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調製雷射頻率實現液位檢測儀

2020-12-07 電子產品世界
引言


光固化快速成形以光敏樹脂為原料,雷射器發出的紫外雷射光束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按零件的各分層截面信息在光敏樹脂表面進行逐點掃描。被掃描區域的樹脂薄層產生光聚合反應而固化,形成零件的一個薄層。

一層固化完畢後,工作檯下移一個精確的距離,以使在原先固化好的樹脂表面再敷上一層新的液態樹脂,而後進行下一層的掃描加工。如此反覆直至整個零件製造完畢,得到一個三維實體原型。固化成形過程中,由於樹脂的固化,液面會發生變化,為了保證液面的相對恆定,必需精確檢測出液面的變化量。

圖1 液位檢測系統原理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3760.htm

  研發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傳統研發液位檢測系統的思路是以光學三角測量為設計基礎,發射器將可見雷射射向液面。光束經液面反射,並通過透鏡散射到PSD上,其輸出信號通過模擬電路處理,以標準電壓信號輸出。此方法雖能有效地檢測出液面的相對位移,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以下問題。

  暗電流

沒有光束照射PSD時,其輸出電極所輸出的電流稱為暗電流。暗電流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環境溫度的上升會引起暗電流的增大,暗電流的存在會給測量帶來誤差。

  雜散光

PSD的檢測原理是根據PSD的輸出來計算光敏面上的光點坐標。檢測中除了目標物發光外,還有其它雜散光經反射射入PSD,如實驗室的燈光或設備內的照明燈等,這些雜散光均會在PSD上造成響應。一般來說,當需要測量反射面微米級位移時,信號檢測需要分辨出毫伏級的變化。如果不消除雜散光的影響,有用的信號就很容易被淹沒,甚至使系統無法工作。

要提高液位檢測儀的適應能力和檢測精度,正確解決上述問題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原理圖分析

根據對系統的分析,設計的液位檢測系統原理圖如圖1所示。基準5V電壓由SG3524晶片16腳輸出,R1和R2起分壓作用,為引腳2提供2.5V電壓;電阻R8起限流作用,防止LD過電流;運放U6A起PI調節作用;C5和C6起隔直流作用,從而使信號變為標準方波信號,經U3A和U3B線性檢波後轉換為直流電壓信號。該信號並使其中一路電壓信號經U4A放大後輸出;U4B對兩路電壓信號進行加法運算後反饋至PI調節器U6A的反相輸入端,用於對雷射強度進行調節。

  雷射頻率調製

採用SG3524晶片對雷射頻率進行調製,雷射頻率f由電阻R3和電容C1決定,f=1.18/(R3×C1)=1.18/(24K×0.1F)≈500Hz;引腳2的電壓V2=R2/(R1+R2)×VREF=2.5V;SG3524輸出方波佔空比=V2/VREF×100%=50%。

  雷射強度反饋調節

運算放大器U6A及外圍元件組成PI調節器,其同相輸入端接基準5V電壓。由於R5=R6,因此U6A可將反饋電壓(V1+V2)控制在10V,並驅動調光三極體T1。T1的作用相當於動態可調電位器,用於對LD迴路的電流作自適應調節,使(V1+V2)的值維持恆定。T1一方面可對PSD暗電流進行補償,消除了對測量的影響,提高了檢測精度,另一方面保持了雷射強度的恆定。

  信號處理

由於PSD位置信號以A級電流形式輸出,所以在初級採用了運算放大器U1來構成電流-電壓轉換電路。PSD作為內阻較低的電流源,其初級放大器不僅要有較低的偏置電流特性,而且要求輸入噪聲電壓和零漂移電壓都比較小。基於這些考慮,U1選用了低溫漂高輸入阻抗運算放大器OP27。本設計中R11>>R9+R10,直流信號通過(R9+R10)進行反饋;R9、R10、C3構成低通濾波器,其時間常數T1=(R9//R10)C1=50K×10F=500ms,雷射頻率f=500Hz,調製光周期T0=1/f=2msT0,故調製光信號能通過C5,而幹擾信號(50Hz)不能通過C5。

經上述分析,把LD的頻率調製為500Hz後,再加上後續電路的處理,可有效抑制照射到PSD上雜散光和50Hz幹擾信號對檢測的影響,大大提高了系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實驗結果

