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下的傀儡人生,3步終結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

2020-12-06 北翠讀書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電視劇讓很多人對親密關係產生恐懼。劇中的醫界名流安嘉和(馮遠徵 飾)因對妻子梅湘南(梅婷 飾)的言行難以信任,於是採用家暴讓妻子對自己言聽計從。劇中的家暴場面一度成為幾代人的童年陰影。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把在親密關係中的控制行動的行為稱為情感勒索。勒索者珍惜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關係,知道我們的弱點,更知道我們內心深處的秘密,為了達到他們的目的,他們使用情感勒索迫使我們做出讓步。

近些年,情感勒索伴隨著PUA(語言搭訕藝術)愈演愈烈,一度讓人產生拒絕親密關係的想法。

北京大學的包麗原本一個活潑優秀的學生卻遇人不淑,在男朋友長期的言語暴力下,她漸漸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在聊天記錄中也不斷表現出自我否定的想法,甚至在自殺前還依然不自信,寫下「遇到了熠熠閃光的你而我卻是一塊垃圾」。

包麗從一個自信的女孩漸漸認為自己是垃圾,有人表示不可思議,為什麼高學歷的包麗也會步入情感勒索的漩渦裡?

一、善於製造迷霧的勒索者

這場漩渦如同洪水一般,讓身處低地的我們不可置否地受到影響。情感勒索就像藤蔓,它們捲曲的綠須不斷地在我們生活中蔓延勒索者慣用的手段便是製造迷霧(Fog),它是由恐懼(Fear)、責任(Obligation)、罪惡感(Guilt)三部分組成。

這三種情緒或多或少讓人感到害怕,讓人無處可逃、無所適從,變得優柔寡斷,陷入情緒反應的泥潭,以至於無暇去仔細審視和回應情感勒索者的所作所為。

情感勒索者慣用的伎倆便是告訴你,如果你不不聽我的,那麼我就也會讓你不好過。甚至還會製造一種「被排擠的恐懼」。

為什麼包麗會淪陷在情感勒索的黑洞裡,她在我們眼中如此優秀,自我評價如此低,這是長久壓迫下的習得性無助,對應著心理學上的「自我實現的預言」。

我們的自我價值評價高低來自很多方面,自我的努力、父母和老師的期望、權威的評價……當傾慕的男朋友一直對包麗不是處女耿耿於懷,以此來貶低包麗。

情感勒索者的欲加之罪讓我們對自己負責、善良的固有評價產生了懷疑,長久以往,我們逐漸失去自信,認為自己是爛泥扶不上牆,自我效能感低。

二、易受情感勒索,如何區別情感勒索

為什麼在感情初期,我們不能及時發現,將這種痛苦扼殺在搖籃裡呢?情感勒索者先在小事上實驗,如果成功,便馬上在大規模的事件中看到情感勒索的蹤影,一步步被情感勒索的藤蔓纏繞住,無法脫身。而下面這些人則更易遭受情感勒索:

追逐認可者:在意他人的看法,不敢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平主義者:害怕與別人發生爭執;自責者:阿特拉斯症候群,總覺得我們要為其他人的感覺和行動負責,希望為過去或未來的過失贖罪;聖母心:好女孩症候群,一味幫助別人,失去了自我;自我懷疑者:總是在質疑選擇的正確性,堅持真實是唯一走出去的渠道。

三、SOS策略終結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

陷入情感勒索的人是痛苦的卻難以逃離與反擊,原因何在?長久的勒索與壓迫讓被勒索者一次次選擇妥協來息事寧人,哪怕心中憤怒,卻還是被牽著鼻子走。

什麼時候我們該做出走出情感勒索的決定,我們可以從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做起,一步步重新掌握生活的主動權。如果您的親人或愛人的要求已經影響你自我完整性和涉及到人生重大決定,請一定要選擇走出勒索的漩渦。

蘇珊提出了SOS策略,幫助我們終結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擺脫一再退讓的惡性循環。SOS策略分別是Stop(停下來)、Observe(冷靜觀察)、Strategize(制定策略)。

