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炮7號」冰窟秒凍,奮力搶修起死回生

2020-12-04 百家號

1985年,蘇聯時期位於外太空的最後一個空間站——禮炮7號,突然與地面控制中心不明失聯。

這個長15.6米,重達20噸的空間站成了太空中的一塊廢鐵。

處在冷戰時期的蘇聯,突然失去了太空中最重要的戰略目標。

此時的美國,正要向太空發射「挑戰者號」,巧的是「挑戰者號」也是15.6米長,20噸重。

此次太空事故正中美國下懷,對美國來說是贏得冷戰的好機會

蘇聯要在美國發射「挑戰者號」之前做出對策,阻止「挑戰者號」與「禮炮7號」對接,阻止美國侵佔空間站並獲得蘇聯的航天數據。

外媒大肆報導蘇聯無法控制自己的空間站,如果墜落到地面將對人類造成巨大的災難

但是如果蘇聯發射飛彈炸掉「禮炮7號」,勢必會對軌道上的所有衛星造成影響,蘇聯就會失去外太空的話語權,至少十年。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局勢下,蘇聯派出了退役太空人沃洛德和工程師維克多搭乘飛船「聯盟號T-13」,尋找並修復「禮炮7號」。

2017年10月俄羅斯上映的影片《太空救援》講述的正是這段驚心動魄的太空故事。

國內引進了這部影片,1月12日將在大陸院線上映。

影片有著與《火星救援》相似的片名,也與《地心引力》有相似的場景。

太空題材也是好萊塢擅用的一種題材,能在視覺與聽覺上做到極致,給觀影者帶來強烈的震撼效果。

該部影片,無論是特效製作還是細節處理,都能與好萊塢影片相抗衡,而它僅用了四千萬的預算

區別於好萊塢天馬行空的太空題材影片,《太空救援》是由真實事件改編。影片的類型可以是動作和冒險,但它絕對不是科幻片

真實事件改編,就增強了影片的時代感和歷史感。以三十年前的科技水平,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每一步都是冒險

簡陋的儀器與設備,完全依靠航天員手動操控,熟練與精準更是考驗航天員的唯一標準。

他們更像是探索未知的探險家,不僅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也開創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先河。

這部《太空救援》是俄羅斯向太空英雄致敬,也是向偉大的航天業致敬

在這次救援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飛船與空間站在強烈旋轉中的對接,完全手控操縱,精準到除了太空人沃洛德再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完成。

因燃料有限,只允許對接三次,每一次的對接都仿佛在賭博,是拿自己的命在賭。

兩名太空人經過計算後,進行了第一次嘗試,卻以失敗告終。

地面控制中心迅速討論應對方案,怎樣的夾角,怎樣的旋轉速度,任何一點失誤都可能撞毀飛船。

就在領導者一籌莫展的時候,就在沃洛德沒接到對接指令而自己練習的時候,居然對接成功了。

嵌入、對接、綁定,一氣呵成,完美得讓人驚嘆。當然,一旁的工程師維克多也差點嚇尿了。

控制中心全體歡呼,而他們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空間站內由一層厚厚的冰覆蓋,溫度極低,完全成了一個冰箱。

預熱空間站讓冰融化至少需要兩天,之後還要收集融化後的水。雖有10天的食物,太空人卻無法在低溫的空間站中堅持10天。

而飛船的氧氣來自空間站,艙口必須打開,飛船的溫度也會隨之下降,他們根本堅持不了一周。

影片中用了一句幽默的臺詞:「蘇聯人民還怕凍嗎?」當然,即便是蘇聯人民,在寒冷中無食物和熱飲的條件下,也堅持不了幾天。

幾方意見討論後,以及太空人的強烈建議下,最終決定修復五天,如果沒有結果只能放棄空間站。

在有限的時間裡,太空人忍受著低溫帶來的不適感,最大限度壓縮休息時間,爭分奪秒地搶修空間站。

連接太陽能後,空間站內逐漸回溫,冰層也逐漸融化,隨之而來的就是漂浮在空中的無數水珠。

很美,但是要想清理全部的水珠,吸乾所有的水分,工作量也很大。

高強度的工作,以及低溫的環境,已經使太空人發了燒,但他們依舊在堅持。

他們為的不僅僅是拯救這20噸的金屬,更是為了太空人的榮譽,為了國家的榮譽。

之後他們又經歷了飛船艙內失火,太陽能充電傳感器失靈等一系列危機。

空間站供氧裝置燒毀,整個操控臺融化,已經無法操作。67小時之後能夠著陸,而艙內的氧氣只夠一個人存活。

兩個人選擇一個,要選擇誰?誰又能把對方推向死亡而自己獨活?