實驗採用乳白色光敏樹脂作為反射介質,盛樹脂的容器由改進後的螺旋測微儀控制移動,液面的變化量能精確的由螺旋測微儀讀出。經實驗測量,當輸出電壓U=0V時,檢測儀與液面之間的距離L0=50mm;該檢測儀的測量範圍為50mm~66mm。由實測數據分析,液面的位移L(mm)和輸出電壓U(V)之間的曲線可近似成直線,經最小二乘法直線擬和後其斜率為1.59046mm/V,液面的位移L(mm)和輸出電壓U(V)之間的控制算法為:L=50.21471+1.59046U。

液位檢測儀的輸出電壓經數據採集後輸入計算機,控制程序利用控制算法和輸出電壓的變化量就能間接地算出液面的變化量,從而為液位調節提供依據。

  結語

通過對雷射頻率進行PWM調製,結合PI反饋、PSD檢測等技術研發的液位檢測儀,適用於對位置、位移、角度等參數的實時測量。經實驗驗證此系統具有檢測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等特點。對液面的測量解析度可以達到0.01mm。此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在工業應用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相關焦點

  • 用Arduino剖析PWM脈寬調製
    現在一切都明了了:脈寬調製,脈寬調製,脈寬調製,這個寬,不是物體的寬度,而是高電平(有效電平)信號在一個調製周期中持續時間長短,它可以用佔空比去衡量,佔空比越大,脈衝寬度越寬。 PWM的頻率 (PWM frequency)pwm的頻率決定了輸出的數位訊號on ,1 和 off,0 的切換速度。頻率越高,切換就越快。頻率的大小就是前面提到的調製周期T的倒數  : f = 1/T。
  • 脈衝寬度調製(PWM)器件的測試(圖)
    摘 要:本文介紹了pwm器件的出現、功能、結構和優點。同時,結合sts 2110b脈衝寬度調製器件測試系統,對pwm器件的測試原理和實現方法加以闡述和介紹。
  • PWM調製中的死區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7941.htm  PWM 脈寬調製 在電力電子中,最常用的就是整流和逆變。這就需要用到整流橋和逆變橋。以兩電平為例,每個橋臂上有兩個電力電子器件,比如igbt。這兩個igbt不能同時導通,否則就會出現短路的情況。因此,設計帶死區的PWM波可以防止上下兩個器件同時導通。
  • pwm輸出波形的特點
    脈寬調製(Pulse-Width Modulation,PWM)技術在電力電子領域的應用極其廣泛。   PWM的實現方法一般有兩種:比較法和計算法。   隨著數位技術的迅速發展和計算機功能的提高,計算法以其方便靈活的特點成為PWM實現方法的主流。採用計算法實現PWM時,按照每個載波周期內調製波的取法,可以分為規則採樣PWM和自然採樣PWM。
  • 頻率與佔空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21055.htmpwm的頻率是指每秒鐘信號從高電平到低電平再回到高電平的次數,佔空比是高電平持續時間和低電平持續時間之間的比例。pwm的頻率越高,其對輸出的響應就會越快,頻率越低輸出響應越慢。
  • PWM原理
    脈衝寬度調製波通常由一列佔空比不同的矩形脈衝構成,其佔空比與信號的瞬時採樣值成比例。  3) 頻率就是這樣的,如16位的PWM,它的解析度達到了1:65535,要達到這個解析度,T/C就必須從0計數到65535才能達到,如果計數從0計到80之後又從0開始計到80.......,那麼它的解析度最小就是1:80了,但是,它也快了,也就是說PWM的輸出頻率高了。
  • PWM是什麼
    例如,把正弦半波波形分成N等份,就可把正弦半波看成由N個彼此相連的脈衝所組成的波形。  根據上述原理,在給出了正弦波頻率,幅值和半個周期內的脈衝數後,PWM波形各脈衝的寬度和間隔就可以準確計算出來。按照計算結果控制電路中各開關器件的通斷,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PWM波形。  下圖為輸出時的PWM波的實時波形。
  • PWM脈衝寬度調製
    本節課堂將為大家講解到底什麼是PWM(脈衝寬度調製)、為什麼要使用PWM、怎麼產生PWM控制信號等。PWM有一個「孿生兄弟」叫PAM,脈衝振幅調製(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簡單的講就是信號的最高電壓在一直變化(PWM的最高電壓是固定不變的)。在本節課程的視頻中,主要是提出了使用滑動變阻器的弊端和不足。小電流電路使用滑動變阻器是可以調節電路電流的,進而實現了功率的調節。
