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天兩次大地震,科學家: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起來,有大地震嗎?

2021-02-07 礦業在線

來源:環球科學貓(微信號:hqkxmao)

版權歸作者所有,致謝!

最近地球上的地震真的是連綿不斷,日本在3天內就出現了兩次大地震,並且波及範圍很廣,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在陸地上而是在海域裡面就有這麼強的震感,難道地球的地震帶開始活躍起來了嗎?根據科學地震報導,全球三天出現的地震6級以上2次,5級以上的多達5次。

根據科學介紹,日本是一個處於地球上地震帶上十分稀少的國家,地震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情,環太平洋地震帶也是全球地震最多的區域,在13日的時候,日本就發生了5.9級的地震,而在昨天,日本又發生了5.6級地震,但是不少的報導都稱震級達到了6.2級,最好的結果就是沒有引發海嘯,這是日本值得慶幸的。

作為地球上地震活躍帶上的日本,地震引發海嘯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昨日日本的地震,緯度:32.37°,經度:140.82°深度:80千米,震級:5.6,處於日本本州東海岸海域內部,而上一次處於日本本州東岸遠海,我們不難看出地震的波動越來越靠近日本的本土,這樣應該是日本科學家最為擔心的事情。

根據科學推測,日本的地震強度是在加強的,由5.9級到6.2級已經影響到了日本的東京地區。近幾年來,日本無論是颱風還是地震也越發的變得頻繁起來,前段時間日本的科學界就發明了一款水下檢查儀器,名叫水下無人機,看來還沒使用起來,這次就沒監測到,說的可以時刻的監測日本領土下面的地質變化情況,通過數據的分析來做好災難的防禦措施。

日本科學界對這兩次地震的頻繁出現也引起了不少的爭議,僅僅三天的時間,日本的兩次地震都在逐漸的靠近,不得不說日本處於地震帶上的地震區也越來越嚴重了。很多日本科學家認為,可能在近期的時間還會出現地震,目前兩次的地震數據還沒有收集完成進行分析,還不能給大家一個提前的預警。

在全球,地震的國家十分的多,日本處於全球地震最多的地震帶,大地震的發生是必然的,在11年的時候,日本的本宮城縣發生的芮氏9.0級地震,並且引發了海嘯,造成近30萬人的死亡和消失,餘震5級以上都達到了168次,這次地震的升級擴大,地震發生的地方也越來越靠近日本本土,不少的日本人認為可能是大地震來源的前期情況,這是自我恐慌還是真實存在?整個日本都有不同的說法。

編輯:小礦君,責編:謝濤。

猜你喜歡:

中國專家發現的新礦物,為什麼要命名為「吳延之礦」?

