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因為這人,我國才沒有爆發病情

2021-01-20 健齊說史

引用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寄黃幾復》

公元前407年,一名叫秦越人的醫生,一路行走一路行醫,所到之處都帶去安康。《禽經》中有一詞叫「靈鵲兆喜」,它的解釋就是飛翔的喜鵲,飛到哪裡就將喜訊帶到哪裡。於是就將「扁鵲」的稱號給了秦越人,從此,醫術高明德高望重的醫生就常常被稱之為「扁鵲」。對於後來為表達對醫生的感激與尊重,常常也會將醫生稱為「再世扁鵲」。

從古到今,我國出現了許多妙手仁心的醫者,有些人的行醫故事被人廣為傳知,所以擁有了極高的知名度,有些人則是「默默耕耘,等待花開」。而鮮為人知的是,歐洲「名噪一時」的黑死病也傳入了我國,但是並沒有大規模爆發,而這一切功勞,都要從一名叫伍連德的人講起。

1911年,一場空前的災難順著西伯利亞寒流悄悄進入東三省,準備在此大肆「屠殺」,這就是黑死病。它曾經造成了歐洲的「末日恐慌」,奪取了2500萬人的生命,一度減少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儘管黑死病的風頭已經過去了,但是給後來的歐洲人都造成了心理陰影,由於那時的醫療水平有限,普遍歐洲人都認為乾淨的皮膚會將自己毫無保護地暴露在病毒面前,所以全部不洗澡,讓身上的汙垢成為隔絕空氣的天然屏障。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為此一輩子都沒洗過幾次澡,而整個巴黎都是「臭氣逼人」。

再看我國,為什麼出現了黑死病,卻沒有像歐洲那樣用汙垢抗疫?當時的清廷並沒從中幫多大的忙,它本身就已經搖搖欲墜了,而黑死病的原身——鼠疫,在東北已經橫行了6個多月了,造成了6萬人的死亡。清廷派去的官員去一個倒一個,而越來也多的中國人因為鼠疫病逝誰來保家衛國,清廷也慌,外國列強們更是慌張,特別是歐洲人,他們甚至這種病的出現意味著什麼。而他們如果從中國撤退,不小心帶著病毒回國的話,那又會一場對本國的「屠殺」。

就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伍連德出現了,他的背景還相當豐富,馬來西亞歸國華僑,劍橋大學醫學博士。他那時是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由於接受了西方教育,他在工作和生活上也很是遭周圍傳統人士排擠,但是危急時刻,他卻挺身而出,為國人分憂。

伍連德來到疫情最嚴重的傅家甸,雖然是「奉旨行事」,但是當地的官員並不給予必要配合,到處走動的伍連德宛如一個從走的「潛在病毒源」,官員們躲都來不及,於是人手和資金都沒有。

他的西方醫學技術更是挑戰封建時期百姓的「底線」,他要解刨屍體,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轟動,伍連德選擇了悄悄偷偷摸摸地解剖。好在他的解剖是有用的,他發現了黑死病的真正身份。

這次在東北橫行的「黑死病」是「肺鼠疫」,而它的傳播方式是靠飛沫,而法國專家給出的治療方案是將當地的老鼠殺光,以此將扼殺黑死病的源頭。然後他要求患者隔離,健康的人需要戴口罩,他的「另類操作」引起了清政府的擔憂,害怕他只是一個江湖郎中。好在外國使節給清廷解釋了什麼是劍橋大學博士,這才消除了顧慮,最後清朝準備就按他的治療方案處理。

病毒的「屠殺」步伐卻沒有減慢。伍連德也感覺到困惑,隨後在調查中將源頭指向到了屍體身上,他發現東北的冬天讓土地凍結,於是很多屍體沒法掩埋,只有將它們堆放起來,而日本專家聲稱瘟疫在低溫下沒有傳播條件,伍連德推翻了他的觀點,要求立即火化屍體,而這無疑又是挑戰了中國人的傳統,當地官員擔心他的要求會導致當地人的抵制,就將情況匯報給了清廷。清廷在收到了消息後同意了他的處理方式。

隨後,被鼠疫感染的死者仔他的安排下被集中火化了,甚至將棺材中的屍體扒出來燒掉,雖然破壞了中國傳統觀念裡的「入土為安」,但是從效果上是明顯的,很快東北就實現了0死亡。

結語

在疫情前,伍連德勇敢深入重災區,拯救了數萬百姓。歐洲發生黑死病用了百年多的時間來休養,而晚清政府的地位已經搖搖欲墜,如果瘟疫從東北蔓延開來更會給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而中華民族面對的挑戰將會更加艱難。他也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鬥士,因為他的付出,我們才及時遏制住了這災難,他的成功也是國人的成功,也是民族的成功,正是因為我們有了各個領域的精英,我們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才能在面對災難時敢於挑戰。

