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巨像之謎,三四千人的島民如何建造幾十噸重的巨石像?

2021-01-12 無名狂客

大洋洲各島上的居民在地理發現前都不知道金屬,處於石器時代。 美拉尼西亞人是黑色澳洲人種或赤道人種的大洋洲旁系,歐洲旅行家據此把這一地區叫作美拉尼西亞。該詞源於希臘文「美拉斯」(Melas)——黑和「尼西亞」(nesia)——島。

美拉尼西亞語與馬來語十分接近,所以被列入一個語系,稱馬來一玻里尼西亞語。在歐洲人開始殖民以前,美拉尼西亞西北部主要是母系氏族社會,南部則開始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在紐幾內亞(伊裡安)島西海岸則存在印度尼西亞人村落,曾在幾百年間屬印度尼西亞的滿者伯夷國勢力範圍。不過,印尼人並不知道澳洲大陸和大洋洲各大島(紐幾內亞島除外)。

美拉尼西亞各島之間和該群島與印尼的一些島嶼之間有一定的商業交換關係。其形式基本上是以物易物,但已出現了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東西,如貝殼串、草蓆、犬牙項鍊等。在紐西蘭島和菲吉島上,氏族制度已在解體,氏族貴族常把俘虜變成家內奴隸。 玻里尼西亞人在外表上介於黑色澳洲人種和黃色蒙古人種之間。玻里尼西亞語接近馬來語,與此關係密切。這說明玻里尼西亞人曾長期居住在印度尼西亞。蘇聯學者推測,中國人幾千年前從長江向南遷徙,迫使馬來人的祖先離開中國南部和印度支那。公元頭幾世紀,中國人繼續南下,引起連鎖反應,玻里尼西亞人的祖先被迫再找新的島嶼,於是散布和住滿了包括極東端的復活節島的所有較大島和群島。

在歐洲人到來之時,玻里尼西亞人還沒有弓箭和陶器。他們種植椰子樹等果樹和甘薯、芋頭等塊根植物,飼養豬、狗、雞等家禽家畜。在一些地區已出現了家內奴隸的萌芽。所以玻里尼西亞人在整個大洋洲內相對先進一點。 玻里尼西亞人是世界歷史上最早遠渡重洋去尋找新土地的。

玻里尼西亞人巧妙地發明了船用平衡器。平衡器(或平衡錘)是彈性地固定在船上的一塊圓木,它使即便是獨木舟也能經住大浪,保持平衡。遠洋航行時他們使用雙聯船,最長的可達40多米,可容納150多人。雙聯船是用繩子連在一起的(砍)平木板製成的。這樣的雙聯船因甲板與船舷聯起來,十分穩定。用席製作的帆可以利用順風。船用舵槳來保持航向。他們還有一種浮桶船也能張帆。

玻里尼西亞人有司航海的祭司,他們知道海流和風向,能夠根據恆星定方向。他們出航時,往往幾十隻船結成一個船隊,排成扇形,以便途中能遇到島嶼的機會多一些,能搜索的海域大一些。玻里尼西亞人遠航時攜帶曬乾的椰子果肉、烤熟的芋頭、甘薯以及活豬、活雞作食物,船裡在砂礫上燒著火。這樣組織的航行可持續一個月不靠岸,足以渡過玻里尼西亞群島之間的海面。

現代資料證明,5-14世紀時玻里尼西亞人最早航渡並移居太平洋上各島嶼。這是在一定的造船術和船海術基礎上進行的,並抱有開發新陸地的目的。「他們已經形成了有關大洋中的孤島和航路的初步知識,出現了最原始的『地圖』,並且這些知識在社會記憶中開始鞏固,在島民的民歌、傳說中得到反映。」 玻里尼西亞人原始宗教的儀式和法術由祭司和巫師主持,被認為是人與神或精靈之間的中介。

人們視某些事物為神聖,因而又視其為不可接觸的「塔布」,只有祭司和巫師,或具備一定條件者才能處理。塔布(taboo)源于波利尼西亞語,本意是「特別標出」,現已與圖騰一樣進入了科學,泛指各種禁忌。禁忌現象引起宗教學家的注意始于波利尼西亞。 玻里尼西亞極東端的復活節島是個面積僅117平方公裡的孤島,距最近的智利海岸也有3500公裡。

17世紀開始與其他文明世界接觸時,僅有島民三四千。在島上卻有大型半身石像700多個,一般高4-5米,重4-5噸,最高的20米,最重的80噸;並有大量的未完成的石像和豎立石像的石臺。本地的玻里尼西亞語稱其地為拉帕努伊(Rapa Nui)島,意即「石像人的故鄉」。石像的建造年代和背景皆不詳。島上還發現了刻有圖畫象形文字的木牌數千塊。

