一定要認真準備:一是自我介紹,如自己來自什麼地方、畢業學校、所學專業、業餘喜好、家庭基本情況等信息;二是做好用英語講解自己專業的準備。口語測試時老師很可能考查你用英語闡述專業問題的能力。因此考生對此要有所準備,先用筆頭組織這些問題的要點,然後再用這些關鍵詞組織語言。在閱讀專業文獻時,也要多積累一些專業方面的英語詞彙。
62. 如何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對於口語能力的提升,一定是一個長期堅持的結果。在平時的訓練過程,可以多觀看一些英文期刊、外文欄目,提升語感的同時記錄下優美表達,並及時進行記憶背誦;同時,可適當選取一些語速適中的音頻,進行跟讀,和身邊的朋友進行英語交流也是不錯的方法。
63. 英語口語常問話題(一)
第一個經常問的話題是考研原因。通常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回答。
(1)興趣,即強調對所報考的專業懷有極大的興趣(have significant interest in…)。如果本科就讀的專業與報考的專業一致,則可以說明想繼續深造(further education)的願望。如果不一致,則要說明報考專業對你的吸引力(…appeals to/attracts me a lot);
(2)優勢,即強調研究生相對於本科生在知識、學術方面的優勢,如:知識面更廣(wider knowledge),學術更專業(more professional),眼界更廣闊等(broaden one’s horizon);
(3)益處,即強調考研對你的未來的積極影響(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可以從求職、職業規劃、人生經歷等方面入手進行說明。可參考的詞彙、短語如下:be helpful, contribute to, be beneficial to, be conductive to, be a definite advantage, become a strong point when it comes to…等等;
(4)升華,在研究生學習能夠彌補在本科時期學業和實踐上的不足,這也會利於深造學習,提升自身能力。
此外,對於那些在職考生或有工作經驗的考生來說,考官更傾向於提問他們為什麼(放棄工作而)重新學習。考生可以直言在工作發現某些知識或技能很重要,希望能通過學習在這些方面進行提高(In my work, I found … is rather important. I always believe that one will easily lag behind unless he keeps on learning. So I choose to go back to school and improve myself.)。
64. 英語口語常問話題(二)
考官有時會詢問考生對未來的一些規劃,其目的在於試探考生是否對時間、學習、人生有一定計劃性和掌控能力。
(1)學習規劃。關於這一話題,考官通常會以一種較婉轉的方式提問,如:What do you expect to achieve during your study if you are enrolled into this university? 回答這一類的問題時,不僅僅要回答想學到什麼樣的知識、成為什麼樣的人,最好能夠簡述你會/計劃怎樣學習(即學習方法)。無論是傾向於學術理論性的還是側重於實驗研究性的,都要把握一個原則:理論聯繫實際,同時主次分明。
(2)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其實就是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直接工作:學以致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如果有需要,讀博或者出國深造,進一步提升專業水平和科研知識),雖然考官不常對此提問(基本上也是提問考生對所報考專業的就業前景持何種態度),但是這個話題實際上涉及了一個人對自己的性格、天賦、興趣、能力以及社會現狀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對自己未來人生的一種期望、信念和熱情,因此考生也可稍做準備,甚至可以將其放在自我介紹中(不建議口語不太理想的考生這樣做)。
需要注意的是,職業生涯規劃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定奪,尤其要注意與所報考專業的契合度。
65. 英語口語常問問題(三)
自我介紹。要求簡潔、有新意,能夠讓考官記住你。最重要的是,發音要準,不要太快,以別人聽懂為目的。但注意一定要聽考官的指示語,聽到考官說: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 briefly/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後再開始。其實現在許多口語考試為了避免考生背誦準備好的自我介紹,都去除了這個部分,而是由一些簡單問題來代替,如:
Where are you from? 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hometown?
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your leisure time?
What’s your favorite TV program?
Who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in your family?
66. 「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doing five years after graduation?」(「在畢業以後5年內你想做些什麼?」)
Know what you can realistically accomplish. You can find out by talking to others about what they accomplished in their first five years with a particular company after graduation.
「I hope to do my best I can be at my job and because many in this line of work are promoted to be the area managers, I am planning on that also.」
67. 「What is your greatest strength」? (「你最突出的優點是什麼?」)
這是很多面試考官喜歡問的一個問題。
這是你「展示自己」的最佳機會,不要吹噓自己或過於自負,但要讓考官知道你相信自己,你知道自己的優點。
如可答:「我認為我最大的優點是能夠執著地盡力把事情辦好。當做完一個項目而其成果又正合我的預想時,我會有一種真正的成就感。我給自己定了一些高目標。比如說,我要成為出色的畢業生。儘管在大學一年級時我啟動慢了些,但最終我以優秀論文完成了學業。
68. 「What is your greatest weakness?」(「你最大的弱點是什麼?」)
你不應該說你沒有任何弱點,以此來迴避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弱點。最佳策略是承認你的弱點,但同時表明你正在努力改進,並有克服弱點的計劃。
專題八 英語複試常見問題
69. 考研複試英語考什麼?