對宇航局來說,指揮長沃洛德必須活著。對沃洛德來說,初為人父的維克多更應該活著。

而對於維克多來說,讓他一個人回去,他無法面對孩子的眼睛,更無法面對沃洛德孩子的眼睛。

他們要合力把幾乎不可能卸掉的傳感器外殼砸掉,太陽能電池有了電,就能產生氧氣。

一次次錘擊卻絲毫不起作用,帶來的卻是一聲聲絕望。

浩渺的宇宙中,他們是微不足道的一粒沙,在與死亡不懈抗爭,這是他們對生的渴望。

當他們要放棄的時候,一個念頭划過腦海。

金屬在低溫狀態下會降低粘度,會變得很脆。他們就利用空間站在地球背面的低溫狀態下,不停地砸,終於把傳感器的外殼砸掉。

接受到太陽能的艙內恢復到了正常的工作狀態。

這時,美國的太空人駕駛著「挑戰者號」從旁邊飛過。兩國的太空人遙遙相望,並揮手敬禮。

這一刻,他們不分國界。這一刻,他們都是太空人。

這場救援成為人類歷史上公認的奇蹟,影片中對災難部分的描寫非常克制,更濃重的著墨點在於對人物心理、決策制定以及家庭的描寫。

影片中兩次提及太空人看到遠處太空中的「天使」,但卻巧妙地迴避了這個敏感的話題,並沒有直接給出鏡頭,而是給觀眾一個開放性的想像。

影片最後的一組真實影像,帶給影片一種強烈的莊重感,令觀眾產生敬畏。

現實中,當年的兩位太空人在修復空間站之後成功接收到貨運飛船送來的補給,開始了後續的工作。

他們分別在「禮炮7號」空間站上工作了169天和110天,之後返回祖國,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

