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太陽2030年「休眠」:氣溫將驟降

2020-11-25 中關村在線

  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警告,地球可能會進入一個「小冰河時代」。一項新研究稱,2020到2030年間,太陽周期會相互抵消。科學家說,這使一個叫「蒙德極小期」的現象出現。1646到1715年出現時,它被描述為小冰河時代。當時,它使倫敦的泰晤士河結了冰。

  

  這張拍攝於2011年的照片展示了一個幾乎清晰的太陽。專家說,2030年後的近10年內,將發生這種事。

  

  陽光衛星軟X射線望遠鏡在1991年8月和2001年9月間拍攝的太陽活動蒙太奇照展示了太陽黑子周期中太陽活動發生的變化。

  太陽周期的新模型對太陽11年「心跳」內的不規則活動作出空前準確的預測。它充分利用了兩層太陽區域的「發電機效應」。一層接近太陽表面,另一層在太陽對流區的深處。根據萬倫蒂娜-扎科娃教授在蘭迪德諾市舉行的國家天文學會議上提出的結果,太陽周期新模型的預測顯示,相比上一次開始於1645年的小冰河時代,21世紀30年代的太陽活動將減少60%。

  這個模型預測,兩個磁波會在2022年進入頂峰的第25個太陽周期漸漸抵消。進入跨越2030到2040年的第26個太陽周期,這兩個磁波就會變得完全不同步。這會使太陽活動明顯減少。

  扎科娃表示:「在第26個太陽周期,這兩個磁波將成鏡像。它們同時出現,卻分布在太陽對立的兩個半球上。它們的相互作用會帶來破壞性影響。它們或許會相互抵消。我們預測,這會使太陽出現蒙德極小期的特性。實際上,這些磁波大致同步時,它們就有更強的相互作用,太陽會出現更強烈的活動。它們不同步時,太陽活動最少。它們完全不同步時,就會出現上一次於370年前發生的蒙德極小期的情形。」

  從一位科學家第一次發現太陽活動在一個持續約10到12年的周期內發生變化以來,已經過去172年。但每個周期都有些不同。迄今為止,沒有一個模型可以完全解釋太陽活動的變化。許多太陽物理學家把太陽周期發生變化的原因歸結於一個太陽深處對流液體產生的「發電機」。

  扎科娃和她的同事說:「磁波成分成對出現,源自太陽內部的兩層不同區域。在大約11年的時間內,它們都有一個頻率。儘管這個頻率稍微不同,卻及時抵消。在太陽活動周期內,這些磁波在太陽南北半球間波動。我們把兩個磁波結合起來,又比較了當前太陽周期的實際數據,發現我們的預測有高達97%的準確率。」

