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欣賞:關於土星,你不知道的還有這些

2020-12-04 天文在線

先驅者鍍金鋁板

安裝在先驅者號上的特殊鋁板,在兩艘無人駕駛太空探測器-先驅者10號及先驅者11號上,一塊載有由人類發出的訊息的鍍金鋁板。鋁板有男女畫像,太陽與銀河系的相對位置,版的底部繪有太陽系的圖示,和一個細小的圖形代表探測器。

每個行星旁的一組二進位數字,是每個行星距離太陽的相對距離,單位相等於水星公轉軌道的十分之一。更為詳細的信息在之後發射的旅行者金唱片。

第一張太陽「全家福」(1900)

第一次獲得外部視角的太陽系「全家福」

1990年2月14號的旅行者1號相機行使過程中指向太陽並拍攝了太陽和行星的一系列照片,這是我們的太陽系的第一個「肖像」,從外面看。這個系列包含著著名的「淡藍色圓點」圖像。

與行星放大的替代視圖

在這個馬賽克中,39個廣角框架將我們太陽系的六個行星連接在一起。最外層的海王星距離太陽比地球多30倍。

土星北極的渦旋

這張圖片來自NASA卡西尼號任務的照片於2012.11.27拍攝,採用卡西尼號的窄角成像相機拍攝。攝像機從大約248,878英裡(400,048公裡)開始指向土星。

罕見的壯麗景觀

這張圖片由卡西尼探測器進入土星陰影時拍攝的土星壯麗景象

NASA的卡西尼號-惠更斯號在土星的陰影下拍攝的土星的壯麗景觀。攝像機轉向土星和太陽,這樣行星和環就會產生背光。(太陽位於行星的後面,這使得攝像機不受陽光直射。)除了視覺上的光彩,這種特殊的,非常高相位的觀察幾何結構讓科學家可以研究在較低階段不易看到的環狀和大氣現象。

旅行者2號拍攝的土星

這幅圖片在1981年8月4日由旅行者二號距土星2100萬公裡(1300萬英裡)時拍攝的。

土星的季節變換

土星看上去像一個太陽系中的飛碟,因為土星及其華麗的環形系統繞太陽一圈要28.5年 。從1996年到2000奶奶拍攝的這些哈勃太空望遠鏡圖像顯示,土星環從剛剛過去的邊緣向外張開,因為它在北半球從秋季步向冬季。

土星的赤道相對於其軌道傾斜27度,非常類似於地球的23度傾斜。當土星沿其軌道移動時,首先是一個半球,然後另一個半球朝向太陽傾斜。這種周期性變化導致土星上的季節,正如地球傾斜的變化方向導致我們星球上的季節轉變。

上圖左上方的這個序列中的第一幅圖像是在土星北半球的秋分(與南半球的春分相同)後不久拍攝的。通過序列中的最終圖像,在右上方,傾斜接近其極端,或北半球的冬至(南半球的夏至)。

全景土星環

土星最突出的特點,是它令人眼花繚亂的環形系統,在這個令人驚嘆的彩色照片中佔據了中心位置,它揭示了太陽系奇蹟的顏色和多樣性。存在間隙,重力共振和波浪模式,並且系統中的微妙顏色變化清晰可見。

這個視圖來自卡西尼號的有利位置。土星環以約4度的角度遠離卡西尼號。

來自土星的問候

只有卡西尼(Cassini)可以拍到土星這種迷人的新月型彩色視圖, 它俯視著這顆行星上壯觀的光環未被照亮的一面。卡西尼號在環狀巨人周圍環繞這寧靜的黑海,尋找著地球上的好奇心靈提出的許多問題的答案。

土星的南極區域被展示

這兩張土星的圖片展示了整個南極地區,而不僅僅是颶風式漩渦中心周圍的小區域。

春天的芭蕾

自從太陽系誕生以來,土星經歷了無數的晝夜平分點,而這一次,被展示在這張由明暗交織的照片中,這也是第一次被來自地球的「使者」近距離觀測到。不是別人,正是由我們忠實的機器探險家:卡西尼。

