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lightables可生成動態人體3D模型

2021-01-13 DIGITIMES

作者:DIGITIMES陳明陽

Google AI開發的"The Relightables"系統結合可調整動態人體3D模型照明的重建技術,以及全視點(free-viewpoint)容積測量捕捉(volumetric capture)技術,可生成高解析度、光源可調的動態人體3D模型,能被應用與融入於計算機產生(CG)的任意環境且幾何正確性非常高。

容積測量捕捉技術通過360度設置的多部攝影機拍攝動態人體,可產生如相片般真實的影像,具備包括服裝變形、頭髮移動等細節。但要用於製作動態人體的3D模型卻存在2個嚴重缺陷:首先輸出的結果比較像3D電影而非3D模型,人體的姿勢、特徵、服裝等都無法再變動;其次照明的光源只能維持拍攝時的原樣無法後制調整。

一般容積測量捕捉系統所生成的3D模型,缺乏高解析度的細節且主體的陰影已被prebake到紋理(texture)中,以往多數容積測量捕捉技術的研究進展,主要偏重於具有高解析度紋理的3D幾何重建(geometric reconstruction),極少涉及實現光源調整(relighting)所需的復原光度測量(photometric)特性。

已有許多研究致力於取得可調整光源的影像,在1組基礎照明(basis lighting)環境中拍攝人體,然後重新結合影像顯示於目標環境中並能正確反映環境中的照明狀況。"The Relightables"率先將此技術應用於高解析度的容積測量捕捉系統,通過解決光源調整的問題,讓所產生的3D模型可被應用於任何虛擬環境並能反映虛擬環境的光源照明。

"The Relightables"系統可拍攝人體的全身動作,產生高解析度、如相片般真實、光源可調的動態人體3D模型,能以虛擬光源讓3D模型產生的影像猶如以真實光源照射般,因此能運用於遊戲、電影等各種照明會改變的環境並自然的融入應用場景。Google AI的研究團隊已於SIGGRAPH Asia 2019大展中介紹"The Relightables"系統。

研究團隊讓拍攝主體置身於1個客制的大地測量(geodesic)球體,球體配置了大量的高解析度攝影機、1組高解析度的主動景深傳感器(active depth sensor)、331個可在攝影機拍攝人體時以特殊的結構化模式移動並產生各種顏色的LED燈,如此即可產生高解析度、照明獨立(lighting-agnostic)、可調光源(relightable)的動態人體3D模型。

"The Relightables"系統創新之處在於Google AI的研究團隊所設計的專屬硬體與軟體,包括可捕捉高達12.4MP景深圖(depth map)的主動景深傳感器;結合幾何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3D影像重建系統,以處理輸入的高解析度影像,並輸出光源可調的容積測量視頻(volumetric video)。

此外還能善用在60Hz拍攝的2個不同色彩漸層(color gradient)照明的影像所內含的信息,產生動態人體的時間一致(temporally consistent)反射係數圖(reflectance map)。經過多次試驗、比較、應用的結果顯示,"The Relightables"系統通過容積測量捕捉取得的可調整光源、動態人類3D模型,在應用於計算機產生的任意環境時能顯著強化真實感。

