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平豎直的誘惑 入手佳能TS-E24移軸鏡頭把玩

2021-01-17 廣東第一惡霸

2019年經常出差東奔西跑,在不同的城市間穿梭,也見識了各地不同的建築風格,在有閒暇的時候就偷空出去學著拍建築,但無奈手上的廣角鏡頭拍出來透視變形嚴重而心生不滿。於是在經過考慮之後,決定入手移軸鏡頭。

那麼第一支移軸鏡頭究竟買那個呢?目前佳能一共有17MM/F4L、24MM/F3.5L 、24MM/F3.5LII(新)、45MM/F2.8、50MM/F2.8L Macro(新品帶微距)、90MM/F2.8、90MM/F2.8L Macro(新品帶微距)、135/F2.8L Macro(新品帶微距)8支鏡頭。在一番思想鬥爭過後,我決定先買一個24移軸一代,原因有三:①二手價格僅在4千左右,性價比非常出色;②第一次玩,而且沒有商業單拍攝,不想花費太多錢買17移軸;③24MM鏡頭應用範圍更廣泛,風光、掃街、建築都可用。當然後來我還是忍不住誘惑,把17MM、45MM、90MM三支移軸鏡頭也收入囊中,此是後話了。當然我深知,由於水平所限我完全發揮不出這些鏡頭應有的威力,屠龍刀活生生被我玩成了指甲刀,但還是厚顏寫文上圖分享一下。

TS-E 24MM/F3.5L移軸鏡頭在1991年4月份就已經上市了,是一枚很有年頭的鏡頭,屬於膠片時代的產物,它跟普通鏡頭不一樣,其後鏡組為方形,整個是鐵疙瘩,所以相當的重手。不過還好它跟17移軸燈泡頭不一樣,24移軸還是個正常的鏡頭,口徑為72MM,所以濾鏡系統就好辦得多了。

而24移軸II代則是在2009年6月與17移軸同時上市,在很多方面當然要比I代好上許多,在這裡我將其主要資料列舉如下:

1代:非球面鏡片1片,11片9組,光圈葉片8片,最小光圈22,最近對焦距離(m)0.3,最大放大倍率(倍)0.14,濾鏡直徑(mm)72,最大直徑×長度(mm)78 x 86.8 ,重量570克。

2代:UD鏡片3片,1片非球面鏡片,11組16片,SWC亞波長結構鍍膜,最近對焦距離約0.21米,最大放大倍率約0.34倍,濾鏡直徑82毫米,最大直徑及長度約Φ88.5×106.9毫米,重量約780克。

T表示Tilt(搖擺),這個功能可以創造線性虛化,也就是 「小人國」的視覺效果,但我覺得45移軸和90移軸更適合這個功能,稍後我也將分享一下這兩個移軸鏡頭。S表示Shift(平移),可以矯正因為鏡頭仰拍或者俯拍所帶來的畸變,讓建築橫平豎直,更符合視覺習慣。

TS-E 24mm f/3.5L 可實現約±8.5°的傾角量與±11毫米的偏移量(此處暫時沒找到準確官方資料,為觀察刻度判定)。當然不建議進行最大的偏移和傾角調整,因為這樣會出現比較明顯的暗角。旋轉旋鈕比較寬大,手感舒適。

作為移軸鏡頭,自然都是手動對焦,24移軸的對焦環手感舒適,但對焦行程不大。實際上在習慣之後手持對焦都很容易,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這個鏡頭可用於掃街的緣故,並非一定要上腳架才能用。

移軸鏡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Tilt和Shift,而且具有轉動功能,可以讓鏡身在±90°之間旋轉從而改變Tilt和Shift的方向。

佳能所有的移軸鏡頭都可以用增距鏡,但估計沒有多少個人會這麼幹,畢竟對於畫質的劣化還是比較明顯的。

移軸鏡頭除了可以拍出橫平豎直的建築照片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多張拼接,這在拍風景的時候尤為好用,因為它是真正做到了機身鏡頭都不用轉動,只需要用Shift來進行像場平移來拍攝多張照片,沒有任何的視覺差,因此在用PS做全景照片的時候非常簡單,如上圖就是如此。

那麼如果用全景雲臺來拍攝會怎樣呢?同樣的位置,用轉動雲臺的方式拍攝,由於在轉動雲臺的過程中,相機CMOS與景物之間的平行度不斷變化,因此會出現不同的透視變形,在接片的時候就會有接片誤差,如上圖所示,拍攝的單張照片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但接在一起……這神馬玩意嘛!

