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雕版印刷術起於唐代而盛於宋代,所以宋版書是收藏家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東西。老薩在上大學的時候,聽講版本學的賈為民老師說過一段故事,講章太炎先生在書肆之中偶然發現一本殘書,跟老闆磨了好久後以低價購進,回家路上欣喜若狂。這是因為他早就發現這是一本宋版書,只是別人沒那個眼力,回來專門為這本書寫了篇文章。賈先生吊著京韻學炳麟先生說話:「非老眼不能識也。」
結果呢?
結果很不幸,後來證實是清朝時候重印的。不是章先生糊塗,是因為他拿到的只是殘本,而建國後人們才發現在東南某地一家藏書樓,有全本此書,序言中將重印經過講得很清楚。
▲ 真正的宋版書
可見,信息是否全面豐富,對做判斷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實際上,在今天擁有各種信息資源的時候,人們要想解開一些謎團比上一個時代要容易得多了。當然,信息多了,也會有更多的煙霧彈和幹擾,今天如果福爾摩斯復活,他不會沒線索,而是要去蕪存菁,不然能被忽悠死。
這是我看到所謂1954年日本「抓獲穿越者事件」之時,心中的感受。要知道,這件事可是位列「十個關於時空穿越的詭異故事」之一的,看起來很像是不解之謎。
「穿越」,不是屬於《唐磚》或者《新宋》的專利嗎?1954年日本怎麼會抓到穿越者呢?
這個事件,國際上稱作「The Man from Taured(來自陶樂德的人)」,根據描述,整個故事是這樣的——
1954年七月的一天,日本東京的羽田國際機場內,一個高大的白人男子出現在海關人員面前。工作人員按照慣例詢問時,該男子並沒有不對勁的地方,很坦然地說,他是來日本談生意的。然後工作人員檢查他的護照時,不由得看了又看,對他說,你的護照有問題,據我們所知,歐洲沒有這個國家。原來,這個白人男子的護照上填寫國籍是「Taured」,音譯作塔裡德,也有人譯作陶樂德。該男子並沒有慌亂,反而顯出不耐煩的神色,聲稱他來日本好幾次了,從未遇到這樣可笑的問題。而且他的國家有上千年的歷史,海關人員怎麼可能不知道。他又指了指護照,那上面的確有他以前飛到日本及歐洲多國的籤證章。海關人員也大惑不解,問他的國家位置在哪兒。男子說,就在法國和西班牙中間。工作人員面面相覷,拿出一張地圖,讓他指一指自己的國家。他指的是法國和西班牙交界的地方,一個袖珍小國——安道爾。這是根據「新聞之前」(Before It's News)網站上一位叫做泰倫斯·埃姆(Terrence Aym)的作者所作描述翻譯的內容。如果您看網絡上關於這個故事的描寫,還有很多更深入的內容,比如這位男子描述他的國家從來沒有戰爭啦,比如他帶了不知道哪個國家銀行開出的支票簿啦,不一而足。
在日本討論穿越問題的網站「時間旅行」上面,這個案例是作為某種真相傳播的。網站上的內容出現於2008年前後,據說更早的時候,已經有平面媒體的著作講述了這個故事。
▲ 甚至,還有所謂此人的護照照片
我想知道,日本海關在1954年就會給訪客的護照拍彩色照片留底嗎?
如果真是按照此處所寫,這無疑是一個世界之謎,乃至於證明穿越理論的實錘。然而......
