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內窺鏡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國產內窺鏡在部分領域...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隨著內窺鏡微創技術的普及和內窺鏡加工工藝的提高,內窺鏡應用已覆蓋消化內科、呼吸科、普外科、耳鼻喉科、骨科、泌尿外科、婦科等科室,成為不可或缺的醫用診斷和手術設備,也是全球醫療器械行業中增長較快的產品之一。

內鏡技術:經歷四次技術革新電子內鏡為應用新趨勢

醫用內窺鏡是一種由可彎曲部分、光源及鏡頭組成的一種常用的醫療器械,經人體的天然腔道,或者是經微創小切口進入人體內,導入到將檢查或手術的器官,進行光學成像,從而為醫生提供疾病診斷的圖像信息,並可在器械配合下進行手術治療。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內窺鏡行業屬於專用設備製造業(C35)中的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C358),四級代碼為3581(醫療診斷、監護及治療設備製造),按用途分可分為診斷用內窺鏡、手術用內窺鏡和其他內窺鏡。

圖表1:內窺鏡產品分類(按用途分)

全球內窺鏡的發展趨勢及技術壁壘內窺鏡共經歷4次大的技術革新,從最初的硬管式內窺鏡(1806-1932)、半曲式內窺鏡(1932-1957)、纖維式內窺鏡(1957以後),到了如今的電子內窺鏡(1983以後)。隨著影像質量不斷提升、臨床應用愈加普及,內窺鏡朝著小型化、多功能、高像質不斷發展。

電子內窺鏡相對於光釺內窺鏡在成像方面具有許多優勢,醫生通過電子內窺鏡可以發現光纖內窺鏡不能發現的病變,提高某些疾病尤其是早期腫瘤的檢出率,其在臨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近年來,電子內窺鏡為了實現高清成像,逐漸發展為高清電子內窺鏡,並分別與超聲技術、共焦顯微鏡技術相結合,發展出了超聲內窺鏡和共焦內窺鏡。

從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國際知名高清電子內窺鏡的生產趨勢可以看出,電子內窺鏡的發展趨勢為兩方面:①高清解析度。由於圖像質量直接影響電子內窺鏡的應用,因此高解析度仍是內窺鏡的研究重點,目前內窺鏡雖然已經達到百萬像素,但醫學診斷和治療仍需更高解析度的內窺鏡;②微型化。探頭的大小直接影響創傷的嚴重程度,微型探頭化可以減輕患者痛苦和不適度,進而加速術後恢復。

供給端:我國內窺鏡設備保有量約2萬臺

從設備保有量來看,醫學影像設備主要包括超聲、DR(數字平板X光成像系統)、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內窺鏡、MRI(核磁共振成像)以及DSA(減影血管造影)等設備,根據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內窺鏡設備保有量達2萬臺。

從產值來看,由於國家統計局未公布內窺鏡行業產值數據,此處所用數據為依據2015年內窺鏡行業產值與醫療器械行業產值之比,以及2014-2019年醫療器械行業產值推算而出。

2014-2018年,我國內窺鏡行業產值由150.77億元增長至194.43億元,保持逐年增長態勢,前瞻初步估計2019年我國內窺鏡行業產值為210億元。

需求端:醫療器械和內窺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深入與完善,政府和個人對醫療保險事業的投入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醫療機構和民眾對醫療器械的需求將持續增加,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

2018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約為5304億元,比2017年增長879億元,增幅達19.86%,初步測算2019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為6365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7529億元,未來10年行業發展速度將繼續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

我國內窺鏡市場起步較晚,據中國醫療器械協會統計,我國內窺鏡市場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20%左右。受益於行業政策的支持、下遊市場需求的增加及普及程度的快速,我國內窺鏡在醫用領域的應用市場規模逐年增大。

根據FROST&SULLIVAN分析報告,2013至2018年,我國醫用內窺鏡行業銷售額由102億元增長至21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均達到16.5%,初步估計2019年我國內窺鏡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239億元。

細分市場:硬鏡佔據了內窺鏡市場的半壁江山

電子內鏡的種類繁雜,分為軟式內鏡和硬式內鏡,包括胃鏡、腸鏡、腹腔鏡、膀胱鏡以及關節鏡等,用途不同,形態也不盡相同。

軟式內鏡主要通過人體的自然腔道來完成檢查、診斷和治療,如胃鏡、腸鏡、喉鏡、支氣管鏡等主要通過人體的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進入人體。硬式內鏡主要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或者經外科切口進入人體無菌腔室,如腹腔鏡、胸腔鏡、關節鏡、椎間盤鏡、腦室鏡等。