告別土星

經過13年的土星之旅,NASA的卡西尼探測器命中注定要告別土星系統,在急速墜入土星大氣的前兩天,卡西尼開啟廣角相機的快門,記錄下了這最後一張完整的土星與土星環的照片。

冰雪面紗

土星環,由無數的冰粒子組成,在這張由NASA的卡西尼號飛船拍攝的照片中,形成了一個半透明的面紗。

由始至終

這兩張照片顯示了卡西尼號距離土星的距離。左邊是卡西尼號拍攝的這顆帶環行星最早的照片之一,右邊是卡西尼號拍攝的最後一張土星照片之一。

土星,夏至將至

自從NASA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在2004年年中抵達土星以來,土星的外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環內衝日浪

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這張照片中,土星的B環上出現了一個明亮的發光點。環中產生發光效應的地方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相反,它是一個「衝日效應」的例子,使環上的那個區域顯得格外明亮。

透視泰坦的朦朧大氣

這張合成圖像顯示的是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飛船在2015年11月13日的「T-114」飛行任務中拍攝到的土星衛星土衛六的紅外圖像。

離開土衛四

2015年8月1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號飛船在最後一次近距離飛越月球時,捕捉到了土星土衛一粗糙而冰冷的新月。

土衛三的色彩

這幅增色圖顯示了冰冷的土衛三特提斯這顆衛星後半球的一系列特徵。

研究土衛八的微妙顏色

2015年初,卡西尼號對土星的雙色衛星土衛八(Iapetus,直徑1471公裡(914英裡))進行了大約一周的觀測,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調查這顆衛星明亮地形中的細微顏色差異。

到達並離開菲比(土衛九)

當它進入土星系統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號飛船對土星的一顆衛星進行了首次有針對性的飛越。

縱橫交錯的土星環

乍一看,土星環似乎以一種不可能的方式相交。實際上,這張由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飛船拍攝的照片顯示的是行星前面的光環,光環的陰影投射在光環上。

冰與影

在這張由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飛船拍攝的照片中,土星的衛星土衛三特提斯似乎漂浮在兩組光環之間,但這只是一種幾何學上的一種技巧。

