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每26秒震一下,這個秘密至今仍無法揭開

2020-12-08 騰訊網

撰文 七君

你知道嗎,地球也有「脈動」。

每過26秒,地球就會輕微地震動。這種震動雖然並不劇烈,很難被人體感受到,但卻很規律而且具有全球性,美國、歐洲和非洲的地震儀都能檢測到。

人類了解到這種奇怪的「脈動」不過60年的時間。

首先發現這個現象的是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的研究者 Jack Oliver。在1961年6月6日,Oliver 注意到了這種異乎尋常的震動。

實際上,地球會震動並不令人奇怪,隨時隨地都有地質活動發生,地震儀無時不刻都可以檢測到微弱的噪音。

那些微弱的震動叫做微地震(microseism)。最早被發現的微地震的周期是7秒,後來有18秒的出現,但是過去大家對周期為20秒以上的微地震並不太關注。

不過,這個周期為26秒的微地震卻與眾不同。首先,和其他微地震不同,這個微地震是全球性的。Oliver 發現,全球許多觀測站都可以測到「地球脈動」。

這個26秒的微地震的「震中」在西非附近。Oliver 認為,「地球脈動」應該來自南大西洋或靠近赤道附近的某個區域。後來在2006年,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地震學家 Mike Ritzwoller 通過三角測量法對「地球脈動」進行了重新定位,發現它來自西非附近的幾內亞灣。

周期為26秒的微地震來自西非幾內亞灣附近

這個周期為26秒的」地球脈動」的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在於,無法用經典的波浪理論來解釋它。

微地震通常是海上風暴引發的,風暴產生的波浪撞擊附近的大陸,引起陸地的微震動,這個過程可以用深水波浪理論解釋。

在深水波浪理論中,假設A處發生風暴,那麼在點B觀察到的該風暴傳導過來的波的周期(P)和兩地距離(X)成正比,和觀察的延時(T)成反比。

假設小明在某地持續觀察遠處的風暴,那麼小明離風暴越遠,他觀測到的周期就越大。如果在風暴發生很久後小明才觀察,那麼周期就越小。

聰明的小明就會發現,風暴產生的波的周期隨著時間逐漸從大變小,畫成圖的話應該是㇏形曲線。

可是,這個26秒的」地球脈動」和大多數微地震都不同,無論從哪個觀測站的數據來看,它都是「——」形狀的,沒法用經典理論完美解釋,因此「地球脈動」的風暴來源說也跟著覆滅了。

26秒微地震(實點)的周期隨時間並不發生變化。圖片來源:Holcomb, 1980.

經典理論說不通,這就為了解「地球脈動」的起源造成了困難。在「地球脈動」被發現後的60年裡,還沒有人能夠說明它是什麼造成的。一些人認為可能是海浪的作用,另一些人認為是火山活動引發的。

海浪說認為,在赤道附近受到的太陽輻射比兩極更大,陽光的輻射產生的風和洋流規律地拍打大陸架時,大陸架擠壓形變,產生了地震脈衝。也就是說,「地球脈動」的終極能量來自太陽,因此可能會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

「地球脈動」似乎確實和四季變化有關。

在 Oliver 首次發現「地球脈動」後,陸續有人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1998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員Gary Holcomb發現,「地球脈動」在南半球的冬季,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季振幅達到最大,這提示「地球脈動」可能來源於海洋或是大氣。

2006年 Ritzwoller 的那項研究再次證實「地球脈動」的振幅在北半球夏季更大。最早發現「地球脈動」的 Oliver 也認為,它是海浪打擊幾內亞灣,或者是南大西洋下方的巖漿活動造成的。

不過在2013年,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曾祥方和同事則提出,「地球脈動」的來源不止一個,可能是兩處不同的火山活動引發的。

不過,地球上有許許多多的火山,也有許許多多的大陸架,為什麼獨獨西非附近的海岸會讓地球各地的地震儀產生夢幻聯動呢?

在地震學研究者中常有一種說法,那就是某人的噪音是另一個人的信號。在一些研究者看來雜亂無章、毫無意義的數據被另一人分析後,則有可能得出出乎意料的結論。

2006年非洲國家杯現場。圖片來源:wikipedia

比如在2007年,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地震學家 Garrett Euler 注意到,喀麥隆32個地震觀測站都出現了一致的噪音信號。分析後他發現,這是2006年非洲國家杯時,因為喀麥隆球隊進球,球迷集體跺腳慶祝時產生的震動。這是人類首次發現人體運動也能造成微地震。

26秒的「地球脈動」的秘密會不會也隱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呢?

不論如何,對微地震的研究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不少地震學家相信微地震蘊藏著巨大的價值:它們可以被用來探究地殼和地幔的構成;隨著氣候變暖導致的風暴增多,利用微地震也可以從側面觀察和研究氣候變化。而全球性的26秒「地球脈動」也可以被用來給世界各地的海底地震儀做校準。

球因日而生浪,因浪而蕩。

來一波三連吧!