十六個世界著名活火山

礦物、寶石、地學、礦產等精選文集

請回復關鍵字:目錄

號內搜索歷史文章請回復關鍵字:搜索

投稿建議、轉載授權、商務合作請加個人微信號:banyo615

礦業在線QQ群號:273655701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獲得更多精彩文章

相關焦點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日本今日突發地震!火山也蠢蠢欲動
    最近,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進入了新的活躍期,給周邊的國家帶來了不少的麻煩,環太平洋地區的萬那杜、墨西哥、菲律賓等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地震,墨西哥的7.1級大地震還造成了200多人死亡,讓不少人感到非常惶恐。最近,日本又再度發生了一次地震!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日本又來了次5.6級地震,今年已有3次大地震
    3月最近幾天,我們看到了一些自然災難問題可能又不少了,確實在地震方面的發生較多。而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在北京時間3月26日13時52分,日本火山列島地區又發生了一次相對較大的地震,中心坐標為北緯22.80度,東經143.45度,等級大小為5.6級,震源深度140千米。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日本又發生地震了,這是4月第2個6級地震
    作者:文/虞子期環太平洋地震帶又活躍了?根據日本氣象廳最新科學報告顯示,北京時間4月11日16時18分,位於日本三陸(北緯40.4°,東經143.4°)又發生了一次地震,震中深度約為10 km,地震震級估計為6.0。沒有海嘯影響,本次地震觀測到的最大地震烈度為3,從地震的位置來看,是離沿岸相對較遠的,但是波及的區域不多,傳播到陸地區域應該影響不大,但是在日本的朋友注意下,以防有小餘震的可能。
  • 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高度活躍?臺灣日本遭遇地震連擊
    根據日本氣象廳消息,北京時間2月26日00時28分,日本本州東部福島縣近海發生芮氏5.7級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雖然震源深度比較深,但是因為震級不小,不少地方震感強烈,包括日本東京都在內的日本東部和北部地區,也包括在東日本311大地震中嚴重受損的福島核電站。
  • 地震九成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7級以上強震八成發生於此 環太平洋地震帶釋放的能量佔全球80%以上  進入2010年以來,環太平洋地震帶就變得異常活躍。從2010年1月初的索羅門群島地震(1月4日,芮氏7.2級),到海地大地震(當地時間1月12日,芮氏7.3級),到智利、墨西哥、印尼地震,再到紐西蘭地震(2月22日,芮氏6.3級)、日本沿海地震都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且震級大都超過芮氏7級。  文/玉璽 東萊  日本近海9日上午發生芮氏7.3級地震,引發低強度海嘯。日本氣象廳在地震幾分鐘後發布海嘯警報,3小時後取消。
  • 全球9成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7級以上強震八成發生於此 環太平洋地震帶釋放的能量佔全球80%以上進入2010年以來,環太平洋地震帶就變得異常活躍。從2010年1月初的索羅門群島地震(1月4日,芮氏7.2級),到海地大地震(當地時間1月12日,芮氏7.3級),到智利、墨西哥、印尼地震,再到紐西蘭地震(2月22日,芮氏6.3級)、日本沿海地震都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且震級大都超過芮氏7級。文/玉璽 東萊日本近海9日上午發生芮氏7.3級地震,引發低強度海嘯。日本氣象廳在地震幾分鐘後發布海嘯警報,3小時後取消。
  • 未來十年環太平洋地震帶7級以上地震可能高發
    24小時內,全球發生5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7級以上的有3次。不少人不約而同地擔心:地球是不是已經調到「振動模式」?對此,上海地震局專家分析指出,環太平洋地震帶確實正處於地震活躍期,未來十年內,這一地帶7級以上地震將表現為一種高發勢態。不過,上海與環太平洋板塊相距甚遠,地震高發態勢以及可能引發的海嘯對上海影響十分有限。
  • 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 系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
    [24小時]印尼發生6.5級地震·連結: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央視網消息:印尼是典型的地震多發國,每年要發生數千次地震。地震的具體成因十分複雜,但宏觀上說,印尼地震的主要原因在於,它地處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
  • 太平洋接連地震 環太平洋地震帶怎麼了?
    太平洋接連地震 環太平洋地震帶怎麼了?時間:2018-01-25 22: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平洋接連地震 環太平洋地震帶怎麼了? 1月23日,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南部發生了芮氏6.0級地震。地震造成約130座建築物倒塌,至少8人受重傷。
  • 該區域一天21次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有點活躍?
