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足於富春江畔,悠悠的潮汐聲中,九姓漁民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勞作捕魚的影像畫面,在霧靄朦朧中若隱若現。
我們引來富春江水,將它繞作天上的白雲、時間的張力,又或是某些生活的回憶。在如夢如幻的光影斑駁中,看盡歲月的序歌,拾起歷史的積澱。

▲非遺藝術館項目,位於富春江、新安江、蘭江三江交匯之處,建德江南秘境朔自然藝術空間內。
自南宋時期,建德就有「隔江三千家,一抹煙靄間」的繁華寫照。嚴州蝦燈、龍獅巡遊、漁民婚俗……於生活中誕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千載風流中傳承至今。
非遺非遺,莫要遺忘。
如今這些古老的非遺文化,化作一場光影藝術裝置展,流淌在江南秘境的「非遺藝術館」中。希冀在觀者的踱步間,從瞬時的身體滲入永恆的記憶中。



非遺藝術館分為5個區位-水光幻影、浮光掠影、時光剪影、歲月序歌、舊物新說。建德舊時的生活圖景,被復刻在一個又一個美輪美奐的藝術裝置中。
<水光幻影>
竹編形式+金屬裝置
幻境入口以水為媒,取自傳統竹編技藝的金屬裝置,造型如湧動的江流,氣勢磅礴。走在其中,如同被捲入了波浪潮湧。
<浮光掠影>
蛋雕技藝+燈光裝置
穿過翻湧的江水,恍若進入一個時空夢境。金屬光澤與夢幻燈光交織纏繞,變幻莫測,恍若流淌著動人的漁歌小調。
裝置靈感來自於蛋雕,結合空間的水元素,轉換為水滴狀造型。

蛋雕,是一種在飛禽類蛋殼上刻琢成畫的民間手工藝品。切面化設計讓裝置表面有了鑽石般的璀璨。

裝置表皮上,以鏤空的雲紋和水紋,展現著九姓民俗,如舞蝦燈、打麻餈、木盆新娘......在旋轉的燈光中,閃爍著九姓漁民波光粼粼的水上生活。
<時光剪影>
剪紙技藝+燈光特效
裝置提取當地非遺剪紙技藝語言,將建德的古建築和舞蝦鬥龍都藏於一幅雲水紋畫卷中。
在吊頂燈光的投射下,光影扭轉而斑駁,拾起地面一片剪影,聆聽來自雲深之處龍騰九霄的熱鬧。
<歲月序歌>
多媒體展示+節氣民俗
在牆上,潺潺蜿蜒的富春江化作一條時間長河,24節氣作為節點,演繹著建德人民一年四季的純樸生活。
每個展示點位上的多媒體設備,解鎖魅力聲光聯動的新潮體驗。
<舊物新說>
非遺文創+手作空間
舊時器物,都代表著一段故事與記憶。琳琅滿目的非遺手工品和文創產品,還有一旁的拓印桌和手作區,隨便逛逛,都是置身於建德人的生活日常之中。
江南秘境,不盡山水,不僅山水。
我們在光影璀璨間踱行,於富春江水中,拾起舊時九姓漁民的生活碎片,撩撥起每一個人內心深處對舊時建德神秘而嚮往的心境。
項目名稱:建德江南秘境朔自然藝術空間·非遺藝術館
項目地址:江南秘境國際旅遊度假區 三江口
設計/竣工:2019.09/2020.10
裝置設計:佔敏、沈超蕾、呂心團、章學鈺、曠筆鋒、張禹涵
視覺設計:李瑩、吳凡、趙紫薇、顏惠悅
藝術工程:俞慧彪、鄭軍、汪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