感謝您看到這裡。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個「」,點亮文末的「在看」,和朋友「分享」有趣有料的科普吧!

無標註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地球每26秒震一下,經典理論嘗試解釋卻失敗了
    你知道嗎,地球也有「脈動」。每過26秒,地球就會輕微地震動。這種震動雖然並不劇烈,很難被人體感受到,但卻很規律而且具有全球性,美國、歐洲和非洲的地震儀都能檢測到。人類了解到這種奇怪的「脈動」不過60年的時間。首先發現這個現象的是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的研究者 Jack Oliver。在1961年6月6日,Oliver 注意到了這種異乎尋常的震動。
  • 每隔26秒,地球內部就會傳出一陣脈動,原因至今不明
    儘管人類文明的足跡已經到達了太陽系邊緣這樣遙遠的地帶,但是對於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則仍然有諸多疑問尚待揭開,這其中,一個困擾了科學界長達60年的難題,至今仍然無法得到合理的解決,這個疑問是:地球內部每隔26秒,就會傳出一陣脈動信號,這個信號來自哪裡?為何會如此有規律地發生?
  • 世界未解之謎,人類至今無法揭開的11大謎團...
    地球是個神秘的地方,在這裡存在著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很多都無法得到科學的解答,這些都被稱為世界未解之謎?但至今無人知道這種雲是如何形成的。已有不少科學家對廬山無蟑螂之謎做了考察和研究,但仍沒有將謎底揭開。生物學家認為,廬山上可能存在著一種蟑螂的天敵;植物學家則認為,廬山上可能長有一種或多種使蟑螂無法生存的植物.
  • 地球心跳之謎至今無解:每26秒震動一次
    1889年,美國工程師特斯拉在自己的實驗室裡發現了地球的共振頻率接近8赫茲,1952年德國科學家舒曼將其確定到了7.83赫茲,並認為是大氣層中的電離層將其引發的,因此這個頻率被稱為舒曼共振。而除了電磁領域的舒曼共振外,美國地質學家奧利弗還在1961年探測到了一個周期為26秒的微型地震,也就是說我們腳下的巖石圈,每隔26秒就會固定震動一次。
  • 一個至今仍無法解釋的現象,讓愛因斯坦明白了隱藏在時間裡的秘密
    ,讓愛因斯坦明白了隱藏在時間裡的秘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反常識的現象是經過了科學家們無數次實驗所得出的結論,至於為什麼會這樣,科學家們至今仍無法解釋,很顯然,當時的愛因斯坦也無法解釋這個現象,於是他乾脆將其作為公設,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狹義相對論》。
  • 一個至今仍無法解釋的現象,讓愛因斯坦明白了隱藏在時間裡的秘密
    下面我們就來通俗易懂地介紹一下,讓你無需晦澀的理論和公式,輕鬆理解為何愛因斯坦會說時間不是固定的。總的來說,這其實就是一個至今仍無法解釋的現象,讓愛因斯坦明白了隱藏在時間裡的秘密。這個現象就是「光速不變現象」,注意這裡的「光速不變」並不是指光本身的速度不變,而是指無論你處於哪個參考系中,你都會觀察到光的速度(c)是一樣的。
  • 月球背面「秘密」被揭開!中國衛星傳回圖像,原來霍金說的沒錯!
    月球背面「秘密」被揭開!中國衛星傳回圖像,原來霍金說的沒錯!在科技不斷的進步中,人類開始將發展目光望向宇宙,儘管我們已經展開了初步探索,可是因為宇宙太過於浩瀚,我們並沒有取得太顯著的成果,包括一些距離地球非常近的星球,都有著很多無法揭曉的秘密,如今,月球背面「秘密」被揭開!中國衛星傳回圖像,原來霍金說的沒錯!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月球背面的「秘密」被揭開?中國衛星傳回圖像,原來霍金沒說錯
    而當人類將目光投到了月球的背面之後,便將其「秘密」揭開了,下面我們便從月球背面開始,來說說中國衛星傳回的圖像所揭開的秘密吧! 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同步自轉衛星,而在軌道動力學的作用之下,月球在每27天左右,便會在其自轉軸上完成一次自轉,而這與其繞地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也就是說月球永遠都會以同一個面朝著地球,而另一面則不曾露出,這種現象被稱之為「潮汐鎖定」。
  • 魔術的魅力:揭開魔術的秘密
    魔術,就在揭開秘密一一再創新秘密一一再揭開秘密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著如果沒有揭開秘密的欲望和舉動,就不會有今天這千姿百態的魔術奇觀。千百年來,魔術之謎吸引著眾多好奇的追求者。古代魔術家諱言魔術是假的,那些以變魔術來為其宗教宣傳開道的傳教士們則更著意掩飾其假。但是,即使頂尖高手,在行術時亦難免有硫漏之處,隨著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對魔術的思考和懷疑必然不斷產生。
  • 為揭開地球內部活動秘密 英科學家揚帆萬裡探秘(組圖)
