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大師張秀卿,李玉華《三哭殿》坐殿角哭壞個詹妃娘娘
04:56來自最愛大戲臺
張秀卿(1919-1960),女,西平人,著名越調表演藝術家,藝名「大寶貝」。張秀卿是越調的泰鬥級人物。幼年隨母流落舞陽縣城,7歲拜儀封班名藝人尚雲亭為師,9歲登臺演戲。11歲在《小二姐做夢》中飾演小二姐,雅嫩乖巧,觀眾呼之為"小寶貝"。15歲即通小旦、小生、鬚生、青衣多行,聲名日盛。後到舞陽越調戲班擔任主演,到各地演出,深受歡迎,觀眾改呼她為"大寶貝"。
張秀卿在三十二年的舞臺生涯中,創造了眾多生動的藝術形象。如《蝴蝶杯》的胡鳳蓮;《 鍘美案》的秦香蓮』《斬楊景》的佘太君;《李天保弔孝》的李天保;《十五貫》的況鍾;《哭殿》的李世民;《天水關》的諸葛亮;《轅門斬子》的楊延詔;《哭四門》的趙匡胤;《烈火揚州》的李庭芝。她還在現代戲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些中、老年婦女形象。如《一個志願軍的未婚妻》的中的淑華娘;《人往高處走》中的玉梅母;《兩兄弟》中的大嫂;《西望 長 安》中的老太婆。這些眾多的人物,都以迥異的性格、獨到的表演、完美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哭殿》是河南越調傳統劇目。又名《三哭殿》、《斬秦英》、《金水橋》、《秦英釣魚》。寫駙馬秦懷玉之子秦英正在金水橋釣魚,詹太師鳴鑼經過,因驚散魚而被秦英一拳打死.詹妃哭奏於太宗;銀屏公主綁子上殿請罪。太宗欲將秦英問斬,公主請來皇后求情。太宗為難之際權衡再三,終以顧全大局為重,說服了詹妃,教育了公主,訓斥了秦英,並命秦英掛帥邊關替父解圍,戴罪立功。豫劇傳統劇目另有太師被秦英誤推致死、十七家小英雄劫法場、程咬金自邊關回朝搬兵的場面。
《哭殿》中的唐王李世民,是張秀卿塑造得最為成功的舞臺藝術形象,獲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同行和專家們認為《哭殿》是會演取得的寶貴收穫之一。當時,田漢稱譽她是:「河南的周信芳。」演出《哭殿》往往是臺上哭引起臺下的笑,使觀眾不知不覺 地進入劇情得到審美享受。張秀卿的舞臺表演,無論是臺步、工架、抖袖、一招一式都是那麼準確洗鍊恰到好處。
張秀卿老師的早逝絕對是越調藝術的莫大損失。申鳳梅老師的諸葛亮就直接受益於張老師,據名琴師呂國英老先生講,申老師那句「遠觀東方天將亮」的著名唱腔就直接來自張秀卿,原詞是「遠觀天水天將亮」,就這句腔,申老師學了半年。1958年,張秀卿和申鳳梅聯袂在鄭州為毛主席演出了《收姜維》(張飾馬遵,申飾諸葛亮)
張透卿一向被譽為越調的「蓋河南」。她個人獲演員一等獎。其表演抖身、提蟒、彈須等,一招一式優美洗鍊,扮相俊美瀟灑,被田漢譽為「河南的周信芳」、「一個出場就夠青年演員學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