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是紅太陽健康科普,今天跟大家談一下「智齒」,很多人發現自己有「智齒」於是被看作是"智慧到來"的象徵,因為這顆牙的名字叫"智齒"。其實它真正的名字是「第三磨牙」,這顆象徵"智慧"的牙齒並不聰明,恰恰相反,在進化的進程上卻是「落後的殘留」。
智齒,在口腔臨床學被稱為第三磨牙,是口腔中最後萌出的牙齒,上下左右各一顆(存在先天缺失的情況),我們成人口腔內的牙齒一般為28~32顆,之所以口腔內牙齒數量不等,就是在於「第三磨牙」的4顆智齒的有無。
智齒萌出年齡大約在18~30歲間,發生智齒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人類的不斷進化和食物日趨精細,使頜骨充分發育的刺激逐漸減少,導致頜骨發育不足,缺乏足夠的間隙容納全部牙所致。智齒常常引起冠周炎及間隙感染而需要拔除,還常引起相鄰的第二磨牙的齲齒、牙列擁擠錯亂及顳頜關節紊亂等相關疾病。
智齒不礙事的情況下,到底該不該拔?
首先要告訴大家,並不是所有的智齒都是有害需要拔除的。
一是智齒能正常萌出,並且生長的位置空間充足,方向正常,上下智齒建立正常的咬合關係,不會帶來疼痛和感染風險,這樣的智齒可以增加額外的咀嚼效率,是不需要拔除的。
二是需要矯牙的年輕人,有些時候由於某個磨牙長得不好或出現問題需要拔除,這時需要通過矯牙將智慧牙往前挪,填補前牙空缺的位置。
並且到了年老時候,大多數牙齒會脫落,而智齒又是口腔內最後長出來的牙齒,理論上,會留到最後,所以可以作為假牙的依靠部分,分擔咀嚼力。
但是以上情況並不多見,調查顯示80%的人智齒都需要拔除,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不拔。如果智齒沒有正常萌出,就可能帶來一系列危害:
1、炎症和感染
由於有限的空間難以清潔,智齒容易導致牙齦發炎,這可能導致牙齦疼痛或其他健康危害。此外,當牙齒受影響時,它與牙齦之間的部分會為細菌創造滋生地,大大增加感染的風險。
2、過度擁擠
當智齒萌出時會向前生長,增加牙齒的擁擠度,導致牙齒越來越不整齊。
3、囊腫或腫瘤
受影響的智齒可導致頜骨中的微小腫瘤或囊腫。
4、很難保持清潔
如果孩子的智齒沒有疼痛或明顯的併發症,但未來的牙齒衛生可能仍然存在風險,因為很難在智齒上正確地刷牙和使用牙線,導致正常磨牙齲壞。
此外,如果智齒出現以下情況一定要拔除
1、智齒出現大面積齲壞建議拔除。
2、異位阻生智齒通常會引起鄰牙病變,造成鄰牙齲壞鬆動甚至脫落。為防患於未然,建議提早拔除智齒。
3、智齒萌出不全,位置不正,局部不易清潔,食物嵌塞,經常引起冠周炎,嚴重者甚至引起局部間隙感染,建議拔除。
拔牙後的小貼士
很多人覺得拔牙很痛苦,我們也給大家總結一下拔牙後的小貼士
1、一定去正規醫院拔牙,不要貪小便宜,去不正規的小診所
2、拔牙後創口上的棉球或紗布,需咬緊30-45分鐘,這期間的口水正常咽下。
3、時間到了,請護士觀察創面出血情況後方可離開。
4、拔牙後24小時內痰中帶血屬正常現象,若鮮血不止,請及時再次就診。
5、拔牙後可取半臥位休息,不能馬上洗熱水澡,以免創口出血。
6、拔牙後2小時可進食。吃流食,半流食,不可吃過硬,過熱的食物。
7、拔牙當天不刷牙不漱口,不吮吸創口。
8、麻醉藥性消失後,創口疼痛一般可以耐受,不需服藥。可冰袋冷敷止痛消腫。
9、若有發熱、疼痛劇烈、腫脹或大量出血則應及時就診。#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