這些情況說明,復活節島曾有過興盛的奴隸制文明。1686年英國人戴維斯首次到達,1722年荷蘭人羅赫文於復活節這一天首次登岸,並把它命名如斯。1737年,曾參加過羅赫文航行的德國人別林斯將復活節島的秘密寫成書公布出版。19世紀下半葉一個天主教傳教士命令新皈依的教徒們燒毀了木牌,造成了不可彌補的重大文化損失。殘存的木牌僅有20來塊,現存歐美的博物館中,上面的圖畫象形文字迄未解讀。復活節島文明的產生、發展、興盛和湮滅的歷史是令專家學者一直感興趣但又一時不能圓滿索解的斯芬克斯之謎。

密克羅尼西亞人在體態上兼有美拉尼西亞人、印度尼西亞人和玻里尼西亞人的特徵,其語言屬馬來一玻里尼西亞語系。由印度尼西亞東部諸島、菲律賓各島甚至臺灣島遷出的移民對密克羅尼西亞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密克羅尼西亞人在社會發展水平上介於美拉尼西亞人和玻里尼西亞人之間。其社會分工和交換有所發展,以實物交換為主,一些島上也有了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貝殼串和串珠。在雅浦島上還有一種特殊的一般等價物石盤,這種石盤有時達到磨盤那麼大。這些石盤交易時放在一個地方不移走,只是假定地由一個人轉到另一個人手中。 綜上所述,在地理大發現期間,澳洲、大洋洲各族人民基本上還處在比較穩固的原始社會階段。所以啟蒙思想家狄德羅在他的《布根維爾遊記補遺》(布是18世紀的法國航海家)中稱他們是「善良的野人」,「自然的兒女」。