停下來讓我們面對情感勒索者拋出的問題,暫時不要給予回應,什麼都不做。這一步是最難完成的,我們必須要與自己的不適對話,保證自己改變的歷程可以順利進行。

比如可以採用給自己寫信或者是對某樣物品說話,把對話的對象想像成不適感,向他發話,並且提出問題,讓它回答。一旦你直面不適感時,就會發現它的力量迅速萎縮,威脅性也變小了。就像《老人與海》的所說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冷靜觀察是給自己一段思考的時間。古人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個階段,我們化身一位旁觀者,思考一下情感勒索者的要求,用更加知性,就事論事的態度來面對感情中的矛盾。比如對方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反應。

以上兩步都是被勒索需要自己消化和面對的難題,當我們思考清楚後,便可以與勒索者正面對線。具體策略如下:

1.非防禦性溝通

非防禦性溝通在面對勒索者咄咄逼人的指責和壓力時,不要為自己的決定做辯護或解釋。例如,真的嗎?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絕對沒錯。短小且不帶有情緒的言語會讓勒索者一時亂了陣腳,雙方不會因情緒激動產生爭吵。

初次使用非防禦性溝通時要加以練習,也要思考勒索者可能會有的反應,他們可能抨擊你,辱罵你,給你貼上標籤或負面評價、誘導你解釋或長久的冷漠,向你施壓,來逼迫你改變決定。在氣急敗壞的時候也得保持冷靜。

2.化敵為友

爭吵時,我們每個人只顧著表達自己的情緒,憤怒被放大,使得矛盾進一步升級。當我們抱持的是求知慾和願意學習的態度,便會改變充滿攻擊和對話的基調,進而化敵為友。

3.條件交換

地球不是圍著你轉的,走出情感勒索並不意味著你要成為勒索者,學會精神控制。將心比心,當你希望對方改變行為時,得先改變自己,不要讓改變的壓力全落在一個人的肩上

4.運用幽默

莎士比亞曾說,「幽默和風趣是智慧的閃現」。幽默可以讓雙方放鬆、心情愉悅、以更好地的狀態進行溝通。比如蘇珊的案例中,妻子就給經常冷暴力的丈夫頒發了一個最佳苦瓜獎,還有的則通過回憶過往甜蜜的幽默讓氣氛緩和下來。

四、總結

閱讀完這本《情感勒索》最大的感觸便是勒索者不是惡魔,只是不懂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只是希望通過一些精神控制的行為來掌握生活的主動權。被勒索者也不是傻瓜,只會選擇妥協和哭泣。其實感情中的爭吵與矛盾總會有情感勒索的影子,這一場愛情博弈應當用正確的態度與方法來鞏固親密關係。畢竟地球70多億人,能遇到真的不容易。

