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工業視覺3D高精度軟體系統,「寶鏈/TOPLAB.AI」要做工業視覺的...

2020-12-05 36氪

工業視覺在自動化生產中的應用由來已久,早先的2D視覺技術也是由國外從30多年前開始採用,但由於2D視覺通常只能解決平面上的問題,對於有高度信息的物體,比如涉及到曲面、有弧度的產品,2D視覺難以發揮作用,由此促進了3D視覺的興起。加上近年來消費電子、汽車、半導體等精密製造行業對於精度要求的不斷提高,高精度3D視覺技術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

實際上國內外在工業級3D視覺技術的起步時間相差不大,基本都是在2014年前後開始興起。隨著相關產業鏈不斷轉向國內,國內研發商逐漸加大了對3D視覺技術的投入。但是涉及到工業領域的落地,由於跨行業帶來的技術壁壘和場景語言不同,大部分廠商基本都是從某個垂直領域切入,且處在集成商領域的公司較多,國內缺乏有核心軟硬體開發能力的廠商。

深圳市寶鏈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鏈/TOPLAB.AI」)是一家具備工業視覺核心軟體系統開發能力的創新型公司,團隊開發的軟體算法平臺可以做到滿足主流核心工業界微米級精度需求。公司面向下遊集成商、B端客戶提供以軟體系統為核心的3D視覺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在自動化設備、汽車零部件、動力電池、消費電子、通信、電動馬達等行業已有戰略合作客戶。

寶鏈成立於2018年,由汪煒、嶽力、張勝利聯合創立,以產-學-研形式結合,核心團隊成員均出自KEYENCE、COGNEX、香港中文大學等頭部企業和知名院校,依託香港中文大學在3D圖像處理方面的研究基礎,讓軟體檢測精度達到世界級標準。

從市場切入點來看,寶鏈專注在核心軟體開發,而非硬體的原因在於:國內在高精度檢測領域所需的核心零部件研發方面,與國外差距較大且技術壁壘太高,短時間內難以超越;而後期的軟體開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硬體的不足,通過完善算法滿足高精度檢測的需求。寶鏈目前的軟體可以支持多種標準通信協議,能夠與外部控制設備快速集成;此外,系統兼容主流的 3D 相機,用戶選擇更靈活,這使得產品的擴展性很強。從系統架構上看,寶鏈所開發的是一套通用的軟體平臺,在底層算法賦予的擴展能力上,開發出上百種應用場景,以視覺工具箱、應用案例知識庫等形式方便用戶調用,不斷開發眾多SDK以及API接口類似「Saas」的應用包,可用於引導、識別、檢測以及測量等多種應用場合。高精度、通用化的軟體平臺是公司的核心壁壘。公司創始人汪煒表示,做到這一點需要有很強的算法整合能力、以及行業know-how的支撐,兩者缺少一個都不能滿足技術落地產業的要求。公司核心團隊在計算機視覺、製造業、傳感器、視覺控制&運動等方面有全面的人才支撐,研發實力較強且行業積累豐富;此外,寶鏈在算法軟體平臺上得到德國頂級3D視覺相機公司Smart Ray的認可,兩家合作開發軟硬體一體的解決方案。

在工業視覺產業鏈上遊,KEYENCE、COGNEX等國外知名頭部企業具備強大研發實力以及全產業鏈條整合能力的公司佔據著大部分行業利潤,但是在3D視覺方面,由於國內外起步時間差距不大,國內廠商存在超越機會。同時外商產品價格普遍較高,這也為國內本土化能力較強的廠商爭取了發展空間。

寶鏈的軟體平臺從2020年開始推向市場,盈利模式為License+Retrofit,主要面向中高端製造業客戶,客單價在幾萬-上百萬不等。今年合同金額預計在千萬級,下一步將重點進行市場拓展,軟體平臺進一步完善(幫助客戶實現快速開發、集成更多高難度算法等)。公司曾獲得來自九合創投領投的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

