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星球》
Frozen Planet
《冰凍星球》共七集,以極地的四季變化為主線。
有冰山崩塌、火山爆發等自然現象,也有動物間相互廝殺的生態過程。
這絕不是一部普通的紀錄片。
豆瓣評分高達9.8——在Sir的認知體系,沒有比它更高的了。
超88.9%看過的人打了五星。
是的,又是BBC團隊。
他們用一貫的專業,點綴特有的英式幽默,把極地故事,講述得步步為營,高潮迭起。
不輸任何一部大片
我們甚至能從中找出,各種「類型片」的影子。
比如——
愛情片。
一隻求愛的公熊,幾經跋涉,終於找到配偶。
可惜僧多粥少,不斷有情敵挑戰。
公熊必須把它們一一幹掉,才能保住愛人。
為了愛情,它戰爭到最後,趕走所有情敵。
他已筋疲力竭
但,操蛋的事情發生了——
它的愛人,早沒了心(xing)情(yu)。
到手的母熊跑了——
秒變單身的公熊,只好咽下傷痛,默默離去。
留下孤獨又唏噓的背影。
安詳的重新開始獨居生活(好賤的旁白啊!)
還有——
動作片。
虎鯨集體捕獵海豹。
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拍攝到如此壯烈場景。
虎鯨,水中惡魔,有著極高超的智慧。
12隻虎鯨,採用團隊配合,通過三次「造浪」,將浮在冰上的海豹,變成盤中餐。
第一擊, 它們統一陣型,同時擺尾,製造大浪,擊碎浮冰。
第二擊,再度合力,掀起一股更高更大的波浪,精準地將冰上獵物,捲入海中。
第三擊,為避開海豹鋒利的牙齒,虎鯨在水中一字排開,挨個側擊,產生水下漩渦,將海豹捲入深海。
這種有勇有謀的捕獵,一點不遜於人類排兵布陣的打仗。
最後,精疲力盡的海豹眼裡只有絕望。
殘忍嗎?
那來點輕鬆的。
喜劇片。
海豹追企鵝。
他們僅用肢體語言,就上演了一出呆子撕逼的好戲。
看這笨拙的奔跑——哈哈哈。
當然還有群眾最喜聞樂見的——
犯罪片。
主角還是企鵝。
一些企鵝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為了吸引妹子,一隻企鵝辛辛苦苦從各處銜來石頭,造房子。
石頭對它來說,就是金子。
當然,對另一隻求偶的企鵝也是。
於是,心懷鬼胎的鄰居在它一轉身,就偷走它的石頭。
這小短腿,跑得還挺快
最後,是洋溢溫暖的家庭片。
兩隻小北極熊不停打鬧。
生氣的媽媽,直接把其中一隻扔進雪坑。
另一隻見狀,馬上變乖寶寶。
BBC團隊運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快慢結合——
捕捉到大自然最美的瞬間。
一朵冰花的凝結。
一隻鯨魚擺尾,水珠從魚尾灑落。
一隻側腕水母,把陽光幻變成身上繽紛的色彩。
美到窒息。
完全無需藉助特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足以撐破眼球。
不得不提的還有——
「死亡冰柱」。
當南北極的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後(一般為零下幾十攝氏度),海水裡面的鹽分被析出,發生結冰現象,並呈柱狀向海底延伸。
冰柱所到之處海洋生物都被凍死,這一自然現象被稱為死亡冰柱——摘自百度百科。
仔!細!看!
這是人類第一次,很可能也是唯一一次拍到。
還有這個——
復仇者企鵝。
是不是很像?
