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家長向我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由於現在的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她希望她的女兒報考公費師範生。但是經過了解後,很多人都覺得公費師範生不好,孩子們受到的限制太多。報考公費師範生,意味著孩子畢業就能有工作,但是工作後,又怕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因而,她非常的糾結。
聽到這個問題後,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很有共性。在每年的高考志願填報中,都有不少家長拿捏不準是否報考公費師範生。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頗有些難度。孩子未來的發展誰也說不清楚,而公費師範生從政策上講確實有一些限制,而這些限制也不排除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如果影響了未來發展,那麼公費師範生自然是不好的。可是我們也要看到很多公費師範生在日後的發展也很不錯。因而,也不能說它不好。好與不好,在筆者看來,沒有多大的探討價值。關鍵是在於要明白公費師範生適合什麼樣的考生報考。
公費師範生原來叫做免費師範生。最早是在2007年提出,當時主要是在教育部直屬的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等6所部屬師範高校,招生免費師範生。後來為了推動偏遠地區及農村地區的教育,各個省市也開始招生省屬免費師範生。2018年為了進一步提高免費師範生的生源質量。教育部將免費師範生晉升為了公費師範生。
2018年免費師範生的改革,雖然只是由免變更。但從政策角度講,卻有著很大的變化。原來的免費師範生工作約定年限是10年,改革為公費師範生後,工作年限由原來的10年以上,縮短至6年以上。除去工作年限的改變外,在繼續深造上,也有改變。原來的免費師範生大多不能進行脫產學習,而公費師範生鼓勵優秀學生在職考研。政策的變化,也使得公費師範生煥發了新的活力。2019年的志願填報就要來了,那我們的孩子適合報考公費師範生嗎?適合與不適合,需要分情況而定。
報考條件
公費師範生有部屬和省屬之分,兩者報考的條件有所不同。
第一種:部屬高校的公費師範生。培養院校為: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這類公費師範生培養,符合當年高考報考條件,就能報考,沒有地域限制。
第二種:部屬高校「高校專項」中的公費師範生。這類公費師範生培養,屬於定向培養,只針對農村地區考生,相關條件按高校專項要求執行。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在高校專項計劃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且具有戶籍所在縣(含縣級市)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
第三種:省屬高校的公費師範生。這類公費師範生培養,是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組成部分,屬於定向培養,有實施區域限制,為定向招生、定向就業。
通過這些條件的設定,我們可以看到,省屬公費師範生屬於定向培養,而教育部的公費師範生(高校專項除外),沒有報考條件限制。
就業範圍
公費師範生的設定,就是為了鼓勵有志青年,到邊遠貧困和少數民族地區任教。部屬高校公費師範畢業生也可以到城鎮任教,但就業之後要到縣級以下農村中小學從教至少1年(從就業第一年執行),也就是公費師範生就業都得到農村中小學至少任教服務1年。而省屬公費師範生,屬於定向培養,畢業生必須到農村中小學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至少5年。
公費師範生(高校專項除外)從政策上講,可以不回到原省工作,在服務期內申請跨省就業的,按照工作調動辦理。而省屬師範生,則不具備這樣的資格。
實際情況
教育部直屬的6所高校公費師範生,在就業的時候,深受用人單位喜愛。在一些省市,優秀畢業生還能進入重點高中工作。而省屬師範生,則是要回到農村中小學從事教育工作。從收入上講,省屬公費師範生的畢業區域多在農村或偏遠地區,受制於經濟因素,工資相對偏低。
通過報考條件、就業範圍、實際情況的梳理。很容易發現教育部直屬6所高校的師範生,是值得我們考生報考的,教育部直屬高校的公費師範生,大多都能找到一份收入較高且就業環境好的工作。而省屬師範生,則會收到很多條件限制。對於想報考省屬師範生的學生們來說,一定要去思考工資收入、就業年限、就業環境等問題,切記不要盲目報考。
不管是部屬,還是省屬公費師範生,教師都是一份神聖的職業。只有自己願意當老師,心中有愛,同時具備教育的情懷,才適合去考慮是否報考公費師範生。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