一般院校英語複試分筆試和面試,筆試難度不同,一般是六級的水平,有些院校可能會達到託福、雅思水平。英語面試考察學生聽說能力。對於專業英語的學生考察要求會更高。
70. 為什麼近幾年英語複試加入了筆試?
為了更全面的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在英語專業的複試中,筆試所佔比例較高,非英語專業所佔比例相對較少。
71. 複試中英語口語的常見考查形式有哪些?
一般有三種形式:其一是面試官提問,考生回答;二是兩位考生之間互問互答;三是考生們分組進行小組討論。
72. 複試前,可以準備哪些口語備考材料?
應試材料的準備:為了準備口語考試,可以準備一些材料,如《英語中級口語教程》、《四六級英語口語應試》等。當然如果確定參加哪種英語口試,又了解其口語考試的形式與內容,選擇針對其考試的口語材料更為有效,如雅思口語、託福口語等。
73. 在英語面試中我怕老師問問題,所以我的英文自我介紹就多一點,行嗎?
面試中,自我介紹的長短和面試問題的多少沒有必然聯繫,如果沒有硬性要求,自我介紹一般在1-2分鐘左右即可。如果時間太長,容易引起面試考官的反感並打斷考生,這樣會影響後續面試,得不償失。
另一方面,很多面試問題都是針對自我介紹中的一些內容進行引申提問的,因此自我介紹時間越長內容越多,後續面試的問題可能會越多,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把握時間和節奏。
74. 我的口語不錯,面試時候多說一點老師會不會給多一點分?
建議要結合問題來控制答案的多少,精煉、準確是最好的。在面試過程中,要注意心態的問題,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
75. 四六級沒過,複試能不能被淘汰?
根據歷年複試的例子,四六級沒過卻依然考研成功的考生大有人在,因此考生不必過分憂慮。但在面試的過程中,如果面試官問到此類問題,一定要認真承認自己沒通過四六級考試的事實,不要找任何藉口,並且要表達出在未來的研究生生活中,會加強英語的學習和訓練。
76. 如何回答考官,才能給考官留下好印象?
首先,無論問答哪類問題,千萬不要只回答「YES」或「NO」,而是要加上你的reason或者是example;
其次,要適時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或意見;
最後,如果遇到不會的問題,千萬不懂裝懂,要注意面試心態,表現出自己虛心受教的態度。
77. 沒聽懂考官問的英語問題怎麼辦?
由於身處於複試面試考場這樣一個較為嚴肅的環境中,考生由於緊張很可能不能聽明白或理解考官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可以很禮貌的請求老師再重複一遍問題,此時的你一定要靜下心來,冷靜邏輯回答,將自己的答案有條理的呈現出來!
78. 關於「最後一個問題」
最後,考官還會問你一個問題,這是你進一步展示自己的大好機會,如果前面不太理想,也可藉此補救一下。
79. 面試結束
考官明確說出:This is the end of the test, thank you。說明考試正式結束。站起來,拿好自己的東西,如準考證,與考官說再見:Thank you, goodbye. 或Thank you for your interview ,goodbye. 然後離開。注意考試結束後不要問老師關於得分的問題,應該馬上禮貌的離開。
專題九 專業導師相關問題
80. 聯繫導師的最佳時間?
沒有固定的最佳時間,每個時間段聯繫導師的溝通內容和方法是不同的,初試之前、初試之後、複試線出來後、確定進入複試後都可以聯繫導師的,但一定不要打擾到導師的工作和生活。
81. 聯繫之前須要了解導師的情況嗎?
