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化臺詞對於抗戰劇,是矯情還是升華?

2020-11-29 濟寧新聞網

在「九一八」前後的東北,類似宋煙橋與舒婕這樣的愛國戰士,滿懷著對國家、對民族、對土地的熱愛一往無前。正是這些信仰堅定的英雄輩出,中華民族才可能生生不息。

「我現在心裡只有一個她,祖國。她就是我的愛人,她那麼美,我不許看到有人欺負她,我不許看到有人對她有一點點的不敬。我就是要捍衛她,我沒有任何的勉強……我們終將成為泥土,只有她才是永恆。」如這段臺詞所表達的,《愛國者》就是一部對家國情懷極盡謳歌的劇集。

該劇由汪海林編劇、龔朝暉執導、張魯一和佟麗婭主演,已在江蘇衛視播出30餘集。自開播以來,圍繞該劇的爭議不斷。有網友指出,劇中細節和剪輯的瑕疵不少,比如女主角30多集衣著靚麗不重樣等。但其可貴之處更令人珍惜,比如編劇王力扶這樣評價同行的劇本:「那些因為表達著崇高情感而忽然復活的美好的字句,經常讓我熱淚盈眶。使語言生輝的不是語言技巧,而是它代表的情感。」這種情感,是氣質上的純真、熾熱,更是精神上的無畏、無瑕。

從尋找英雄到成為英雄,嚴格來說,這是一部屬於「精神主角」的戲

該劇從1931年講起,東北大地,張魯一飾演的共產黨中央特派員宋煙橋為了營救出原撫順特支書記王振祥,將自己設計入獄。而後,他在佟麗婭飾演的地下共產黨人舒婕、中共特工「趙瘋子」等人協助下,與日本特務岸谷雄一進行了獄中較量、諜戰博弈、雪原廝殺等一系列鬥爭。

從戲份看,宋煙橋無疑是男一號。但劇中,令所有人牽記的還有一個隱形主角,顏紅光。這位獨行俠是活在東北人民口口相傳中的抗日傳奇英雄,也是扎在日本特務和「偽滿政權」心頭的一柄利劍。劇集開篇,包括宋煙橋在內,各方人士都在尋找他,就連觀眾也往返於猜測、推翻「顏紅光是誰」的循環裡。這人是誰,他在何處,相貌如何,一個個謎團接踵而來。

謎底直到顏紅光身份暴露、彌留之際才真正解開。宋煙橋對他說:「你那一票幹得很漂亮。」他答:「那不是我幹的,是別人冒著這個名字幹的。」導演龔朝暉把「顏紅光」比作「佐羅」,是個具有象徵意義的英雄符號。編劇汪海林還補充一條:「從我的創作初衷來講,犧牲的顏紅光未必就是真正的那一個。」

如是設定,源於真實的抗日英烈李紅光。1935年,李紅光率東北人民革命軍第l軍第l師向桓仁縣轉戰,途中與日偽軍遭遇。激戰中,他壯烈犧牲。為紀念李紅光,後組建了東北民主聯軍「李紅光支隊」。從一個人到一群人,虛構的「顏紅光」既有「李紅光支隊」的寓意,也集合了馮仲雲、周保中、李兆麟等多位抗聯英雄的事跡。這個名字如同一面旗幟,引領愛國者們尋找英雄、追隨英雄,直至成為英雄。嚴格來說,所謂主角宋煙橋,只是「精神主角」的承衣缽者。在正式「成為」顏紅光後,他深入鄉村開展遊擊隊工作,打土匪、鬥鄉紳、滅軍團,新場景的轉換與新人物的增加拓寬了全劇格局,也呼應了「愛國者永不獨行」的主題。

劇中前赴後繼匯聚到「顏紅光」這面大旗下的人:一腔熱血的舒婕、裝瘋賣傻的趙瘋子、謹慎周密的馮碩英、風華正茂的喬雲、棄暗投明的馮超,以及後期劇情中的村民、土匪、東北軍等等,哪怕不同身份、不同境遇,他們每一個都以愛國者自居,以戰士自比。這些人滿懷著對國家、對民族、對土地的熱愛一往無前,情感濃稠如斯無法不令人動容、欽佩。

