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
在討論德林海環保之前先聊聊藍藻。
藍藻是原核生物,是目前地球上分布最廣、適應性最強的光合自養生物,細胞大多呈藍綠色,藍藻廣泛分布在世界陸地和水中。
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形態和生理特種,使其較其他生物更有優勢,其優勢體現在幾個方面:
1.藍藻對具有不良環境的高度抵抗力和普遍固氮能力,在缺氧環境下,其他藻類不能繁殖時唯有藍藻可大量繁殖,一旦藍藻發展成為優勢種群,只要有空氣、水分和少量無機鹽就能快速生長
2.藍藻的繁殖、生長速度很快,並且藍藻適應生長的溫度高於其他藻類,導致大部分藍藻在夏天比其他藻類更具生長優勢
3.藍藻的天敵少,藍藻含有藻毒素,可潛在抑制其他競爭者和捕食者,即使被鯽魚、鱅魚等魚類作為餌料攝食,得不到完全消化、魚類排洩物中仍存在大量藍藻活細胞
4.大部分藍藻具有浮力調節機制,根據水體生境,隨水移動或隨風飄逸,或上浮下沉,以最大限度適應周圍環境,
藍藻暴發指的是富營養化水體在較高溫度時,以藍藻為主的藻類大量增值而在較短時間內浮於水體上層,形成一層藻密度較高且面積較大的藍藻層現象。
由於藍藻生命周期通常只有30天左右,一旦死亡,就會散發出腥臭味並呈現藍白色,導致水體發生變臭、變渾濁,嚴重暴發時會直接導致水體被大量藍藻覆蓋堆積。
以2017年太湖藍藻藻情為例,從每年4月份開始,隨著太湖地區溫度上升,藍藻開始出現聚集,並在5-6月份出現大規模暴發的情況,6月中下旬-7月,太湖區域正處於梅雨季節,集中的降水和大風天氣會大幅消散藍藻聚集情況,8-11月,雨水減少後,藍藻會重新開始於下風口聚集,呈現蔓延之勢。
由於藍藻水華暴發時會產生藻毒素,而藻毒素是一種肝毒素,它對蛋白磷酸酶1和蛋白磷酸酶2a具有抑制作用,是強烈肝臟腫瘤促進劑,是誘發肝癌的三大罪魁禍首之一,藻毒素汙染還可造成野生動物、家畜、家禽等中毒死亡。
除此之外,藍藻的死亡還會對水體造成影響。2007年5月,天湖北部湖灣暴發大規模藍藻水華,並在貢湖源地大量聚集和集中死亡,導致水體黑臭,造成自來歲汙染,引發了無錫市供水危機。
因此,這給了以德林海環保為代表的藍藻汙染治理企業市場機會,但是這個機會所帶來的市場空間卻是有限的,以至於從事該領域治汙的企業並不多,僅有1家上市公司:博世科(300422-CN)。
這意味著德林海環保面臨的核心矛盾並非競爭風險而是市場發展前景風險。對於這樣袖珍型業務的企業,投資者應當關注其未來是否具備往其餘環保領域進軍的能力,就目前而言,投資者應當選擇已在環保領域建立起優勢的企業。
作者:周治瑋
編輯:彭尚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