分類別看,硬鏡佔據了內窺鏡市場的半壁江山,廣泛應用於喉鏡、鼻鏡、子宮鏡等觀察領域,尿道電切鏡、高頻電切手術用內窺鏡等有創手術場景,還有心血管內窺鏡等。

而軟鏡(包括纖維內窺鏡和電子內窺鏡)及其治療器具的市場份額佔比均在1/4左右,主要用於通過人體自然腔道進行的檢查與診斷,例如上消化道鏡、結腸鏡、支氣管鏡等,還有用於息肉切除等腔內手術用內窺鏡。

硬鏡的應用領域廣泛,主要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或者經外科切口進入人體無菌腔室,包含的產品包括腹腔鏡、椎間盤鏡、關節鏡、高頻電切手術用的硬管內窺鏡等。

以腹腔鏡為代表的硬式內窺鏡作為微創手術的重要工具近年來獲得較快發展,前瞻根據我國內窺鏡歷年市場規模和硬式內窺鏡佔比測算,國內硬式內窺鏡2019年市場規模約為100億。

軟鏡可以實現檢查、疾病診斷和微創治療,微創手術是未來的手術趨勢,內窺鏡的應用場景也會更豐富。鏡下耗材也是軟鏡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一次性活檢鉗、止血鉗、膽道支架等,2018年國內鏡下耗材市場規模約40億人民幣。

中國居民收入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將帶動微創手術需求增長和內鏡醫生的增加,從而帶動國內軟性內窺鏡的市場需求,前瞻估計2019年中國軟性內窺鏡的市場規模大約為80億人民幣。

進出口:國產內窺鏡在部分領域初步實現進口替代

從對外貿易看,我國自主內窺鏡產品的生產能力和研發技術水平與國外產品仍有較大差距,難以滿足臨床需求,尤其在中高端市場,醫療機構、健康服務機構等下遊客戶仍大量進口國外產品。

近年來隨著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國內生產企業積極進行技術引進及自主開發、醫患對國產品牌認可度的提高,國內內窺鏡微創手術醫療器械產品在性價比方面已逐漸與進口同類器械形成競爭格局,形成進口替代趨勢。

根據海關數據,近年來我國內窺鏡進口、出口金額均呈現上升趨勢,但進口金額遠大於出口金額,貿易逆差逐年擴大。根據海關總署有關內窺鏡進出口的統計數據,2015年以前中國內窺鏡進口金額是出口金額的10倍左右,2015開始進出口差額逐漸縮小,2017年進口金額比出口金額的比值下降到7,從側面證明進口替代已經開始。

2019年我國內窺鏡行業進出口總額為11.29億美元。其中進口金額為9.94億美元;出口金額為1.35億美元;貿易逆差為8.59億美元。

我國少數國內領先內窺鏡企業,憑藉多年積累,目前已具備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的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和綜合服務能力,企業品牌效應逐步體現,產品質量與國際知名企業的差距逐漸縮小,並開始進入部分中高端市場。

憑藉較高的性價比優勢,國內領先企業在部分領域初步實現進口替代,主要產品逐步實現出口,出口地區不再局限於東南亞、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已逐漸向日本、德國、美國等微創醫療器械製造強國出口。

