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隱翅蟲危害

2021-01-14 常德營養

讀﹕幾天前,我老婆身上發現有好幾處地方癢、痛難忍,且有水泡、潰爛之勢,問我是什麼原因?如何怎麼辦?我大致觀察了下,回答她:這可能是某種毒物造成的,我是營養師幫不到你,你趕快找醫生去,這是醫生的範圍。老婆過了一日就去尋醫,醫生告訴他這是隱翅蟲造成的。當時我給老婆也說了幾種可能,其中就說到這種蟲的危害。

 

隱翅蟲,又稱「青腰蟲」,體內沒有毒腺,不會蜇人,因其不飛行時雙翅隱藏起來看不見而得名。體細長,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長約13釐米間。

 

隱翅蟲有趨光性,常因夜晚燈光的引誘,通過門窗進入室內,在人們周圍爬行,常因爬行中引起異樣感被人有意無意拍打致毒汁溢出,粘在皮膚和手上,此時如用手再去摸其它皮膚時,會導致多處皮膚腐蝕性傷害。

 

隱翅蟲本身並不咬人,但你把它拍死以後,蟲子腹部的強酸液體會流出來腐蝕你的皮膚。隱翅蟲的毒液勝過眼鏡蛇毒,毒汁pH值只有12,呈強酸性,被打死後流出來的毒液如果沾到皮膚上,會引起急性皮膚炎症。人體皮膚接觸到隱翅蟲毒液後,皮膚會出現點狀、片狀或條索狀紅斑,有癢與剌痛感。若受傷面積較大,則會有強烈的癢、痛感覺,皮膚紅腫,產生水泡,水泡與紅腫間有圈狀圖形,並伴有淋巴結腫大,發燒,及中央呈灰褐色壞死等症狀,即使痊癒後傷口顏色與周圍皮膚也會有很大差異。

 

如何防範?

1、隱翅蟲落到身上後,千萬不要用手拍打,用風把它吹走就好了。如萬一不小心拍打隱翅蟲後,要立即用鹼性洗滌用品將手清洗乾淨,千萬不要在身上到處摸,尤其是千萬不要在臉上摸。

2、如果萬一被毒液侵犯後,立即用鹼性肥皂清洗患處,或者用碳酸氫鈉溶液溼敷患處,以中和強酸性毒液,減少腐蝕皮膚所造成的傷害。

3、立即就醫不要拖延,可以適量塗抹百多邦乳膏或者尤卓爾乳膏等,亦可根據情況使用抗過敏的藥物治療。注意不要沾水等,以免引起感染,等痂皮自然脫落,儘量減少陽光暴曬,以免留下色素沉著斑。

 

生活中,常有很多危險因素威脅著我們的健康與生命,隱趐蟲就是其中的殺手之一,認識它,了解它,才能防範它的危害。

 

