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為什麼魚塘裡面經常缺氧,而溝渠和河流裡面不需要增氧?

2021-01-19 小龍蝦曬太陽

為什麼池塘養的魚要打氧氣,野河溝裡的魚卻不需要打氧氣?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並不複雜,無論什麼魚蝦,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都需要氧氣才能夠存活下去,只不過不同的魚蝦需要的溶解氧有高有低低,對氧氣需求量不高的魚蝦主要包括小龍蝦,鱔魚和黑魚。對溶解氧需求高的魚類主要包括鰱魚,草魚以及泥鰍和鯉魚,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時候,會看見鰱魚和草魚浮頭吸氧的原因。

衡量水體溶解氧多少的標準我個人認為主要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

一,溶氧量:

1.水體面積:這個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魚塘的水容量以及野溝渠的水容量肯定比不上河流的水容量,水體的容量越大,水體的表面積越大,溶解氧以及氧氣交換的容量也就越大,自我調節的功能也就越高,弱所以從水體容量和面積大小上面就可以明顯大小生長在河流裡面的魚蝦很少會出現缺氧的情況發生,只要水質不被嚴重汙染,一般是不缺氧的。而魚塘和野溝渠裡面的水容量和面積相對很小,所以野也就很容易出現缺氧。

2.水循環:一般情況下,流水養魚比靜水養魚更加容易,就是因為流水環境可以提供更多的溶解氧,比如河流裡面的水循環很頻繁,所以溶解氧很充足。但是魚塘屬於封閉式的環境,水體自然循環的可能性很少,通常也就是換水哈開增氧機的時候形成短暫少量的水體循環。但是由於水容量少,增氧的效果還是不是非常明顯。

流動的水

二,耗氧量:

1.養殖密度:魚塘養魚屬於人工養殖,所以養殖密度肯定要比河道以及野溝渠裡面的魚類活動密度要低很多。任何水體裡面魚蝦數量過多都會增加耗氧量,處理不好就會導致魚蝦缺氧,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野外環境的魚蝦很容易存活。但是人工養殖條件下,魚蝦死亡率會直線上升的原因。因為高密度養殖條件下,魚蝦會消耗更多的溶解氧客觀上就導致了耗氧量直線上升。

2.有機質聚集的多寡:無論是人工養殖的魚塘還是自生自滅的野溝渠,這些養殖水體環境下的有機質的含量都明顯要高於河道裡的養殖環境。因此魚塘和野溝渠裡面魚蝦的死亡率以及汙染程度也明顯要比河道的生存環境要差很多。有機質大量聚集的環境,很容易引起氨氮,亞硝酸鹽以及硫化氫含量和濃度過高,一方面這些有害物質能夠直接引起魚蝦死亡,其次還額外加劇了水體的耗氧量,因為這些有害物質在降解轉化的過程中會消耗掉水體大量的溶解氧,而這些有機質大部分都是魚蝦的排洩物以及死亡魚蝦的屍體,死亡藻類以及老化水草腐爛之後形成的,所以魚塘和野溝渠的水質環境明顯要比河水要差。

針對以上三種不同的生長環境,也就決定了不同環境下魚蝦的生長狀態也是有所區別大。一句話六七如何給魚蝦不同生長環境補充溶解氧的問題。那麼如何給不同養殖水體補充溶解氧呢?

思路如下:

1.開增氧機:這是最直接副作用最小的物理增氧方法,在魚塘裡面使用增氧機來增氧。通過水體流動,以及水花翻滾來增加水面與下層水體的水體對流交換來實現溶解氧的補充,這也就和小龍蝦養殖使用增氧機增氧的效果和原理一模一樣。增氧機儘量選擇在晴天的上午9點鐘開始,這樣有利於魚蝦活動。陰雨天不建議開啟增氧機。因為陰雨天氣壓本來就低,魚蝦處於不良應激狀態,這時候大部分都躲在洞裡淤泥裡面甚至水草茂盛的地方棲息去了,開增氧機的話,水體劇烈流動,不利於魚蝦棲息和生長。對於野溝渠和河流流來說,一方面野溝渠空間小,不好開增氧機,另外河道一般不缺氧不需要開增氧機。