    主人公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最終揭開了海底的秘密;100多年後,英國著名海洋學家隨同全球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挺進大西洋,欲揭大西洋底數千平方公裡地殼消失的神秘謎團,探尋大洋深處地球「窗口」背後的秘密。《泰晤士報》等英國媒體3月5日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報導。
  • 科學家多次警告,月球背面「秘密」被揭開?衛星傳回驚人照片
    科學家多次警告,月球背面「秘密」被揭開?衛星傳回驚人照片多年以來,人們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歇,這幾年來先進的科研設備層出不窮,人類也得以對這片浩瀚的宇宙展開探索,早在1969年美國率先登上了月球。在此之後再無人登月,有人認為之所以無人登月,是因為月球並沒有太高的研究價值,但也有人認為月球背面有不適合公開的秘密,就連著名的科學家霍金也多次警告,如今,月球背面「秘密」被揭開?
  • 每26秒震動一次,已持續60年,「地球心跳」之謎至今無解
    1889年,美國工程師特斯拉在自己的實驗室裡發現了地球的共振頻率接近8赫茲,1952年德國科學家舒曼將其確定到了7.83赫茲,並認為是大氣層中的電離層將其引發的,因此這個頻率被稱為舒曼共振。而除了電磁領域的舒曼共振外,美國地質學家奧利弗還在1961年探測到了一個周期為26秒的微型地震,也就是說我們腳下的巖石圈,每隔26秒就會固定震動一次。
  • 每26秒震動一次,已持續60年,「地球心跳」之謎至今無解
    總而言之,從發現周期性微震現象到波動和火山理論,人類用了60年卻仍未破解這個科學謎題;為什麼地球會發生周期26秒的微震?雖然有些人直接把它冠以「地球脈動,地球心跳」之類的名字,但科學家們很清楚,在地球這個巖石金屬行星的內部,一定還湧動著人類尚不了解的力量
  • 月球背後的「秘密」揭開了,中國衛星傳回照片,難怪霍金多次告誡
    隨著國家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探索地球外面的世界,尤其是中國在近些年來探月工程也在不斷地推進。在地球以外存在著很多神奇的東西,尤其是中國有幸拍到了很多關於月球的秘密,那麼在月球上到底有什麼秘密存在呢?不妨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地球每26秒震動一次,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它每26秒就會震動一次;這個震動並不是特斯拉早在1889年發現的地球共振頻率8赫茲,這個共振後來被科學家舒曼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且在1957年發表所有又稱為舒曼共振,這個共振指的是電磁波。而今天說的是地球巖石圈的微小震動。不過這個震動的強度非常的微弱,生物是無法感受到這個振動波的,而這個微小的震動卻逃不過科學家敏銳的觀察力。
  • 火星可能真的存在生命,好奇號用8年的時間揭開了火星的3個秘密
    對此我們可以簡單地總結為,好奇號用8年的時間揭開了火星的3個秘密,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過程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每一步都會花費很長的時間。,這種甲烷通常來自於微生物的活動,因此科學家得出一個迷人的推測:在火星地下的某個位置,至今仍然生存著一些生命力頑強的微生物。
  • 火星可能真的存在生命,好奇號用8年的時間揭開了火星的3個秘密
    對此我們可以簡單地總結為,好奇號用8年的時間揭開了火星的3個秘密,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過程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每一步都會花費很長的時間。,這種甲烷通常來自於微生物的活動,因此科學家得出一個迷人的推測:在火星地下的某個位置,至今仍然生存著一些生命力頑強的微生物。
  • 月球背面存在什麼秘密?為何人類無法直接登陸,科學家揭示真相
    雖然人類已經登陸了月球表面,但月球背面至今為止,從未有人類踏入,為何人類無法直接登陸月球的背面,是有什麼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嗎?月球背面的地質構造不同於正面,背面的地表比地球的低質還更原始,所以月球背面的秘密對研究地月之謎有著重要意義
  • 王菲的秘密被揭開
    在娛樂圈,謝霆鋒和王菲的這段姐弟戀,是人盡皆知,也是最火爆的,引人矚目的,王菲作為音樂天后,其實力和能力自然是沒得說,無論是「菲式唱法」的獨特唱功,還是演技,或是無法遮擋的氣質內涵,都是她最好的名片,雖然在事業上順風順水
  • 地球上的「無底洞」,每天流入的海水達3萬噸,卻無法把它灌滿
    我們常把「無底洞」一詞掛在嘴邊,但是地球上是否真正存在無底洞呢?有趣的是,地球上還真的存在著一個「無底洞」。希臘亞格斯古城就因「無底洞」的存在而聞名世界。洞口瀕臨大海,每當海水高漲之時,洶湧的海水便會源源不斷地湧進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