詩化的臺詞對於抗戰劇,是矯情還是升華,這也許不該是個問題

抗日、諜戰的題材賦予了《愛國者》諸多密戰、遊擊情節,但不同於大多數同類題材劇,《愛國者》的創作者並沒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計謀或搏殺上,而是反其道甚至「冒犯」大眾的觀劇經驗,用密集的詩化語言來塑造人物。幾乎每一集,都有可摘錄的「金句」。

「你要活著參加我的葬禮,我想我是趕不上了。」「歷史永遠不是罪犯的避難所。」「母親的家被強盜佔了,那正是我們戰鬥的理由。」「我單槍匹馬,但我從未孤獨。」「我就是你的最後一顆子彈。」「應該遠離讓自己喪失雄心的人,卑微的人會越來越卑微,卑微是會相互傳染的。真正偉大的人,會讓身邊的人也可以變得偉大。」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些單獨看來意蘊悠長的臺詞,在網上引發不小的爭議。有網友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雞湯式臺詞讓這些抗聯的英雄看起來有些矯情、造作。」但打造過《人間正道是滄桑》等作品的製片人嚴從華認為,恰是這些詩一樣的臺詞與人格,讓劇中人在靈魂層面得以升華,使得《愛國者》成為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真正的中國故事」。

劇中有一段對女大學生喬雲之死的唯美渲染。一束追光打下,年輕又筆直的背影不曾動搖分毫。冷風吹落禮帽、吹散發梢,女孩英勇赴死的那一瞬,蝴蝶在光束裡起舞。「九一八」前後,民族最危難之際,固然有宋煙橋這樣堅定且睿智的共產黨人,但更多的是如舒婕、喬雲、樸一生那樣憑著滿腔赤誠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平凡青年。他們也許前一刻還在為個人衣食住行煩惱,後一秒就能捨生忘死投身拯救家國民族的大業。

《愛國者》就是創作者們試圖在泛娛樂化的影視作品裡撬起一道縫隙,透出爍爍光芒。「不須三尺孤墳,中國已無乾淨土,好持一杯魯酒,他年共唱擺侖歌。雖死猶生,犧牲盡我責任。即此永別,風潮取彼頭顱。」若沒有披肝瀝膽永不言棄的革命信仰,宋煙橋或是他的原型人物楊靖宇、趙一曼等人,不足以言英雄。若非英雄輩出,中華民族何以在那些苦難而偉大的歲月裡生生不息。

用詩性讓英雄濃墨重彩地留在螢屏上吧,他們都曾經單槍匹馬,但永不獨行。(王彥)