2019年我國醫用內窺鏡主要出口企業中,青島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主要產品腹腔鏡的出口金額佔全國內窺鏡總出口金額的比例為11.34%,排名第一。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內窺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院交流互動。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球醫用內窺鏡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普外科應用領域...
    醫用內窺鏡成全球醫療器械行業中增長較快的產品之一隨著全球人口增長、社會老齡化程度提高、全球經濟增長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展以及民眾對醫療保健需求的不斷提高,推動全球醫療器械行業近年來穩步增長。據Evaluate Med Tech的統計,2017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規模為4050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約4.65%,至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達4519億美元,同比增長率5.63%。受新冠肺炎影響,2020年醫療器械市場需求急劇增加,預計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超5000億美元。
  • 內窺鏡行業現狀分析 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內窺鏡行業發展現狀   內窺鏡是集中光學、人體工程學、精密機械、現代電子、數學、軟體等一體化的監測儀器,是醫務人員觀察人體內部病變組織直接、有效的醫療器械之一,具有圖像清晰度高、操作簡單等優點。
  • 2017年中國醫用內窺鏡行業市場規模及出口金額分析
    2017年中國醫用內窺鏡行業市場規模及出口金額分析2017/3/19 10:36: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內窺鏡是醫務人員觀察人體內部病變組織直接、有效的醫療器械之一,具有圖像清晰度高、操作簡單等優點。
  • 內窺鏡國內外市場規模分析及預測、重點企業分析(附報告目錄)
    目前,我國大部分醫用內窺鏡生產企業已經具備低端醫用內窺鏡產品生產與研發能力,部分大型企業在中端醫用內窺鏡市場佔據一定份額,少數企業在部分醫用內窺鏡細分領域的高端市場實現了零的突破。未來5年,內窺鏡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持續保持9.25%的高速增長,預計將於2022年達到320億元。(2)由國外品牌壟斷,國產替代空間大我國開展內窺鏡檢查及微創治療的時間較晚,受制於技術、資金、品牌、人才和經驗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目前國內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市場競爭力不強。在硬鏡市場,由於其核心光學技術要求較高,我國的醫用領域市場主要被國外品牌佔領。
  • 2020年中國硬管式內窺鏡市場格局,AI輔助診斷大勢所趨
    各類型硬鏡與配套設備搭配使用完成各種類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硬鏡的主要配套設備有攝像系統主機,攝像頭,冷光源,監視器,臺車等,硬鏡的種類繁多,且各類硬鏡的應用場景多樣化: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二、全球硬管式內窺鏡行業市場現狀分析硬管式內窺鏡的應用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相對成熟,近年來保持穩定增速。
  • 內窺鏡行業深度報告:優選國產替代快車道,把握細分領域龍頭
    電子內窺鏡使用高性能微型圖像 傳感器替代了光導纖維導像術,具有圖像更清晰、色彩更逼真、解析度更高等諸多優 勢,可供多人同時觀察,目前已逐步取代纖維內窺鏡,成為市場主流。電子內窺鏡技 術發展迅速,目前已經衍生出膠囊內鏡、超聲內鏡等多種新型電子內鏡,滿足各類臨 床需求,小型化、多功能、高畫質是未來發展趨勢。
  • 內窺鏡器械行業:外資主導 國產企業如何彎道超車?
    醫藥網10月16日訊 內窺鏡是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北美、歐洲和日本發展迅速,而在我國則處於起步狀態,在近年來像開立醫療等內窺鏡企業研發上屢有創新後,內窺鏡越來越受到行業及資本市場的關注。本文將詳細介紹內窺鏡的核心技術、市場規模、發展潛力和競爭格局,並對優勢企業進行介紹。
  • 2020年中國內窺鏡臨床需求不斷增加,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醫用內窺鏡按應用部位可分為消化道內窺鏡、泌尿生殖道內窺鏡;按結構與用途可分為纖維內窺鏡、硬質內窺鏡。內窺鏡分類資料來源:智研諮詢整理二、市場規模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內窺鏡應用領域不斷拓寬,特別是在微創外科中發揮了突出作用,臨床需求不斷增加,市場潛力巨大。
  • 醫療器械的金礦—內窺鏡行業市場分析
    5、資金壁壘  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產品精密,對加工、檢驗設備及工藝要求較高,前期一次性投入較大;此外,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技術含量較高,產品開發周期較長,從研發立項到產品上市需要通過設計、試製、檢測、臨床試驗、註冊審批等步驟,一般需要3-5年時間;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期,新產品研發是企業發展的支柱,需要持續、高額的研發投入,對新進入企業的資金實力有較高要求
  • 膠囊內窺鏡技術的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隨著膠囊內窺鏡的不斷發展,更多的應用可能性也會增加。 什麼是膠囊內窺鏡? 內窺鏡檢查是一種程序,其中使用裝有照相機的長撓性管進入人體,以調查在食道,胃,小腸小部分和結腸中出現的異常症狀。該過程可能具有很高的侵入性,因為它涉及將內窺鏡通過患者的口腔或肛門插入。