  扎科娃和她的同事用一項叫「主成分分析」的技術開發出他們的模型。這些科學家分析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爾科克斯太陽觀測臺的磁場觀測值。他們研究了3個有磁場活動、跨越1976到2008年的太陽周期。與此同時,他們還將他們的預測同平均太陽黑子數作了比較。太陽黑子數是太陽活動的另一個強大標誌。結果顯示,所有預測和觀測值幾乎匹配。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33/5337990.html report 2143   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警告,地球可能會進入一個「小冰河時代」。一項新研究稱,2020到2030年間,太陽周期會相互抵消。科學家說,這使一個叫「蒙德極小期」的現象出現。1646到1715年出現時,它被描述為小冰河時代。當時,它使倫敦的泰晤士河結了冰。    這張...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稱2030年太陽將「休眠」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科學家稱2030年太陽將「休眠」 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中國日報網 2015-07-11 14:12:30 中國日報網7月11日電(信蓮)據英國
  • 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 地球或步入「小冰河期」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陳薇】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警告稱,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這將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期」。瓦倫蒂娜•扎爾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於威爾斯蘭迪德諾召開的國家天文會議上表示,他們研發的太陽活動周期新模型,該模型關注太陽兩個層面——一個靠近太陽表面,另一個深入太陽的對流區——的發電機效應,預測到太陽活動將在2030年左右減少60%,屆時地球將很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 英預測2030年太陽將休眠科學家:時間很快會證明
    7月10日,英國《每日郵報》援引英國女科學家瓦倫蒂娜·扎爾科瓦(Valentina Zharkova)在2015年英國國家天文會議上的報告內容報導稱,2030年後,太陽會休眠,地球可能進入小冰期。  7月13日,瓦倫蒂娜告訴澎湃新聞,根據她提出的太陽活動的新模型,15年後,在2030年左右,太陽活動將會急劇減少,而這一狀態將持續約33年。
  • 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地球溫度將大幅下降……嗎?
    在最高氣溫已經突破40℃的炎炎夏日,微博上流傳起來的這樣一條消息,有沒有給你帶來一絲涼意,或者說寒意呢?簡單搜索一下,很容易查到這條消息的源頭。沒錯,又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老朋友」——英國《每日郵報》。事實上,這句話的後半截,也就是所謂「科學家稱」後面的那句,正是《每日郵報》7月10日報導這條消息時所用的大字標題。
  • 科學家稱:2030年地球將迎來的「小冰河時代」,其影響卻沒這個大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科學家曾經警告稱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這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時代」。這一發現是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召開的國家天文會議上公布的,瓦倫蒂娜扎爾科夫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在會上介紹了他們研究的太陽活動周期新模型,預測到太陽活動將在2030年左右減少60%,從而會進入「休眠期」,到時地球將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期」。其實對於地球是否會再次進入「小冰河時代」,科學家們目前持有的觀點也並不統一。
  • 2030年太陽休眠,地球迎來世界末日
    霍金預言:2030年太陽休眠地球迎來世界末日。世界末日真的要來了嗎?
  • 2030年太陽休眠地球再次冰凍? 專家闢謠:腦洞有點大
    2030年將休眠地球即將步入冰河時期》的新聞被廣泛傳播、轉載。傳說中的太陽休眠期真的會來臨嗎?如果地球冰河時期再次降臨,人類能夠安然度過嗎?  湯海明表示,所謂的「太陽休眠」即太陽活動周期將進入不活躍期。太陽活動周期是太陽大氣層裡一切活動現象的總稱。主要有太陽黑子、光斑、譜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變事件等。科學家們一般認為,太陽活動的周期大概是10-12年,但至少到目前為止,國際上對太陽周期的預測都還是不精確的。
  • 2030年太陽進入「休眠期」,地球或迎來新一輪冰河期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分析,地球46億年的時間裡,一共發生了11次的冰河時期,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發生在1.8萬年之前,持續時間超過7000年,地球30%以上的陸地面積都被厚達240米的冰雪覆蓋,很多動植物都因為氣溫的驟降而滅絕。
  • 10年後太陽可能休眠,科學家爭議沒停過
    10年後太陽可能休眠,科學家爭議沒停過根據科學家的監測數據來看,如今的太陽依然是保持在「減弱」的趨勢之中,其中太陽黑子的活動依然保持最低狀態。同時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專家指出,已經超過數月沒有看到太陽黑子的變化,這意味著太陽活動的最弱期即將到來。但是部分的專家卻出現了不一樣的觀點,那就是我們地球可能進入到小冰河時期,也就是說地球會走向「極寒」的狀態。
