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院公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率先讓部分機器人「瓦力」起來

2021-01-15 AI財經社

2020年1月2日,阿里達摩院公布今年的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其中,在使用AI技術保護數據隱私領域,達摩院預測,AI技術能夠在保證各方數據安全和隱私的同時,聯合使用方實現特定計算,解決數據孤島以及數據共享可信程度低的問題,實現數據的價值。

而隨著雲技術的深入發展,雲已經遠遠超過IT基礎設施的範疇,漸漸演變成所有IT技術創新的中心。雲已經貫穿新型晶片、新型資料庫、自驅動自適應的網絡、大數據、AI、物聯網、區塊鏈、量子計算整個IT技術鏈路,同時又衍生了無伺服器計算、雲原生軟體架構、軟硬一體化設計、智能自動化運維等全新的技術模式,雲正在重新定義IT的一切。(AI財經社孫靜 編輯|趙豔秋)

相關焦點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一起看未來
    相信後疫情時代,即將到來的2021註定將在科技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  年末收官之際,阿里巴巴達摩院重磅發布2021年度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報告,阿里雲智能研究中心攜手達摩院的科學家和業界專家人士,歷經長達3個月大量訪談交流,共同碰撞觀點,深入探討,對人工智慧、物聯網、量子計算、雲計算、區塊鏈、新材料等熱點科技做出研判和預測,對未來的科技走向進行解讀。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雲原生重塑IT技術體系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疫情的洗禮,許多行業重啟向上而生的螺旋,但疫情並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後疫情時代,基礎技術及科技產業將如何發展,達摩院為科技行業提供了全新預測。材料是一切科技發展的基礎,新材料技術已推動多輪科技革命。然而,受限於成本高昂、生產工藝不成熟等問題,諸多新型材料未能實現大規模應用。
  • 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
    2021-01-04 08:00:02 來源: 萬州微視界 舉報   達摩院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迎來應用爆發
    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也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此次年度科技趨勢中,達摩院著重強調了新材料技術可能會為未來科技發展帶來的革命。達摩院認為,未來幾年,以氮化鎵和碳化矽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將在材料生長、器件製備等技術上實現突破,並應用於5G基站、新能源汽車、特高壓、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場景,大幅降低整體能耗。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2期:達摩院公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
    阿里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半導體多次登榜2020年1月1日,阿里巴巴旗下達摩院發布了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十大趨勢如下:1、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2、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3、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4、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5、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6、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7、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8、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9、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10、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 阿里達摩院發布十大科技趨勢:模塊化讓造芯像搭積木一樣簡單
    乾明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掃地僧」如何看待2020科技趨勢?剛剛,阿里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涵蓋人工智慧、晶片製造、量子計算、工業網際網路、機器協作、區塊鏈、隱私保護、雲計算等多個領域,勾勒新一年科技走向。
  • 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
    ◎記者溫婷○編輯李魁領  科技沒有邊界,創新永無止境。進入嶄新的2021年,科技將在何處率先突破?創新又將如何改變生活?  日前,阿里達摩院等數字經濟巨頭髮布了對2021年科技發展的展望和預測。經過梳理歸納,2021年科技領域將呈現十大發展趨勢。
  • 機器人瓦力
    原標題:機器人瓦力 機器人瓦力 公元臨行前他們委託Buynlarge的公司對地球垃圾進行清理,該公司開發了名為WALL·E(Waste Allocation Loa d Lifters – Earth 地球廢品分裝員)的機器人擔當此重任。
  • 達摩院(DAMO)是個什麼鬼?