相關焦點

  • 工業視覺行業怎麼樣,工業視覺識別系統廠家
    工業視覺行業怎麼樣基於在速度、精度以及可重複性等方面的絕對優勢,機器視覺在工業自動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僅可以使產品質量更加穩定,還能提高生產過程中的柔性化程度。甚至在一些不適於人工作業的危險工作環境中,機器視覺已難以替代。
  • 機器視覺在工業檢測領域大有可為
    【編者按】本文介紹了機器視覺在工業領域的發展歷程,通過其與人類視覺對比,凸顯出機器視覺的優勢。但不可否認的是,機器要做到完全替代人眼,仍有瓶頸需要突破。產業鏈可以分為上遊部件級市場、中遊系統集成/整機裝備市場和下遊應用市場。機器視覺上遊有光源、鏡頭、工業相機、圖像採集卡、圖像處理軟體等軟硬體提供商,中遊有集成和整機設備提供商,行業下遊應用較廣,主要下遊市場包括電子製造行業、汽車、印刷包裝、菸草、農業、醫藥、紡織和交通等領域。
  • 通信行業:工業機器視覺,5G+AI 加持,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
    一套完整的機器視覺設備一般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視」,即系統的硬體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光源、鏡頭、 工業相機、圖像採集卡;第二部分是「覺」,即系統的視覺處理軟體。作為人工智慧最前沿的領域之一,視覺類技術是人工智慧企業的布局重點,國內外均具有最大的技術分布。機器視覺代替人眼可以在多種場景下實現多種功能,主要分為四大類。
  • 機器之心「AI00」十一月最新榜單:兩家國內公司新上榜
    我們深刻地理解在沒有專業用戶反饋的情況下所做出報告的質量局限性,所以希望用工程界「Agile Development」的理念來對待我們的報告,不斷收集專業反饋來持續提升報告質量。人工智慧是一個永恆命題,我們不僅會把「100 家公司」這個主題持續做下去,還會陸續開展其他主題。這個過程需要人工智慧領域不同的參與者加入進來。
  • 簡單介紹一下工業視覺測量系統中的組成結構
    眾所周知,視覺檢測系統的用處有很多,由於它的功能性很強可以應用在例如工業測量,3c產品外觀缺陷檢測,紡織行業等等,那麼,我們今天就以工業視覺測量系統來說說它的結構有哪些組成?我們可以從視覺測量系統字面上來理解可分為三部分:視覺、測量以及系統。下面,國辰機器人就具體為大家介紹一下工業視覺測量系統中的組成結構。
  • 工業視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工業視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6-10 17:15:23 機器視覺在自動化測量系統中的應用日益普及。
  • 3D視覺「走勢圖」
    例如國內3D視覺的核心相機大部分為外購,包括IDS、康耐視、基恩士、佳能、ISRA、巴斯勒等,再往上到相機的核心部件光機部分,國內只有安華光電、迅達光機、熵智科技(只出售整套相機產品)在做。
  • 工業機器人堆垛視覺系統詳解
    學習就必須依靠自身的器官,除腦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眼睛了,(工業)機器人也不例外,要完成正常的生產任務,沒有一套完善的,先進的視覺系統是很難完成指定工作的。本文以工業機器人手部視覺系統為例,詳細講解了視覺系統實現的原理。
  • 自主研發高精度定位視覺傳感器,「Camsense歡創科技」獲灃揚資本及...
    歡創科技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視覺空間定位技術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通過自主研發核心算法和晶片,為客戶提供高精度定位傳感器產品。應用場景在消費級機器人、工業檢測、醫療手術等領域。雷射雷達,也就是傳感器,是機器人感知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在定位、導航、測距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我國傳感器市場的發展是源於近年來自動駕駛市場的興起,在技術方面起步晚、積累少。
  • 3D雙目立體視覺在機器人視覺的應用
    慧眼自動化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具有專業的機器視覺系統研發技術,為此開發了一套3D雙目視覺軟體系統,該系統搭載兩個工業相機,精確的計算出後底板的六個空間坐標XYZWPR,並將坐標發送給機器人,成功為客戶解決了這一難題。
  • 機器視覺實現逆襲,視覺系統有望貫穿AI全產業鏈