  • 十張圖帶你了解我國內窺鏡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行業投融資活躍
    涉及內窺鏡領域的癌症佔比超過60%消化道癌症早診率仍不到10%《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全國最新癌症報告》報導,2015年我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92.9萬例,其中涉及內窺鏡領域的重大疾病(例如肺癌、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肝癌等)佔比超過60%,其中以消化道為例,新增癌症病人超過100萬人。
  • 有了美敦力這張王牌,內窺鏡賽道或將重新洗牌?
    雙方將在內窺鏡創新產品研發和商業化推廣等領域規劃建立全方位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戰略合作加速了蘇州本土創新、開放創新的進程,由蘇州工業園區積極推進。新光維醫療:擁有中國首個獲FDA認證的4K超高清內窺鏡產品新光維醫療是一家涉及光學診療、多維影像、高性能材料及精密製造等領域的高科技創新型醫療器械研發生產企業,2016年落戶蘇州工業園區。
  • 奧林巴斯推4K超清內窺鏡,昔日相機巨頭看好中國醫療市場
    成立於1919年的奧林巴斯即將迎來百年誕辰。1972年,在衛生部的推動下,北京協和醫院開始使用奧林巴斯的內窺鏡產品,宣告奧林巴斯進入中國市場。1987年,奧林巴斯設立北京辦事處。隱歧浩史說道,奧林巴斯在中國伴隨著改革開放一起發展,見證了中國市場的不斷擴大。
  • 頂級的內窺鏡是怎麼製作的,全球第一真的名不虛傳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昨天咱們展示了奧林巴斯工業內窺鏡的實力,其實在醫療行業,奧林巴斯的軟式內窺鏡絕對的稱得上行業老大,在國內很多醫院都能看到它的影子。醫療機械一直以來都是十分精密的機械,我們所說的內窺鏡泛指經各種管道進入人體,以觀察人體內部狀況的醫療儀器。
  • 美敦力牽手新光維醫療,加碼內窺鏡領域!
    雙方將在內窺鏡創新產品研發和商業化推廣等領域規劃建立全方位合作,致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生產服務,提供領先的醫用內窺鏡產品與優質服務。▲戰略合作啟動儀式新光維醫療在醫用內窺鏡領域擁有多項全球領先的創新技術和產品。與美敦力攜手後,將共同規劃在內窺鏡創新產品研發、學術活動、教育培訓、商業推廣、銷售服務等領域全面合作,共同提升中國醫療設備研發應用水平,為中國醫療機構提供世界領先的醫用內窺鏡產品與服務。
  • ...內窺鏡|3d列印|光學|奧林巴斯|創傷|儀器|微創醫療器械|超聲波
    內窺鏡屬於微創醫療器械,就像醫生的「眼睛」能夠有效地幫助醫生「看清「病灶。微創手術的普及與臨床診斷需求推動內窺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據Markets and Markets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內窺鏡的市場容量約為256億美金,將以6.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4年將達到352億美金。
  • 國內外主流內窺鏡公司有哪些?
    內窺鏡主要分為工業內窺鏡和醫療內窺鏡。顧名思義,工業內窺鏡主要是用在工業上。醫療內窺鏡主要用在醫療檢查上。進口內窺鏡篇(1)日本奧林巴斯(Olympus)公司:內窺鏡行業龍頭,軟鏡領域擁有壓倒性優勢。創立於1919年,是日本乃至世界精密、光學技術的代表企業之一,1950年在世界上首次開發在癌症防治領域起著極其重要作用的內窺鏡,其事業領域包括醫療、生命科學、影像設備等。(2)日本富士(Fujifilm)公司:在軟鏡領域處於第二梯隊。富士公司現已成為全球影像和信息領域的領導者,醫療業務佔集團業務的17%,作為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感光材料製造商,享譽全球,贏得了全球用戶的信任和讚許。
  • 2020年光伏配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光伏配件行業現狀...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光伏配件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我國光伏設備行業真正興起於**年以後。經過不懈努力,截至**國產光伏設備在關鍵指標、性能等方面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應用中與進口設備平分秋色。國內光伏產品生產企業普遍採取國產設備和進口設備混搭的建線方案,國產設備在數量上已佔多數。
  • 2020年伺服系統市場競爭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伺服系統市場現狀...
    交流伺服系統技術的成熟也使得市場呈現出快速的多元化發展,並成為工業自動化的支撐性技術之一。 很多有遠識的國產廠商正加大研發力度提升其產品的性能,進而擴大其品牌的號召力,國產伺服廠商改變進口壟斷格局將指日可待。由此預測,未來**年,我國伺服系統行業受益於產業升級的影響,仍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至**年,我國伺服系統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億元,其中,國產伺服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將達到40%左右。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年,中國核電行業的銷售收入逐年增長,**年銷售收入增長至382.83億元,同比增長11.96%。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年,行業實現銷售收入456.71億元,同比增長19.30%。  2009—**年核電行業銷售收入及增長率變化趨勢  可見,我國核電行業需求量呈逐年增長態勢,且增幅也在不斷擴大。因此內陸核電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發展環境是極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