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地球,陸地和海洋被分為許多板塊,板塊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總是存於運動之中,因此,板塊的邊緣,尤其是相互靠近的邊緣多發火山和地震,世界上這個現象最典型的地方之一,就是環太平洋地區。這裡是太平洋板塊與其他板塊碰撞的地方,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帶之一。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全長約40,000公裡,而坐落於太平洋邊緣的日本,整個國家也基本都落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這也使得日本國內地震頻發,最近,日本再度發生地震!
日本氣象廳消息稱,在北京時間6月20日22時27分,在日本九州島豊後水道發生芮氏5.0級地震,震源深度40公裡。儘管震源深度比較深震級也不算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地震的威力不小,日本氣象廳的監測來看,九州島震中附近的最大震度5強,屬於具有較強破壞力的地震!而熊本縣、長崎縣震度4,屬於具有較大影響的地震。震度5強也是迄今為止2017年日本發生的最強地震。
不過,這次地震不用擔心海嘯威脅。
這裡,就要和大家說說震度這個概念了,為什麼一個芮氏5級的地震,就成了日本2017年最強地震?
震度和震級雖然聽起來很相近,但是卻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日本用的「震度」,其實是用來表述地震的影響程度,而震級只是用來描述地震能量的大小,大的震級未必會造成嚴重的影響,但是震度則直觀描述地震的搖晃程度,震度越大,地面上人和建築所遭受的破壞也就越大。
按照日本的分類方法,這次地震的震度為「5強」,大致的影響程度是柜上的電視機倒下,櫃的抽屜跌出來,拉門的門扇滑出軌道,非鋼筋混凝土的磚牆倒塌,部分耐震能力較差的房屋,牆壁和柱子受嚴重損毀和倒塌,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和損毀。這種程度已經算得上災難性的破壞。
當然,國內也有相似的分類方法,是分為12級烈度,只不過,大家常用的還是芮氏規模。日本311大地震和熊本地震為最高的震度7,中國汶川地震的烈度大約為11級,它們的破壞力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