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抖音的新號不好做了!」
近來有不少抖音運營者反映,除非是頭部MCN機構孵化的帳號,做新號似乎很難出爆款。
據了解,抖音確實對部分MCN機構有新號的冷啟動扶持計劃。但對於更多無法被官方扶持、又想入局抖音的運營者來說,如何才能做好帳號的冷啟動?
為此,我們對話了幾位深耕抖音的內容創作者,總結出一份《抖音帳號冷啟動運營技巧》。
初期團隊精簡化:三個崗位即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要在初期就運營好一個帳號,合理的團隊配置必不可少。
「初期團隊建議人員可以精簡化,只需要演員、編導、後期三個崗位即可。」原震驚文化抖音內容負責人何項俊提到,「現在很多帳號,出鏡人也同時擔任編導剪輯等工作,儘量將人員充分利用。」
現已擁有700多萬粉絲的「靈魂當鋪」,核心團隊就是3個人:一人負責寫劇本、找群演;一位編導負責寫分鏡和聯繫場地;還有一位後期負責剪輯和特效。
當然,如果有足夠的運營成本預算,專業的團隊包括導演、編劇、策劃、演員、攝影、剪輯、運營等角色,做到術業有專攻。
但無論配置如何,「網感」和「視頻思維」十分重要。能否把握好抖音的熱梗,直接關係到這個團隊能否做好抖音。
確定內容垂直領域:先選自己擅長的
垂直領域的選擇,最直接和簡單的方式是選自己擅長和了解的領域。比如懂車的可以做汽車領域內容,擅長唱歌的可以做音樂領域,了解寵物的可以做萌寵領域……
若無法直接去確定垂直領域,運營者也可參考抖音內的爆款,或是嘗試做藍海領域內容。
何項俊指出:「抖音藍海領域中的母嬰、汽車、教育培訓、醫學科普、法律知識科普等,都有非常廣闊的前景;而紅海領域中的測評、美食、美妝等,只要擁有足夠新穎的形式,依舊非常值得投入,因為廣告變現前景好。」
「新動傳媒」MCN創始人慕容繼承認為:「以目前抖音的體量和用戶增速,幾乎所有垂直領域都還有機會。所以,核心的問題還是內容生產者本身。」
而新榜學院課程顧問張曉提到了「變現」對於內容定位的重要性:「現在入局,一定要想好內容將要如何變現,因為在很難做到頭部帳號的情況下,變現更為重要。」
一個重要的隱藏步驟:養號
張曉向我們透露,「養號」和「權重」都是抖音官方不認可的說法,但是這並不代表註冊完帳號就可以發內容,因為容易被判定為機器或營銷號。
「內容優質的話,即使被系統判定過,後面還是有機會出爆款,權重並沒有固定的規律可言。」他分享了自己的實際經驗。
所以究竟什麼是「養號」?
不少業內人士的理解是,運營者需要儘可能地「模仿正常活躍用戶的行為」,比如完整填寫資料、每天刷抖音、評論、點讚等。
慕容繼承將「完整填寫資料」稱之為「帳號裝修」,他認為任何可以自定義的地方比如名稱、簡介、頭像、封面等,都是可以提升轉化的機會。
網絡上有總結出一些規則,比如「每天早中晚刷垂直領域內容30分鐘」、「關注至少X個競品帳號,評論XX個感興趣的視頻」等。
但這些規則其實都是因團隊和帳號而異,養號的確可以通過關注、點讚和評論同類型的內容,同時吸引粉絲點到自己的主頁並關注,具體數量只需像正常活躍用戶即可。
爆款內容永遠是抖音漲粉的核心秘訣
「想在抖音上獲取粉絲,持續生產優質內容的能力才是關鍵,」慕容繼承強調,「播放量、停留時長、完播率、復播率、評論率和點讚率,這是抖音對於視頻流行度預測的維度。」
開篇3秒決定生死
抖音算法之下,真正決定生死的是開頭的幾秒鐘。如果不被用戶喜歡,則會被直接劃開,次數久了則很難再獲得推薦。
「抖音很多時候更像是一個視頻化的梗,」papitube COO 霍泥芳曾在接受新榜採訪時表示,「抖音按秒計算,如果你有廢話,就會被直接划走。」
所以在抖音的內容生產中,「減法」比「加法」更重要,創作者需要摒除掉無用信息,在第一時間將觀眾引導到核心的內容之上。
爆款內容有跡可循
