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已實施 部分保健食品上仍難覓"不是藥"警示語

2020-12-02 環球網

原標題:新規已實施 部分保健食品包裝上仍難覓「不是藥」警示語

「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從昨天開始,《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開始正式實施。這也就意味著,所有保健食品都必須在包裝的顯眼位置印上這麼一句警示語。按照新規,警示用語區應當位於最小銷售包裝包裝物的主要展示版面,所佔面積不應小於其所在面的20%。

新規的實施效果如何?保健食品和經營者是否按照新規來進行消費提示了呢?記者探訪發現,無論是在一些超市還是網絡電商,未在醒目位置標示「不是藥物」警示語的保健食品仍在正常銷售。

新規:保健食品專門區域須醒目標示「不是藥物」警示語

一直以來,保健食品的標籤都要求不得涉及疾病預防和治療功能,標籤上只需要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即可,不過對於這一聲明標註的位置和大小並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往往把「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警示語隱藏在不顯眼的位置,而且字體也設計得比較小。這就讓誇大保健品功效和虛假宣傳等營銷行為有了可乘之機。

為了指導保健食品警示用語標註,使消費者更易於區分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藥品,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2019年8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外發布了《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

按照這一針對保健食品的新規,從今年1月1日起,保健食品標籤要設置警示用語區及警示用語。警示用語區位於最小銷售包裝包裝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佔面積不應小於其所在面的20%。警示用語區內文字與警示用語區背景有明顯色差。警示用語使用黑體字印刷,警示用語要包含「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的內容。

與此同時,為了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新規還要求,保健食品經營者要在經營保健食品的場所、網絡平臺等顯要位置標註「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等消費提示信息。

探訪:保健食品包裝上難覓顯眼警示語

1月1日是《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正式開始實施的第一天,記者來到位於西直門外大街的一家超市一探究竟。

在銷售蛋白粉、燕窩、維生素和西洋參等保健品的貨架上,專門懸掛出了「保健食品銷售專區」的條幅,條幅的下方,還寫有一行小字「本品不得代替藥品」。

記者隨手從貨架上拿起一款湯臣倍健的罐裝「乳清蛋白」固體飲料仔細查看,無論是產品的正面,還是側面和背面上的配料表、營養成本表、食用方法等區域,均沒有發現標註有「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內容的警示用語。但在罐子的顯著位置,則在宣傳蛋白質的諸多好處,比如能提供多種胺基酸、有助於組織的形成和生長等。而在另一罐「天然元」牌的老年乳清蛋白粉固體飲料的包裝上,記者同樣沒有發現任何警示用語。

在一款2019年6月生產的「養生堂」牌B族維生素片的包裝瓶上,標註有「針對中國居民營養需求設計」、「核心營養素配比科學」等顯眼的字樣。翻轉瓶身,只見不大的小瓶背面,密密麻麻印有功效成分、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產品規格、生產批號和生產日期、貯藏方法等共22行內容,必須仔細刻意觀察,才能看到其中隱藏著「本品不能代替藥物」幾個小字。

而在另一款2019年11月生產的「養生堂」牌天然維生素E軟膠囊的包裝瓶上,正面特意為其保健功能設計出一塊宣傳區域,宣稱這款產品具有「美容、祛黃褐斑」的功效,並用加粗字體標註出這款產品具有「延緩衰老」的保健功能。將外包裝盒翻轉至背面,仔細搜尋後才發現,「本品不能代替藥物」這幾個小字隱藏在密密麻麻的產品說明中。

記者現場查看了多款超市銷售的保健食品後發現,幾乎沒有一款產品在外包裝的顯眼位置標註上包含「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這一內容的警示用語。有的保健食品上甚至沒有任何警示用語,有的則將警示用語隱藏在多行產品說明中,就算是眼神好的年輕人都需要仔細查找半天才能發現。

隨後,記者又登陸了部分保健食品的官方旗艦網店,均發現了同樣的問題。比如,在一款宣稱能夠補軟骨、護關節的保健食品銷售頁面上,一直將網頁將近拖到底,才在產品信息中發現了一行不起眼的小字,「注意事項: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實例:誤信保健食品有療效 花了冤枉錢反延誤病情

因誤信了保健食品宣稱的治療效果,張先生不僅花了上萬的冤枉錢,還患上了嚴重的糖尿病。

一次體檢時,醫生發現,張先生的血糖略有些偏高,便叮囑他注意控制飲食,少吃甜食。一位朋友聽說了張先生的體檢結果後,立刻向他推薦了一款號稱能降血糖、預防糖尿病的保健食品「苦瓜含片」。朋友宣稱,自己以前也有血糖偏高的毛病,自從吃了苦瓜含片,就算敞開吃飯,甚至吃甜食,血糖都一直處於正常值範圍內。聽了朋友的話,張先生立刻打電話訂購了同款苦瓜含片,每次吃飯前,只要吃了苦瓜含片,就如同吃下了「定心丸」,不光飯菜敞開吃,可樂、蛋糕等甜食更是一樣不落。誰想到,第二年再體檢,檢查結果讓張先生大吃一驚,醫生診斷,他不光沒有控制住血糖,還患上了糖尿病。

