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在自然界中會結成跨種族的友誼或愛情嗎?土耳其一位漁夫就在釣魚的時候,遇上了狐狸和流浪貓「打鬥」的場面。要不是他手疾眼快拍了下來,大概沒人相信他親眼目睹的畫面。
01狐狸一口含住流浪貓的腦袋,嘖嘖
土耳其凡湖邊,一直有不少流浪貓在遊蕩,有個攝影師打算在這裡拍一些流浪貓的照片,很快他就發現一隻白貓,再仔細一看,白貓旁邊有一隻狐狸,正張開嘴巴,打算要把整個貓頭都含到嘴裡去!
攝影師當場就拍下了這組珍貴的照片。不過後來他問起湖邊釣魚的漁夫,人們都告訴他,這兩個小傢伙在這湖邊徘徊有一陣子了,因為湖邊一直有人餵流浪貓,所以它們經常來這裡吃飯。
在野外很少能見到這樣的場面,一隻犬科動物和一隻貓科動物玩在一起,而且看起來十分融洽和諧。
狐狸本身是比較害羞的動物,雖然能被餵熟,不過它自然地和一起來吃飯的流浪貓變成玩伴,還是挺少見的事。
兩個小傢伙關係看起來不錯,狐狸把貓頭含在嘴裡,是犬科動物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可以認為這是狐狸在親吻貓咪。
國外的網友們看到這組照片,也紛紛討論了起來,有人說它們的孩子難道是叫「COX」嗎?也有人開玩笑地說,狐狸好幾次嘗試把貓吃掉,只是現在肚子還不夠餓。
在湖邊的漁夫則猜測,狐狸和貓玩在一起,應該是把它當成孩子了。據說狐狸在貓咪還是小奶貓的時候,就收養了它,所以這並不是「愛情」,也不是「友誼」,而是「親情」。
人們眾說紛紜,不過沒有影響到兩隻小傢伙的良好關係。漁夫們表示它們很早就在一起,在攝影師拍下照片以後,依然一直在一起,從來沒有鬧翻過臉。
02自然界裡,真的會有跨種族友誼嗎?
爪爪覺得母狐狸收養小奶貓的故事,還是挺有說服力的。畢竟當年羅馬城的城主都是喝狼奶養大的……
況且這裡是土耳其的凡湖,是一個很出名的貓咪聚集場所,著名的土耳其凡貓就得名於這個湖。
土耳其人愛貓是出了名的,隨處都有人餵養流浪貓,凡湖附近更甚,有幾個專門放貓糧的地點,貓糧會吸引狐狸前來,也是有可能的。
那麼未來有一天,狐狸會把貓咪當成食物吃掉嗎?
如果用漁民的說法,狐狸是把貓當成孩子在養,那肯定是不會有這麼一天的。
如果兩個小動物只是因為吃飽了沒事幹,暫時性地打鬧一下,也許哪天不小心玩過了頭,狐狸真的會把流浪貓一口咬死吧……
不過野外的狐狸雖然比貓大一號,卻基本不會把貓當成獵物,因為貓比較靈活,還會爬樹,抓它實在太費勁了。有那個追貓的美國時間,狐狸幾窩老鼠都掏到手了。
所以不用替這兩個好朋友擔心了,它們的友誼應該還是會挺堅固的。
自然界中的跨種族友誼,多半是以兩種方式出現的:
第一種是代理母親收養寶寶,第二種則是兩個小寶寶相互依偎,一起長大。
一位芬蘭攝影師就曾經拍到過這樣的畫面:一條狼和一頭熊在野外組成了好搭檔。普通的棕熊吃吃蜂蜜水果,抓抓魚。但這頭熊自從和狼組隊以後,就吃到了不少熊類很少吃到的體型較大的動物。
狼是群居動物,熊雖然在成年以後都是單獨行動的,但假如它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可能會為了求生,與和它們戰力相當的動物組成聯盟。也許在熊眼裡,這條狼不過是瘦一點的「熊」,是它的異姓兄弟。
野生動物如果在幼年時,家庭遭遇了變故,沒有被自己的親生母親帶大,生活軌跡就有可能跑偏。因為它們成年以後離開家庭獨立生活,多半不是自己主動的,而是被母親、父親狠心趕出去的。野生動物驅趕自己的孩子,除了有讓它們獨立的意義,也是為了防止近親繁殖。
而只要在它們身邊擔任「父母」的角色,不主動驅趕它們,它們就會保持依賴家人的心態,和它們一起生活。
03它們的未來會怎樣?
有網友開玩笑地放了一張圖,表示獵人和獵物之間的友誼,始於溫柔,死於飢餓。
不管狐狸未來會不會吃掉貓咪,這樣的跨種族友誼,對它們來說,都不是什麼特別好的事。
狐狸和貓玩在一起,可能會學會貓的一些肢體語言,並且不再和自己的同類靠近;貓亦然。它們雖然能夠快樂地相伴,卻沒有辦法產生愛情的果實。
如果只有一對狐狸和貓這樣玩鬧,也沒什麼。如果凡湖周圍有很多野生動物,都因為人類投餵的影響改變了生活軌跡,對這個湖周邊的生態環境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
童話之所以叫童話,是因為它充滿了天真美好的理想,而這些理想在現實中,總會礙於實際情況,最後被破壞殆盡。
最後的最後:請大家不要投餵野生動物,爪爪也不鼓勵定點投餵流浪貓,愛它們,就把它們帶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