相關焦點

  • 邊瀟瀟《推手》受原生家庭操作,精彩演繹被救贖的傀儡人生
    時間過的是賊快,接檔《都挺好》的都市情感劇的《推手》也收官在即。《推手》小編可是一集沒落的看,因為我pick上裡面一個堪比蘇明玉的「寶藏女孩」,她就是邊瀟瀟飾演的春雨,一個單相思霸道女助理。《推手》中的春雨同樣是出生原生家庭,同樣也缺乏愛,但她比蘇明玉還慘……因為她不僅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還屢屢被自己的心愛之人無視,最後發現自己最最尊敬愛戴的師傅居然是整盤棋的操縱者,而自己只不過是被利用的棋子,一個傀儡式存在。當然,這個被操縱的傀儡是有價值的。
  • 《傀儡人生》:假如可以成為另一個人,你願意嗎?
    四個人中,有三個下了殺手,只有一個人拒絕殺人。這個節目的意義在於,讓我們看明白,自己是怎麼被操控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察覺不到自己被操控。有一部電影,往更深處挖掘了「操控與被操控」這個主題。《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又名《傀儡人生》。01操控別人克雷格發現一個門,通往演員約翰·馬爾科維奇的大腦。進去之後,就能掌控馬爾科維奇的思想。
  • 他們靠勒索致富,一年掙20億美金,還說「壞人沒壞報」……
    遊戲廳裡,我跟表哥在打《恐龍快打》,瞅見一個小學生掏出一張五十,買完幣把四張十塊零錢捲起來,藏在褲腿裡,我和表哥一對眼,決議搶了他。半小時後見小孩走出遊戲廳,我們就五米開外跟著,那是我第一次搶劫別人,心裡慌得一匹,等他拐進一條巷子,我倆衝過去抓住他胳膊就直接走「流程」。小孩先是一驚,然後說沒錢,不信你們搜!
  • 一拳超人:王者大蛇的傀儡人生,你可以不服,卻已無法改變
    2.大蛇的傀儡人生然而,大蛇的王者地位只是表面。他的張牙舞爪,面目猙獰更多的是怪人化下的外衣。而他其實只是一具行屍走肉般的傀儡。所謂傀儡,便是那其身不知己,其生不由己的提線木偶。這一次,他沒有像傀儡般聽從大炯眼的號令。也正是這一次,他才意識到還有比山巔更高的存在。於是,他怪人化後第一次體會到恐懼,同時也命喪黃泉。
  • 王者榮耀:花裡胡哨的奧義,操控人偶的無情傀儡師該這麼玩
    雖然都是刺客,但和操控人偶的元歌比起來,恐怕還要甘拜下風。元歌這個英雄上手難度極高,關鍵在於操控他本人以及他的人偶時,二者技能都屬獨立,想要熟練上手元歌,手速和意識姑且不說,最起碼也要記清楚他的技能如何使用以及如何銜接。
  • 如果人類社會只是由宇宙操控的一臺大型戲劇,那麼你我也不過是傀儡而已
    如果說有什麼藝術實實在在滿足了人類的控制欲,那大概就是「傀儡戲」吧。有時候會想,連人類都能創造出這樣一種藝術形式——通過幾根線去操縱玩偶,讓它們在舞臺上過盡一生。那麼偌大宇宙間,若存在更高明的生物,它們難道就不懂玩操縱嗎?沒準,人類社會就是由宇宙操控的一臺大型戲劇呢?這樣的話,你我也不過是傀儡而已。
  • 生命密碼解讀:愛情控制的人生,從娜娜控制蝙蝠看傀儡愛情
    江雪給羅燃注射針劑使其恢復正常,他們聯合寧羽消滅吸血蝙蝠,改變被控制系統鎖死的命運;找到操控蝙蝠的娜娜,逼她說出針劑所在之地,島民中的感染者全部獲救。娜娜的生命密碼解讀:被愛情迷惑,是因為缺愛而利令智昏娜娜,被愛情迷惑,是因為缺愛。她本名何文娜,大學修習計算機專業,對於AI技術也是內行。她不知因何緣故,從小就入了福利院。對於她的親生父母,網絡上暫時沒有資料顯示。8歲時被養父母收養,18歲前養父母卻不知何故去世。
  • 電影資訊:《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傀儡人生
    七樓半裡無法挺直的腰板是你我的人生,那扇小門也許就是改變這一切的契機,但是門的背後究竟是捷徑,還是毀滅之路?馬爾科維奇進入了自己的腦子後,更像是哲學的思辨:我是誰?在我腦子裡的是誰?正在思考的是誰?馬爾科維奇傀儡的人生,恰恰反證了所有人就是人生的傀儡。
  • 「楚門的世界」裡,充滿了現實生活中的「情感假象」
    而楚門正是被這些身邊人以情感為名,禁錮在了楚門的世界裡。這其中不僅僅包括節目組裡的演員,也包括節目的製片人克里斯多福,甚至於螢屏之外的節目觀眾,他們都聲稱愛著楚門。可是呢?他們又都在欺騙楚門,他們對楚門的情感,都有著各自的目的。節目裡的演員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製片人克里斯多福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螢屏之外的觀眾,是為了通過楚門獲得自己的生活樂趣。