「我一直吃著苦瓜含片,怎麼還會得糖尿病呢?」張先生不解地詢問醫生。

醫生告訴張先生,那些所謂的保健食品,根本不是藥,吃了也起不到治病的作用。

和張先生一樣,在我國的保健品消費群體中,很多人都是因為受到了虛假宣傳的誘使,從而盲目購買保健食品。有人甚至一直拿保健食品當藥吃,不光病沒治好,反而引發了更加嚴重的問題。

保健食品宣稱有治病效果,這類問題不僅頻頻被曝光,甚至有些還受到了處罰。比如,2019年,馬利來實業有限公司號稱其旗下產品KI多醣體(固體飲料)、利來粥(固體飲料)以及KI谷蔬全餐(固體飲料)具有「活化免疫細胞,能夠促進免疫系統正常化」、「中醫治未病 慢病康復」、「KI多醣體能深度解肝毒,活化幹細胞,讓肝細胞再生,所有慢性肝病包括B肝大小三陽、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肝腹水、肝癌都有調理好的成功案例」等疾病預防、治療的功能。對於這一虛假宣傳,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其處以50萬元罰款。

監管:全國將建「保健」市場違法案件資料庫

隨著保健品投訴高發,監管部門已關注到保健品市場出現的諸多問題,並積極整治保健市場亂象。2019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公安部、衛健委等13個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執法人員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商品進行監督檢查,清理虛假信息9.7萬條,關閉網站、APP、公眾號3877個,全國共立案21152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446件。專項行動中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4.4萬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23億元。下一階段,還將組織跨部門、跨地區進行執法,建立全國「保健」市場違法案件資料庫,抓緊完善從業人員信用體系。

