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發生大地震(裡氏七級以上)機率最高的十座大城市

2021-01-20 網易

2021-01-14 02:40:38 來源: 夢夢情感站

舉報

  中國有四大地震地帶,分別為東南、青藏高原、西北和華北。四大地震地帶又細分為二十三條地震帶,其中西北和青藏高原地震地帶的大多數地震帶位於人口稀少的地區,只有南北地震帶和滇西地震帶所處的地區人口較多。西部地區造成人口傷亡較多的大地震基本都在這兩條地震帶上,歷史上死傷人口以十萬計的寧夏固原和四川汶川地震都位於南北地震帶上。


  東南和華北地震地帶都位於人口稠密的地區,一旦發生七級以上的地震,往往傷亡慘重。河北的唐山大地震和邢臺大地震,以及臺灣的南投大地震,傷亡人數都極慘重。這其中臺灣所處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屬於大板塊碰撞地震帶,地震活動極為頻繁。華北地震地帶屬於次板塊斷裂地震帶,活動頻率稍低。但由於所處地域人口眾多,一旦發生大地震往往死傷慘重。


  那麼中國有哪些大城市的地震風險較高呢?首先需要說明,大城市的標準按照最新標準,以城區人口一百萬人以上為準。另外如果按全國來說的話,由於臺灣地處太平洋火環上,其地震頻率遠超全國其他地區。將臺灣包括其中的話,臺灣一省就會佔據六席,反而會使本文失去警示意義,因此本文中的大城市限定為大陸地區城市。另外市是行政單位,往往轄區很大,因此本文僅包含城市中心城區位於地震帶的城市。


  經過以上標準的篩選以後,大概還有約二十座左右的城市符合入選條件。那麼這其中哪些大城市可以進入風險最高的十大城市行列呢,下面我們來一一分析。

  在排除臺灣地區後,地震頻率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和西北兩大地震地帶。不過由於這一地區人口不多,大城市較少,市區正好位於地震帶的就更少了。計有銀川、昆明、烏魯木齊、蘭州和西寧五市,成都雖有轄區位於地震帶上,但城市中心區並不在地震帶上。這其中位於極其活躍的南北地震帶上的銀川風險最高,昆明次之。位於天山地震帶上的烏魯木齊榮登季軍。蘭州市位於南北地震帶的邊緣,西寧位於祁連地震帶的末端,地震直接暴發於市區的可能性小一些,更大的風險來自於連帶地震,因此屈居四、五位。

  繼青藏高原和西北地震地帶之後,風險較高的是華北地震地帶。東南沿海地震帶屬於碰撞面後方的褶皺斷裂帶,發生大地震的機率較低。在華北地震地帶,由於人口眾多,位於地震帶上的大型城市也較多,北京、太原、西安、洛陽這些名城都位於地震帶上。

  華北地震地帶中,汾渭地震帶最為活躍,發生大烈度地震的機率最高。有記載以來發生過兩次八級以上地震,五次七級以上的地震。因此位於汾渭地震帶上的西安、鹹陽、太原不幸上榜,位居六、七、八名。

  地震活躍度和烈度排在汾渭地震帶之後的,是華北平原地震帶。這一地震帶上大城市眾多,唐山、北京、天津、保定、石家莊、鄭州、洛陽都位於這一地震帶上。其中洛陽和鄭州位於末端邊緣,風險相對較小。唐山已經發生過一次大地震,要再次爆發還需要較長時間積蓄力量。剩下的城市中,北京、天津位於華北平原地震帶和汾渭地震帶的交結地帶,風險最高。因此中國大陸地區地震風險最高的十大城市最後兩個名額,就留給京津兩市了。