  • 分析調節PWM轉換器最大佔空比方案
    標籤:脈衝寬度調製 電源 PWM控制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6589.htm脈衝寬度調製是一種模擬控制方式
  • 【E電路】pwm脈衝寬度調製led驅動控制電路圖
    本文主要對pwm脈衝寬度調製led驅動控制電路圖進行了分析說明。連接這支引腳與地的電阻將設定PWM頻率。IC可以通過將ROSC引腳連接到外部MOSFET柵極與外部振蕩電阻之間,切換至恆定關斷時間 (PFM)工作模式;  5、LED燈串和外部MOSFET開關管Q1電流檢測電阻。如電流檢測電阻RSENSE上的電壓超過電流感測引腳CS的閾值電壓,外部MOSFET開關管 Q1關閉。
  • 自由空間調製解調雷射時頻傳遞研究取得新進展
    日前,航天科工203所開展自由空間皮秒級雷射調製解調時間傳遞技術取得新進展。現階段,基於無線電技術的遠程時間傳遞精度已無法滿足部分應用技術領域的需求,另一方面,雖然飛秒雷射時間頻率傳遞技術測量精度高,但技術成熟度較低,工程化應用還存在一定困難。調製解調雷射技術有望實現遠程時頻傳遞技術應用發展的平穩過渡。
  • 電光調製與聲光調製原理和應用領域
    調製種類和各種調製原理將傳輸的信息加載於雷射輻射的過程稱為雷射調製。光調製指的是使光信號的一個或幾個特徵參量按被傳送信息的特徵變化,以實現信息檢測傳送目的的方法。光調製可分為強度調製、相位調製、偏振調製、頻率和波長調製。下面將分別介紹各種調製的原理和方法。
  • 用SST單片機的PCA功能產生PWM脈衝
    利用PCA的脈衝寬度調製(PWM)模式可以產生一個8位PWM,它通過比PCA定時器的低位(CL)和比較寄存器的低位(CCAPnL)產生。當CLCCAPnL時輸出為低;當CL>=CCAPnL是輸出為高。要進入這個模式,可以對CCAPMn的PWM和ECOM位置位。在PWM 模式,輸出的頻率決定於PCA定時器的源。由於只有一對CH 和CL寄存器,所有模塊共享PCA定時器和頻率。
  • PWM (脈衝寬度調製)原理與實現
    一、 PWM(脈衝寬度調製Pulse Width Modulation)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5026.htm脈衝寬度調製波通常由一列佔空比不同的矩形脈衝構成,其佔空比與信號的瞬時採樣值成比例。圖1所示為脈衝寬度調製系統的原理框圖和波形圖。
  • 基於聲光效應而實現的聲光調製
    聲光原理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為人所知了,但是聲光器件真正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是隨著雷射技術的飛速發展才帶動的,在實際的應用中聲光器件一般是作為整個光學系統中的一個部件來進行使用
  • 全國下廠:廣東省汕尾-液位開關-儀器設備校驗檢測
    在各個試驗室中,都可以見到手持式或者臺式折射式溶劑含量檢測儀。當阿貝先生1869年首次在耶拿市的Zeiss公司發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折射式溶劑含量檢測儀之後,他就看好了這種在材料分析領域中的應用。光學常數,例如折射指數、彌散指數等等,這些在檢驗試驗中獲得驗證的材料特性,與沸點、密度一樣都是原材料的特徵量,而折射儀也非常適合於對這些參數進行檢測。
  • 簡述聲光調製的應用
    若把這種應力波作用到聲光介質中時會引起介質密度呈疏密周期性變化,使介質的折射率也發生相應的周期性變化,這樣聲光介質在超聲場的作用下,就變成了一個等效的相位光柵,如果雷射作用在該光柵上,就會產生衍射。衍射光的強度,頻率和方向將隨超聲場而變化,所謂"聲光調製器"就是利用這一原理而實現光束調製或偏轉的。
  • 產生精確PWM波形的DDS電路
    脈寬調製是一種調製或改變某個方波的簡單方法。方波佔空比基本形式是隨輸入信號變化的。佔空比是指方波的高電平時間和低電平時間之比。一個50%佔空比的波形會具有50%的高電平時間和50%的低電平時間,而一個10%佔空比的波形則具有10%的高電平時間和90%的低電平時間。
  • 進展|超低相噪全固態光學頻率梳及連續雷射頻率的精確鎖定
    所謂前置反饋鎖定技術,是在輸出雷射中插入一個聲光調製移頻器(Acousto-optic Frequency Shifter, AOFS),通過將測到的fceo頻率直接調製到聲光晶體上,從而在其一級衍射光中得到頻率被量身修正的輸出雷射。
  • 四種典型雷射傳感器的應用
    雷射傳感器:利用雷射技術進行測量的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