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是科研工作者與同領域專家交流、取得國際影響力的必經之路。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更是眾多科研人員的夢想。
今天小編就從出版人觀點、發文數量、標題關鍵詞、前輩經驗等多角度為大家介紹細胞生物學領域頂級期刊 Cancer Cell 的投稿通關秘笈。
最新一期 Cancer Cell 雜誌封面
因為頂級期刊存在共性,即使您的研究領域不是生物口,本文的分析思路也會對您在其他期刊的投稿有幫助。
怎樣能在 Cancer Cell 發文呢?一起看看 Cancer Cell 常務副主編及 Molecular Plant 出版人、細胞出版社大中華區負責人及顧問楊曉虹博士的觀點吧!
楊曉虹博士
小編:Cell 和 Cancer Cell 有什麼聯繫和區別呢?
楊曉虹:Cell 更加注重重大的創新性研究,而我們的 Cancer Cell 關注的是 Cancer 相關的研究,並不一定是那種讓人眼前一亮的重大創新。
小編:Cancer Cell 期刊的行文有什麼規範?例如字數、圖片格式等。
楊曉虹:Cancer Cell 要求作者對文章長度限制在 6 萬字左右,不允許超過 7 萬字,總結部分應言簡意賅,控制在 100-150 字左右,文章的圖片會被嚴格檢測,一旦發現可疑,將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數據。
小編:被 Cell 拒稿的文章是否可以再投 Cancer Cell?
楊曉虹:Cell Press 旗下的各種子刊之間在審稿權方面是獨立的,Cell 旗下的子刊之間有一個特殊之處,叫 co-submission,也就是「一稿多投」的意思,你完全可以在投稿時同時投給兩家 Cell 子刊,只要在投稿時寫出來就可以了!但是同時投給 Cell 子刊和非 Cell 子刊的雜誌則被視為一稿多投。
小編:關於審稿人的遴選?
楊曉虹:投稿人可以在投稿時推薦審稿人,你可以同時提交 exclusions,而且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 exclusions 只能排除某個人而不能排除某機構。
編輯在把文章給某位審稿人審閱時,會先發 abstract,問他是否同意審稿(在同意之前,審稿人是不會看到全文的),萬一遇到不遵守職業道德的審稿人,我們將做記錄,以後可能不會把文章再發給這位審稿人。但是這些數據不會在 Cell 旗下的雜誌中分享。
1. 初識 Cancer Cell, 頂級期刊為何頂級?
Cell 的歷史可追溯至 1974 年,由 MIT 出版社最先開始出版,1986 年成立了現在的 Cell Press,1998 年由 ELSEVIER 收購。Cell Press 至今已發展了一系列的子刊,包括 15 本研究型期刊、15 本綜述型期刊以及 5 本合作期刊。
咱們今天要介紹的 Cancer cell 就是這 15 本研究型期刊之一,Cancer Cell 創刊於 2002 年,專注於癌症及腫瘤領域研究。
搜索該刊相關報導,結果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比較其影響因子,可以看到該刊近年影響因子平均保持在 20 以上,並且根據 Web of Science 對學科領域的分類,Cancer Cell 涉及腫瘤學和細胞生物學兩個學科,該刊在這兩個學科領域內最新的影響因子排名均為第四位。
2002-2016Cancer Cell 影響因子變化
可見,Cancer Cell 在腫瘤學和細胞生物學領域的頂級期刊地位已經確立無疑。
2. 揭秘 Cancer Cell,投稿命中應了解的正確姿勢。
不過小編的疑問也隨之產生,這種頂級期刊通常只有大牛們可以涉獵,難道廣大科研人員只能站在遠方望其項背?
身為文獻計量學專業的小編,本著用數據說話的職業操守,以 Web of Science 為數據源,採集了 Cancer Cell2002 創刊以來的所有文章作為數據集,並對數據進行認真清洗,嘗試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Cancer Cell 每年大概多少文章?
哪些國家和機構是 Cancer Cell 的常客?
中國作者在 Cancer Cell 發文表現如何?
什麼樣的研究主題更容易投稿命中 Cancer Cell?
Cancer Cell 每年錄用多少文章?
