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近日,伊朗國防部研究創新機構的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附近遭遇大批武裝人員襲擊,重傷不治身亡。這對伊朗核領域又是一次重大打擊,為什麼要說『又』呢?這還要從德黑蘭的一家烈士博物館說起。
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有一座十分特殊的博物館堪稱伊朗之殤,它裡面陳列的展品卻十分特殊:一輛輛面目全非、損傷嚴重的小汽車。看過介紹才知道,這些小汽車的主人是近年來伊朗被暗殺的科學家們,從扭曲的車身、遍布彈孔的車門可以看出它們主人的悲慘遭遇。昔人已乘黃鶴去,空餘下主人心愛的小汽車在這裡向世人訴說曾經慘烈的往事。

如何重創甚至摧毀一個國家的某個重要領域?比如彈道飛彈研發,用炸彈炸平飛彈工廠?對這個國家採用嚴厲的技術封鎖?這些措施或許有效,但工廠炸了可以重建,技術封鎖可以靠科研人員多花時間突破,這些對一個擁有堅強意志的國家都可以克服,但如果將這一領域的權威專家清除掉,那麼對這一領域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近年來,伊朗重點領域尤其是核領域的專家被暗殺的可不止一位兩位。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至今的10年間,算上這次死亡的穆赫森·法赫裡扎德,伊朗至少有6位在核領域和其他重要軍工科技領域的科學家被暗殺,其中不僅包括多所大學的核教授,還有號稱「伊朗彈道飛彈之父」的哈桑·德黑蘭尼·穆加達姆,而針對他們的刺殺手段驚人的相似:要麼是乘坐的汽車被安放了炸彈,要麼家門口停放的汽車或摩託車發生爆炸,要麼是軍火庫爆炸。而上面那家博物館的展品,就來自上述刺殺事件。
看著一輛輛面目全非的小汽車,班長感慨萬千,他們的主人無不是某一領域的權威,為了培養他們,整個伊朗幾乎是傾盡全力。高科技人才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而且這種財富不僅僅是用錢、用物質去累積,還需要一樣最為昂貴的東西-時間,每一位遇刺的科學家都是經過數十年時間才一步一步的走向某一領域的權威專家,我們常說殺人誅心,對手抹殺掉伊朗最為寶貴的人才,這就是殺人誅心。
伊朗國產隱形戰機,壓根不算真正戰鬥機,近年來伊朗越來越急功近利
寶貴的高端人才不斷被暗殺,伊朗似乎無能為力,針對專家們的安保無法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甚至連穆赫森·法赫裡扎德這樣的國寶級專家都慘遭暗殺,究其原因首先是情報部門的極其不稱職,這次參加暗殺法赫裡扎德的武裝分子據稱達到了60多人,如此精心策劃的大型暗殺行動,還是在首都附近,伊朗情報部門竟然事前沒有半點察覺,這簡直不能簡單說是不稱職,這是無能!沒有情報支持,安保部門只能單純防守,再多努力也會百密一疏。
法赫裡扎德
而深層次原因則是伊朗國力還不夠強大,才導致對手為所欲為,甚至連自己寶貴的科學家都無法保護。法赫裡扎德的死,為這座令人心酸的烈士博物館又增添一件展品,如果不作出改變,這座伊朗之殤的展品還會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