2,換水:魚塘和野溝渠(如果你在裡面放了苗,而且又承包了的話)要及時勤快換水,因為本省魚塘和溝渠容量小,面積小,處於半封閉狀態。因此很容易缺氧,所以經常換水是必須的。這樣可以通過引進外來水源稀釋養殖水體裡面的有毒物質和有機質。而且還可以帶來外來水源的少量溶解氧,無論什麼時候。換水的時候都要堅持緩慢多次的原則,以免引起魚蝦的不良應激反應。

3.調水:調水是一個綜合手段,主要目的是解決有機質過剩的難點,這時候需要減少養殖水體裡面的魚蝦排洩物,以及死亡水藻的降解物,因此可以通過生態養殖來解決這個難題,將食肉性魚類雜食性魚類以及濾食性魚類混養,這樣食肉性魚類吃剩下的餌料殘渣是雜食性魚類的食物。雜食性魚類和食肉性魚類的排洩物又時濾食性魚類的食物,比如黑魚鱔魚屬於食肉性魚類,鯽魚鯉魚和草魚屬於雜食性魚類,鰱魚和泥鰍屬於濾食性魚類,這樣就形成了良性的生態循環。可以將有機質完全在食物鏈的分解過程中內部消化掉,直接將有機質消化掉,我認為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既兼顧了經濟效益。又避免了環境惡化和魚蝦的死亡率。

多魚共生

4,移栽水草的重要性:無論是魚塘還是野溝渠甚至是河道,移栽合適的水草水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水草能夠直接給養殖水體或者野外生態環境提供足夠的溶解氧,還為魚蝦提供了棲息隱蔽的場所。這樣魚蝦的耗氧量會減少,同時溶解氧也很充足。其次,水草還可以吸收養殖水體裡面過量的有機質來促進自身的生長繁殖,減輕了有機質過量的耗氧量,間接增加了水體的溶解氧。

野溝渠水草

不同的生態環境對應不同的水草,野溝渠和魚塘裡面移栽的水草是差不多的,伊樂藻,水花生,浮萍水荇草等等,這樣可以保證一年四季都有水草。而河流裡面的水草選擇有所區別有所不同一般都是挺水水草為主,野生的有水荇草蘆葦和蘆荻這三種水草為主不需要其他水草。而河流裡面的水草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增氧,因為一般情況下河道不缺氧,主要目的是給魚蝦提供棲息隱蔽的地方,同時便於培育浮遊動物,給魚蝦提供天然適口餌料。

河邊的蘆荻

小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不同的生態環境和養殖環境,溶氧量的含量是不同的,因此增氧方式也是有所區別的,對於養殖戶而言很容易形成一個誤區,就是認為人工養殖魚蝦的前提下,死亡率很高,而野生環境和天然水域裡面很少看見魚蝦死亡,這是你沒有發現而已,河道裡面養殖密度地。魚蝦很少死亡,野溝渠生長環境不好,死亡鵝魚蝦你很難發現,所以並不存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魚蝦不好養划不來的難題,其中保證溶氧量充足是一個重要指標。