註:原標題為《他們都曾經單槍匹馬,但永不獨行》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同為抗戰劇,《雷霆戰將》笑料百出,這部劇卻為了真實火燒群演
    01《雷霆戰將》因劇情不合理遭下架《雷霆戰將》停播了,站在某個角度看,這部劇應該是近期熱度最高的一部劇,只是熱起來的原因有些尷尬。因為劇情中的某些設定,該抗戰劇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網絡上現在關於此劇的段子層出不窮,甚至讓人看了開懷大笑,很多段子都圍繞著髮膠兩個字。
  • 85後演員佔據大半抗戰劇 劇方:能吸引年輕人
    無論是各大衛視,還是地方臺,都統統將抗戰劇推上螢屏。但奇怪的是,這一輪的抗戰劇既看不見老戲骨的身影,又沒有像上一輪一樣,讓吳奇隆等各路偶像助陣,而是一群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演員佔據主力陣容,讓人對此輪抗戰劇的質量存有疑問。「別小看這群沒名氣的85後演員,他們都是讓一群大牌靠邊站的,而這更是劇方為了博收視而想出的最新辦法。」記者採訪了多部正在或者即將播出的抗戰劇劇方以及電視臺,沒想到得到了這樣的解釋。
  • 《亮劍3》來襲,不一樣的偶像劇,平行宇宙中的抗戰劇
    8年抗戰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段難以輕易忘懷的記憶,但這段殘酷的歷史,需要的是客觀記憶,而不是過度弱化。甚至表演絕技手撕鬼子,鬼子的血肉之軀,豈能與抗日英雄的神靈之軀相抗衡,用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來說,我還沒用力,你就已經倒下了。
  • 他曾在抗戰神劇中「手撕鬼子」,現當導演欲重新定義抗戰劇
    戰爭題材劇《河山》開播前,作為新人導演的王新軍在微博髮長文,表示希望能夠重新定義「抗戰劇」,他還在文中笑稱自己是「抗戰神劇」本「神」。身為演員的王新軍多年來一直以硬漢形象示人,軍人家庭出身的他參演的影視劇基本上都是戰爭題材。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有新版《三國》中的魏延,還有抗戰武俠劇《抗日奇俠》裡的王牧風。
  • 女版于震,指望演抗日神劇走紅難如登天,還是提早轉型吧
    文\娛鋪子抗日神劇肆虐螢屏的十年裡,于震、王新軍、張子健、王新、王挺都榜上有名,被稱為抗日神劇專業戶。其中,于震因為格外突出,又被稱為「抗戰一哥」。抗戰劇裡,女演員並不多,畢竟這屬於男人戲,但是王珂脫穎而出成了女版于震,抗日神劇專業戶。演員王珂因出演過《狼毒花》、《雪豹》、《狼煙》、《鐵血使命》、《英雄使命》、《大刀記》、《遊擊英雄》等眾多抗戰題材大戲,基本以正面、女英雄角色出現在螢屏上,被稱「抗戰劇寵兒」。
  • 同樣是抗戰神劇,雷霆戰將被罵慘,為何燕雙鷹系列卻罵聲很少呢?
    「水中披棉襖,戰士們住豪華別墅,伏擊時忽然怒吼,打仗時喝咖啡」,硬生生的把一部抗戰劇拍成了喜劇,所以粉絲們也都紛紛給出了一星的評價。觀眾們對於這部劇不僅沒有特別討厭,反而充滿了好感,這是為什麼呢?正是憑藉著李元芳這個角色,讓觀眾們對於張子健的人設都有了印象,所以在看到燕雙鷹這個角色時,絲毫不覺得尷尬。而一般的抗戰神劇中主演們幾乎都是新人,缺乏經驗演技尷尬,碰到雷人劇情時,觀眾們看著也尷尬。
  • 《絕地反擊》首播,炮火連天抗戰劇,山東衛視這次要逆襲
    對於山東臺而言,它有著既定的觀眾群體。顯然,大家對於這家憑藉電視劇立身的老牌衛視,情感不減。一部首播劇,顯然可以讓山東臺呈現收視率上的逆襲狀態。 從目前《絕地反擊》的兩集質量來看,山東衛視在下周的中國視聽大數據榜單當中,可能會獲得非常不錯的收視率排行成績。山東衛視的收視率習慣當中,農村劇和抗戰劇是兩個真正的收視大戶。
  • 抗戰劇《靂劍》重現譚震林傳奇
    導讀: 精彩的故事,出色的畫面效果,再加上編劇譚靖恆的身份,以譚震林將軍為原型的《靂劍》必將迎來更多的熱議,從而成為留在觀眾心中的又一經典抗戰劇。精彩的故事,出色的畫面效果,再加上編劇譚靖恆的身份,以譚震林將軍為原型的《靂劍》必將迎來更多的熱議,從而成為留在觀眾心中的又一經典抗戰劇。
  • 九月螢屏開播抗戰劇 新版「周衛國」獲文章力挺
    除了正在熱播的《勇敢的心》將播至9月中之外,9月螢屏還將有一波接一波的抗戰劇接連來「報到」。  兄弟搭檔:《勇敢的心》  「千年男二」楊志剛終扶正  繼《將軍》、《鐵梨花》、《紅娘子》、《打狗棍》等劇之後,郭靖宇和楊志剛兄弟再度搭檔合作。