參考文獻:

《寄黃幾復》

《禽經》

相關焦點

  • 黑死病在歐洲曾殺死2500萬人,為何在中國沒有爆發?要感謝一個人
    這場危機在歐洲有個這樣的名字——黑死病。黑死病籠罩整個歐洲之時,奪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戰爭時期都沒有這麼多人喪命。由此可見,黑死病非常恐怖。02在我國,黑死病就叫做鼠疫,整整奪走了6萬人的生命。歐洲地區最嚴重的時候,前一秒看著一個人還在大街上行走,下一秒這個人就倒地了。面對如此兇險的疫情,清廷也是派了很多官員去調查了解,但是這些官員基本都死在了疫區。列強絲毫不擔心清廷的走向,也不關心清朝人民的人身安全,但是他們一直關注著黑死病的傳播,因為一旦清朝遏制不住,黑死病將會傳播到其他國家。
  • 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的黑死病,為何沒有在中國爆發?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1910年10月25日,在我國東北地區爆發了一場令世人聽了都害怕的鼠疫,這個鼠疫就是曾席捲了整個歐洲,奪走了歐洲近2500萬人生命的「黑死病」,在當時,人一旦患有鼠疫,致死率幾乎達到了恐怖的99%!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蔓延,都要感謝一個人
    正值辛亥革命前夕,一場從西伯利亞而來的寒流危機竄入東三省,對這場寒流認真對待,仔細防範還能讓清廷殘喘一段時間,一旦稍有懈怠,中華民族或將走向滅亡。這場寒流危機在歐洲出現過,並且在歐洲地區有了個新名字——黑死病。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我們要感謝此人
    這危機在歐洲有個臭名昭著的名字:黑死病。 黑死病,曾經席捲歐洲的大鼠疫,整整奪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歐洲人口因此銳減三分之一。即便是經歷過戰場慘烈程度堪稱「絞肉機」的世界第二次大戰,歐洲人口也才失去5%,可見當時黑死病的感染率和致死率有多麼恐怖。 鼠疫在東北肆虐6個月,捲走了6萬人的性命。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黑死病,曾經席捲歐洲的大鼠疫,整整奪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歐洲人口因此銳減三分之一。即便是經歷過戰場慘烈程度堪稱「絞肉機」的世界第二次大戰,歐洲人口也才失去5%,可見當時黑死病的感染率和致死率有多麼恐怖。  鼠疫在東北肆虐6個月,捲走了6萬人的性命。風雨飄搖的清廷已經到了極限,再面對虎視眈眈的西方列強,一旦鼠疫從東北三省擴散出去,中國將無可禦敵之兵,大明的悲劇幾乎就要重演。  要知道一旦感染黑死病,長則五六日,短則半日,患者就一命嗚呼。
  • 一場殺死2500萬歐洲人的瘟疫——黑死病,比今天新冠病毒可怕得多
    就目前的情況看,新冠病毒疫情在歐洲還不算可怕,由於現代醫學和衛生很先進和科學,還有我們中國的幫助,也許歐洲很快就能消除這場瘟疫了,歐洲人成功躲過一劫。但是在歐洲歷史上的一場瘟疫,比今天的新冠病毒可怕得多,直接殺死了2500萬歐洲人,佔當時全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幾乎讓歐洲人感到世界末日到來,這場可怕的瘟疫就是黑死病。
  • 中世紀,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喪命,為什麼沒在中國蔓延?
    文/仗劍走天涯 中世紀,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喪命,為什麼沒在中國蔓延? 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想必如今也有很多的人都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
  • 黑死病導致歐洲2500萬人死亡,為何中國沒爆發?我們需要感謝此人
    其中就有一種讓整個歐洲,乃至世界都聞風喪膽的傳染病——黑死病,但是如此來勢兇猛的黑死病為何在中國沒有爆發呢?歐洲的中世紀是一個極其悲慘的時期,教皇的神權統治之下,因宗教爆發的戰爭四起,而也就是在這一時期,爆發了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老鼠被譽為人類的天敵,這主要是由於老鼠不僅偷吃糧食,而且繁殖能力驚人,能攜帶多種致命病毒,給人類造成前所未有的損失。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
  • 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死去,在中國卻沒有蔓延,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最大的人禍肯定就是戰爭,世界歷史上因為戰爭而死的人多不勝數,如二戰中的軍民傷亡就高達9000萬;但有一種災難的破壞性堪比戰爭,那就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瘟疫。 二戰中,歐洲因戰爭而死的人佔總人口的5%,但在「黑死病」大流行的14世紀,因這場瘟疫而死的歐洲人多達2500萬,佔了總人口的1/3!
  • 席捲歐洲並帶走2500萬生命的黑死病,竟讓歐洲崛起,改變世界格局