這個是必須的。一般來說,我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了解你未來的導師。導師的個人經歷、工作狀況、學術研究情況、師生相處情況。導師的個人經歷主要是指導師的籍貫、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當下工作狀況主要是指職稱、是否兼有行政職務;學術研究情況是指導師出版的著作、發表的文章、在其研究領域的學術立場、學術研究風格;師生相處情況指導師對學生的態度、原則、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況,甚至導師生活中的某些個人喜好等等,這些情況主要從日常教學和師生交往(尤其是節慶日公共活動)中了解。
82. 聯繫導師時有哪些忌諱的地方
(1)忌諱之一:過分嚮導師了解某些信息
導師能理解考生迫切的求學心情,但決不能容忍過分的要求,尤其不要表現得急功近利。
一些初試合格的學生,會通過電話、郵件、乃至導師的同事、熟人來了解複試的內容、複試導師的組成等等。絕大多數導師對此是反感的,因為這不利於了解考生的真實情況、不利於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學生、幹擾了正常的招生工作。據了解,大部分導師不但不會洩漏複試內容,反而對這些考生會有一些牴觸反感情緒。
(2)忌諱之二:過於頻繁地聯繫導師
雖然考生確實有必要與導師聯繫,但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頻率。如果反覆打電話與導師聯繫,可能影響導師的教學科研工作的進行,乃至影響導師的正常工作與生活,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3)忌諱之三:詢問畢業後就業問題
就業是學生的大事,但不是導師的頭等大事。作為導師,更關心考生對學術的追求,因為他們是知識傳授者而非工作介紹者。不要因為一個不是現在的問題,讓導師對你失去興趣。
(4)忌諱之四:探聽導師隱私並讓導師知曉
了解導師的信息,決不是要探尋導師的隱私。了解的信息詳情可以參照上文所述,注意進行適度的了解即可。了解導師的個人情況,主要是為了能夠清晰明確的「投其所好」,給導師留下好的印象。
(5)忌諱之五:第一次接觸不太成功後的消極自我暗示
有些考生在第一次與導師接觸後,感覺導師不夠熱情,或者覺得自己表現不好,給導師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極悲觀,這是片面的、不科學的。導師第一次和陌生學生接觸時,不會表現出強烈的感情傾向,因此不必過於在意導師的熱情程度。切記,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次接觸不順利,在進一步的聯繫中還可修復第一次的不足表現。
83. 如何聯繫導師呢?
郵件是最好的方式,需要注意郵件的格式。
打電話也可以,但要事先準備好談話的提綱,並注意打電話的禮節。
84. 用郵件聯繫導師須要注意什麼呢?
用郵件聯繫導師時,首先要特別注意郵件的寫作格式和用語。郵件格式正確與否、用語準確與否顯示的是你個人的文化素養。
其次,關於郵件的內容很重要。聯繫導師主要是告訴導師報考研究生的信心以及決心,同時顯示出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可塑性,給導師留下好的印象。
最後,寫郵件時要特別注意內容的結構與邏輯性,切記要反覆打草稿,直到你梳理清楚所寫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
85. 如何解讀導師回覆郵件的內容?
許多考生為了增加導師對自己的印象,會提前給導師寫信,然而導師的回覆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導師會很禮貌的表達出自己歡迎此考生的意願,也有的導師僅僅是很禮貌性地回復而已,但並不代表他對你是否錄取的意願,甚至有的導師由於工作繁忙的原因並不做回復。因此,大家不要過多受導師回覆郵件內容的影響,最主要的是靜下心下來,全力準備複試,用自己的真實能力打動老師!
86. 導師不回我的郵件怎麼辦?
大部分導師都不會主動回覆郵件!
即使你遇到了不回郵件的情況,也不要著急。不回郵件的可能原因很多,我們只需要保證自己每一封發出去的郵件都有質有量即可,即便老師沒有主動回覆你,只要老師看過你的郵件,對你就會很有幫助的。
87. 電話聯繫導師須要注意什麼呢?
如果你一定要打電話,可以參照如下的流程:
(1)提前準備與導師電話溝通的內容提綱,包括開場問候語、問題大綱及結束語;
(2)如果是手機聯繫,要先發簡訊告知,簡單介紹自己,並詢問老師是否方便接電話;
(3)得到導師回復確認後,隔3~5分鐘再拔打,但時間間隔不要過長。如果導師表示現在時間不方便,可以再以簡訊形式進一步溝通方便的時間,導師確認後,自己再以簡訊形式回復,表示謹記,會在約定的時間打電話(注意可以表示正式溝通前,要再簡訊與導師確認一下);
(4)如果導師沒有回覆簡訊,隔段時間再發,如果還不回,請不要再用電話聯繫;
(5)如果是聯繫導師的辦公電話,可以在工作時間拔打。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詢問對方是不是XX教授(事先了解其正確的職務),如果不了解的話,直接稱呼為XX老師也可以。得到確認後,簡短表明本次電話的意圖,並詢問導師是否方便。如果得到肯定回答,則按事先擬好的提綱溝通;如果導師表示不方便,可以約一下時間,表達溝通的意願。
88. 與導師溝通什麼內容比較合適呢?