  • 2030年太陽進入休眠期,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太陽「休眠期」太陽休眠期是指太陽活動減弱進入「休眠」狀態,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期」。科學家一般認為,太陽活動的周期大概是10-12年。研究發現,進入第26周期(2030年至2040年),被列為觀測對象的太陽兩個層面的電磁波變得完全不同步,導致太陽活動劇烈減少。
  • 科學家:太陽15年後"休眠" 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 臺媒稱,科學家警告,地球很可能在15年後進入「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據臺灣東森新聞網7月13日報導,一項最新研究聲稱已破解了預測太陽活動周期的法則,並且預言在2030年至2040年間,太陽活動會減少六成,導致太陽「休眠」,屆時地球可能會出現「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現象,俗稱「小型冰河期」。
  • 太陽將進入休眠 會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海外網7月12日電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10日報導,近日,科學家警告稱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這將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期」。  這一發現是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於威爾斯蘭迪德諾召開的國家天文會議上公布的。
  • 太陽被劃了道口子,預計到2030年,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太陽被劃了道口子,預計到2030年,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期!太陽東升西落,這是亙古不變的定律,它源源不斷提供光和熱,讓世間萬物都能享受到它的陽光,可以說太陽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著地球的生死存亡。據了解,如今的太陽黑子變化明顯,它有25個周期時段,意味著它一直在上升的過程中,也就是說地球進入小冰河時期的可能性不大。太陽被劃了道口子,預計到2030年,地球或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 科學家:太陽即將休眠,地球變冷
    以前的冰河世紀不再存在,但是現如今的地球變得越來越冷,冬季的天氣已經不同往年,沒有溫暖,只有寒冷,那種刺骨的寒冷,是不是地球的生命即將面臨危機,又或者地球即將進入小冰河時期,科學家給出的結論是:太陽即將休眠,地球變冷。
  • 科學家發現太陽黑子活動規律,2030年地球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太陽黑子除了太陽耀斑,還有一種活動會影響地球,那就是太陽黑子活動,科學家經過長時間的觀測,發現太陽黑子有一個很明顯的規律,那就是它的活動周期是11年,如何理解這個活動周期呢?就是每經過11年的時間,太陽黑子會從活躍期進入到「睡眠期」,再從睡眠期重新進入到活躍期,期間相隔11年,當太陽黑子處於睡眠期的時候很難甚至完全觀測不到太陽黑子在活動,這個時候地球就會進入「小冰河期」,這裡所說的小冰河期並非真正的冰河期,而是指地球大幅度降溫從而發生大雪災。
  • 2030年太陽進入休眠期?地球又會怎樣?人類要當心了
    太陽對於地球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但是科學家在對太陽進行觀測,並進行數據分析的時候,發現太陽黑子的活躍程度大不如以前了,同時太陽的產生的能量也有所減少,這些現象的出現可不是一件好事。
  • 2030年,小冰河期是否會到來?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其實&34;這個詞是從氣象學而來的,科學家又稱它為蒙德極小期現象,是明清時期曾出現過的氣候現象。約1350年到約1850年 ,當時全球多地包括中國氣溫驟降,且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狂降暴雪。和近期部分地區發生的氣候現象較為相似。
  • 2020年的諸多異象,是否暗示著地球即將「休眠」?
    但最近幾年,全球的「溫室效應」好似愈演愈烈,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報告顯示,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氣溫破紀錄,2020年2月13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測得20.75℃的新高溫紀錄,這是有記錄以來首次超過20℃,專家表示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
  • 科學家連夜上報!太陽出現直徑6794千米的「大口子」,是災難來臨了嗎?先別慌!
    一般來說,太陽活動不會給地球帶來災難,但是科學家在對太陽進行研究時,卻發現太陽出現了一個直徑為6794千米「大口子」!並且這個「大口子」還有可能會繼續擴大,那麼它會不會給地球帶來災難呢?太陽黑子隨太陽表面一起旋轉,大約經過27天完成一次自轉,太陽黑子也是有變化周期的,每11年會有周期性的變化,有研究數據顯示,目前太陽活動正處於第25周,太陽活動周開始於2008年的12月,根據太陽黑子月均平滑值來看,太陽活動預計將進入下降段
  • 太陽「休眠期」何時到來?最快可能10年之內,或許對人類是好事
    我們都聽說過冰河世紀,實際上冰河世紀跟太陽進入「休眠」有著直接的關係。大概在2030年前後,太陽黑子活動會變得十分微弱,甚至消失幾年,至於什麼時候恢復則沒有定論。一旦科學家預言的事情成為現實,地球勢必將會迎來一段降溫期,甚至是小冰期事件。至於冰河世紀,還沒有科學家能夠準確預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