    在元朝以前,歐洲不管在文化還是科技方面都是遠遠落後於我國的,元朝之間的歐洲簡直就是半原始社會。在元朝之後歐洲突然崛起了,展開了瘋狂的進化之路而這段時間被稱為"文藝復興"。歐洲的崛起竟是來自於黑死病,黑死病雖然帶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但是也使得當時的歐洲人打破思想的禁錮,激發起對真理的追尋。鳥嘴醫生在"文藝復興"之前,教會用神權掌控者整個歐洲,壟斷了整個歐洲的話語權,當時歐洲各國的新王登基必須受到教會的認可才行,不然子民們不會承認這個國王的正統,而且教會有著廢黜國王的權力。
  • 黑死病曾殺死歐洲1/3的人口,為何又在一夜之間突然消失?
    公元1347至1353年期間,一場慘烈的鼠疫席捲歐洲,由於感染鼠疫的病人皮膚潰爛呈現可怕的黑色,歐洲人便將這種疾病稱之為「黑死病」。 黑死病據傳是起源於亞洲中部的草原,後來通過商貿和戰爭,不斷地向歐洲傳播。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是如何爆發的?死了多少人?最後給世界什麼影響
    因為寫權力的遊戲這個作者和金庸一樣,不但熟讀歷史,還喜歡將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穿插在他的作品中。而今天,咱們不談玫瑰戰爭,也不談英法恩怨,我們只談曾經令歐洲人談虎色變的黑死病。 當黑色病爆發之後,蒙古人不得不放棄進攻,這救了歐洲一命。 但接下來的黑死病,卻奪去了歐洲2500萬人的生命,也就是整個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
  • 中世紀歐洲是怎麼爆發的黑死病?死了多少人?最後帶去了什麼後果
    14世紀的歐洲註定很不平常,不但爆發了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還有十字軍東徵,英法百年大戰,教權和王權的較量以及外族的入侵。大概很多人看過權力的遊戲這部精彩美劇,那時的歐洲就是如此。而且搞笑的是,除了龍是假的,像小王子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都是真實存在的。
  • 2500萬歐洲人死於黑死病,在中國卻沒大爆發,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一、黑死病  清末時期,無數的名人志士都在想法設法挽救任人欺凌的中國,誰也沒有注意到,一種疾病悄然的蔓延到了我國境內,由西伯利亞地區傳播到了我國東北三省境內,當時國內正處於各勢力相互糾纏的時期,保守派的人死守著江河日下的清王朝,革新派對新法心存僥倖,同時的如孫中山先生一樣的有志之士也慢慢的集結在了一起準備推翻清王朝廢除封建制。
  • 黑死病導致歐洲2500萬人死亡,為何在中國東北,死亡人數為6萬
    人類歷史上,能夠讓大量人死亡的除了戰爭、饑荒,大概就是瘟疫了。瘟疫傳染性極強,得瘟疫死亡的人更是數不勝數。歐洲中世紀大瘟疫,又稱黑死病(其實是鼠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而到了1910年,中國東北也曾爆發鼠疫,但是因為處理措施得當,死亡人數停在了6萬。
  • 奪走2500萬人生命,歐洲中世紀爆發鼠疫的原因是什麼?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 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 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發生在20世紀,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
  • 恐怖黑死病菌:殺死一半歐洲人 潛伏几百年
    說起黑死病(Black Death),中國人可能都沒啥感覺,但是對歐洲人來說卻代表著一段不堪回首的慘痛歷史。中世紀的時候,這種病殺死了30-50%的歐洲人,而且只用了區區5年時間。黑死病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導致的,在兩次爆發中導致數百萬人死亡,最後一次發生在1720-1722年,造成了所謂的「馬賽大瘟疫」。
  • 黑死病橫行歐洲,病毒為何在中國蔓延不起來?多虧一人救命
    十四世紀中期的歐洲,在病毒的恐懼中掙扎,席捲了整個歐洲的鼠疫,也就是俗稱的"黑死病",在恐怖的氣氛中傳播。當時佔歐洲總人數的三分之一的人都死於黑死病,據統計大概有2500萬人,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就算與號稱人類史上傷亡最慘烈的二戰相比,歐洲的死亡人數也比戰死的人數多得多。
  • 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死亡人口達2500萬人,比例數超過二戰...
    序言十四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人來說,那是一段極其不堪回首的歲月。從1347開始,直至1353年,在這短短的六年時間裡,一場空前的浩劫,奪走了將近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個死亡的絕對人數,佔到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