魯祖建

高一級營養師

高一級健康管理師



相關焦點

  • 隱翅蟲危害大如何來進行防治
    隱翅蟲喜歡在燈光下活動,有人說隱翅蟲的毒性極大,如處理不好會致人死亡。其實隱翅蟲並沒有那麼毒,相較於白紋伊蚊、恙蟲、滴水觀音這些有害生物來說,隱翅蟲算是毒性最弱的了,不過處理不好的話讓皮膚感染會有燒灼感,變得紅腫又瘙癢難耐, 隱翅蟲屬昆蟲綱,鞘翅目,隱翅蟲科,隱翅蟲因體內有毒液而對人有威脅,但並不致命。隱翅蟲的毒害並非蟲體螫咬人體所致,而是由蟲體內所含之刺激性毒素造成的。隱翅蟲素附著皮膚後會產生緩慢痊癒的壞死性紅斑。
  • 可怕!隱翅蟲頻繁出沒!多人遭「蟲咬」,市民請注意防範!
    王先生遭遇的,正是傳聞中可怕的隱翅蟲。皮膚科周慧主治中醫師指出,隱翅蟲並不咬人,但因其全身體液均有毒,所以遭隱翅蟲「爬過」的皮膚會引起隱翅蟲皮炎,尤以腹部毒液引起的皮炎最重。僅昨天一天時間,市中醫院皮膚科門診就有四位隱翅蟲皮炎患者,又癢又痛,患處很是嚇人。
  • 開封市民家中現隱翅蟲,真的有像朋友圈傳的那樣 有致命的危害??
    就是這隻↑杜先生家中的這隻隱翅蟲大約5毫米長,已經沒有觸角和腿。6月14日晚上10點,杜先生看到門上有一個小蟲子,湊近一看,感覺和網上說的隱翅蟲很像。杜先生說「我找出隱翅蟲的圖片進行對比,發現該蟲的胸及尾部為鐵青色,其他的部位是黃色的,有兩根觸角,六條腿,和圖片上的基本上一樣。我的朋友圈中傳的隱翅蟲有毒,會致命,我特意上網查查,網上有說隱翅蟲危害並不大。」隱翅蟲又叫「影子蟲」、「青腰蟲」,多數細長、體小,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一般不到3毫米,最大可達3釐米。
  • 拍死隱翅蟲就死定了 專家:毒液不會致人死亡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和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近日,一則關於隱翅蟲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在網傳的圖片中,一張胳膊因感染隱翅蟲毒液長滿雞蛋般大的水皰的圖片,讓人不寒而慄。  隱翅蟲真的那麼可怕?連日來,記者分別走訪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情況。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每到蚊蟲泛濫之際,在朋友圈裡就經常能看到某市民被隱翅蟲咬傷或拍打後導致皮膚潰爛的新聞。很多人被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蟲子嚇得不輕,在野外遇到陌生的蟲子都不敢處理。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真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拍不得嗎?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形如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女孩公園跑步被隱翅蟲咬傷 今年隱翅蟲提前活躍
    他表示,一般在8—10月份才是隱翅蟲傷人高發期。通常情況下,雨後悶熱天氣,隱翅蟲出沒較多,但涼爽天氣同樣有隱翅蟲出沒,這個季節被咬傷也不奇怪。記者了解到,被隱翅蟲叮咬後的症狀會明顯區別於一般蚊蟲叮咬,若叮咬眼瞼或外陰部位,那麼腫脹會很明顯,典型症狀為條索狀、斑片狀或點簇狀水腫性紅斑。 「被隱翅蟲叮咬的感覺,也明顯與蚊蟲叮咬不同。」李升祥表示,被隱翅蟲叮咬常伴有瘙癢、灼痛和灼熱感。
  • 開封市民家中現隱翅蟲
    對此,醫生表示,夏天隱翅蟲皮炎多發,但是並沒有網絡上傳得那麼嚴重。在家中時要關好紗窗。市民家中發現隱翅蟲6月15日上午,開封市民杜先生給大河報打來電話,說在自己的家中發現了隱翅蟲。隨後記者在杜先生家中看到,這隻隱翅蟲大約5毫米長,已經沒有觸角和腿。
  • 愛心小貼士 | 關於隱翅蟲
    最近,身邊好些朋友、同學,都被這個叫做隱翅蟲的蟲子致傷隱翅蟲泛濫的季節小夥伴們不要害怕面對這種不能隨便拍死的生物來,科普一下:隱翅蟲(rove beetle)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鞘翅極短,因該科大多數種類其後翅藏匿於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覺而得名。
  • 隱翅蟲!
    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鞘翅很短,腹部全裸,乍看像沒有翅膀,故名「隱翅蟲」。全世界包括3200多個屬,約46200種,並且每年以300-400個品種的速度增加,但並非全部有毒。毒隱翅蟲多數細長,體小,身長0.6~0.8釐米。毒隱翅蟲的發育為完全變態。有些大型種類有美麗的黑色和黃色,像胡蜂;有的外形和行為均像兵蟻。顏色鮮豔的為毒隱翅蟲。
  • 被蟲叮咬後休克 是隱翅蟲還是其他毒蟲?