  • 動物界的傀儡大師:自然界擁有操控能力的5種動物
    在奇幻電影和動漫世界裡邊,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擁有操控思維能力的人類。他們可能藉助於高科技,也可能是僅僅擁有這種超能力。但幾乎每一個人似乎都知道這一切並不適用於現實世界。的確,人類不大可能做到這些事情,但大自然卻有不少動物可能做到對其它物種的操控行為。這一次,就讓小編為你介紹,動物界的傀儡大師:自然界擁有操控能力的5種動物。
  • 北通阿修羅3遊戲手柄:將精準操控帶到新高度
    相信不少玩家對於北通的手柄產品不會陌生,近期北通推出了阿修羅3遊戲手柄,在硬體配置上進行了升級,增加了物理變速旋鈕、三段式扳機鎖等,對遊戲操控體驗的提升極具意義,接下看看這款遊戲手柄的實際表現究竟如何,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新鮮體驗。
  • 渴望愛與孤獨,渴望失常快感,人是這樣奇怪的生物
    1999年《傀儡人生》這是讓查理·考夫曼,技驚四座的一部作品!而影片開頭的一段木偶劇,就代表他想要說的話:《克雷格的絕望與覺醒》——人類的絕望與覺醒的過程。一個木偶無意間看向鏡子,發現自己原來被人操控,於是癲狂舞蹈,最後倒在牆邊,掩面而泣。
  • 你越想玩遊戲就越像是沒有情感的消耗品
    心裡琢磨著,打排位我要麼走上路、要麼走中路、要麼走下路、要麼打野的道理一樣,應該是沒有其他路能走了,就直接和女朋友說「要麼繼續忍著,要麼辭職找工作,要麼自己當老闆,要麼蹲家裡我養你」。結果女朋友就說「你XX的越玩遊戲,越像個沒有感情的消耗品」,我腦袋一懵「什麼玩意」,就聽到電話那頭的掛斷聲。
  • 水滸中的四大寇,淮西王慶才是人生贏家,宋江只是一個傀儡
    宋江的結局註定了他就是一個大宋的傀儡,在大宋兵馬、物資的支持下,他們被大宋的金銀珠寶、高官厚祿誘惑著,舉起手中的大刀,狠狠地衝向了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江南方臘。當一個傀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後,他們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於是宋江便被無情地拋棄了!
  • "星際碰撞"終結《冰川時代》 動物情感問題引發觀眾共鳴
    原標題:「星際碰撞」終結《冰川時代》 終結篇更像是大聯歡 《冰川時代》系列從2002年的第一部至今,已經走過了14年,系列全球票房突破30億美元,是目前全球最賣座的動畫電影,可見其在全球觀眾中的受歡迎程度。從故事上來說,這一集的格局更為龐大。《冰川時代5》中,由於小松鼠對橡果堅持不懈的追求,又一次意外帶來了大危機——鬧上太空,引發彗星撞地球。
  • 愛!是所有情感的起源!
    如果我們想要自己的物種得以存活,如果我們發現了生命的意義,如果我們想拯救這個世界和每一個居住在世界上的生靈,愛是唯一的答案。愛是情之首,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情感。愛本質上為一個抽象概念,可以體驗但卻難以言語,從淡淡的感情到強烈愛慕,所有的情都源於愛。愛是心的依靠,讓人不會空虛;情的依託,讓人不會孤寂。愛的力量是所向無敵的,能給我們一片陽光明媚的藍天。
  •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因為一個腦洞,他成為了別人的傀儡
    「腦洞大開」是近些年來頗為流行的網絡熱詞,然而早在1999年鬼才編劇查理·考夫曼就以一部開腦洞的電影一舉成名,這部電影就是《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Being John Malkovich》,又譯作《傀儡人生》)。影片的腦洞之大,至今看起來依然是令人瞠目結舌,下面就讓我為你來介紹一下吧!
  • 《我的世界》如何製作鑽石傀儡 製作鑽石傀儡的方法
    導 讀 傀儡在我的世界手遊中是一個能攻擊敵人產生傷害的道具,玩家自己將傀儡製作出來就能將其作為一個武器,