溝通的內容一般來說是由你自身的情況來確定的,可以下面的內容作為參考。個人基本情況(如姓名、年齡、性別)、學習情況、畢業學校(非應屆生可介紹工作單位與經歷)、本科所學過的主要課程、畢業論文題目與要點、曾經閱讀過的主要書籍、研究方向和興趣等。若導師有興趣,便會增加成功的機率。
89. 我想提前去見導師,能見到麼?
去見導師之前,一定要與導師進行溝通確認(建議溝通的時候採取委婉的方式),如果得到確認,即可去見。如果導師表示不方便,則最好不要去冒昧打擾老師。
90. 給導師送禮物就一定能保證被錄取嗎?
建議同學們還是用自己的個人實力來徵服老師,導師們還是喜歡用心在學術上的考生。
專題十 院校專業選擇問題
91. 如何在複試面試中體現自己的專業知識?
複試的重要內容之一便是對專業課知識的考察。無論是跨專業還是本專業的考生,在面對專業課問題的提問時(具體形式可能是口述或者筆寫)要有意識體現自己思路的獨創性,因為導師作為學術帶頭人,其學術習慣很自然地會促使他們願意多方聽取新穎思路和獨創見解,並樂意招納具備創新開拓精神的學生。考生在提出自己個人見解時,態度要謙虛謹慎,不妨可先簡要陳述對該問題的一般性見解,然後在對此肯定的基礎上再詳細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
如果是對此專業沒有獨到的思路,可以中規中矩的回答,不要不懂裝懂,這樣只會給導師增加不良印象。
92. 專業面試會問到哪些內容?
專業課的基礎知識是面試的重中之重,另外如果複習時間充裕,可以適當閱讀招生院校以及心儀導師出版的專著、文章,以及本專業的核心期刊。
93. 專業面試會問一些熱點的話題嗎?
大部分的院校會在複試面試時問到專業熱點、行業熱點等問題。積極準備很有必要。這類問題一方面是考察你對專業情況是否了解,另一方面是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94. 我的專業很差,導師會不會為難我?
在面試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壓力型問題,但不是為了為難考生而設置的,主要是為了考察考生的抗壓能力,從而擇優錄取。當然擺正心態,認真準備專業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95. 本校的學生會有優勢嗎?
本校生在學校和導師的熟悉度上,會有一定的優勢。但研究生考試是公平、公開、公正的考試,初試和複試都有一套科學、嚴格的錄取流程,因此無論本校生還是外校生,只要初試成績優秀,複試表現突出都會被錄取的,所以考生們還是要保證陽光心態,積極備考。
96. 跨專業考試,受歧視?
這也是無稽之談,關鍵是看考生的綜合素質,有些專業的導師甚至更喜歡跨專業的考生,多專業元素結合更利於研究生課題的研究與開發。
97. 跨專業考研的優勢?
此題看似是在詢問考生跨專業的優勢,其實是從側面考察學生的專業素質,對於跨專業考研的同學來說,最薄弱的部分就是專業知識和技能,因此考生可以側重給考官傳遞自己在準備跨專業考試中所作的準備,不僅包括知識方面的儲備,也要體現出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專業知識的運用,讓導師知道自己是適合這個專業的,並真誠表達出自己想繼續深造的意願。
98. 你對目標專業的研究方向有什麼了解,談談你的看法?
建議:
(1)切實了解你所報考專業的情況,對所報考導師的學術觀點、論文、專著應有較深的了解;
(2)了解其它院校相關專業的情況,最好進行相關比較;
(3) 閱讀相關專業領域的權威期刊,對整個行業研究有個大致了解。
99. 請你簡單說說你的畢業論文(畢業設計)。
這需要你簡要的概括一下你的畢業論文的核心內容,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不只是在讓你做概括題。建議做如下的準備:
(1)500字左右的概括內容;
(2)可以適當顯示你的研究能力(可以談談你在寫論文時的研究方法);
(3)如果你是跨專業的考生,可以適當結合本科的學習與研究,談談本科專業學習對所報專業研究的支持與幫助。
建議:精心準備這部分內容,要清晰明了。如果還沒有論文開題,可以談下未來的論文設想或研究方向。
100. 你在本科期間有科研/學術論文發表嗎?
建議:有論文和著作的,可以提前複印一下當面給老師。在介紹論文內容時,可參照第99題。
如果沒有,實話實說即可。如果評委追問有什麼研究興趣,則可以圍繞自己的科研設想具體描述一下。
關於考研複試的100道問題,考生可要牢記一下,在後續的過程中,還需要考研er多加練習,文都網校考研小編在這裡預祝大家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