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從幾百年幾千年的樹木存在看起來已經沒有實用價值,這些建築是中華文化中沉澱的東西,很文化的代表性的東西,這些建築是在某種程度上中國和中華文化的代表,因此,即使在大興土木的今天,這些古老的建築仍然保留下來,作為觀光地對外開放,成為建築史的研究對象。
保國寺是以建築技術聞名的寺廟,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該寺的前身被稱為靈山寺,在改宗過程中,和其他寺廟一樣,當時的靈山寺經歷了破壞和重建的過程,保國寺的名字首次出現在唐廣明元年的僖宗李氏時期。
當時的保國寺沒有今天所見的規模,保國寺的第一次擴建是在宋真宗時期進行的,之後進行了多次擴建,這時,保國寺的規模得到了認可,保國寺在1954年的全國文物調查中被發現,被學者定義為北宋建築,最近的保國寺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沒什麼兩樣。
保國寺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木結構,整個寺院的木結構既古老又完整,為研究唐宋時期的古建築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不僅如此,保國寺建築中使用的那些建築技巧對今天的建築結構有很多參考意義,比如保國寺中的大雄寶殿整個建築中沒有一個鐵釘,大雄寶殿內空氣暢通,對南方的木材建築十分重要,保證汛期木材不發黴,保持殿內清潔,不被灰塵和蜘蛛網覆蓋,藏經樓的建築與大雄寶殿略有不同,藏經樓建於民國9年後,樓中的門窗具有濃鬱的中國近代建築特色。
保國寺的觀音殿、鼓樓、鐘樓、漢驃騎井,淨土池,天王殿、唐經幢等很有分量的建築物,這些保存數百年,而且同樣寺,這些建築在不同的時代背景,考慮也別有情趣,保國寺是第一次重點文物。
大家對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