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環太平洋地區的日本不僅發生了火山噴發,還發生了地震,智利、菲律賓等地也連續出現了強烈地震,我們曾在文章中說到,在過去幾個月一直平靜的環太平洋地區,恐怕將要恢復到較為活躍的水平來了,這並不是杞人憂天!因為這兩天,環太平洋地區的地質活動非常活躍!
北京時間5月9日21時52分,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附近海域發生了芮氏6.8級地震。雖然地震震級較強,但是所幸並未引發海嘯。
但是,讓人擔憂的是,在5月9日這一天,地球仿佛開啟了震動模式!北京時間5月9日9時54分,在琉球群島宮古島附近海域發生芮氏6.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宮古島當地震度3,震感較強。負責此區域監測的日本氣象廳表示此次地震將會給日本沿岸帶來輕微海嘯波,但海嘯波非常弱,對居民生活不會產生破壞。
而在5月9日凌晨01時00分,美國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發生了芮氏6.4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而就在一個多小時之前的5月8日23時31分和23時47分,也是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域曾分別發生過芮氏5.7級和芮氏5.9級的地震。換句話說,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阿留申群島就連發三次6級左右強震!
同時,凌晨一點的地震震中距離美國塔納加火山只有30公裡。地震對於火山的影響尚且未知,不過,應該不會引起火山活動。
對於環太平洋地區來說,進入五月,這個地震的頻率有點過於頻繁了!兩天之內就醞釀出了大量6級左右的強震,而且基本上都算是淺源地震,不僅如此,在過去的十多天裡,太平洋兩岸7級地震此起彼伏。環太平洋地區由於位於板塊邊緣,因此形成了著名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這是全世界最大的地震帶,多發強震也是情理之中,多發地震的日本也是因為全國都在這條地震帶上。
最近這高頻率的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可能正處於活躍期,當然,我國也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主要受影響的是臺灣附近,地震不能預報,更要警惕地震帶活躍帶來的突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