相關焦點

  • 農村魚塘裡的增氧機有什麼用?一天中啥時候開增氧機比較好?
    農村魚塘裡的增氧機有什麼用?一天中什麼時候開增氧機比較好?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基本上每個村裡都有幾口魚塘,而近些年回鄉創業搞養殖的就不少,所以這些魚塘就發揮了用途。但凡養魚的魚塘裡面,都經常會看到魚塘的中央安裝了一個機器。
  • 闢謠:水至清則無魚!鰟鮍魚,蝦虎魚,鬥魚,麥惠魚表示反對
    說的是清水裡面的魚很少,並不是說清水裡面完全不長魚。而清水養魚多一個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淤泥比較少,浮遊動植物相對不多,這樣水不夠肥,所以很多魚蝦無法在這種環境裡面生存,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很多人說清水無魚的原因
  • 夏天的時候,有些魚塘有活水流入,還需不需要增氧機呢?
    從事魚塘養殖行業的人都知道,每逢夏天的時候,特別是下雨天,早晚有霧的時候,魚經常性的缺氧而浮頭,如果是長時間的浮頭,得不到很好救治措施的話,最後會泛塘而死亡,造成很大的損失,這就是養殖戶最頭疼的事。那麼這個問題可以有很好的預防措施嗎?有些魚塘有活水進入,還需要配置增氧機嗎?圍繞這些問題,我們來做一下簡單的分析。
  • 池塘養魚增氧是關鍵,科學使用增氧機,養魚再也不發愁!
    池塘增氧是養魚戶離不開的一個問題,大多數養魚戶都配備了增氧機,增氧機的種類以及使用方法你真的了解嗎?看看增氧機的使用方法,看完你就明白了!1、葉輪式增氧機葉輪式增氧機是現在養殖戶的首選,其特點是機體下面是葉輪。工作時葉輪轉動,攪拌水體,產生提水和推水的作用使得水與空氣接觸面加大,增加塘中含氧量 。葉輪式增氧機增氧效果好、動力效率高。
  • 缺氧?還是什麼...
    ,一個星期前,塘裡的大青魚突然大量死亡,損失了約三十萬斤,他懷疑跟魚塘旁邊的汙水池管道不通暢有關。對已發生嚴重浮頭的魚塘,除火速打開增氧機外,同時應攔截儘可能多的清新水灌注入池,還可用潛水泵或抽水機揚水增氧,對那些浮遊乏力的浮頭魚群,可就地潑灑如粒粒氧、過氧化物等化學增氧藥物搶救。缺氧浮頭了應該怎麼樣做才更合理?缺氧浮頭都是有原因的,找到缺氧的原因,才能針對性處理,千萬不要看到缺氧就盲目用這個用那個,方法更為重要。
  • 山西魚塘增氧機三相電
    山西魚塘增氧機三相電,不僅如此,我們的控制器操作簡單,還可升級物聯網功能。山西魚塘增氧機三相電, 我國現有的增氧機械的機型很多,但在池塘養漁業中使用多的是葉輪式增氧機。這主要原因是葉輪式增氧機的攪水、增氧、混合、曝氣等多種作用更適合於調控靜水池塘水質的要求,並且增氧效率高。29公斤,高的可達2公斤以上。
  • 水體增氧的機理及增氧對水質的影響
    水體特別是池塘則常常缺氧,其主要原因是物理、化學、生物作用產生不同大小的耗氧量,其中逸散於空氣的為1.5%左右,養魚耗損為5~15%,其它生物呼吸和有機分解為80~90%。因缺氧致死的魚類較多,因而需要曝氣增氧。
  • 魚塘淤泥種不了農作物,是什麼原因?
    今天我們來聊聊魚塘淤泥種不了農作物,到底是什麼原因?在農村生活的都知道,我們魚塘幹了,很多農民都覺得魚塘的淤泥很肥沃,想把一些淤泥挖到自己的田地開始種植一些農作物,可是往往不如人意,反而導致農作物的生長不好,有的農民卻覺得淤泥經常在水底,淤泥太過於溼,導致農作物不能夠生長起來,至於這個問題,我們也深入了解。
  • 經常聽說魚塘裡的魚被熱死,魚怎麼會被熱死?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
    經常聽說魚塘裡的魚被熱死,魚怎麼會被熱死?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養過小動物的人都知道,天氣過冷或者過熱動物們都會非常不適應,而對於魚塘裡的魚來說,也是一樣的。不僅冬天會將魚苗凍死,夏天更是可能將魚苗熱死,成片飄在水面上。
  • 晚上能不起來開增氧機嗎?他給你看塘!附專業視頻接線教程!
    「暴雨中,魚塘主人老李在夜裡焦急趕來,他深一腳、淺一腳地在爛泥路上踉蹌前行,偶爾還會遇到出沒在田間的蛇。繞著池塘轉了一圈,調整完所有的增氧機設備,才算度過了第一關。幾個小時後,這一幕將會再次上演,循環往復,直到數月後池塘裡的魚蝦出塘上市。」
  • [每周一例]黃顙魚池塘殺螺後引起缺氧死亡