  • 影視劇中的「沙雕」臺詞,網友:感覺智商被按在地上來回摩擦!
    今天要分享的是「影視劇中的「沙雕」臺詞,網友:感覺智商被按在地上來回摩擦!」大家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也可以評論討論一下,話不多數看看唄!   3、」同志們,八年抗戰開始了!」
  • 抗戰劇《黑狐之風影》開播 當紅小生張若昀加盟
    繼《雪豹》《黑狐》之後,西安夢舟又一部高顏值、型男版抗戰劇全劇以1945年抗戰末期為起點,一直延續至解放戰爭後的西南剿匪時期,用五年多的時間跨度講述了一段我黨戰士的熱血青春和愛恨糾葛。整個故事內容跌宕起伏,情節緊張激烈環環相扣,場面宏大,是年度抗戰劇系列中又一扛鼎力作。
  • 《鐵血軍魂》明晚首播 "最後一個貝勒"的抗戰
    這部史詩級抗戰劇4月2日晚將在重慶衛視播出,藉由清末遺留的特殊歷史角色貝勒瑞年,從不經世事,到成長為驍勇善戰的八路軍,展開一段烽火大時代的抗日傳奇。抗戰劇不是販賣荷爾蒙  章賀用鐵血軍魂詮釋「最後一個貝勒」章賀劇照。
  • 親愛的自己:李思雨妹妹腦子有病,情商低還矯情活該被降維打擊
    在《親愛的自己》這部熱播劇裡,李思雨的妹妹顧曉菱就是這樣一個非常招觀眾恨的角色。從第一集開始出現到後面幾乎每一集都有顧曉菱這麼一個神奇的人。顧曉菱雖然不是女主,但是整部劇的比重還是挺高的。顧曉菱和女主黎思雨是異父異母的妹妹。在劇裡他和另外一個女主張芝芝三個人是鐵三角姐妹的關係。但是別人明明腦子很正常,到她這裡總感覺少根筋。
  • 《大明風華》vs《大秦賦》:一個磅礴,一個卻很矯情?
    作為嘗試過歷史題材寫作的筆者,最初對於「歷史」的興趣,其實是從聽評書來的。之於「真正的歷史」,實話實說,並不存執念。或者,也可以說,相比而言,還是更喜歡評書和再稍高級些的「演義」——同樣是胡說八道,還多些「庸人的溫情」和臉譜式的坦蕩。
  • 流量演員不做假、抗戰片不拍神劇、綜藝節目脫離劇本,哪個最難?
    以前的娛樂圈看的是實力和顏值,現在的娛樂圈看的卻是流量和顏值,而且顏值的評判標準跟以前也有所不同,以此為基礎,現在流量演員作假,抗戰片拍神劇 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流量演員不作假,抗戰片不拍神劇,綜藝節目脫離劇本,到底哪個最難做到呢?
  • 公認最好看的4部「抗戰劇」:黑狐上榜,雪豹第2,第1不得不服!
    公認最好看的4部「抗戰劇」:黑狐上榜,雪豹第2,第1不得不服! 第四:《傳奇英雄》由海頓、楊童舒、顏丹晨、王奎榮等人出演的大型英雄戰爭劇。以抗日戰爭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以草根英雄「趙傳奇」為首的一群山西農民在革命戰爭的浪潮中,艱苦對抗日寇的故事。
  • 盤點那些讓人笑噴的電視劇臺詞,導演和編劇你們是故意的吧?
    雖然如今的電視作品越來越多,製作規模、特效、演員陣容也是越來越強大,但很遺憾的是我們還是能看到一些堪稱奇葩的電視劇,譬如一些充滿著導演腦洞和各種穿幫的某些「神劇」。當然不光是畫面情節等穿幫,連臺詞有時候也實在讓人吐槽導演編劇是不是故意的,實在是雷倒眾生。
  • 全網零差評抗戰劇:經典的《亮劍》僅第3,第1連看幾次都不過癮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國劇「零差評的」4部軍旅劇。他將周衛國一個擁有愛國情懷的青年,同時也是一個痞氣十足的愛國青年,硬生生的導成了一個留學歸來,愛惜士兵生命,有勇有謀的高級將領,並且以張仁傑這樣的人渣,作為最大的反派人物,描述了抗戰時期的一些具有深刻意義的抗戰細節,可以說非常的有看點了。3.
  • 抗戰劇《黑狐》BTV4將播 文章首當監製拒用替身
    搜狐娛樂訊(馬嫚麗/圖文)將於12月25日登陸北京影視頻道的抗戰劇《黑狐》昨日在北京舉行開播發布會,主創李曼、張若昀、吳婷等悉數到場。據悉,《黑狐》由《雪豹》原班人馬聯袂打造,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共特工與日偽特務殊死較量的歷程。
  • 抗戰劇《火流星》今日北京臺開播 看點全揭秘
    舉報 年度抗戰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