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朱海丹)10月12日報導 美國當地時間10月4日,成都「翻牆」熊貓設計者勞倫斯.阿金特逝世,不少市民對勞倫斯的逝世感到遺憾和悲痛。由勞倫斯.阿金特設計的「翻牆」熊貓一經面世,便得到市民的喜愛,成為市民拍照的新地標。記者今日在IFS成都國際金融中心看到,有許多市民和遊客都在此與熊貓合影。
"感謝勞倫斯為成都留下這麼棒的作品"
「我每天都會經過熊貓,看到憨態可掬的它心情就會變好,今天早上看到新聞說它的設計者去世了,我覺得很遺憾,這隻熊貓沒有'爸爸'了。」在春熙路附近上班的王女士告訴記者。
記者在ifs成都國際金融中心看到,有許多市民正在與熊貓合影,其中不乏從外地來成都玩耍的遊客,來自上海的遊客唐先生告訴記者,在來成都之前就被網上看到的這隻熊貓吸引了,在被問及是否知道其設計師著勞倫斯.阿金特去世的消息時,唐先生表示並不知情。「它的設計師去世了很遺憾,感謝他給我們留下了這麼棒的藝術品。」唐先生說。
設計專業的學生小廖告訴記者,今天上午在網上看到新聞之後,特意過來的,「除了大熊貓以外,勞倫斯.阿金特在全球各地都留下來很多藝術作品,他在成都為我們留下了可愛的大熊貓,對於他去世的消息,感到非常難過,世界失去了一位很棒的藝術家。」小廖表示,勞倫斯.阿金特的作品會在人們心中種下深刻的烙印。
成都來福士廣場由美國當代建築師的代表人物之一Steven Holl(史蒂芬·霍爾)設計
翻牆熊貓成為成都的地標之一,那麼,在成都,還有哪些地標建築出自世界知名建築設計師之手?成都全搜索新聞網為網友一一梳理。
成都來福士廣場(資料圖)
成都來福士廣場是由美國當代建築師的代表人物之一Steven Holl(史蒂芬·霍爾)設計。斯蒂文·霍爾作為當代建築現象學理論的執行者,同時在場地、色彩、光線及建築的相互關係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這一切都讓霍爾有著與眾不同的非凡魅力。建築評論家方振寧說,「毫無疑問,斯蒂文·霍爾將成為繼庫哈斯之後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建築家,因為他首先不重複自己,更不會重複別人,在很多明星建築家的創造力開始衰退的時候,他在上升。」
有網友認為,成都來福士廣場是一個「源於中國的現代設計」的典型代表。該設計概念是通過地標性的建築和景觀來隱喻其地域性文脈,即「長江三峽」的意向,包括將三門峽、巫峽、虎跳峽和龍門等自然意向融入到建築設計之中。建築立面好似幾座被切割成類似山體的幾何形狀,景觀通過瀑布、噴泉及水景等細節來表達與這三個峽谷有關聯的故事,室內也通過鋪裝及交通組織來闡述上述理念。
成都天府國際金融中心建築設計者之一為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
成都天府國際金融中心(資料圖)
成都天府國際金融中心吸引大家的目光,六個小鳥巢包圍著中間兩根擎天大柱,把它架到雲層上,整個設計大氣、規劃有序。作為成都天府國際金融中心建築設計者之一,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因其在世界範圍數不清的機場規劃而聞名,外立面全部採用有著設計感極強的金屬拉絲條紋密集分布,設計感極強!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國家大劇院也是出自保羅安德魯之手。
東郊記憶、西村設計出自世界知名建築設計劉家琨之手
東郊記憶(資料圖)
大家熟知喜愛的東郊記憶項目總設計師為世界知名建築設計劉家琨。東郊記憶完整保留計劃經濟時代工業建築的特色,同時把各種構造複雜的廠房改造為商業用建築,它是集合音樂、美術、戲劇、攝影等文化形態的多元文化園區,工業遺址主題旅遊地,藝術文化展演聚落,文藝創作交流園區,成都文化創意產業高地。採用「修舊如舊、舊房新用」的原則,將原有廠房融入現代商業功能:跨度24米、層高16米的熔配車間,被改造成影院和劇場;直徑達16米的氫氣罐,打造為視聽空間;多夾層、多管道的廠房,化身為藝術展示殿堂;煙囪、傳送帶、鍋爐等巨大構築物圍合而成的獨特區域,成為音樂酒吧區;老辦公樓則被改造為設計酒店,形成了一個與傳統不同的全新藝術場所。
作為成都本土的世界知名建築設計大師,劉家琨的建築風格深受成都影響。西村大院也是他在家鄉的又一力作。這個可以「耍」的建築設計,在劉家琨看來,是一個「情緒比較豐富」的建築,而且有些情緒是「複雜而矛盾」的,比如既運用了傳統的藻井、川西院落這樣的建築形態,同時也加入了跑道、中庭運動場這樣的現代功能。長1.5公裡的跑道,人可以在建築裡跑酷,甚至騎車。
內外圈跑道相連後,形成交錯上升、沿一個起點方向可完整環繞一圈的「莫比烏斯帶」。呈院落式C形半圍合、開闊中庭的建築,又秉承川西民居「傳統元素的現代表達」建築理念。建築主材更是採用建渣回收製成的環保再生磚,無輻射低汙染。
美國國家建築師協會前主席切斯特·懷東設計建川博物館飛虎奇兵館
建川博物館飛虎奇兵館(資料圖)
建川博物館飛虎奇兵館是為紀念抗戰時期,美國對華援助,特別是美國空軍援華而建。該館由美國國家建築師協會前主席切斯特·懷東擔綱設計,它的建築外形酷似一艘軍艦航行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