故事很神奇,但想來很少有人會真的下功夫去查一查此事的來歷,這挺遺憾的,您想,現在信息這麼發達,要是能找到一些更原始的記錄,說不能會有蟲洞啦,外星人啦等各種有趣的發現呢。
偏偏老薩是個有點兒軸的,我倒是很有興趣來查一查。
結果,沒費太大的勁兒......老薩就開始產生疑惑了。
聯繫「新聞之前」網站,對方回話很快,看來有不少人對這個故事感興趣。回信表明,他們只是把這個事件作為故事刊登,並不表示確認其真實性,埃姆也不是這個故事的原創者,是參考了一個筆名prufrock's love的網上作品寫成的,並提供了網址。
然而,繼續追下去,發現prufrock's love所發表文章的網站Colonization Headquarters已經關閉了,按照留下的聯繫地址試圖溝通也沒有回音。文章還在,裡面唯一提到的史實出處是「1954年,英文版的《日本泰晤士周報》犯罪專欄用一條短消息記載了這件事,稱『某男因試圖持假護照進入日本,被入國管理官下令扣留』」。
不過,經查當時並沒有這家刊物,即便有,相關報導似乎也沒有說明有此人指鹿為馬,乃至後來失蹤的詳細信息。除此之外,這篇文章沒有提到任何故事的史實出處,屬於典型的無作者、無出處、無審查的三無作品,這類東西,在我國的網上一抓一大把,看來老外對它這麼認真,還是孤陋寡聞了一些。
▲ 這個故事的網上最早出處
這個網站關閉的時間在2010年,文章似乎是在這之前不久寫的,網上找不到比它更早關於這個事件的網上描述了,所以,這個「十個關於時空穿越的詭異故事」之一的謎團,傳播時間似乎並不很廣。抄書的朋友大概想不到,故事的源頭竟然是個死胡同。
不過,這肯定不是故事的結尾。很快發現,在談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很多文章列出了兩本更早的參考著作——
據說,這兩本書上都記錄了這個事件。
莫非,還真有個穿越者1954年去了日本?
還是那句話,我們來動手查一查好了。笑話,當年在北師大李廣健老師教的文獻檢索、倪曉健老師教的西文工具書是白學的嗎?老薩就是在同學中比較懶,我們同學裡那勤快的,靠李先生倪先生教的本事逼死幾口子不成問題。
查的結果嘛……
第一本書中確有相類的記載,卻是只有一句話「曾有持陶樂德發行護照的男子到日本來」。
第二本書中更詳細了一些,是「有人從聞所未聞的所謂陶樂德來到日本,海關經過充分調查,這個國家在地球上是沒有的,這個人對於陶樂德這個沒見過的國家沒有說出太多詳細的內容,很快就離境了」。
考慮到第二本書發行的時候,距離所提到的1954年已經過去了44年,我寧願認為第一本書的描述可能更有價值些,這可能與偽造護照、非法入境之類的事情關係遠比穿越更接近。而且,即便是按照第二本書的描述,他也沒有什麼白日飛升、人間蒸發之類的古怪事情,不過是驅逐出境了事。
看來,就是一個對普通事件的過分渲染吧。
就在我準備合上相關案卷的時候,卻突然起了一個古怪的想法——我查了查日語中那個「陶樂德」國的名字,原來用的是——トレド。
當我查一下トレド的時候,忽然感到有些忍俊不禁——也許我還不能說得到的是真相,但至少我看到了一個邏輯。
所謂「トレド」,就是西班牙的託萊多自治區!
▲ 在這裡
而據說那個穿越客指的陶樂德國,也就是安道爾,在哪裡呢?
▲ 就在西班牙的北部邊界上,距離託萊多開車不過兩個鐘頭的路程
考慮到託萊多是個高度自治區,這個事件是不是可以這樣解釋——
1954年,有一個西班牙人乘飛機前往日本(當然什麼講法語啦,帶支票啦,去過幾次日本啦,現在看來都是後人的添油加醋),因為不熟悉出國的流程,這個託萊多的土包子沒拿護照,只拿著本地自治政府頒發的證件,結果被日本方面拒籤了。
於是,日本人便說:「有個拿著トレド旅行證件(注意,日語中護照與旅行證件是一個詞)的人被我們拒絕入境啦。」
而西方媒體翻譯的時候出了問題,便成了「有個拿陶樂德(Taured)國護照的人被日本海關扣留了。」
託萊多(Toledo)翻譯成日文成了「トレド」,再翻譯成西文的時候出了錯,變成了Taured——這也不能怪翻譯,他可能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託萊多這個地方。
瞧,一個持世界上不存在國家陶樂德國護照旅行的穿越者,就這麼出現了。
當然,這僅僅是筆者的揣度而已,不過符合邏輯,世界之謎也許答案就是這麼簡單,也許還有更複雜的真相,但消息在流傳中變味,而且可以變到穿越的地步,那是毫無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