  以上就是根據地震帶的活躍度和烈度,所列出的發生大地震風險最高的十大大城市。歡迎對相關領域有研究的人士提出自己的意見,大家一起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世界十大地震,第一讓明朝走向滅亡,汶川大地震排名第七
    由於地震發生在夜間,加上震中又位於人口稠密的關中地區,大地震造成了83萬人以上死亡。是歷史上記載的死亡數量最多的地震。這場地震也讓明朝西部元氣大傷,加上後來陝西地區各種天災人禍,西北開始了明末經久不息的動亂。
  • 七條大斷層匯於美西部大城市!科學家:76%概率爆發7.2級以上地震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說起美國的房價,舊金山毫無疑問是美國173個大都會中最高之一。二月份,一個90平方米的破舊房屋售價高達52萬美元,在這塊寸土寸金的土地幾乎難以尋得一塊落腳之地。近日,一些研究人員甚至把舊金山評為美國最危險的城市,其原因並不僅僅是超高的房價,還有一系列災難正把這座城市推向深淵…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研究發現,美國西部地區共計7條地質斷層交匯於舊金山灣區,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聖安地列斯大斷層。就在本周,Aromas市發生了芮氏2.9和3.0的地震。這一震級雖然不大,但舊金山無時不刻都處在地震的威脅之下。
  • 印尼附近海域發生芮氏8.5級地震
    2009年9月2日下午:印尼西爪哇省發生7.3級強烈地震,震中位於西爪哇省打橫地區西南約142公裡處的印度洋海域。 2008年6月14日:日本東北地區發生的芮氏7.2級地震,造成10人死亡,受傷人數超過260人,數十人下落不明。
  • 秘魯2020年發生地震多達675次 七成在沿海地區
    秘魯2020年發生地震多達675次 七成在沿海地區
  •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一般簡稱印度洋海嘯或南亞海嘯)發生於2004年12月26日UTC時間0時58分55秒(雅加達,曼谷當地時間為UTC+7)。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芮氏地震規模6.8,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量度到的強度則為芮氏規模8.5至8.7。
  • 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8.9級地震 (組圖)
    中國地震臺網測定震級為芮氏8.7級,美國地震監測網測定為芮氏8.9級。  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地質專家朱利斯·馬丁內斯說,如此強烈的地震近百年來都十分罕見。這是自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發生芮氏9.2級地震以來的震級最高的地震,也是自1900年以來震級排名第5的強震。
  • 7.4級大地震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又先後發生5.5級以上地震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又地震了!墨西哥發生7.4級大地震之後,美國,日本,紐西蘭先後發生了5.5級以上地震。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6月25日1時40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5.8級地震,3時47分日本本州東岸近海發生了5.9級地震,6時25分紐西蘭南島地區發生了5.6級地震。可以說短時間這些地震真的是太活躍了,分別都是在5.5級以上。下面我們重點就用日本的地震來說明下情況。因為日本氣象廳顯示的等級還要強一些。
  • 2019年我國大陸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 最大6.3級
    央廣網北京1月7日消息(記者陳銳海)近日,中國地震局發布《2019年地震年報》(以下簡稱《年報》),介紹了2019年我國及全球的地震災情。《年報》顯示,2019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發生20次,低於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級別最大的地震為4月24日西藏墨脫6.3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地震,級別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
  • 地球發生十級地震會怎樣?地球會毀滅嗎?看完表示不可思議
    地震是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很多人都好奇如果地球發生十級地震會怎樣,地球會毀滅嗎?看完表示不可思議,就目前而言,世界歷史上記錄出現最大的地震是在1960年智利發生的9.5級大地震,地震引發了超級大海嘯。掀起的海浪達25米之高。造成了智利沿海城市的船隻碼頭建築幾乎全部被摧毀。
  • 地震究竟有多可怕,如果發生15級地震,地球將會有哪些變化?
    此次地震強度極高,災害範圍波及到南北8000米,僅僅3分鐘就造成了智力2000千多人死亡,3000千多人受傷,估計有200百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5億美元。接下來一個月,該國連續遭受數次地震襲擊,地震期間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與此同時,這次地震還引起了巨大的海嘯,致力沿海建築物大部分被海浪捲走,破壞房屋16萬多。
  • 印尼蘇拉威西以南海域發生芮氏6.9級地震
    東方網8月28日消息: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以南海域28日發生裡氏6.9級地震,目前尚沒有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   地震發生於印尼西部時間8時51分(北京時間9時51分),震中位於東南蘇拉威西省布敦島巴務巴務市東南方向234公裡處,震源在海面以下670公裡處。
  • 日本又發生5.5級地震,已是本月第三次,9.3級大地震預言或成真?
    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再次發生地震,震級為5.5級據日本天氣新聞網報導,日前日本本州東岸近海區域又發生了一次芮氏5.5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0千米(我國測定震源深度為10千米),日本氣象部門隨後向關東地區發布了緊急地震速報
  • 棲霞發生芮氏1.3級地震
    相信今天一大早很多剛打開手機的棲霞小夥伴們就收到了這樣一條消息「山東煙臺棲霞發生M1.3級地震」據山東地震臺網測定:
  • 「芮氏4.2級小地震」-加納地質調查局
    ,其震級為芮氏4.2級。Opoku先生證實,這起他稱之為「小地震」的震動發生了三次,在整個阿克拉及其周邊地區都有震感。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的數據顯示,此次地震的震級為芮氏4.0級,但Opoku表示,加納地質調查局記錄的震級為芮氏4.2級。
  • 四川宜賓長寧6級地震嚴重嗎算大不 6級地震是什麼概念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6月17日22時55分、23時09分、23時21分、23時23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地震,震級分別為6.0級、3.6級、2.9級、3.0級,震源深度分別為16千米、10千米、13千米、8千米。
  • 日本熊本縣發生芮氏5.2級地震
    日本5.2級地震最新消息(圖文直播) 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31日晚,日本熊本縣熊本市西區與該縣宇城市觀測到了震度5弱(日本標準)的地震    日本氣象廳表示震源為熊本縣熊本地區,震源深度約13公裡,推測震級修正為芮氏5.2
  • 2019年我國大陸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廣西2次5.2級地震上榜
    中國大陸受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向北東方向的碰撞擠壓,同時也受到太平洋板塊向西偏北方向的俯衝推擠。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向北東方向的碰撞擠壓強烈導致中國大陸西部直接劇烈隆起,形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伴隨有強烈的地震活動,地震空間分布呈三角形,學界稱之為中國西部及鄰區強震活動的「大三角」地區。受太平洋板塊俯衝的影響,中國東部的地震活動也較強。
  • 2017年地震活動盤點:全球7級以上地震8次 中國5級以上地震19次
    據統計,2017年中國發生5級以上地震19次,其中大陸地區13次,臺灣地區6次,最大地震為8月8日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共造成大陸地區37人死亡,1人失蹤,61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5.58億。2017年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8次,最大地震為9月8日墨西哥近海沿岸8.2級地震。
  • 臺灣臺東外海半日內發生兩次芮氏5.4級地震
    中新社臺北11月6日電 臺灣臺東外海6日上午發生兩次芮氏5.4級地震,分別位於臺灣東南部海域和東部海域。綜合中央社、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等臺媒報導,據臺灣氣象部門測報,6日凌晨2時36分,臺灣東南部海域發生5.4級地震,震中位於臺東縣政府東南方30.3公裡,震源深度25.3公裡。地震最大震度為臺東縣4級,花蓮縣、臺南市3級。
  • 2019中國地震年報出爐: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
    記者從地震年報中獲悉,2019年我國共發生30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大陸地區20次,最大為4月24日西藏墨脫 6.3 級地震;臺灣及近海發生10次,最大為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 6.7級地震。從各省份來看,臺灣及近海發生5級以上地震10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強度為6.7級,數量和強度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