2019年11月,市消協對外發布「北京市老年人保健品消費認知及消費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廣告宣傳誇大其詞或與實物不符是老年人遇到的主要問題類型,比例為78.32%。對此,市消協建議,增加老年消費者撤回權利,即針對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增加消費猶豫期,期限為一個月,在消費猶豫期內購買的商品,老年人享有撤回權利,可以向經營者要求退貨,經營者不得拒絕或拖延,以此避免老年人因為消費信息缺乏導致的非理性消費問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藥物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鄭州的劉奶奶散步時拿到社區志願者遞來的一張宣傳單,上面寫著「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等警示語,劉奶奶對社區志願者說,自己一直有個疑問,自古有「是藥三分毒」的說法,能不吃藥就不吃,保健食品是食品,多吃點沒關係,還能改善身體狀況,周圍有很多同齡人都是長期吃保健食品,少吃藥或不吃藥。
  • 明年起,保健食品包裝必須印上「不是藥物」
    保健食品包裝必須印上「不是藥物」  警示語黑體字印刷所佔面積不得小於20% 明年起實施  明年起,「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警示用語區應當位於最小銷售包裝包裝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佔面積不應小於其所在面的20%,使用黑體字印刷。
  • 迪慶州多部門聯合開展保健食品市場督查整治行動
    摘要:近日,雲南省迪慶州衛健委、公安等多部門聯合開展保健食品市場督查整治行動。此次聯合督查整治工作為期2至3天。
  • 日本街頭的中文警示語,部分出國旅行者的行為,讓國人憤怒!
    現在的人大部分都想出國旅遊,逛完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也想看看國外的美景。先不說遠的,就離我國較近的幾個國家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像泰國、越南、日本等。正是中國人民的遊玩給這些地方帶來了旅遊上額外的收入,吃喝玩樂以及住行,都是一大筆開支。
  •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發出消費提示:"磷蝦油"不是保健食品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表示,近日有媒體報導部分公司宣傳「南極磷蝦油保健品」功效強大、包治百病,為避免消費者上當受騙,提醒消費者注意:磷蝦油是衛生計生委於2013年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可在普通食品中使用,不能代替藥品,不能宣傳疾病治療、預防作用;截至目前,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未批准過含磷蝦油原料的保健食品。
  • 明年起,保健品上必須大寫加粗這幾個字!
    來源:央視財經市面上形形色色的保健品為賣高價,一些廠商把保健品吹得神乎其神,而不少老年人深信保健品功效,甚至當藥品購買。日前,市場監管總局正式發布《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2020年起全國所有保健食品須醒目標明: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
  • 鞍山:新規下月實施 剃鬚刀禁上飛機
    昨日,記者從鞍山機場獲悉,按照新版《民用航空安全檢查規則》,明年1月1日起,額定能量超過160WH的充電寶,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或者容易引起旅客恐慌情緒的物品將禁止攜帶上飛機;禁止旅客隨身攜帶但可以託運的物品,機場應提供暫存服務……「新規」詳細列出了安檢過程中安檢機構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的14種情形。
  • 揭秘天價「長壽藥」:60粒賣2.2萬元 連保健品都不是
    在京東上,規格為150毫克*60粒,標註著日本進口新興和品牌的β-煙醯胺單核苷酸一瓶要賣到22588元,相當於吃一粒要花近400元;而在天貓上,美國PipingRock品牌的類似產品也賣到了14994元。  記者注意到,目前在實體商超基本難覓「長壽藥」蹤影,網上電商平臺成了其最主要的銷售渠道。
  • 中老年人可選擇這三類保健食品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司宇萌)許多中老年人希望通過每天服用保健食品,來增強身體免疫力。然而由於保健食品行業中虛假宣傳、套路營銷的亂象時有發生,人們對保健食品知識的了解也並不全面,導致對保健食品的態度呈現兩極分化。那麼,什麼是保健食品?應該怎麼吃?又該如何正確看待?
  • 瀋陽:低價經典藥已難覓蹤影 冰硼散變成「高富貴」
    低價經典藥已難覓蹤影走八家藥房才找到去痛片數藥名,中老年人很懷念提起老藥,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數名市民,大家七嘴八舌,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提起過去的經典老藥,每個人都能回憶起一串藥名:鈣片、麻黃素滴鼻液、醋酸膚輕鬆、氯黴素眼藥水……可是,這些價格便宜、藥效不錯的老藥,如今難覓身影。
  • 世界部分國家、地區及組織保健食品監管概況(中)
    ,如粉末小袋、液體安瓿劑、滴液瓶和其他類似形式的液體和粉末形式在市場上銷售。對於食品補充劑的市場準入,(EC) No 1925/2006《關於食品中添加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特定成分的法規》中規定對食品補充劑產品實施註冊制度,歐盟成員國監管部門必須將強制添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產品的現有國家規定上報歐盟委員會,並向歐盟通報該國食品補充劑產品的最新預警信息等內容。
  • 這些照明標準/新規今天起正式實施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夜間經濟和文旅開始復甦,城市景觀照明、戶外廣告是夜間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5月開始又出臺了一批關於城市照明建設、戶外廣告等新標準,如今2020年轉眼已過去5個月,6月起,照明行業又有哪些新規標準開始實施?一起跟隨阿拉丁新聞中心小編幫你劃的重點筆記看看吧!
  • 冬蟲夏草長生膠囊等20種保健食品廣告違規
    2011-11-28 12:24:37   來源:新華網   [大中小]  新華網專電(記者王思海)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25日發布了今年第三季度違規保健食品廣告監測結果,冬蟲夏草長生膠囊等20種保健食品廣告嚴重違規。
  • 科技日報: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說能治病的肯定是騙人的
    原標題:科技日報: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說能治病的肯定是騙人的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視覺中國圖日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次的「權健事件」引發巨大的輿論海嘯,讓國人的目光再次轉向保健食品行業。儘管此前有報導揭露過保健食品中存在的虛假宣傳,但用全部家當購買天價保健食品導致家破人亡的故事並沒有劃上句點。且不論引起人神共憤的權健騙局,就說那些我們日常所見的保健食品真的有宣傳所言的神奇功效嗎?
  • 保健食品「門裡嚴門外亂」
    處罰決定書顯示,馬利來實業有限公司曾在其公司網站上宣傳產品「Ki多醣體」具有修復受損肝細胞、抑制病毒增生、促進肝臟新陳代謝等治療、保健功效,實際上當事人銷售的「Ki多醣體」為一款普通食品(固體飲料),上述宣傳內容虛假。案發後,當事人已對相關網頁進行了整改。
  • 6月1日起一批新規實施
    新華網北京5月30日電(記者 盧俊宇)6月起,一批新規將實施申請人報考小型汽車駕駛證已通過部分科目考試後,因工作、學習、生活等原因居住地變更到外地的,可以申請變更考試地,繼續參加剩餘科目考試。  3.大車駕駛證省內異地申領。對省(區)內異地申領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的,申請人可憑居民身份證直接申請,無需再提交居住登記憑證。  4.車輛轉籍異地可辦。
  • 4月新規完整一覽 2019年4月將實施哪些新規
    ­  4月開始,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將由16%降至13%,內地居民申領出入境證件實行「全國通辦」,中小學、幼兒園相關負責人將與學生共同用餐……一批新規來襲,快來了解一下吧!圍繞這項重大部署,今年3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三項配套措施:一是進一步擴大進項稅抵扣範圍;二是對政策實施後納稅人新增的留抵稅額,按有關規定予以退還;三是相應調整部分貨物服務出口退稅率、購進農產品適用的扣除率等。
  • 又一「神藥」被狙擊!年銷售額近40億 卻可能導致癱瘓?
    摘要 【又一「神藥」被狙擊!年銷售額近40億 卻可能導致癱瘓?】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神經節苷脂就已被多國下架。  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神經節苷脂就已被多國下架。2016年11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就已發布公告在說明書中增加警示語稱:「國內外藥品上市後監測中發現可能與使用神經節苷脂產品相關的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又稱吉蘭-巴雷症候群)病例。」
  • 保健食品詐騙的10大套路,趕緊告訴家中老人!
    市面上的保健食品琳琅滿目   那麼,究竟什麼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有哪些功能?   如何鑑別保健食品的真偽?   同時,小編帶你擦亮眼睛,   一起來看保健食品詐騙的10大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