相關焦點

  • 禮炮七號起死回生困難重重,太空冰窟滴水秒凍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聯盟T-13飛船對接成功只是拯救禮炮七號空間站的第一步。他們對禮炮七號空間站的內部情況一無所知,而他們的補給尤其是水只夠8天用,能不能搶修成功前途未卜,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先慢慢適應環境再準備工作吧,最後祝賀你們進入了禮炮七號!蘇聯沒有中繼衛星系統提供不間斷地通信覆蓋,禮炮七號隨後就脫離了蘇聯地面測控網的覆蓋範圍。天地聯繫重新建立後,地面建議航天員帶上防毒面具,拿好儀器檢查空間站的氣體成分,檢測表明禮炮七號內部氣體成分正常,這說明沒有火災,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 蘇聯「禮炮七號」天使事件,人類航空史上未解之謎,被搬上銀幕
    此片以蘇聯時期的「禮炮七號」空間站失聯事件為故事藍本,把這中間一系列曲折的過程拍成了電影。此片的關注度甚高,由於失聯過程,太空人有一系列複雜的自救和搶修,過程相當戲劇化。當然,這一事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官方都避談的靈異事件。
  • 拯救禮炮七號,蘇聯航天員藝高人膽大的奇蹟
    巧合的是,蘇聯時代也有電源故障失聯的禮炮七號空間站,但蘇聯航天員創造了奇蹟,以大無畏的勇氣和精湛的技術挽救了禮炮七號空間站!禮炮七號是蘇聯禮炮系列空間站的最後一個,它其實是禮炮六號空間站的備份,長度約16米重約19噸,擁有前後兩個對接口,設計壽命4年以上。
  • 真實的「禮炮7號」事件
    《太空救援》(俄文名:Салют-7,直譯為 禮炮7號),是根據1985年蘇聯太空人拯救失控的禮炮7號空間站的真實事件改編。
  • 禮炮7號,戰鬥民族用錘子錘出來的奇蹟
    接下來的禮炮7號空間站於1982年4月19日進入軌道,在軌道共運行了3214天,最後於1991年2月7日,禮炮7號/宇宙1688號聯合體墜落在了南美的安第斯山脈地區。禮炮7號是蘇聯最後一顆禮炮號空間站,隨之而來的變成了和平號空間站,於1986年發射升空。
  • 前蘇聯「禮炮」號空間站
    簡 介     「禮炮」號空間站:蘇聯一共發射了7個「禮炮」號空間站。1971年4月19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禮炮」1號,太空飛行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禮炮7號事件 前蘇聯太空人在太空中遇見天使
    1982年4月,進入太空的「禮炮7號」太空站目的是進行各種科學實驗,其太空人最開始只有列奧尼德·奇茲米、弗拉基米爾·索洛維耶夫,以及擔任心血管醫師的奧列格·阿特科夫。然而在太空呆了幾年後「禮炮7號」開始出現一連串系統故障,但由於這些故障並不會造成致命危險,所以太空人們還是決定堅持繼續執行任務。
  • 冷門的好看電影,拯救禮炮七號
    禮炮7號是劃時代的空間站裡程碑,發射升空不到三年時間接待了7批太空人。禮炮7號首次引起軒然大波是太空超自然現象事件。禮炮7號遭遇天使的經歷,給禮炮7號蒙上了一片聖潔的光輝。與聯盟號飛船對接的禮炮7號1985年2月11日,禮炮7號上空無一人,地面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收到禮炮7號電子系統故障信號。
  • 1982年4月19日 「禮炮7號」空間站發射入軌道
    1982年4月19日,「禮炮7號」空間站發射入軌道。其中「禮炮2號」至「禮炮5號」屬於第一代空間站,它們只有一個對接口,可與「聯盟」號載人飛船對接。因此太空站上攜帶的食品、氧氣、燃料等儲備有限,在太空壽命都不很長。
  • 扒一扒「禮炮7號」事件,太空超自然現象還是太空人幻覺?
    然而在太空呆了幾年後「禮炮7號」開始出現一連串系統故障,但由於這些故障並不會造成致命危險,所以太空人們還是決定堅持繼續執行任務。1984年7月12日,「禮炮7號」上的3名太空人通過舷窗看到周圍突然籠罩著一團火焰般的橙色雲彩。起初,他們認為是發生了爆炸,但不久後整個太空站裡便充滿著柔和的亮光,而此時所有人也看到太空站外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天使形態景象。
  • 這部號稱致敬禮炮7號的《太空救援》未必有那麼好看!內含劇透
    這部電影的背景是1985年蘇聯禮炮7號太空站發生故障,地面指揮中心無法與其建立聯繫,於是緊急派出兩名太空人駕駛聯盟T-13號飛船,前往禮炮7號排除故障。兩名太空人經過艱難而又細緻的工作,終於排除故障,讓空間站重獲生機。
  • 「禮炮7號」遭遇「橙色天使」,「神舟5號」外神秘的敲門聲
    (太空中的橙色天使) 一,「禮炮7號」遭遇「橙色天使」根據記載,1982年4月19日發射的「禮炮」7號前後共有6位太空人共遇見過兩次「天使」。
  • 《太空救援》「禮炮七號」事件重現銀幕
    太空冒險大片《太空救援》即將於1月12日在國內公映,該片根據太空探索史上令人肅然起敬的「禮炮七號」空間站意外失聯事件改編而來,用炫酷的特效技術、精美的場景畫面,在俄羅斯太空總署的大力支持下,真實還原了那場宇宙探索的驚險與奇蹟。
  • 《太空救援》首映 「禮炮七號」重現銀幕
    原標題:《太空救援》首映 「禮炮七號」重現銀幕   將於1月12日上映的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昨日首映。作為一部真實還原人類歷史上公認的太空救援奇蹟——拯救「禮炮七號」空間站的太空災難片,《太空救援》在俄羅斯上映即迎來口碑票房雙豐收,首周末票房達到700萬美元,打破了俄羅斯本土首周電影紀錄。
  • 俄羅斯「禮炮七號」太空站大難臨頭?
    時光網訊 日前,根據俄羅斯航空史上的真實事件「禮炮7號」改編的電影《太空救援》發布「浩瀚」版預告,曝光了部分宇宙奇觀和一些險象環生的鏡頭。據悉,該片有望引進國內。
  • 禮炮聲聲揚國威:走進共和國禮炮中隊
    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 (記者 徐鳳佳)五月北京,翠色蔥蔥。5月11日下午,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氣氛莊嚴肅穆。8門嶄新的08式禮炮靜靜地等待著貴賓的到來,24名身著禮賓服、威武帥氣的武警官兵屹立在禮炮後方,軍姿挺拔。陽光照映在嶄新的禮炮上,熠熠生輝……「全炮——炮彈準備!」「一發裝填!」只聽見指揮員、中隊長彭超一聲令下。
  • 《太空救援》定檔1.12 再現"禮炮七號"失聯事件
    《太空救援》定檔1.12 再現"禮炮七號"失聯事件 該片由克裡姆·斯彭科執導,弗拉季米爾·弗多維琴科夫、柳波芙·阿克肖諾娃、巴維爾·捷列連科主演,主要講述了外太空的「禮炮7號」空間站意外與地球失去聯繫,工程師維克託和退役太空人弗拉基米爾臨危受命前往搜尋,兩人在異度空間共同經歷了一番「太空驚魂」的故事。
  • 蘇聯太空人在禮炮七號空間站多次目擊天使事件
    今天給大家講一件當年在蘇聯轟動全國的事件,「禮炮七號」空間站太空人多名太空人多次目擊天使事件。對於看到鬼魂,上帝,天使這種事,各種報導不計其數,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炒作,造假,或者只是錯覺,拍照設備問題造成的巧合。但是這次禮炮七號事件之所以造成巨大轟動,主要原因為:1.多名太空人同時看到。一個人看到,或許是自己的錯覺,但是幾個人同時都看到了,那還是錯覺嗎?2.多次看到。
  • 長沙瀏陽220千伏集裡變電站2號主變零點搶修
    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芳 通訊員 李文濤 王奧 長沙報導「報告,2號主變中、低壓側套管發熱消缺工作已完成。」「報告,2號主變成功送電!」7月22日凌晨,當長沙市民進入夢鄉之時,220千伏集裡變電站內卻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國網長沙供電公司搶修人員正爭分奪秒的對該站2號主變進行發熱消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