    隱翅蟲  沒那麼可怕,也別用手拍  「全球發出警示,請傳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不少人都收到了QQ 上朋友之間轉發的這則消息,這是真的嗎?「隱翅蟲並沒有那麼可怕!」記者採訪中醫生表示,將隱翅蟲拍死後 ,它的體液會留在皮膚上 ,確實能引起隱翅蟲皮炎。
  • 隱翅蟲拍不得,或造成皮膚潰爛,別犯錯
    在生活中一定要小心隱翅蟲,因為它的危害性非常大,下面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隱翅蟲。1、隱翅蟲的外觀特徵:隱翅蟲是一種細長的蟲,一般長度在兩釐米左右,大小和螞蟻差不多,身體的顏色一般有黑色和黃色組成,之所以叫它隱翅蟲,是因為它的翅膀是透明的,不細心觀察很難發現。
  • 隱翅蟲
    最近又被隱翅蟲咬了。隱翅蟲很狡猾,總是趁我不備,在夜間偷襲,好在被咬出了經驗,自有對付的辦法,所以也算不上受傷。我見過最毒的隱翅蟲是黃足毒隱翅蟲,黑足毒隱翅蟲和奇異毒隱翅蟲,從字面上可以看出它們的特徵,也很好分辨它們的毒性。
  • 隱翅蟲真的劇毒致命?專家:多是危言聳聽
    近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被一種叫隱翅蟲的昆蟲刷屏了,有的說它「劇毒致命」,有的配上被它的毒液沾到皮膚上後導致腫脹潰爛的照片,可謂觸目驚心。但是,市疾控中心有關隱翅蟲研究的專家認為,網上的照片和傳聞很多未經證實,多是危言聳聽,大可不必談之色變。雖然隱翅蟲對人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但如果科學預防、處理得當,不會產生嚴重後果。雞蛋大的膿包是隱翅蟲所為?
  • 「隱翅蟲」並不可怕 疾控專家稱被叮後一般可自愈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 簡訊還配有隱翅蟲及兩雙紅腫的手。昨天,家住望江路美麗華家園小區的汪女士聯繫記者說,她也收到了這樣的簡訊。汪女士說家裡有個3歲的孩子,看到這個蟲子的威脅這麼大,很是擔心。希望專業人士給個權威的說法,以做好預防。
  • 流言揭秘:隱翅蟲毒液 真的會致命嗎?不科學
    他想到有關隱翅蟲毒液可致人死亡的傳言,情急之下,竟拿起菜刀將自己右手食指砍下。隱翅蟲究竟是什麼東西?它的毒液真的有如此可怕? 周平   隱翅蟲毒液能致死的說法不科學,其毒液只會導致隱翅蟲皮炎。   隱翅蟲停靠在人體上被拍死後,會釋放出強酸性毒素,這種毒素腐蝕性很強,接觸到皮膚就會誘發皮膚過敏反應,出現疼痛灼癢、片狀水腫性紅斑或小膿皰、糜爛等症狀。一般來說,一周左右症狀就會消失,不會留下後遺症,更不會引起臟器病變,這一點大家盡可放心。   與蚊子叮咬的包相比,毒隱翅蟲咬的包可以說是「又辣又疼」。萬一不小心與隱翅蟲「親密接觸」,千萬不要用手去拍打。
  • 夏天碰到這種蟲子 千萬不能拍死-夏天,隱翅蟲,蟲子,動物...
    每年一到夏天,我們的朋友圈和各種群裡總會出現類似於「可怕的隱翅蟲又出現了!」「夏季小心隱翅蟲,毒液可能致命!」這樣的文章,這種乍看和螞蟻沒什麼區別的小蟲子真的有這麼可怕麼?隱翅蟲「致命劇毒」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
  • 隱翅蟲咬人致死?網絡傳言裡,所有的真相都在這了
    關於隱翅蟲的真相,我不得不再次給大家科普下,理智對待。隱翅蟲「咬人」會致死?真相:皮膚科醫生證實,有毒素,但不至於危及生命毒隱翅蟲的身體裡有一種酸性毒素,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從接診的患者看,傷口都是在暴露部位,如肩膀、後背、胳膊、面部。如果把毒隱翅蟲捏碎後,毒素進入體內,會使皮膚產生過敏反應,出現條狀或者斑狀的紅腫,一般來說,一周左右這種症狀就會消失。碰到這種蟲子怎麼辦?吹走就好了,別拍,很簡單。隱翅蟲會出現在我們身邊嗎?
  • 用手拍「隱翅蟲」會致命?朋友圈的流言到底是真是假?
    隱翅蟲是一種小型昆蟲,類似飛螞蟻,是鞘翅目中物種最豐富的一科,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隱翅蟲是一種喜溫喜溼的昆蟲,具有趨光性和高飛行性,喜歡有燈火的地方。以小型昆蟲、植物花粉和菌類為食,也有一些寄生在動物體內,總體來說是一類益蟲。
  • 開封市民家中現隱翅蟲 體內含強腐蝕性酸性液體
    對此,醫生表示,夏天隱翅蟲皮炎多發,但是並沒有網絡上傳得那麼嚴重。在家中時要關好紗窗。市民家中發現隱翅蟲6月15日上午,開封市民杜先生給大河報打來電話,說在自己的家中發現了隱翅蟲。隨後記者在杜先生家中看到,這隻隱翅蟲大約5毫米長,已經沒有觸角和腿。
  • 隱翅蟲出沒,欽州17+人受害,不要怕,輕輕吹走它!
    一早上就看見一隻隱翅蟲飛在辦公桌上,沒把我嚇一跳!沒敢碰他,後來那隻蟲子自己飛走了,炎熱的夏天,這種蟲子又出來了。大家要小心了。當時我就想,我辦公桌都有這種蟲子了,那你們呢?應該多少回看見吧。果不其然,一搜新聞就出來。 一篇新聞是這樣寫的。據欽州市二醫院統計的數據,截止前幾天,已經有17人到醫院就診了,全部是因為隱翅蟲導致的眼睛或者身體的接觸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