    在地球上,本來一天發生的地震都是相對較多的,但是個別區域的地震頻繁發生,確實聯想到了地球運動得特別頻發,從任何的一個角度來說,地震爆發的過於頻繁並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為往往小地震的發生都會引發大地震的可能性,但是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的正確。
  • 環太平洋地震帶「異動」不斷,地殼壓力洗牌,9級大地震會來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進入七月,似乎整個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都活躍了起來地震的目的是重新分配地殼內部的壓力。可以想像到,如今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似乎處於高度的不穩定狀態,地質構造複雜,環環相扣可能引發一系列災害。在美國加州7.1級地震發生後,科學家們預測稱有80%的可能性發生5級以上的餘震,20%的概率發生6級及以上震級的餘震。而事實表明,這一警告是正確的。地震學家表示,預計最終將記錄超過30000次1級及以上的地震。
  • 環太平洋地震帶「異動」不斷!地殼壓力洗牌,9級大地震會來嗎?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進入七月,似乎整個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都活躍了起來…前天(7月14日),芮氏7.1級、5.9級核5.7級地震在短短1小時內接連襲擊印度尼西亞哈馬黑拉島周邊,而就在7天前,印尼馬魯古海便遭遇了一場6.8級地震。
  • 美國、日本、萬那杜相繼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要搞事情?
    前一段時間,環太平洋地區的日本不僅發生了火山噴發,還發生了地震,智利、菲律賓等地也連續出現了強烈地震,我們曾在文章中說到,在過去幾個月一直平靜的環太平洋地區,恐怕將要恢復到較為活躍的水平來了,這並不是杞人憂天!因為這兩天,環太平洋地區的地質活動非常活躍!
  • 全球一年6級以上地震93次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進入活躍期
    人民網訊  墨西哥當地時間9月7日午夜時分發生8.2級強烈地震。據墨西哥國家地震中心發布的公報,此次地震震中位於恰帕斯州託納拉西南137公裡的海域,震級為8.2級,震源深度19公裡。截至當地時間9日午夜,已監測到846次餘震,最強的餘震達6.1級。
  • 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全球又出現一個7級以上地震,等級達7.3級
    最近的地震似乎有點多一樣,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嗎?地球震動模擬來了嗎?其實屬於正常的吧。 而還有一次海嘯預警就是日本6月18日的6.5級地震,並且產生了海嘯,所以地震的威脅還是挺大的,本次印尼巴布亞省
  • 日本地震波及5縣,地震魚與地震有關嗎?真是大地震前兆?
    根據公開的科學數據顯示,日本氣象部門通過從本月22日開始統計,以日本長野縣中部為震源的地震就已經接連發生40次以上,所以是高度頻繁,其實在這之前,日本還出現了兩次強震,發生在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和本州東岸近海,等級大小分別為6.5級和6.2級,所以這個強度非常大。而這些小地震相當於就是在強震之後,特別是上面提到了日本東部地區的地震相對較為活躍。
  • 專家回應郯廬地震帶將有大地震:肯定會發生地震
    「近幾年,全球地震確實進入了比較活躍的時期,但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地區能夠實現提前預報,主要是因為人類對地震認知水平所限。」12日在南京大學舉辦的「第四屆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國偉對記者說。
  • 地震帶上的國家躲不過地震的宿命嗎?
    新華社發   4月10日阿富汗7.1級、4月13日緬甸7.2級、4月16日日本九州7.3級、4月17日厄瓜多7.5級。一周內連續發生的強震讓人們的神經再次緊繃起來。阿富汗、緬甸地震位於青藏高原地震帶,日本、厄瓜多地震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而這兩個地震帶都與我國有關。何為「地震帶」,對於地處地震帶上的國家來說,強震真的是躲不過的宿命嗎?
  • 2小時兩次強震,最強6.6級,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了嗎?
    作者:文/虞子期 地震又來了!最近的地球又非常活躍了嗎?為何不斷的地震在出現了,在10月我們基本上沒有看到什麼強震的發生,而在11月才過了幾天,全球的強震都不少了,根據地震科學數據顯示,在2小時內,全球總計發生了兩次強震,分別在智利和湯加群島。
  • 5.11日本又地震了!本月已3次5級以上地震,會有9.3級大地震嗎?
    從5級以上的地震數據來看,5月日本已經發生了3次地震,等級分別為6級,5.4級,5.5級。雖然這些地震對日本影響並不大,但是相對來說頻繁程度還是不低。為何日本這麼多地震?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日本是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的國家之一,是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所以由於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俯衝帶移動等因素,導致日本所處於的地殼非常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