每一個鏡頭都來之不易。
為了拍攝這套紀錄片,BBC耗時五年,花費1600萬人民幣。
在極地氣候下駐紮五年,是對身心的強大考驗。
北極熊聚居地,氣溫零下40度。
劇組人員的日常裝扮是這樣的。
開拍前,攝製組不僅需要先接受訓練,還配備來復槍。
六個星期不洗澡不算事。
遇到風暴,走一步都難。
隨時可能喪命。
為了拍到死亡冰柱,攝影師要跳進零下50度的冰窟窿。
總共下潛100多次。
在陌生的極寒條件下,生命如走鋼絲。
拍攝虎鯨捕獵海豹的場面,我們看到只是成片的短短幾分鐘。
實際拍了27次,耗時八周。
攝影師在途中常被虎鯨襲擊。
它們想用同樣的方式拿下人類
好在大家及時趕回快艇。
有一個製作人,叫Vanessa。
有一次,她在營地外上廁所,偶遇一頭北極熊。
那頭熊看上去非常暴躁。
Vanessa被嚇破膽,來不及穿完十層衣服,提著褲子就衝回房間。
極地氣候變化快,就算航拍,也不安全。
拍攝格陵蘭島冰瀑布時,為了讓觀眾看到瀑布後巨大的黑洞,180度的旋轉攝影。
直升機差點被強冷空氣吸進去。
當時Vanessa就在機上。
她還懷有五個月身孕。
不過,對團隊來說,最難捱的,是漫長的等待和孤寂。
一個不到15秒的鏡頭,可能需要拍十天。
好在他們都很樂觀。
每天調戲企鵝,吐槽它們不遵守交通規則。
他們昨天遵守的是英國規則(靠左行駛)
看這群蠢貨和麥克風交配。
足足盯了兩個月,他們終於看到除企鵝外的生物——海豹。
臉上興奮難抑的表情。
這是我們普通人,永遠無法體會到的快樂。
在Sir看來,《冰凍星球》除了讓我們領略到一生難得一見的自然。
壯美的極地奇觀。
又呆又蠢的絕密萌物。
更重要是,它披露的駭人變化。
擔任旁白的是戴維·阿滕伯勒爵士。
他為BBC製作了50多年的大自然紀錄片,著名生物學家,被稱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
央視《人與自然》節目引進的片子,很多都由他製作,趙忠祥配音。
有人曾問他:
再給你80年,你是否會厭倦製作野生動物節目?
他回答:
再給我800年也不會夠啊!
在他心中,與其看人類的鬥爭角力,還不如關注巨型蜉蝣的「交配典禮」,鼴鼠的「戀愛風俗」。
拍攝《冰凍星球》時,阿滕伯勒近80歲。
穿著十多層衣服,趴在冰天雪地考察。
對一個老人來說,不容易。
阿滕伯勒堅持。
因為——
這也許是我們最後一次,見證這些的奇觀。
作為紀錄片解說員,他不無擔心地告訴我們——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影像將會變得越來越珍貴,因為這很可能是我們最後的機會去記錄下這些珍貴的場景。
最近一個世紀以來,很多變化已經超過了人們的認識。
鏡頭下的畫面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忍。
這分別是1980年9月(左),和2010年9月(右)拍攝的北極照片。
30年來,全球變暖導致冰川面積迅速縮小。
這次難得一見的世紀寒潮,以後只會越來頻密。
據新華社電:造成寒潮的原因有多種,但許多專家都認為,這與北極氣候變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全球變暖則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還記得《後天》的「預言」麼:
如果我們不很快採取行動,我們的子孫後代會為此付出代價
這話說出來沒多久,《後天》就來了。
小時候,Sir上生物課,曾形成一個概念——
人類與地球共存亡
但越來越多的科學事實告訴我們——
人類離不開地球,但地球可以離開人類。
地球沒有人類依然會旋轉
來自《人類消失後的地球》
如同阿滕伯勒發現的——
動物已經在適應這些變化
但我們能對冰凍星球的現象做出響應嗎
如果還不行動,這一天,終會到來。
轉自:毒舌電影
動物世界-微信公眾平臺
回複數字查看相應的動物
「3」搜索動物討論動物知識,請加入動物世界QQ群
群號:211689174
歡迎投稿!
e_mail: iltaw_tg@sina.com
訪問動物世界主站(www.iltaw.com)
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