相關焦點

  • 僅憑一張照片就能生成3D人體模型
    僅憑一張照片就能生成3D人體模型近日,重慶中科雲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提出一種新型DenseBody框架,可直接從彩色照片中獲取3D人體姿勢和形狀。而此基於單幀圖像的3D人體重建技術,將原有最低誤差降低30%,刷新了世界紀錄。
  • 研究動態|語音驅動姿勢生成模型來了,肢體語言比總統候選人還豐富
    他們表示,如果能將這個技術用在遊戲(如《無人深空》)或 VR 產業,那麼無需昂貴的人體動作捕捉就能生成逼真的高質量動作,這可以大大降低遊戲的開發成本,也能讓對話情境下的 VR 人物更加逼真。在交互場景中,實時生成自然動畫的系統是塑造可信和關聯角色的關鍵所在。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者通過對 MoGlow 這一基於深度學習的動作合成方法進行改進,提出了一種新的生成模型,該模型可實現當前最優的語音驅動姿勢生成。
  • FLAC3D 5.0 | Extrusion做的模型怎麼保存?
    有個問題時不時出現那就是:從Extrusion做的模型怎麼保存?其實很簡單導出即可下面是菜單操作:導出extrusion網格用export導出之後,你可以把它導入進來用導入import下面是在命令欄輸入命令的方法:輸出你生成的網格:EXPGRID XX.flac3d這裡後綴名可以是flac3d,也可以是f3grid
  • 動態生成掩膜預測網絡生成模型CondInst,助力FCN重奪實例檢測顛峰
    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從全新的角度解決了實例分割問題,來自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例條件下提出了動態實例生成的網絡模型,代替了先前逐個實例的ROI區域作為預測的輸入。這種全卷積網絡消除了對於ROI區域測裁剪操作和特徵配準方法,其次由於動態生成的條件卷積大幅提升了網絡容量使得mask分支變得非常緊湊,推理速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 3D列印人體模型,將用於訓練外科醫生 慎入
    但實際上這個栩栩如生的「人」是一具3D列印的人體模型。這款模型簡直近乎真實的人體,它由有機矽凝膠和纖維組成,旨在模擬出真實的病人身體來對外科醫生進行訓練。研究人員已經研發出如圖所示的逼真人體,並用它來對外科醫生進行緊急手術的訓練。整個模型近似真人,皮膚和器官由3D列印製成,通過CT掃描真實的心臟、肺部和血管以求模型的逼真程度。
  • 深度學習新應用:在PyTorch中用單個2D圖像創建3D模型
    偽渲染我們認為,如果用預測的 2D 投影融合得到的點雲有用,那麼如果我們從新視角渲染出不同 2D 投影的話,它應該與真實 3D 模型的投影類似。輸入:點雲輸出:新視角的深度圖像訓練動態由 2D 卷積結構生成器、融合模塊以及偽渲染模塊組成的完整架構。
  • 語音驅動3D虛擬人,百度ACCV 2020最新文章解讀
    考慮到文本到語音(TTS)和語音到文本(STT)技術都已經成熟並且可商用,此處假定音頻和 text 是可互換的。即使從最先進的 STT 引擎中得到一些錯誤識別的單詞 / 字符,系統也可以容忍這些錯誤,LSTM 網絡的主要目的是將文本 / 音頻映射到身體形狀。錯誤的 STT 輸出通常是與真實發音相似的單詞,這意味著它們的拼寫也很可能是相似的。因此,它們最終將映射的身體形狀或多或少相似。
  • 高精度3d重建是一個雙機融合模型
    而對於高精度地圖來說,一般包括2d地圖和3d地圖。2d地圖主要包括雷射雷達+imu等,而3d地圖是利用紅外+3d雷射雷達,高精度地圖主要是磁慣量傳感器的作用。雷射雷達用於高精度的一維地圖,通過雷射雷達獲取地面點雲;毫米波雷達用於高精度的3d地圖,將車輛的雷射雷達數據經過衍射、slam等多種方法得到的地圖數據與點雲進行匹配,求得運動模型,計算運動軌跡,一般用於自動駕駛。
  • 這個模型生成演講替身,肢體語言比總統候選人還豐富
    ‍此外,該方法還可以生成全身的姿勢動態,包括站姿的變化和腳步的移動:他們表示,如果能將這個技術用在遊戲(如《無人深空》)或 VR 產業,那麼無需昂貴的人體動作捕捉就能生成逼真的高質量動作,這可以大大降低遊戲的開發成本,也能讓對話情境下的 VR 人物更加逼真。
  • 3D生物列印全尺寸人體心臟的模型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3D生物列印方法,該方法可以生成逼真的全尺寸人類心臟模型。 科學家的懸浮水凝膠自由形式可逆嵌入技術(FRESH)涉及將環保型藻酸鹽聚合物擠出到定製的明膠容器中。利用他們新穎的過程,該團隊旨在與外科醫生合作,為手術訓練和預計劃應用創建針對患者的臨床模型。