    目前,「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並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 十大科技發展趨勢 哪些上市公司提前迎接風口
    阿里巴巴達摩院28日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材料科學、量子計算、AI、生物醫療、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將實現技術和應用突破。  達摩院預測,2021年,以氮化鎵、碳化矽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迎來應用大爆發;碳基技術突破加速柔性電子發展;AI或將有效解決疫苗和藥物研發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
  • 十大科技發展趨勢 哪些上市公司提前迎接風口?
    來源:上海證券報 阿里巴巴達摩院28日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材料科學、量子計算、AI、生物醫療、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將實現技術和應用突破。達摩院預測,2021年,以氮化鎵、碳化矽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迎來應用大爆發;碳基技術突破加速柔性電子發展;AI或將有效解決疫苗和藥物研發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記者注意到,已有不少上市公司提前站上風口。
  • 解碼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看透」未來的力量
    原標題:解碼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看透」未來的力量 難忘的2020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由信息技術主導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趨勢卻更加明顯。2021年,我們的科技將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又將給我們的社會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 2020年阿里達摩院青橙獎出爐
    9月9日,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梁文華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青橙獎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
  • 又一位量子計算頂級科學家加盟阿里,稱與達摩院不謀而合
    去年10月,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宣布未來3年投入超過1000億人民幣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量子計算正是達摩院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馬裡奧入職達摩院後,將與施堯耘等科學家們一起開展量子算法的研究,加速推進量子計算從理論到工程落地,並探索量子計算與雲計算、人工智慧、基礎物理、材料、化學等學科結合的無限潛力。
  • 《可愛的機器人瓦力》青眼虎-協助拍攝
    瓦力是電影《機器人瓦力》中的一個虛構角色,亦是該片的男主角。他是一臺虛構的型號為WALL-E(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 Earth Class,地球版垃圾配置承載起重機)的機器人,後來一見鍾情地喜歡上了新形異星植物探測機器人伊芙(EVE,Extraterrestrial Vegetation Evaluator,但被瓦力叫做Eva)。
  • 機器人總動員:橫跨七百年的機器人之戀,當瓦力遇到伊娃!
    時間是2800年之後,人類全都離開了地球,只留下高樓聳立,還有比高樓更高的垃圾山,主角是一個已經工作了七百多年的破舊的垃圾清理機器人(瓦力),不過瓦力算是機器人中的另類,因為它擁有靈魂,而且還會收集能用的機器零件和人類之前用過的一些物品,並把這些東西收集到屬於自己的小鐵屋裡,晚上的時候,瓦力就會打開電視,看人類之前的影像資料,看男女戀人在跳舞,看他們一起手牽手秀恩愛,這些都是瓦力夢寐以求想要做的
  • 浙大29歲硬核女博導 獲達摩院青橙獎100萬
    在昨天公布的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名單上,1991年出生的趙保丹成為榜單上的10位青年科學家之一,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科學家。從小沒上過培訓班 讀書從來沒苦惱過從小沒有上過補習班的趙保丹,一直是學霸。
  • 2017年人工智慧十大熱點事件,谷歌設立AI中國中心
    人工智慧之所以能席捲全球,在知名自媒體楊劍勇看來,是谷歌於2016年那一場人機大戰成為第一推動力,致使人工智慧來勢洶洶,如今,人工智慧也成為2017年十大流行語之一,作為科技界最熱門的領域,在過去一年中,有哪些重大事件?
  • 機器人瓦力:瓦力和伊娃在太空中飄蕩的場景,太浪漫了
    自從他們的故事片《玩具總動員》上映以來,動畫工作室就給我們帶來了《怪物公司》、《超人》這樣的經典影片,但還有一部不僅是他們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動畫之一,他就是《機器人瓦力》。電影講述的是22世紀了,人類乘坐巨大的太空巡洋艦離開了地球,等待著他們星球的表面再次適合居住。700年過去了,而瓦力(廢物分配負荷提升器地球級),是剩下的最後一組機器人來清理地球。
  • 阿里動物園物流機器人「小蠻驢」亮相 將正式進軍機器人賽道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記者 季明智9月17日雲棲大會,阿里巴巴發布第一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同時發布機器人平臺,正式進軍機器人賽道。小蠻驢機器人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