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讀者在威海晚報網上反映說,文登市宋村中心衛生院近期接診很多皮膚紅腫並產生水泡的患者。經醫生確認,這些皮膚感染的患者都與一種叫隱翅蟲的昆蟲接觸過。這名網友想知道隱翅蟲到底是一種啥蟲子,為啥毒性這麼大?
隱翅蟲頻頻「傷」人
7日上午,記者來到文登市宋村中心衛生院了解到,一周來,該院接診此類患者有近十人,最小患者只有7歲。當天醫院沒有接診被隱翅蟲毒傷的患者,但遇到了曾被隱翅蟲毒液侵害過的該院醫護人員李建鵬和王靜。
該院護士王靜介紹,前幾天晚上,她上夜班給患者打吊瓶時胳膊上飛落一隻蟲子,「我把蟲子拍死了,又用手將蟲子向下一搓。」隱翅蟲體內的毒液全部留在了王靜的臂腕處,導致她的手臂皮膚嚴重受感染。雖然已經治好了,但胳膊上卻留下了疤痕。
李建鵬是該院一名醫生,也是一名曾被隱翅蟲毒傷的患者。據他介紹,去年夏天,他躺在床上看書,感到後背有蟲子在爬,他就習慣性地將蟲拍打死了,拍打蟲子的手隨後還接觸到腿部、肚子和胳膊等處的皮膚。「不一會兒我就覺得後背和腿部很癢。」李建鵬感覺到可能是被蟲叮咬的原因,並沒有在意。
第二天起床後,李建鵬發現四肢和肚子上有成片的紅水痘,奇癢難忍,起初他自己選擇用藥膏進行了簡單塗抹,但是效果並不明顯。經仔細檢查,原來他是被隱翅蟲體內的毒液感染所致。對症下藥後,李建鵬感染的皮膚有所好轉。隨著感染部位皮膚組織的癒合,該處形成了深咖啡色的疤,疤痕下又長出新皮膚,但與周圍皮膚有一定的差異。當天,記者看到,李建鵬的胳膊和腿上仍留有明顯的疤痕。
蟲子雖小毒性卻很大
隱翅蟲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昆蟲呢,它的體液為何如此歹毒?據文登市宋村中心衛生院理療科的王醫生介紹,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有趨光性,白天棲息在雜草石下,夜間出來活動,夏秋兩季最常見,喜歡圍繞日光燈等飛行。
王醫生說,隱翅蟲的體外沒有毒腺,不會蜇人,但是體內有毒液,被打死後毒液會流出來。它的毒液屬於強酸性毒汁,對人體的皮膚有很強的腐蝕性。人體皮膚接觸少量毒液後,皮膚會出現點狀、片狀或條索狀紅斑;如果人體皮膚接觸到大量的毒液後,則受感染部位會產生水泡,周圍皮膚紅腫,不及時處理會導致嚴重的皮膚感染和潰瘍。
沾上毒液應及時就醫
昨日,記者從市立醫院、四〇四醫院、經區醫院和海大醫院的急診處了解到,目前四家醫院均沒有接診過隱翅蟲患者,對此,市衛生局疾控科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區幾乎沒有見到隱翅蟲。
「很多人並不知道隱翅蟲這種昆蟲,也不知道它的體液毒性很大。」王醫生說,隱翅蟲主要藏身於草叢中,農村比較常見,城區較少。「它一般情況下不會侵害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地上爬的,且速度很快。」
在對付落在身上的蚊蟲時,大家的首選就是用手直接怕死,王醫生表示,對隱翅蟲來說,最忌諱的就是將蟲子拍死在身上,因為這樣隱翅蟲體內的毒液就完全留在皮膚上,會迅速導致皮膚起泡、化膿,並且是成片的擴展,越抓越嚴重。「被隱翅蟲毒傷的患者並不需要住院治療,開具相應的藥膏後,患者可回家自行擦塗,皮膚感染處一般一個星期左右可癒合。所以被隱翅蟲毒傷也不必驚慌。」王醫生說。
王醫生提醒,進行野外活動的市民在裸露的皮膚上發現隱翅蟲時,千萬不能用手拍打,可用嘴將隱翅蟲吹掉。如果不小心沾染上隱翅蟲的毒液,可用肥皂水、牛奶或4%蘇打溶液反覆清洗皮膚,並儘快到正規醫院接受正確治療,避免造成更嚴重的皮膚感染。
■相關連結
預防隱翅蟲
毒傷的措施
1.保持室內外衛生,防止蚊蟲滋生,關好紗窗。2.關燈睡覺,睡覺前檢查床上是否有隱翅蟲。3.儘量採取各種驅蚊措施,如點滅蚊器、擦花露水等。4.若隱翅蟲停留在皮膚上,切不要用手直接拍打它,應用嘴吹氣將其趕走。5.到郊外遊玩時,做好必要的防護,儘量穿長袖衣褲。6.隱翅蟲在遇到風油精時會立即斃命,甚至是500ml水內加入2—3滴風油精,也會在一分半鐘內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