抖音的推薦算法是將「用戶喜歡的內容」不斷推到他們面前,但爆款內容背後本質還是用戶對優質內容的喜愛。
何項俊向我們總結了爆款視頻的四條「可循」原則:
原則一:情感共鳴。
一定是引起大家非常強烈的情感波動,才能促使點讚的行為產生。
原則二:形式創新。
抖音是內容迭代非常快的平臺,只有最有新意的形式才能脫穎而出。
原則三:熱點反差。
熱點永遠是大家關心的話題,加上出其不意的反轉,能讓效果翻倍。
原則四:互動合拍。
小號和大號合拍,可以吸引更多流量。大號和大號更能產生1+1>2效應。
除此以外,帳號內容差異化、發布稀缺的熱門內容也是製造爆款的重要途徑。
抖音上不乏大量同質化的內容,想要在如此龐大的內容池中被注意到,有兩種方式:
一是需要做出區別於頭部同領域帳號且更勝一籌的內容形式。
二是運營者可以尋找平臺內熱門但參與人數不太多的活動,快速跟進做出一些有趣的內容,便有機會被算法推薦。
曾從事過抖音號批量孵化工作的蘇小七向我們透露,快速從0開始孵化帳號時,就是利用平臺內某些熱門內容的稀缺性,迅速將帳號運營起來。
抖音帳號的 「精細化」運營
高頻率更新,把握流量高峰點
持續又穩定的內容輸出,可以獲取更多的播放量,有助於漲粉。「至少一周五更。」何項俊建議道。
而每天更新的時間,也頗有講究的。
慕容繼承提到「抖音有3個訪問高峰期:中午12點前後、晚上6點前、夜裡10點前後」,在這三段時間內發布內容,也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流量。
引導粉絲參與互動
發布內容時有意識地引導用戶評論與互動,是抖音精細化運營中的重要一環。
「對每一條用戶評論都應該認真回復,尤其是神評論。如果無人回復,則自己搶沙發,不要出現0評論的視頻。」慕容繼承建議道。
有運營者透露自己會在視頻劇情中偶爾故意留下些許瑕疵,也是為了給用戶們找到可以在評論區中交流的話題。
「玲爺」也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的評論區已經成為很好的互動區,現在甚至有許多視頻創意都是來自於評論區。
迅速有效的外部助推
抖音的算法是多級推薦模式,如果在發布後短時間內的轉發、評論、點讚、完播率等數據較高,便有機會被算法丟入更大的流量池中。
圖片來自網絡
因此對於在起步階段帳號,利用社群發動更多人第一時間來一起完成轉評贊,對於帳號的冷啟動會更加有利,許多抖音互推互贊的微信群也應運而生。
但這種助推並不是百分百有效的,想要達到好的效果,則對於互推群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群聊人數要高,其次活躍度也要高,要能夠在幾分鐘內迅速完成比較高的點讚、播放量、完播率和評論,之後才有機會進入初期流量池,」何項俊的看法是「如果群活躍度不夠,多個三五贊,是毫無意義的。」
DOU+:少量多次、小額多投
DOU+是平臺內的官方助推方式,能夠為內容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曝光和流量增長。但是對於初期運營的帳號,投放DOU+是個需要慎之又慎的決定。
幾位受訪者都表示「DOU+投放對於一定起量趨勢的視頻是有助力的,能夠錦上添花,但對於自然流量很差的視頻,很難做到雪中送炭,這種情況下並不建議過多投放。」
如果需要投放DOU+,他們更建議遵循「少量多次」「小額多投」的原則。
張曉表示:「我們不會一次投放1000元,而是選擇10次100元,因為每次都會投放給不同興趣領域畫像的粉絲,可以覆蓋到更多人群。」
對於純種草帶貨的帳號,張曉的團隊則會測評投放的轉化率。如果消耗一般金額卻依舊沒有轉化的時候,他們會將視頻設為僅自己可見,同時停止DOU+的投放。
作者| 松露
編輯| 張潔
特別鳴謝| 易格、夏叔叔和願意分享的大佬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