相關焦點

  • 北緯30度的未解謎團:復活節島上的巨像之謎
    復活節島上的巨像之謎位於東太平洋南部的復活節島是從南美洲到澳洲的必經之路。多年來,矗立在島上的巨石像使復活節島享譽世界。如今一提起復活節島,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矗立在島上的600多尊巨人石像,當地人稱這些石像為默艾。它們或臥於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邊。其中有幾十尊豎立在海邊的人工平臺上,單獨一個或成群結隊,面對大海,昂首遠視。
  • 復活節島巨石像之謎
    但是,在1772年雅可布·羅赫文發現復活節島時,這裡還處於人類的石器時代,島上居民甚至可能連最簡單的工具都不會使用,按他們的能力是根本無法雕出那麼多巨像的。那麼這些巨像及島上的建築又是什麼人留下的呢?有什麼作用或象徵意義呢?這些巨大的石像是什麼人雕刻的?上百噸重的石像在遠古時代,是如何搬運到數十公裡之外的海邊?
  • 復活節島上的未解之謎,神秘巨人像的神秘面紗
    當荷蘭人繼續探索時,就被島上的奇異景象驚呆了。原來在這座不大的小島上,居然分布著600多尊巨人石像。根據一些資料記載這些石像:「或臥於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邊。其中有幾十尊豎立在海邊的人工平臺上,單獨一個或成群結隊,面對大海,昂首遠視。這些無腿的半身石像造型生動,高鼻梁、深眼窩、長耳朵、翹嘴巴,雙手放在肚子上。石像一般高5-10米,重幾十噸,最高的一尊有22米,重300多噸。
  • 未解之謎:復活節島神秘的巨石人像
    復活節島面積約165平方公裡,是一個呈三角形的火山島,三座較高的死火山分立在三個角上,小火山則遍布小島各處。海岸各處懸崖陡峭,極難攀登。在西方人踏足這個島嶼之前,這裡還處於人類的石器時代。島上的居民稱復活節島為「拉芭.努伊」,意為「石像故鄉」;或稱「代比多.古拉」,意為「世界的肚臍」,即「世界的中心」。島上山巒起伏,拉諾洛拉科火山很高,島上還有許多石塊砌成的牆壁、臺階和廟宇。
  • 未解之謎:復活節島上的神奇巨石像
    當時,復活節島上生活著土著人,他們的生活仍然處於原始狀態;除此之外島上還有暗紅色巖石雕鑿而成的巨石像,技術精湛,令人嘆服。古往今來,這一發現也引起了無數探險家的注意。神奇巨石像當地的土著居民稱這些石像為「莫阿伊」,這些石像臉型窄長,鼻子微微向上翹起,嘴唇向前突出,兩手垂在身體兩邊,神態威嚴,表情冷漠。另外,有些石像的頭上還戴著紅色的石帽。
  • 復活節島那些巨石像在地下其實都是有身體的
    建築 | 設計 | 旅行 | 創意 | 生活 | 圖書 「 智利復活節島摩艾巨石像
  • 復活節島巨石像其實都是有身體的,而且還有神秘的符號!
    智利復活節島摩艾巨石像 (moai)是人類文化遺產,他們究竟是怎麼被製造的、意義又是什麼,考古學家還在不斷地努力破解中..
  • 復活節島巨石文明來自哪裡?考古發現揭開真正答案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復活節島,尤其是島上那些神秘的巨石像,更是給所有看到過它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實上巨石像只是表象,巨石像背後那個謎一般的「復活節島文明」,才是復活節島上所有疑問的真正核心!復活節島上的文明,究竟是從哪兒來的?
  • 復活節島巨石像其實都是有身體的!而且還有神秘的符號...
  • 世界未解之迷復活節島的巨石雕像,這個島當時經歷了什麼?
    復活節島是位於智利的一個島嶼,從小島上方俯瞰下來,整個島是一個三角形,它的面積只有17.7平方千米,當地土著人說自己所在地是地球的肚臍。復活節島是一個非常孤獨的島嶼,離它最近的島嶼也距離2000多公裡。這自然風景美的令人嘆息,但是最吸引遊客的是它充滿了強烈的神秘色彩!
  • 科學家通過18位男子實地搬運, 揭開復活節島巨石像移動之謎
    目前,一項富有爭議的最新研究解釋了復活節島巨石像是如何運輸的,這些巨石像可能曾經「行走」式搬運,類似於搬運冰箱。而之前研究人員曾認為將巨石像平放在原木,進行滾動式運輸。最新實驗顯示如何搬運復活節島巨石像,證實巨石像的「行走」式搬運,這與人們搬運電冰箱有類似之處
  • 漂泊在海中的石像之島一復活節島
    原因是島上有兩大費人猜測而又百思難解之謎復活節島當地人又稱之為「拉帕努伊」,意即「石像的故鄉」,島的四周有600多尊面對大海的半身石像,石像全用整塊火山熔巖雕而成,一最高7-10米,重50-90噸,顯得格外魁梧誰偉,碩大無比。
  • 被世人稱為神秘之島——復活節島
    歡迎來到百家號園中海棠花,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被世人稱為神秘之島的復活節島。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它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離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凱恩群島也有兩千多千米的距離。該島的形狀近似一個三角形,由3座火山組成,它以近千尊神秘的巨型石像而聞名於世。
  • 復活節島巨石像怎麼雕刻的?是誰雕刻的?又有什麼寓意呢?
    世界上有許多未解之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復活節島上1000座巨石雕像之謎就是其中之一。1722年4月22日,荷蘭探險家雅各布·羅赫芬船長繞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發現了這個島嶼。因為這一天在西方是復活節,雅各布·羅赫芬把它命名為復活節島。
  • 探秘復活節島的由來石像的秘密只有時間才能解答
    最神奇的是在這座島上發現了巨大的人臉石像,石像高度達到3至10米,有幾層樓那麼高。這座島嶼叫做復活節島,小島也因為這些神秘的石像而引來不少遊客參觀展覽,而島上巨大石像的由來至今無從得知。關於「復活節島石像之謎」,研究者並沒有確切結論,不少人表示神秘石像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和遺址。這些說法也使得復活節島上的石像變得更加神秘莫測。復活節島是在大約一百萬年前由海底的三座火山噴發形成的。
  • 復活節島,拉帕努伊雕像之謎
    數十年來,人們一直沉浸在復活節島的神秘之中,那是一塊遙遠的太平洋火山土壤。但是,我們的星球上有成千上萬這樣的孤島,這件事有什麼特別之處呢?神秘之處在於覆蓋在島上的巨大石像。這些舉世聞名的巨大石頭,他們有什麼特別的用處嗎?他們的創造者從哪裡來的?又是從哪裡消失的?我們對島本身了解多少呢?拉帕努伊是復活節島的第一個名字嗎?
  • 巨石像在地底下其實都是有身體的!
    智利復活節島上的巨石像是人類文化遺產,他們究竟是怎麼被製造的、意義又是什麼,考古學家還在不斷地努力破解中。其實,小編就從來沒有相信過科學家,他們只是在掩蓋事實而已......考古學家開始挖掘巨像身體 摩艾巨石像劃分為幾種不同的大小等級,他們都是有不同的高度以及意義,最大的尺寸可以有幾層樓高,重量超過80噸。目前唯一可以知道的是,石像都有身體被埋在土中。
  • 巨石像在地下竟然都是有身體的!
    轉自微信公眾號【新設技】(ID:new4life)已獲授權轉載「 智利復活節島摩艾巨石像
  • 復活節島巨石像的來源,這些石像的來源至今還是迷!
    島上有許多巨大的石像等文物古蹟,被稱作"神秘之島"。一提起復活節島,人們首先所想到的就是那矗立在島上的600多尊巨人的石像。由於石像的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這也著實令人讚嘆。因此人們不禁要問,這麼多的石像是什麼人雕鑿的?雕鑿出如此眾多的石像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是供人瞻仰的觀賞,還是叫人頂禮膜拜的?
  • 揭復活島石像運輸之謎!
    發現這裡一片荒涼,但有許多巨大的石像豎在那裡,戴維斯感到十分驚奇,於是他把這個島稱為「悲慘與奇怪的土地」。復活節島的石像多數為一體成形,也就是說整體是從一塊大石頭刻出來的。這些石像有一個專屬名稱——摩艾(Moai),全島上已知約有887尊摩艾石像。多數的摩艾石像產於拉諾拉拉庫(Rano Rara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