三重奏

看上去像一對土星衛星的,實際上是經過細緻觀察的三顆衛星。

土星F環上的一團刺

土星的動態F環包含許多不同類型的特徵,這種特徵和以往不太一樣,讓科學家感到很困惑。

黑暗「降臨」

土星在這張圖片中不尋常的外觀是通過紅外濾鏡拍攝到的。

粘在光環上

從這個角度看,土衛三特提斯就像掛在葉子上的一顆露珠,似乎粘在了A和F環上。

太陽系的寶石

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土星上空盤旋時所拍攝,展示了這顆金色行星及其主光環的壯麗景象。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這些關於太陽系冷知識,大部分人不知道
    上一期分享了太空中的一些冷知識,今天我們來說說關於太陽系裡面的冷知識。你無法在金星上戴帽子,永遠不可能再試著站起來看看。這顆行星上的風很大,金星上方的風吹的比地球自轉速度還快50倍。還有這些猛烈的風從未平息,甚至隨著時間發展還可以吹得更強的。天王星是以側邊旋轉的方式,天文學家們不知道為何這顆行星選擇了這樣一個不尋常的方式,罪魁禍首可能是古老的超強碰撞,但到目前為止,這仍只是一個理論。順便說一下,這也是唯一一顆側臥的行星。海王星軌道的後面是神秘的柯伊伯帶,裡面充滿了巨大的冰狀物體。
  • 多圖欣賞: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土星和它的衛星們
    土星北部土星北極吸收了足夠多的陽光。當快接近北部夏至時,陽光照亮了之前的黑暗區域,科學家可通過卡西尼號傳回的圖像研究這一地區。土星的魅力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到土星的標誌土星環蜿蜒纏繞著這個星球。
  • 關於諾貝爾獎的這些,你知道嗎
    它無疑是各個國家地區各個領域科學獎都夢寐以求的,如果哪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他的非凡成就一定是得到絕大多人的認可的。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人對諾貝爾獎的了解都是很淺的,關於諾貝爾獎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告知內容大概就是:嘿,老夥計,你知道嘛,你獲得了諾貝爾XX獎,多麼令人愉悅的消息吶,哦,聽著,先不要忙著興奮,趕快打理一下糟糕的頭髮吧,他好像半個月沒有洗的拖把,準備接受電視被媒體的輪番轟炸吧,Good luck,Bye!(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8月還有這些天文現象值得期待
    昨天晚上如果你抬頭仰望星空,會發現它與往常有些不同,太陽系的「大個子」木星和「指環王」土星來到了「月姑娘」身旁天幕上演著「雙星伴月」的美麗天象。在昆明看——△網友@群△雙星伴月。新華社資料圖雙星伴月有多難得一見?「這是今年的第3次土、木『雙星伴月』。」北京天文館專家寇文說,在一段時間內,基本上每個月都會出現一次木星、土星伴月的現象。今年的12月22日,木星和土星之間的角距離將達到最近,「屆時,它們之間只有1/5個月亮的視直徑。」當然,這種「接近」只是視覺上的,其實木星、土星之間的距離有7億多千米。
  • 8月還有這些天文現象值得期待
    昨天晚上如果你抬頭仰望星空,會發現它與往常有些不同,太陽系的「大個子」木星和「指環王」土星來到了「月姑娘」身旁天幕上演著「雙星伴月」的美麗天象。新華社資料圖雙星伴月有多難得一見?「這是今年的第3次土、木『雙星伴月』。」北京天文館專家寇文說,在一段時間內,基本上每個月都會出現一次木星、土星伴月的現象。今年的12月22日,木星和土星之間的角距離將達到最近,「屆時,它們之間只有1/5個月亮的視直徑。」
  • 關於這些花,你不知道的傳奇故事
    一提到鮮花,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一片芳香撲鼻、一望無際的花海?還是一朵俏立枝頭、正含苞待放的鮮花?無論想到什麼,鮮花給人的感受都是美好的。無論是在我們古人的詩詞文賦中,還是在西方的神話傳說裡,處處點染鮮花的濃妝淡抹,而你,對花卉的故事又了解多少呢?現在就來看一看吧!
  • 「專題-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土星(Saturn)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
  • 壹圖星座│10月7日 壹圖日運「太陽對衝土星」
    【壹圖說】注意睡眠不足的問題,會影響你的表現,容易恍神或狀況連連,運氣不好跟睡眠品質有關。感情方面害羞或自我克制,可能使曖昧關係無疾而終,應主動讓對方知道你的消息。幸運色是咖啡色。處女座周一,處女座受到來自太陽和土星對衝的影響,使得收入宮和孩子宮都將備受影響,也許是關於孩子的財務需求給你帶來的壓力,需要你去正視。另外,如果今天與伴侶有任何討論,都將可能溝通不善而讓你心煩氣躁,建議你能保持耐心,等待採取其他方案,儘量不要急匆匆實施不合適的方案。
  • 答案是肯定的,你不能不知的關於土星的冷知識
    自從17世紀人類首次用望遠鏡觀測到土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土星是由什麼構成的,以及它的環是如何形成的。幸運的是,人類先後四次發射木星探測器,如今我們對土星的了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今天和大空分享一下相關土星的事實1、土星是太陽由內向外的第六顆行星,只有天王星和海王星比它離太陽更遠。