  • Survey | 基於生成模型的分子設計
    此外,GAN容易進入mode collapse,即生成的樣本不具有多樣性。第三種生成模型是自回歸模型,例如PixelRNN和PixelCNN,已經被用於生成圖片,視頻和文本。與VAE和GAN不同的是,這類模型通過易解因式分解Px來近似真實數據分布。例如,在一張nxn的圖片中,生成模型P(x)可寫為其中每個xi都是模型生成的一個像素,如圖1(C)。
  • 1秒鐘就生成3D建築模型!
    -- 文末獲取:一鍵SU配樓生成安裝包+安裝教程 -- 在一些建築設計及景觀城市規劃設計中我們往往會需要用到周邊城市建築模型進行配景襯託。然而網上找的模型往往又不盡如人意,要麼太花哨,要麼太簡陋,要麼尺寸又不合適。自己建,這頭髮又不保了。咋辦?今天管家給大家提供一個新思路!OSM+SU插件的建模工作流,它可以輕鬆、快速地拉起真實城市的建築模型:--先一睹為快--
  • 研究人員基於NVIDIA GPU創建了可預測的3D細胞模型
    打開APP 研究人員基於NVIDIA GPU創建了可預測的3D細胞模型 胡薇 發表於 2018-07-10 11:21:24
  • 3D建模軟體哪個好?3D建模軟體排行榜
    傳送門:3D MAX  二、moi3d三維建模MOI3.0是一款精準的三維建模軟體,別看它的體積不大,但功能上卻非常強大,能夠讓你的建模工程更高效更快捷,對於那些對CAD軟體頭疼的人來講,MOI3.0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它與犀牛的結合更是完美,它們的生成格式甚至是完全相同的,熟悉上手後能夠做出精細的模型,可以繪製各種直線曲線矩形多邊形,繪製圓弧橢圓等圖形
  • 基於HTML5 的 WebGL 3D 版俄羅斯方塊
    ,我的想法是生成多個正方形,將它們組合成我們需要的圖形,通過坐標的計算來將它們擺放在相應的位置:方塊生成後,開始對圖形進行旋轉操作。moveBlock("y", offset, block)){    //無法進行位移,創建新的方塊    rotationNum = 0; //方塊翻轉次數歸0    block = createNode(blockType); //生成新的方塊    blockType = parseInt(Math.random()*100%5); //下一次生成的方塊圖形  }}, intervalTime
  • 實時、動態、3D——渲染引擎新技術
    在不切換視圖狀態的情況下可直接調用已上載顯示指令隊列,省去了調用極其緩慢的初始化、指令隊列重組等過程,為高速渲染輸出提供了基礎條件。在一般條件下可實現100M多邊型/秒的邊沿偵測速度,即便非常複雜的建模也可在小於一秒的時間內完成消隱計算。由於算法是基於娛樂、辦公級計算機設計的,可使實時動畫渲染在2000年以後的任何主機上實現,根本無須高端產品支持。
  • 醫學生的福利,3D列印人體解剖學模型
    在學習人體結構方面,3D模型明顯要比2D平面圖更生動,效果更好。
  • CAD建築設計高級教程:自動生成三維組合模型
    如何結合動態觀察效果?如何與水暖電專業協同,排除管線立體交叉現象?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圖紙中生成三維組合模型。下面以中望CAD建築版為例,詳細教大家如何操作。如何在中望建築軟體中查看已經繪製好圖紙的三維組合模型呢,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一個命令—樓層框,樓層框是對所繪製的這一棟樓的平面圖進行關聯,點擊左側建築菜單的文件布圖列表下的【建樓層框】即可進行操作。
  • 掃除人造功能性器官技術障礙 水凝膠3D列印可快速生成複雜脈管
    原標題:水凝膠3D列印可快速生成複雜脈管美國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型生物列印技術,可快速生成有複雜內部結構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膠,用來模仿人體氣管和血管等脈管系統,為未來人造功能性器官掃除一個重要的技術障礙。該突破性成果刊登在近日的《科學》雜誌上。
  • 設計師神器之1-可打開任何3D格式的模型查看器Glovius
    作為一個機械設計經常會打開各種設計軟體的模型或圖紙,Solidworks、proE、NX、CATIA等等,每個軟體都裝都會用也不現實,這時候你就需要一個基本上可以打開任何3D格式的軟體,告訴你,還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