2002-2016Cancer Cell 文獻年度分布
Cancer Cell 自 2002 年(創刊年)開始,至檢索日期(數據統計更新至 2016.12.19)止,共被 SCI 收錄文獻數 2343 篇(其中 2016 年為不完全統計),平均每年見刊的文章在 180 篇左右,可以看到 Cancer Cell 每年的見刊量是很少的。
根據官方說法 Cancer Cell 的接受率在 10%-20% 左右,在 Cell 系列的雜誌,直接被送審的文章只佔到投稿文章的 20%,更多被送審的文章是通過一項叫「Rebut」(重新考慮)的過程然後才被送審。
一般人會認為第一次被拒之後就沒戲了,但是在 Cell 系列雜誌不是這樣的,在第一次被拒後,根據編輯的意見修改之後(比如說加入了編輯認為有必要的數據),可以申請 Rebut,第一次被拒的稿件佔到投稿的 80%,其中一半會選擇 Rebut,而 Rebut 的稿件中,一半會被送審,這樣會提高論文被接受的可能性!
哪些國家和機構是 Cancer Cell 的常客?
2002-2016Cancer Cell 發文國家分布(顏色越深,發文量越大)
可以看出美國在該刊的發文量最多(共發文 1739 篇),而中國(包括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以 139 篇的發文量處於中遊位置。
看到這裡感覺可能會有些灰心,也許還會有些想法,覺得美國是刊物所在地從而具有地域優勢?
有耿直的同學專門針對這個問題向 Cancer Cell 的副主編楊曉虹女士提問,而回答也是很堅定的:「我們只看論文的內容,對作者的國籍不感興趣」。
2002-2016Cancer Cell 發文第一機構 TOP10
中國作者在 Cancer Cell 發文表現如何?
2002-2016Cancer Cell 中國總發文及第一發文機構分布情況
自 2003 年以來,中國在 Cancer Cell 的發文總量為 139 篇,以第一機構的發文量為 47 篇,發文總量和第一機構發文量大致處於逐年穩步上升的階段,尤其是在 2016 年,近兩期共有 7 篇文章的第一機構發文來自中國!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和第二軍醫大學在發文均是 6 篇,表現驚豔,尤其是近兩年來,以第一機構的發文量增多也說明中國在腫瘤及癌症細胞領域開始發力,下面貼出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文的表單,希望這個" 光榮榜」為廣大生物口的同學們多添一份向頂級期刊投稿的信心與決心!
什麼樣的研究主題更容易投稿命中 Cancer Cell?
關鍵來了,小編對所有這 2343 篇文章進行標題詞共現分析,取詞頻大於或等於 5 的標題詞,總結出了 Cancer Cell 幾大發文主題領域,大家可以作為參考看看自己的研究有沒有在此範圍。
聚焦近 5 年來發文主題,神經膠質瘤,MYC 基因,雄激素受體,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小細胞肺癌,胰腺導管腺癌,肝細胞癌,成神經管細胞瘤以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 Cancer Cell 的研究前沿所在。
近五年 Cancer Cell 期刊文獻主題詞共現分析
3. 前輩經驗
以上是通過數據幫大家揭秘了 Cancer Cell 發文投稿的一些小秘密,下面則為大家請到了活生生的前輩為大家現身說法,「請大家收起小桌板、調直坐椅靠背、打開遮光板,有請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劉江研究員」 ,希望這些小 Tips 可以帶你飛!
劉江研究員
劉江:
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百人計劃」研究員、Cancer Cell 發文 2 篇、Cell 發文 2 篇。
Avoid overstatement:論文撰寫恰當,避免誇大描述,文章需有充分證據,支持中心結論。
Avoid misleading:論文需有清晰的邏輯鏈,讓讀者容易理解。
Beautiful figures:美觀的圖表會讓你的論文錦上添花!
Experts comments:論文投稿前務必請同領域專家提出一些意見,認真對待並解決問題。
Cover letter:撰寫有吸引力、簡明清晰的「Cover letter」,學會「營銷」你的論文。
Revise and Communicate:最大限度地尊重審稿人的意見,逐條回復,盡最大努力改善文章;若對意見有異議,在回覆審稿人之前務必先嘗試和編輯溝通。
......
到此,相信大家對 Cancer Cell 已經有了深入的了解,這裡小編引用網友的一個回答作為結尾。
「發表頂級論文是怎樣一種體驗?真正激動人心的時候是拿到實驗結果的那一刻,感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發現上帝這點小秘密的人。剩下的就是科研中最 boring+painful 的過程:投稿,補實驗,修改,appeal。最低谷的時候曾經懷疑自己研究的意義,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最後收到接受郵件時,並沒有特別激動,只是覺得階段性的任務終於完成了。」
如果你正好是 Cancer Cell 的發文作者或有頂級期刊發文的經歷,歡迎留言分享,最後奉上 Cancer Cell 投稿指導視頻,大家笑納。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科訊,原文標題:想發 Cancer Cell 嗎?美女主編 大牛作者 2000 多篇文獻大數據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