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陰陰間薴麻,店前下馬便斟茶。——方回《雖然吟五首》
我國地大物博,物資豐富,有很多珍貴的動物和動物生存在中華大地。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地球上的珍貴植物,都永遠的消失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這也使得人們開始注重保護植物,而我國有著一種非常罕見的植物使得世界人們關注。我國獨有的植物,上千年不腐,曾經南方廣泛種植,如今無人問津。
這個我國特有的植物叫做薴麻,薴麻並不是一個外來物種,而是在我國很早就存在的一種植物。據相關資料記載,我國的古人在很早便開始種植薴麻。大家所了解的詩經中也有過關於薴麻的記載,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薴麻在中國存在已久。
薴麻還有另一個名字——夏布,而薴麻有這個名字的原因,是因為它的纖維極長且耐磨,被古人用來製作衣物。而用薴麻為原料製作的衣物透氣性非常好,古人常用其作為夏裝的原料,所以薴麻也被叫夏布。並且據相關資料顯示,比起棉布料,王公貴族更喜歡薴麻所製成的布料。而薴麻營因為透氣性強等優點,在我國一直有著很高的地位。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逐漸加深,各國之間進行貿易,薴麻也因此走到全球。而世界的人們都稱薴麻為中國草,因為薴麻來自中國。
在上世紀30年代的時候,薴麻還被譽為世界天然纖維之王,斬獲了巴黎國際博覽會的金獎,薴麻也因此國際地位逐漸攀升,深受人們的喜愛。而它除了用來做製作衣物的布料外,還有著其他的價值,據研究顯示,薴麻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並且還可以用於醫療。這也使得人們開始了解到,種植薴麻可能是一條致富之路。據說在當時薴麻被炒的最火熱的時候,1斤便是十元以上的高價,當時的人們也紛紛開始種植薴麻。
而盲目的種植就導致供過於求,從而使市場受到影響。因為薴麻的供應量一時間攀升很高,但人們的需求並不高,這就導致薴麻的價格只能一路猛跌。而那些依靠種植薴麻來謀求生計的人也因此陷入窘迫,許多人開始選擇放棄種植薴麻。
其實仔細分析起來,如今的薴麻地位一落千丈的原因,不止有供過於求這一項,因為薴麻用於加工的話,加工工藝比較複雜,需要十幾道工序,這個其他布料原料比起來說,是有很多弊端。並且隨著機器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在製作物品時開始依賴於機器,而薴麻的加工更多的是依靠人力而非機器,這就導致薴麻的製作難度很高,門檻也很高,從而一些人因為難度而放棄加工薴麻。我國獨有的植物,上千年不腐,曾經南方廣泛種植,如今無人問津。
如今,薴麻的製作工業也面臨著即將失傳,消失於人世間的危險,而與薴麻有關的生產產業也在漸漸的凋零。而薴麻產業的凋零也是手工業逐漸凋零,機器工業逐漸發展的一個縮影。歷史是前進的,只能順應歷史的步伐不斷前進,才能謀求發展。希望目前從事薴麻至工業的工人們或者相關部門,能夠儘快想出一些相關的對策來挽救這個即將凋零的產業,讓其跟上時代的步伐,順應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雖然吟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