    蘋果收買了印度視覺系統企業Tuplejump;英特爾收買了俄羅斯計算機視覺企業Itseez用於無人駕駛;就連亞馬遜企業也收買了一支歐洲尖端視覺系統團隊用於無人機範疇研討。為何很多世界聞名巨頭要一同扎推聚攏於視覺系統行業?然而,四十年風水輪流轉。時至今日,視覺系統技能不只成功應用於等多個範疇,而且應用規模還在逐漸擴展。
  • 用1/3價格搶佔市場,「非白三維」推出工業級手持雷射三維掃描儀
    其中,工業視覺由於對精度、穩定性、以及業務場景適配性要求較高,加上外商長期壟斷核心技術,國內上遊產業鏈處於弱勢地位,隨著製造業的高速發展,工業視覺技術一直是國內廠商奮力攻克的領域。對於國內研發商來說,擁有核心元器件、算法開發能力,成為了增強競爭力的關鍵。
  • 開發基於結構光的3D工業相機,「深淺優視」實現微米級在線檢測
    工業作為機器視覺的主要落地場景,近年來隨著智能製造的發展出現了快速增長。消費電子行業中手機、電腦等產品組裝生產過程中的尺寸檢測、缺陷檢測、定位引導成為代表性的落地領域。同時,工業視覺應用範圍也從消費電子、半導體行業逐漸擴展到了汽車製造、光伏、交通等領域。
  • 工業控制領域裡機器視覺的作用是什麼
    (文章來源:機器視覺前沿) 機器視覺長期以來用於工業自動化系統中,以通過取代傳統上的人工檢查來提高生產質量和產量。從拾取和放置、對象跟蹤到計量、缺陷檢測等應用,利用視覺數據可以通過提供簡單的通過失敗信息或閉環控制迴路,來提高整個系統的性能。 視覺的使用並不僅僅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我們也看到了相機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應用,例如用於計算機、行動裝置,特別是在汽車中。攝像頭僅僅是在幾年前才被引入到汽車中,但是現在汽車中已經配備了大量攝像頭,以為駕駛員提供完整的360°車輛視圖。
  • 深入了解機器人視覺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應用
    人類要實現一系列基本活動,如生活、工作、學習必須依靠自己的器官,除了大腦外,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眼睛,(工業)機器人也不例外,要完成正常的生產任務,沒有一套完美的、先進的視覺系統是很難想像的。機器視覺系統是用機器代替人眼進行各種測量和判斷。它是計算部分的一個重要分支。
  • 自研MEMS動態結構光視覺模組,「小優智能」將側重消費場景落地
    公司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高精度3D MEMS動態結構光人臉識別方案技術升級和市場推廣。不同於目前市場其他機器視覺技術路線,小優智能副總經理代啟強表示,公司研發的視覺模組是基於編碼結構光方案,相較於普遍使用的散斑結構光方案,其精度更高,可達0.2mm,而散斑結構光方案或TOF的普遍精度在2-3mm左右。
  • 工業機器人對機器視覺技術的依賴有多大
    工業自動化的真正實現,需要高度智能化的工業機器人去替代人類的一部分工作,而顯然,如果想讓機器人去很好的替代人類工作的話,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它們得能「看」到才行,不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用到的很多智能化的東西也是需要去看的,包括智能無人機和智能吸塵器。
  • 工業視覺系統CCD,機器人發力的關鍵技術點~
    簡單來說,ccd視覺檢測系統就是用工業相機代替人眼睛去完成識別、測量、定位、判斷等功能。視覺檢測是指通過機器視覺產品將被攝取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傳送給專用的圖像處理系統,根據像素分布和亮度、顏色等信息,轉變成數位化信號。
  • 36氪研究|進擊的工業3D視覺:消費電子成最大市場,長尾領域規模可至...
    事實上,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工業3D視覺行業的現狀。當前,工業場景下的產品類型基本可分為標準化產品、設備型/集成方案兩大種。由於國內大部分廠商扮演了集成商的角色,最終輸出的是軟硬體一體的集成方案,產品形態主要是整套設備上搭載3D視覺技術。其中相機是硬體系統的關鍵,成本約佔整個硬體系統40%。
  • 將視覺感知與運動規劃技術結合,「如本科技」要大幅提高機器人的易...
    機器人在任務複雜多變的行業,比如3C家電、建築、餐飲、醫療、物流等領域,遇到的主要難點在於:由於機器人軟體算法的落後,導致機器人難以勝任複雜、動態的任務;同時對於複雜的、對測量、定位等需要精準度較高的地方,難以找到高性價比的工業視覺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