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傍晚時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當筆直延伸數千米的幾道絢麗燈光亮起,附近的儀式現場立即響起陣陣歡呼聲,身著工作服的工人們相互握手甚至深情擁抱,欣喜而激動之情如同那絢麗的燈光,蕩漾在每一個人臉上。
在現場500多人的共同見證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完工和助航燈光亮燈儀式順利舉行。
西一跑道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兩縱一橫」三條跑道中最長的一條,也是唯一一條行業規定最高等級的4F級跑道,可以起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機空客A380。其完工和助航燈點亮,標誌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建設已全面提前進入竣工驗收階段,為年底順利完成校飛、試飛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最高等級4F級
西一跑道全面完工 昨晚點亮了助航燈
跑道和航站樓是一個機場建設中最為重要的工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規劃建設「兩縱一橫」3條跑道,分別為西一、北一、東一跑道,其中等級最高的就是西一跑道。
全長4000米、寬75米,這是此次完工的西一跑道的基本體貌特徵。按照目前的相關行業規定,西一跑道為最高等級4F級跑道,可以起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機空客A380。
一條4F級跑道的建設,工程量是巨大的。據介紹,西一跑道建設期間,土石方施工削平了山丘70餘座,處理衝溝百餘條,完成填方總量約3600萬方。道面施工高峰期每日澆築混凝土5000立方米以上,安裝助航燈具1萬餘套、電纜敷設700餘公裡、設備安裝200餘臺(套)。
昨天,經歷跑道地基處理及土石方工程、道面工程、智能監控工程、助航燈光及供電工程、跑道消防工程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一系列工序後,西一跑道全面完工,並且點亮了助航燈光。這標誌著西一跑道建設已經全面提前進入竣工驗收階段,為年底順利完成校飛、試飛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標誌著成都邁入了機場跑道「雙4F級」時代。
雙流國際機場的東跑道也是4F級。目前,成都是我國大陸繼北京、上海之後第三個「一市兩場」的城市,同時也是繼北京之後第二個擁有雙4F級機場跑道的城市。
據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飛行區三條跑道的跑滑系統將於今年10月全面完工,計劃於11月開展校飛,並於12月開展試飛。
為何叫智能跑道?
西一跑道建設創新突破 四創全國「首次」
除了等級最高,可以起降空客A380客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還有一個顯著標籤——「智能」。這是因為西一跑道在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方面有重大突破,創造了國內多個「首次」。
四創全國「首次」
★ 第一個「首次」:國內首次跑滑系統均採用道面瀝青複合層新型工藝施工。
長期以來,民用機場跑道長期經受大交通量、高強度荷載的反覆作用和灌縫料失效下部基層浸水等因素影響,易導致道面混凝土板塊唧泥、脫空、斷裂等病害,嚴重影響道面的使用壽命。西一跑道在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層與基層之間設置瀝青複合基隔離層,具有隔離、防水、抗衝刷和應力緩衝等功能,可有效解決上述唧泥、脫空、斷裂等病害,使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具有使用壽命長、養護工作量小和環境適應性強等優點。
★ 第二個「首次」:全國首次全場採用深桶燈安裝新工藝的內陸機場。
該項新工藝有著多項專利技術應用,包括深桶燈安裝新工藝、燈箱電纜保護管防水密封裝置、燈桶預留環形槽成形件、膠體灌注機均獲得國家新型實用專利。這不但解決了天府機場工期緊面臨的各項難題,同時還提高工效、提升質量、節約成本、綠色環保,對未來機場助航燈光工程的建設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標準,樹立了民航助航燈光行業標杆。
★ 第三個「首次」:全國首次採用智能跑道系統技術的4F級跑道。
通過智能化設施,對跑道性狀進行實時採集、統一管理和分析預警,為跑道的健康和維護提供科學支持,為後續跑道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
★ 第四個「首次」:全國首次全線使用PVC-UH.新型管材的飛行區消防工程。
西一跑道管材採用承插式連接方式,安裝快捷,變形冗餘度高,確保工程質量及進度推進,適用天府國際機場超大體量消防管道安裝,為天府國際機場建設進度提供了有力支撐。
將於明年正式投用
雙樞紐機場第三城 迎來開放發展新格局
從中心城區出發,一路向東駕車行駛大約50公裡,就到達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這裡將成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國家重點工程、民航「十三五」規劃重點工程,為國家「十三五」規劃中計劃建設的我國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也是四川歷史上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其功能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於2016年5月27日正式破土動工建設。
經歷四年多的建設,如今天府國際機場正以「神鳥」振翅待飛之勢昂立成都東方。其航站樓構型取意具有成都特色的太陽神鳥,航站區內四座單元式航站樓猶如四隻馱日飛翔的神鳥,寓意著古蜀文明在成都這片神奇土地上歷經三千餘年的延續、傳承和生長,寓意著成都新機場以獨有自信高昂的姿態面向世界騰飛。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首期建設有3條跑道,其中E類跑道2條、F類跑道1條;建設71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建設集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0萬噸、飛機起降32萬架次的需求。計劃於明年正式投入運行,屆時成都將成為我國中西部第一個、我國大陸地區第三個同時運行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
建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我省從長遠布局、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作出的重大部署。其建成投用後,必將推動深化互聯互通,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充分適應成都地區未來航空業務發展需求,成為全方位構建內陸開放高地、奮力推進「兩個跨越」的關鍵突破口。
擴大開放、深化改革是新時代成都發展的最大變量和最強動能。目前,成都主動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在拓展國際循環的同時,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國內大循環,助推新經濟,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
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用,對於成都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助力四川加快融入全球經濟版圖,打造臨空經濟和航空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再造一個「產業成都」,對於更好地發揮國內循環的迴旋空間和國際循環的門戶樞紐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支撐意義。
科普一下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楊富
攝影:張青青
設計製圖:曾雪柔
編輯: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