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淨化器成本不是很高,高檔的一般不超過2000元,低檔的幾百元,利潤空間很大。」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說。
根據奧維諮詢公司的調查數據,目前健康類電器行業利潤率可觀,空氣淨化器利潤率達50%以上,淨水設備利潤率達30%—50%。形成對比的是,目前電視機利潤率只有5%,冰箱、洗衣機利潤率約8%。
幾年前,空氣淨化器還是比較冷門的產品,產品種類少,買的人也不多。但近兩年,空氣淨化器已經成為處於「風口」的熱門產業,企業、創業者和資本紛紛進入。2010年,中國空氣淨化器生產廠家不到50家,2011年超過100家,2012年超過200家,2013年超過300家。
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和創業者,也看中了這個市場的潛力。
戴賽鷹、陳海濱、宋亞南,這三個有孩子的創業者,以「給孩子做臺空氣淨化器」的想法打動投資人,獲得高榕資本1000萬美元A輪投資。10月21日,「三個爸爸」兒童專用空氣淨化器,在京東眾籌平臺上線的第二十九天,眾籌金額突破1000萬元,刷新中國眾籌金額最高紀錄。
新的競爭者還在不斷加入。11月25日,果殼網CEO(執行長)、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發表長微博,宣布推出小蛋智能空氣淨化器,並在京東眾籌和預售。姬十三稱,這款淨化器定價1984元,性能勝過市價1.4萬元的IQAir。截至12月1日,7天時間,小蛋空氣淨化器眾籌預售214萬多元,是預期資金的71倍,6100多人支持這個項目。
阿里巴巴天貓電器城工作人員木旗介紹,在天貓平臺上,「讓孩子能呼吸乾淨的空氣,喝到乾淨的水」,成為不少品牌商的賣點。帶有環保健康功能的家電一路熱銷,截至今年10月,天貓平臺上空氣淨化器銷量比上年同期增長達335%。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空氣淨化器行業標準正在完善,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產品魚龍混雜,一些品牌存在價格虛高、虛假宣傳等問題。
國家標準委正在開展《空氣淨化器》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11月21日向社會公布了徵求意見稿,定於2015年上半年完成標準的審定與發布。
新版標準完善了評價空氣淨化器的兩類基本技術指標:
一是常態性指標,即「潔淨空氣量」(CADR),指空氣淨化器針對目標汙染物(顆粒物和氣態汙染物)的淨化能力。
二是長效性指標,即「累計淨化量」,指空氣淨化器連續工作過程中,「潔淨空氣量」衰減至初始值的一半時,累計去除的目標汙染物的總量。
問題來了,面對眾多的國內外品牌,從幾百元、幾千元到幾萬元的價格,如何選擇?
宋廣生表示,選購空氣淨化器,關鍵還是要看「潔淨空氣量」CADR值,這是表徵淨化器淨化能力的參數。空氣淨化器對可去除的每一種汙染物,都有一個對應的CADR值,數值越大淨化能力越強,能夠直接反映出空氣淨化器的真實淨化能力。
CADR是國際權威機構評價空氣淨化能力的核心指標,是Clean Air Delivery Rate的縮寫,單位為立方米/小時。CADR值可以理解為每小時能產生多少立方米的「潔淨空氣」。
宋廣生說,買空氣淨化器,並非CADR值越高越好,應根據室內汙染物、房間面積來選購產品。利用以下公式,可以估算出適用面積:每分鐘輸出的潔淨空氣量×9。例如,一臺空氣淨化器的「潔淨空氣量」(CADR)是500立方米/小時,其每分鐘輸出的潔淨空氣量8.3,乘以9,得出其適用面積大約是74.7平方米。一般而言,按照這一方式選購的空氣淨化器,在室內運行一小時,目標汙染物的濃度可降低90%左右。
宋廣生介紹,今年7、8月份,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蘇寧電器電子銷售平臺銷量前十名的空氣淨化器進行了一個月的性能測評,其中國外品牌7臺、國內品牌3臺。
測評結果讓人有些意外:價格最高的品牌,PM2.5的CADR值排名第四,性價比排名倒數第一。3個中國品牌淨化器中,有兩臺性價比排名第二和第三。CADR值最高的國外品牌的淨化器,性價比只排名第四。
這次測評結果還顯示,解決室內環境中的化學性汙染,仍然是空氣淨化器的一大難題。測評的10臺淨化器中有7臺標稱有淨化甲醛功能,但檢測結果表明,這7臺淨化器去除甲醛沒有顯著效果。
市場上空氣淨化器產品良莠不齊。花了大價錢買回標稱「甲醛去除率高達99.9%」的空氣淨化器,實際上只是「安慰品」,甚至是垃圾產品。
「去除率」受試驗艙容積、運行時間、自然衰減等因素影響,難以反映產品真實淨化能力。去除率高,淨化能力未必強。如果不給出試驗條件,「去除率」毫無意義。
例如,一款聲稱安裝特殊甲醛過濾網的空氣淨化器,宣稱甲醛去除率高達99.99%。乍一看,以為性能非凡。細看使用說明書,風量為400立方米/小時,試驗條件是在只有1立方米的試驗艙內,去除甲醛時間長達8小時。
【延伸閱讀】空氣淨化器「三招鮮」霧霾天氣多發,空氣淨化器持續熱銷。在選擇和使用淨化器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淨化功能和性能。
室內空氣中的汙染物主要是PM2.5等懸浮顆粒物和甲醛、苯等有害氣體。
目前空氣淨化器常用的有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rresters,即高效空氣過濾器)過濾、活性炭過濾、靜電除塵及活氧技術。
每一種淨化技術都不是萬能的,並不是什麼汙染物都能夠去除。家用空氣淨化器市場比較流行的是HEPA過濾和活性炭過濾。
選購時,直接查看空氣淨化器去除PM2.5、甲醛、苯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潔淨空氣量值,就能對其性能一目了然。
二是及時更換過濾材料。
大部分空氣淨化器是採用HEPA作為過濾材料來達到淨化效果的,如果過濾材料失效,不但不能淨化室內空氣,反而會汙染室內環境。
隨著淨化材料趨於飽和,淨化器的吸附能力將大大下降,應該留心觀察空氣淨化器的淨化效果,如果發現淨化效果不明顯,就要及時更換過濾材料,以保證淨化效果。
有的機器上顯示了更換時間,一般情況下,在更換時間內及時更換吸附、過濾材料,就能保證空氣淨化器正常使用。
大部分空氣淨化器沒有顯示系統,可以在關閉淨化器、拔掉電源以後,按照使用說明將機器打開檢查,發現過濾材料變黑,及時更換。
根據使用時間,及時更換過濾材料。室內環境汙染較嚴重的,3個月到半年就要更換一次。即使環境比較乾淨,最好也一年更換一次過濾材料。
三是開窗通風和擺放位置。
空氣淨化器採用循環淨化方式淨化室內空氣,缺點是不能完全替代室內通風,每天必須打開窗戶通風,補充足夠的新風量。
此外,空氣淨化器不要靠牆、靠家具擺放,否則會影響氣流、降低淨化效率。如果是柱形、圓筒形的淨化器,放在房屋中間位置比較好。
(作者陳烈賢系《空氣淨化器》國家標準第一版起草人、國家疾控中心研究員;宋廣生系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