為什麼會有這個情況出現呢?在這裡用一張示意圖來說明一下移軸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用遠比全畫幅(36MM*24MM)大得多的成像圈,通常來說很多全畫幅的成像圈只有四十多毫米,但17移軸的成像圈就誇張得多了,足足有67.2MM。那麼在拍攝全景照片的時候,它就可以通過Shift功能將前鏡組左右平移,從而拍出毫無視覺差的照片,拼接的時候自然水到渠成。(因為沒有找到24MM移軸1代的資料,所以這裡用17移軸的來替代說明)。

廣州塔全景

另外為玩索尼全畫幅微單的朋友們掃一下雷:我用A7R3+適馬MC11轉接環來用佳能的移軸鏡頭都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上圖則為A7R3+24移軸四張拼接。樣片水平很差,僅為說明24移軸的特性。

獵德大橋

聖方濟教堂

馬六甲三叔公

吉隆坡商場隨拍

在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對於24移軸的評價是:

①鏡頭相當輕便,攜帶方便。

②中心畫質相當好,但邊緣畫質略差,畢竟這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鏡頭了,但依然比很多變焦紅圈要強。

③用途很廣泛,掃街人文風光均可用。

④如果不作為移軸鏡頭使用,僅僅把它當做24MM定焦,使用中心部分畫質,是非常稱職的定焦鏡頭,毫不遜色於手上的24-70MM/F2.8L II。

⑤紫邊比較嚴重。

⑥72MM的口徑讓它的濾鏡系統搭建非常容易。

⑦比較適合室內建築以及不甚高大的室外建築拍攝。

⑧成色好的24移軸四千左右的價格性價比非常高。

相關焦點

  • 佳能50mm F2.8移軸鏡頭試用評測 王者之鏡名副其實
    ­  移軸鏡頭,可能是大家接觸比較少的一個鏡頭種類。為了體驗這種鏡頭的魅力,筆者特地跟一位攝影師朋友借了一顆佳能TS-E50mmf/2.8LMacro移軸鏡頭和佳能EOS5DMarkIV機身。最初拿到這顆鏡頭的時候,發現除了移軸功能之外,這支鏡頭居然還支持0.5倍放大的微距拍攝。
  • 移軸鏡頭在高速攝像中的應用探索
    通常會採用另一個方式,使用移軸鏡頭。移軸鏡頭是一種具有傾角與偏移(Tilt(傾角),Shift(偏移))機構的特殊鏡頭。它的可利用像場非常大,所以允許用戶使用傾角與偏移功能向不同角度和位置轉動鏡頭,並移動合焦面或對被攝體的形狀進行補償。
  • 老蛙新一代移軸鏡頭FF S 15mm F4.5開售
    老蛙新一代移軸鏡頭FF S 15mm F4.5開售 2020年11月18日 10:22作者:申沛編輯:申沛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老蛙LAOWA
  • 讓你全面了解你的鏡頭 佳能鏡頭名詞解析
    以佳能為例,16-35,24-70,70-200這三個焦段就充分概括了佳能經典的「大三元」組合。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更多的去注意一款鏡頭的全稱,佳能公司每款鏡頭的組成基本都會是由鏡頭的類型、焦距、最大光圈、鏡頭特性這四部分組成,這樣才完整的構成了一款鏡頭的名稱。今天,小編我就為大家來具體說一說一款佳能鏡頭名稱每一部分的具體含義。
  • 2017年度評選熱門影像產品巡禮 佳能TS
    原標題:2017年度評選熱門影像產品巡禮 佳能TS 一年一度的PChome年度優秀科技產品評選正式啟動了,今年小編為大家甄選了多款來自影像廠商、運動相機廠商、無人機廠商以及存儲廠商等品質優秀且科技含量高的產品
  • 老蛙第二支移軸鏡頭登場,國產鏡頭可以走的路都讓老蛙走了
    最近老蛙推出了一款新的FF S 15mm F4.5 W-Dreamer移軸鏡頭,它是專為全畫幅而設計的。這款鏡頭為純手動鏡頭,體積和重量比原廠同規格移軸鏡頭要輕巧不少,而且售價更加低廉,性價比很好。對於無反用戶來說,它的出現彌補了目前原生卡口沒有超廣角移軸鏡頭的問題,其卡口版本包括索尼E、尼康Z、佳能RF以及松下L等,另外還有單反的EF和F卡口可選。最近無忌君拿到了它的尼康F卡口版本,並進行了實拍測試,小巧的體積和不錯的成像讓人印象深刻。
  • 移軸效果一定要用移軸鏡頭拍?後期一步就能出移軸效果
    下面這種效果叫移軸效果:其實就是微縮景觀,這種效果需要用移軸鏡頭來拍,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沒什麼必要特意去買只移軸鏡頭來拍這種效果,除非你對這種真的很痴迷。移軸鏡頭我之所以說沒什麼必要的另一個原因是,這種效果後期一步就能做出來了,並不是很難。