    [每周一例]黃顙魚池塘殺螺後引起缺氧死亡出處:利洋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0-01-12 22:08:00 [病例531]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有一口黃顙魚塘,面積14畝,水深1.5米,7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圖1)。2019年5月初放規格為500尾/斤的魚苗35萬尾,8月下旬規格達0.15斤/尾。
  • 闢謠:小龍蝦養殖過程中,小龍蝦浮頭=缺氧?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
    早上去稻蝦田巡塘,發現環溝附近有大量的小龍蝦趴在水荇草和水花生上面,走近一看,發現這些小龍蝦大多數沒什麼勁,走近了都不躲和逃跑,我還以為是缺氧了呢?很多時候,小龍蝦浮頭趴草不僅僅是因為缺氧,還有其他原因,當然首先我們必須弄明白導致小龍蝦浮頭趴草的前提條件有哪些?
  • IPA池塘循環流水養魚系統的心臟是增氧和推水
    當然,這不僅跟我們的水體有關係,跟我們的設備也是有關係的,有些設備看上去推的水流是很好的,但溶氧效果不好,我們現在的這套設備,名稱是增氧推水設備,現在很多人簡單的理解為推水設備,但是推水不代表增氧,只是把靜水變成了活水。但是我們養魚只有活水是沒用的,需要一定的溶氧。
  • 魚塘亞硝酸鹽超標 養殖戶要先解決塘底溶氧
    近日,南方農村報-新漁網記者在佛山南海、順德走訪時,不少養殖戶均反映近期黃顙魚塘、生魚塘亞硝酸鹽和氨氮超標,導致吃料下降、浮頭、死魚。  據了解,煙硝酸鹽、氨氮超標屬於養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養殖戶大多見慣不怪,也有一定的相應處理經驗。但是,各個池塘情況不盡相同,那個塘用這個方法處理有效,這個塘未必有效,一旦判斷失誤,極有可能帶來更大量的死魚。
  • 如何給魚缸增氧 - 百度經驗
    在自然生活狀態下的魚類是不需要人工供氧的,而在人工養殖的環境下,由於水質變差以及天氣變化,養殖密度過大等原因,會導致水體缺氧,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對魚缸進行人工增氧了。仍工增氧的方法很多,既可以人力增氧,也可以機器增氧,具體方法視自家條件和魚缸魚群實際需氧量而定。
  • 魚缸裡的怪事:我的魚缸配了增氧泵,為什麼觀賞魚還是缺氧了?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昨天夜裡,一位老朋友打來電話,說他遇見了怪事,他說他家的觀賞魚缺氧了。魚缸缺氧不算怪事,怪就怪在,他的魚缸是有增氧泵的,而且增氧泵沒有故障,仍在正常運轉。這真是見了大頭鬼咧!當然,譁仔心知肚明,這個地球上沒有鬼,有的只是我們還沒研究明白的事情。
  • 養魚不死魚的三個絕招,個人經驗,沒有之一
    我家在長江上遊的支流,曾經在庭院做過金魚、錦鯉等觀賞魚繁殖,也在河流附近開挖過魚塘,也和同學一起見證了水庫養魚,有多年養殖經驗。關於養魚不死魚,總結起來有三大絕招:1.合理的水源是養魚最基礎的條件淡水魚類總體分為常規魚類和冷水魚,特別是冷水魚要求的水溫不超過25度,所以很多地區養殖冷水魚都會失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水溫過高引起,選擇冷水魚的地址應該在溫度較低的區域,或者是泉水、流量較大的溪水裡進行。養魚必須進行水質檢測。
  • 給魚缸增氧的方法
    也許你會覺得今天我說的這個完全是廢話,現在成品配套好銷售的魚缸,廠商通常都是考慮了魚缸增氧這個問題的。基本上大家都是直接使用增氧泵來增加魚缸含氧量,通過增氧泵產生的氣泡與水接觸,將氧氣融入水中。其實還有一種比增氧泵的效果更好的,就是靠水泵的文氏管來增氧,借靠了水泵出水口的水流產生的負壓將空氣吸入水中,進而將空氣和水流攪合,使得水中含氧量大幅度增加。不過現在許多人都是造景水草缸,養的魚也不多,根本不會有什麼魚兒缺氧(浮頭)的現象產生,所以也用不到專門的增氧設備,靠自然溶解入水中的氧氣也足夠用了。說到這裡,我再給你講一下增加魚缸水含氧量的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