  • 關於月球,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本文將帶你更進一步了解月亮,用更科學的眼光欣賞這顆美麗的衛星。月球概覽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的第五大衛星。最後才由液體結晶的部分會被夾在地殼和地幔之間,並且含有大量不相容和發熱的元素。和之相符的是從月球軌道上遙感繪製的月球地質化學圖也顯示其地殼幾乎都是由斜長巖組成。通過對部分熔融的地幔噴發出的熔巖流冷凝下來的月巖樣本的研究,科學家確認地幔含有比地球更豐富的鐵,其主要成分是鎂鐵質。通過地球物理技術發現月球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50公裡左右。
  • 土星光環的巨大奧秘
    自從伽利略發現土星並不是「唯一的」以來,土星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我不知道在這樣一個如此令人驚訝、如此出乎意料、如此新穎的情況下該說些什麼,」他寫道。他當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他看到了這個行星的光環,一個由冰物質組成的宇宙花環。
  • 宇宙——土星(光環王者)
    巨大重力下這些氣體坍塌了!專家:由於開始坍塌,氣體被壓縮旋轉也變得更快,沿自傳軸方向上,頂部到底部是不旋轉的。因此,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坍塌了。角動量守恆定律:最初在冰場上被展示,如果你伸開你的腿和雙臂速度會變慢,你的雙臂靠近你的旋轉軸,你會轉的更快,行星在收縮時也會這樣。
  • 科學家發現土星環被侵蝕,土星:終將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這顆星球就是土星,先簡單來了解一下土星吧!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日距離排太陽系第六位。還有,土星是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少量的氦和微量元素,內部核心包括巖漿和冰,外圍由數層金屬氫和氣體包裹著,尤其是最外層的大氣層會發出發亮的磁性光環,也就是土星環。
  • 請定好您的鬧鐘,周末晚上,一起欣賞」土星伴月「天文景觀
    周末的晚上,您將看見美麗的土星伴月天文景觀。其中土星位於月球的上方不遠處,還有木星作伴。從昆明看,月球和土星這一對會出現在傍晚的天空。它們會在20:07(中國夏令時)隨日暮漸散之時於你的東南方向地平線以上18°之處出現。隨後,它們會在23:49到達天空的最高點,此時它們在你的南方向地平線以上42°。直到04:29它們仍然能被觀察到,在這時它們會下落至你的西南方向地平線7°以下。
  • 關於諾貝爾獎,還有哪些你所不知道的?
    關於諾貝爾獎,還有哪些你所不知道的?小編來為您盤點。 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獎「開獎周」正式拉開帷幕。新冠病毒大流行改變了世界的打開方式,擁有百年歷史的諾貝爾獎,也不得不取消頒獎晚宴,半個多世紀以來首次打破傳統。今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獎金將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比以往額外多100萬克朗(約合11萬美元)。
  • 關於諾貝爾科學獎,你需要知道這些……
    在今年的諾獎揭曉之前,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這樣,即使你不明白諾獎科學家到底在研究些什麼,至少可以在談論諾獎這個熱門話題時,不至於顯得太落伍。圖|Time諾貝爾獎得主所屬科研機構的地域分布,折射出世界科研重心的變化。
  • 關於汽車黑科技,你不知道的事還有很多!
    關於汽車行業的黑科技,比如車友所熟知的全鋁車身、碳纖維結構、半包裹式的後輪設計、懸浮車頂等,這些都是近半個世紀裡出現的「黑科技」。而在科技如火如荼的當下,更是出現了聞所未聞的科技。什麼?無人駕駛?只知道這個就弱爆了!今天車叔帶大家一起聊聊汽車圈內的黑科技!
  • 土星我的亮點你可知道?
    今天,象媽就來介紹一下土星這個任性boy。●光環有多大?土星擁有非常明亮的光環,這些光環不可思議的大,直徑約28萬千米,比21個地球排列還寬。但是,相比於它們巨大的寬度,土星光環卻薄的可憐,光環厚度只有20米,從側面甚至看不到。
  • 關於一稿多投,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關於一稿多投,你可能還不知道這些什麼是一稿多投?從定義上來說,論文的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體不同作者,在期刊編輯和審稿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試圖或已經在兩種或多種期刊同時或相繼發表內容相同或相近的論文,國際上也稱該種現象為重複發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多餘發表(redundant publication)或自我剽竊(self-plagiarism)。
  • 答:土星為什麼有那麼多衛星?
    上期我們講到土星的衛星土衛四,說到土星擁有非常多的衛星,已確認的已經多達62個;而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衛星,也就是月亮。 卡西尼飛船探測拍攝的土衛四照片 那麼,土星為什麼有那麼多衛星?我們可能會說:因為土星大啊!個頭大質量也大!其實不然,火星和冥王星比地球要小,卻都有兩個以上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