  • 移軸鏡頭下的「春和景明白馬湖」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移軸鏡頭中,白馬湖畔的景致成了一個個微縮景觀。 泱波 攝【來源:中國新聞網】 移軸鏡頭下的「春和景明」。 泱波 攝【來源:中國新聞網】 白馬湖畔的景觀。 泱波 攝【來源:中國新聞網】 白馬湖畔成微縮景觀。
  • DIY移軸鏡頭 50mm F1.8鏡頭變身大改造
    一支幾百元的50mm f/1.8入門定焦鏡頭,透過攝影玩家巧手改造,拍出來的效果也能與高階移軸鏡互相匹敵。
  • 佳能6D2搭配這些鏡頭比較合適,你都用了那幾款鏡頭?
    佳能6D2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全畫幅單眼相機,想要發揮出相機的全部性能,選擇一個合適的鏡頭也非常重要,下面我就根據幾個常見的拍攝類型來講解一個鏡頭搭配方法和選擇~旅行攝影——24-105mm F4 IS II
  • 螢石與鍍膜的奧秘 佳能EF鏡頭技術解析
    單眼相機與普通相機的最大區別就是可以自由更換鏡頭,每顆鏡頭都有它獨特的魅力所在。攝影師通過選擇不同的鏡頭來拍攝,所獲得的效果會更加的多變。在所有的相機鏡頭中,受關注度最高的無疑是佳能的EF鏡頭,特別是紅圈L鏡頭更是擁有著相當高的人氣。那麼究竟是何種原因成就了佳能EF鏡頭不可動搖的地位?
  • 攝影基礎知識:佳能EF鏡頭專用詞解析
    佳能EF鏡頭名稱由各種數值和字母等組成,它們都有各自的涵義,只要明白這些涵義就能大概了解鏡頭的特點。鏡頭名稱大致分成以下四部分:分別是鏡頭的類型焦距最大光圈鏡頭功能下面通過EF-S 10-22mm f/3.5-4.5 USM鏡頭為例,介紹和解釋佳能鏡頭各種專用詞的意義。
  • 為什麼中國各省界劃分雜亂,而不學美國那樣橫平豎直?
    中國和美國都是世界上的大國,兩個國家的面積也幾乎相等,但熟悉地理的人士卻常常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省界劃分上,美國是橫平豎直、一板一眼、規規矩矩,而中國的省界劃分線卻尖牙交錯,看起來雜亂無章,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老蛙15mmF4.5移軸鏡頭,本月15號上午9點上市銷售
    老蛙15mmF4.5移軸鏡頭,本月15號上午9點上市銷售,售價7980元,僅EF和F兩個卡口在售,後期追加無反版本。預售3天,15-17號贈送老蛙鏡頭袋。產品圖  這是一款搭載了移軸機構的超廣角鏡頭,它能通過偏移鏡身來改變光軸,進而控制拍攝範圍。通過移軸功能,從較低位置拍攝高層建築物等被攝體時,能矯正透視變形,獲得垂直的成像。
  • 電線布線不要「橫平豎直」了,聽電工一說,才知不少人做錯了
    電線布線不要「橫平豎直」了,聽電工一說,才知不少人做錯了買房裝修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犯錯,因為大家往往都是第一次購買房子,或者是對自己家中進行裝修,因此沒有經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相信大家誰都不希望自己的房子因為裝修上出現問題而導致我們的生活受到影響
  • 好馬配好鞍 佳能RF鏡頭選購指南
    隨著佳能EOS R5、EOS R6專微相機在市場上強勢的表現,對於佳能RF卡口鏡頭的關注度也自然水漲船高。對於很多新入手佳能EOS R5、EOS R6的用戶來說,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RF卡口鏡頭呢?今天就跟隨我們一起,來簡單盤點一下市場上目前值得入手的佳能RF卡口鏡頭,相信其中總有一款適合你。
  • 認識各個廠家鏡頭,看這篇文章就行
    ,專為佳能EOS單眼相機(全幅/APS-C)使用。EF-S卡口系列鏡頭是佳能APS-C片幅單眼相機專用的,也可以通過轉接環用在EOS M微單系列、EOS R全畫幅微單系列上。EF-M卡口系列鏡頭是佳能EOS M微單系列專用的,已推出的產品採用STM步進馬達(Stepping Motor),於即時顯示模式提供高速、流暢寧靜的連續自動對焦。不能用在佳能其它相機上。RF卡口系列鏡頭是佳能EOS R全畫幅微單相機專用的,不能用在佳能其它相機上。
  • 佳能RF鏡頭跟EF鏡頭有什麼區別
    我們知道佳能相機在佳能界中有著不可比擬的地位,而佳能相機鏡頭也是一樣的,佳能鏡頭由於拍攝的畫面比較優質,從而非常受人喜愛。
  • 鏡頭上的秘密武器 淺析佳能鏡頭鍍膜技術發展
    佳能從1957年開始在135相機的可替換鏡頭上使用單層S.C.鍍膜,S.C.鍍膜雖能解決一部分眩光的問題,但受限於當時的技術,這種單層的鍍膜還是滿足不了人們對更高畫質的追求。於是佳能又研發了多層S.S.C.鍍膜。佳能FD 50mm F1.4 S.S.C.就是應用S.S.C.鍍膜的明星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